APP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探讨

2016-08-08段小莉

职教通讯 2016年18期
关键词:能力课程设计

段小莉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问题探讨

段小莉

教学改革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让教师拥有科学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掌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技术,积极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从而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教学评价

课程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单元,是教与学的主渠道,是学校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再好的课程体系,没有良好的适应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也不可能有较高的教学质量。因此,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经常出现老师上课认真负责,语言流畅,教态自然,专业水平比较高,讲课内容丰富,课堂气氛尚好,但因为听不懂,至少有30%的同学睡觉,还有一部分在玩手机或说话等现象。而教学督导及同行教师评价认为,该教师学术水平高,备课认真,讲课不错,学生听不懂,是这些学生基础太差,又不愿学习,是学生本身问题。一位上课“讲”得好的教师,如果30%以上学生听不懂,这样的课程教学质量怎样进行评价?要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就必须积极实施课程教学改革,从而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一、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

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是我国高职教育当前普遍面临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核心是如何把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1]只有让学生内心接受学习责任,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释放其潜在能量。

(一)树立“人人有才、人人成才”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观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人有8种智能,每个人的智能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能又有多种表现形式。这8种智能不可能都非常强或非常弱地体现在一个人身上,且难以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和成功与否。”

高考的分数高低,只反映人的部分智能特征。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偏低,只能反映其应试学习思维不强,往往这类学生身上还有其他各种潜能未被开发。关键是对于人的潜能如何认识和开发,如何引导有方,只要教学方法适应高职生的特点,则高职学生学习的潜能就有可能被开发出来,甚至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2]现代职业教育人才观强调职业教育作用于人的发展,促进人的成才。因此,办学和育人过程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信为本,坚信人人有才,人才各异。针对高职生特点,设计多种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就一定能把每一个高职学生都培养成为一个社会有用之才。

(二)注以“爱心”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每个教师,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其立教之本就是“爱心”,爱学生,爱教育,爱学校。一个不爱学生的教师,不是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更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教师,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必须讲“爱”,必须注以“爱心”,如果没有爱心,怎么能够全身心的帮助人人成才,现在的问题不是“爱”讲得太多了,而是并没有真正相信中职学生人人有才,从而缺乏发自内心的爱。同时,要注意,爱是有原则的,决不能认为爱学生就可以迁就学生的缺点,甚至纵容学生的错误。爱的出发点,是帮助学生成才,如学生的学习纪律、课堂纪律,教师、辅导员、班主任都必须抓,而且要认真抓,但要以疏导为主,管理为辅。“禁止”、“限制”、“处分”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疏导。不仅要告诉学生哪些事不应该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明白应该做什么和应该怎么做。要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切合自身个性的学习计划,拟定具体的学习安排、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学校一切活动的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或其他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3]怎样创造一种新的学习制度、新的学习环境、新的教学模式,让学习者有自主选择的机会、自我学习的氛围,真正将学习的责任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这是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又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做好课程的教学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是细化的教学大纲,是助推教师上“好”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教师“讲”得好向学生“学”得好转变,并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于编写教材的逻辑与讲课的逻辑不一样,课程教学都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这就必须要进行课程的教学设计。

(一)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整体的课程设计对其内在的每一个单元课程有一个纲的作用,纲举目张,因此,首先要完成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

1.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思路。打破知识性课程体系,坚持素质领先,突出能力目标,把握知识应用,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实施任务训练,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形成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体系。

2.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框架。课程整体教学设计应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教学目标(含总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课程内容设计、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课程进度表设计、第一次课设计、考核方案设计、教材、资料及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3.课程教学设计中有关要点。

(1)课程总目标。表述方法:学完本课程后,学生掌握(了解)什么知识,树立(形成)什么职业素养,会做什么或能用什么做什么。

(2)课程能力目标。能力是个体在生活、工作中表现出有价值的行为总和,是可检验的,不是抽象的,是具体化的。能力目标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逻辑点,明确会做一件产品、一项活动、一件事情,等等。高等职业教育每一门课程都应该有能力目标,关键在于挖掘和提炼。能力目标不能太高,要切合实际,一般从单项能力到综合能力再到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可以来源于职业资格标准,其设计应涵盖课程的主要内容,

(3)课程项目设计。项目可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一个故障的排除,一项服务的提供。每一个项目必须具有相对终结的结果,即具有成果检测和评价的意义。项目教学是指将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转化为若干个教学项目,围绕项目组织和展开教学,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项目必须具有综合性的、相对独立的完整的一个产品或整个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是项目中某一阶段(环节)某一部分工作量的完成。如把制作一个中式糕点看作一个项目,则糕点设计、材料选取,配比、制作、烘烤就为多个任务。

教学项目的标准包括具有轮廓清晰的工作(学习)任务,具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具有完整的工作过程,该工作过程可以用于学习特定教学内容;能将某一教学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项目一般源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商业活动,具有一定的应用(教育)价值;学生有独立进行计划工作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自己处理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具有一定难度,不仅是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新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以及工作和学习方法。

项目的实施过程为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

整个教学过程要以学生参与的“活动”为课程教学的主要内容。而“活动”本身是项目(任务)的工作过程。这些项目(任务)主要源自于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

