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话说嘉善田歌

2016-08-08周江南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长工嘉善曲调

周江南

“吃过午饭,走在田埂上,一边闻着涩涩的稻香,一边捕捉着那嘹亮的田歌声,这是最惬意不过的了。”爷爷一直得意洋洋地对我说着这件事。年轻一代的我们,总是对此不以为意甚或嗤之以鼻,有很多人或许根本不知什么是田歌。田歌到底是什么呢?

嘉善田歌是吴歌的一个品种,是一种独特的歌谣形式,它起源于五代,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由七种不同曲调组成,即《滴落声》《落秧歌》《棣头歌》《羊骚歌》《嗨罗调》《急急歌》《平调》。这七种曲调,既可单独演唱,也可以“田歌班”的形式数曲联唱。曲调极富江南水乡特色。歌词多用“吴音俚语,谐音双关”。嘉善田歌是江南水乡田野上的一朵小花,她反映了农人的日常生活、劳动和爱情,反映了水乡田野的自然风光,是过去劳动者寻求慰藉、抒发思想感情的方式。

那么嘉善田歌是怎么来的呢?起源有三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是这样的: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年夏天,天气特别炎热,蚊虫又大又多,辛苦一天的长工们,在晚上难以入睡。他们住在牛棚里,没有蚊帐,怎么能熬过去呢?只得围聚在村上的银杏树下,或爬到树顶上,或躺在地上,乘凉睡觉。但是,蚊虫叮得他们无法安身。这时,有一个平时能说会道的长工,随口编起了诉说白天劳累,晚上被蚊虫叮咬,终年受苦受难的顺口溜来。大概是他编的句子,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又生动又风趣,所以,一下子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添的添,学的学,“哇啦哇啦”唱开来了,说来也奇怪,长工们竟然消除了疲劳,驱除了蚊虫的叮咬。就这样,他们天天晚上聚在一起随编随唱,田歌便慢慢地就流传开来了。

在田歌中流传着一首唱种棉花的《小塔花》,虽然现今嘉善农村以种植水稻为主,但历史上曾大面积地种植棉花。在宋代,松江黄道婆的纺织技术传到了毗邻的嘉善,嘉善城乡还家家纺纱,历史上有“松江布,魏塘纱”之称(魏塘为嘉善县城)。由此也可以佐证,嘉善田歌历史的久远。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选》的“吴声歌曲”中就有至今仍在嘉善流传的民歌。由此推断:田歌起源于五代。其实明清时期是嘉善田歌的鼎盛时期。嘉善田歌历史悠久,是农耕文化的“活化石”,对于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研究有很高的价值。

很长一段时间嘉善田歌沉寂了,人们遗忘了它。自从2005年嘉善田歌入选浙江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这一局面开始有所改变,嘉善本地的传统“草根文化”——田歌逐渐回到当地人的视线中。嘉善涌现出一些著名的田歌手,出生于上世纪初并在嘉善陶庄徐河村长大的田歌手陆阿妹,在上世纪30年代迁居江苏吴江,在那里传承田歌,成为著名的田歌手。嘉善县丁栅镇张安村的沈少泉、沉香村的顾友珍、顾秀珍组成的田歌班,演唱的《五姑娘》《大花名》《黄浦太湖结成亲》成了至今传唱的经典田歌之一。顾友珍、顾秀珍是浙江省文化厅命名的省首批民间艺术家,至今还在演唱田歌,包括曾在2001年西塘古镇国际文化旅游节期间与著名的歌唱家王昆、郭兰英等同台表演。国内外不少电视台拍摄过她们演唱田歌的专题片。嘉善田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目光,有许多的田歌被改编成舞蹈、音乐剧、儿歌剧、越剧、电影、电视、连环画等,而这些以田歌为素材的艺术也多次在国际大舞台上获奖。

这么璀璨的地方文化遗产我们年轻一代的本土人却知之甚少或者不知道,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希望这不仅仅是个口号而已,请不要因为所谓的“时尚”而排斥、甚至抛弃“传统”。没有人会因为你的MP3在放田歌而取笑你,即便我们不是田歌的传承者,也请试着接受田歌、热爱田歌,不要让这一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失传。如果人不能记住过去,记住历史,那么他便不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建设未来;如果人不能记住过去,记住历史,那么他的存在就会失去方向。

[浙江省嘉善高级中学高二(7)班]

猜你喜欢

长工嘉善曲调
全国著名散文诗人采风创作活动在嘉善举行本刊主编应邀参加
Wake up, Bunny
快乐的“长工”
长工的回答
布谷鸟
浅谈融媒体语境下的多视角创新——以《最奇妙的一日游 看砥砺奋进的嘉善》为例
眉户《百戏图》《曲调名》考论
嘉善窑业与粘土资源保护
嘉善两男子因私排金属废液污染环境被判刑
心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