课程教学考核设计总体要求是全面考核、多样考核。教学活动过程的形成性考核与课程教学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并且要强化学生参与的活动过程性考核。[4]知识考核与能力考核相结合,强化能力考核,学校考核与企业考核相结合,强化企业考核。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第一次课的设计。要让学生对课程的整体有鲜明印象,并对课程充满兴趣和期待,简单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特点,重点介绍课程教学的项目、任务、考核方式。其次,要注意教学理念上6个方面的变化:从知识讲授为主转变为知识应用为主,从理论思维为主转为能力训练为主,从知识概念、定律、逻辑推导为载体转变为完成项目任务为载体,从学生被动听讲转变为教师积极引导、创造学习条件、创造学习环境为主,从以老师讲好转变为以学生学好为主,从老师完成教学进度转变为学生能力明显提高。

(二)课程的单元教学设计

在时间上紧密相连的一次课叫做一个“课程的单元”教学。课程单元教学设计框架可以用表格体现,格式根据自己的安排进行设计,教学设计要点包括以下6个方面。

1.教学目标明确。本次课主要讲述什么内容?通过本次课学习,同学们应该了解什么?能做什么?即确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素质)目标。

2.选定本次课学生训练的任务或学生分析、讨论的案例,确定实训(分析讨论)方案。

3.做好相关的知识准备,但首先不是系统的理论知识,应尽可能是“系统的应用知识”。

4.告知学生本次课的难点和重点。对难点可以根据学生情况理解则可,重点一定要讲透,让学生掌握。

5.设计课程内容。从引入、示范、归纳、展开、讨论、解决、提高、实训等过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能力,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增加信息量。要打破传统“先学后做”的习惯,可采取“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的方式。

6.实现真正的课堂互动,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起立答问,而是给学生真正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锻炼能力,探索知识,总结经验。[5]始终坚持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的课程单元教学原则。

例如在“建筑防雷”课程教学中,传统教学设计包括雷电成因,雷电危害;雷电分类,防雷标准;防雷措施;黄山实例;作业布置。这种教学设计以知识为目标,教师讲授为主,由概念引入,教师主体,学生没有能力训练。教师“讲”得好,而学生能力没有提升。

新的教学设计如下:能力目标是能用课本上的标准,对指定建筑、设计初步防雷措施。课程引入上从直观的雷电照片和黄山防雷的实际问题开始,以防雷设计任务,让学生自己进行设计训练。学生查阅课本标准,并分组设计,结果讨论,学生各小组之间互相点评。从传统的避雷针功能不足引入系统知识的引出、归纳、上升(成因、危害、分类、标准),学生自己总结,教师进行归纳、点评,提出设计防雷措施新任务(可指定建筑、学生分组设计)。

这种教学设计有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在参与设计、讨论、总结过程中,成为学习主体,老师归纳、点评,起主导作用,学生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完善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在日常的教学质量评价中,我们注重了教师“讲”的好坏,却忽略了学生“学”的效果。实质上,课程教学教师“讲”得好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课程教学效果首先要看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兴趣,积极参与,动手动脑,课后知道了什么,会做什么,即能力得到实质性提高,这才是好课。

而当前由于高职院校学生文化基础有一定差距,因此,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即使“讲”得好,但相当部分学生“学”不好的课程比比皆是,仅仅以教师“讲”的水平来衡量课程教学质量,显然是不完整的。评价一堂职教课程教学质量,要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效果来评价。遵循职业教育能力本位教学观,重点看通过本次课或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高职教育课程教学质量可采用表1进行评价。

表1 课程教学质量评价

四、对高职院校教师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一)要授“课”,不要教“书”

教科书的内容是按照知识体系设计的,而课程教学的内容是参考教科书,并主要针对学生专业职业岗位的要求重新设计的,是将书与职业能力融合内化而形成的新产物。因此,要将书本内容和实际需求相结合,授学生以技能和素养,而不是简单的讲解教科书。

(二)要教学设计,不要照本宣科

编写教材的逻辑与课题讲课的逻辑不一样,从课本到课堂教学需要一个设计过程,如同从小说到电影剧本需要改编,才能开始拍摄。[6]课程教学单元就像将电影剧本改为分集电视连续,要通过设计完成。

(三)要注重知识应用,不要单纯讲授知识

知识可以传授,能力只能训练。教学要对原有的知识,从应用的角度进行新的、系统化的改造,讲课内容应注重系统的应用知识。

(四)要多“导学”,少“传授”

现在90后的学生都是网络粉丝,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充分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五)要积极提倡推行空间教学

要对教育信息化进行全新的思考,构建“工学结合”的动态空间课程,开展立体互动的空间教育教学。

(六)要提升课堂驾驭能力

教师需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课堂驾驭能力。我们每一节课面对的是个性化的学生,教师无法预料到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全部结果,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互动会产生怎样的变化、怎样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了解学生,运用教学智慧,冷静面对,正确引导,巧妙处理各种问题,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课堂驾驭能力。

教无定法,只要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用各种模式、方法都是可以的。作为教师,如果能够顺应时代改革潮流,不断改变自我,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就一定能成为学生欢迎的好教师。

[1]马世登,李玲.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软件技术类课程的改革和整合[J].科技信息,2010(1):55-57.

[2]奚永生.电子技术应用课程项目教学法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0(7):86-88.

[3]宋延良.以能力为本位,积极推进高职课程的综合化改革[J].职业,2011(5):44-46.

[4]刘芳.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J].时代教育,2014 (7):35-37.

[5]赵海霞.谈教师职业素养和驾驭课堂能力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5):93-94.

[6]张贵.浅谈“三强一放”教育管理模式[J].新课程(中旬),2014(11):23-25.

[责任编辑陈国平]

段小莉,女,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

G712

A

1674-7747(2016)18-0027-04

猜你喜欢

能力课程设计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