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机大战”:关于人工智能的激辩

2016-08-08马恩来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李世石人机人工智能

马恩来

【新闻背景】

2016年3月9日至15日,注定要写入围棋界的历史、IT界的历史、科学界的历史,甚至人类历史。在这一个礼拜时间里,拥有1200多个处理器的谷歌人工智能系统AlphaGo,在深邃的围棋棋盘上,与14次围棋世界冠军得主、韩国围棋九段李世石展开一场五番棋的对决。在开始并不看好的情况下,AlphaGo最终以4∶1战胜李世石。这场旷世的“人机大战”引起了全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其结果也令人瞠目结舌。并由此引发了舆论场和IT界、科技界、围棋界等知名人士关于人工智能的激辩,也引起众多外行人的围观。

人类制造的工具是如何战胜人类的?人工智能对围棋发展,对人类其他领域的发展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人工智能到底是福利还是威胁?人工智能会不会在逐步超越人类单项能力的过程中全面超越人类?是杞人忧天,还是“技术奇点”真的已经到来?有些人对围棋——这项古老东方的智慧顶礼膜拜,觉得电脑永远无法真正体悟围棋中蕴含的美学艺术和哲学意义。而另外有些人视阿尔法惊为天人,认定现代科技逻辑密不可透,细思恐极。许多人在探讨人工智能未来的时候流露出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埃隆·马斯克、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人工智能可能会给人类带来威胁。如果所有技术瓶颈一一被突破,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超人工智能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天网”?当然更多的乐观者认为电脑是人脑的产物,它再强大也不可能超越人类思想的维度;人工智能赢了棋局,但是人类却赢得了未来,如此等等。这场人机大战所衍生出的系列问题,必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引发更广泛、更深入的思考讨论。

【媒体声音】

一、人机大战胜负理由维度

AlphaGo战胜李世石,一方面是因为深度学习技术的谷歌人工智能机器人AlphaGo的围棋水平相较于之前的计算机围棋系统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因为其研发团队DeepMind采用了最先进的深度学习技术,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对棋盘的局势进行了预测,并且AlphaGo在前期搜集了大量围棋对弈的历史数据,其中也包括很多围棋名人的棋谱,而且,它已经具备了从大规模数据中学习的能力,所以它仅仅在几个月内实现了人类若干年才能够达到的学习效果。这样惊人的学习能力是人类可望而不可即的。

AlphaGo在赛前做了充分的“准备”。而这个“准备”就是对李世石棋谱数据的深度学习。对李世石而言,他没有机会对AlphaGo的下棋方法进行分析,也就是说,人在明处而机器在暗处。AlphaGo是有备而来,但李世石却是毫无准备,所以人输给机器一点也不奇怪。

——《AlphaGo的“胜算”从何而来?》(澎湃新闻网)

许多中国棋手认为:“人机大战”并不公平,李世石赛前对机器一无所知,正所谓“敌在暗处”。果然,李世石首盘的心态和对策明显不适。几次试探之后,韩国棋手才终于找到破解之策,但此时大比分已然落败。柯洁等棋手指出,“阿尔法”似乎是有意避免复杂局面,包括“劫争”。第四战中,李世石正赢在此点。不过,获得这个思路的代价,已是前三盘的草草失利。

输掉第三盘后,李世石终于放下了压力和包袱。不得不说,在冰冷的机器面前,情绪是人类最大的敌人。李世石之所以是顶级棋手,因他总能下出类似“挖一手”的妙棋。这不仅展现了其扎实的基本功,更是通过对围棋的理解,迸发出了人类的思想火花,完成创新和自我超越。广义角度,这本就是机器尚不具备的“额外能力”。

——王牧青《李世石1盘胜利至少5层内涵〓围棋会迎“黄金时代”吗?》

二、人机大战价值意义维度

(一)之于棋手李世石

名利双收?摇从竞技角度而言,这次人机大战的失利方应该是李世石和人类围棋。不过现实中,这两者都是受益者。虽然以1:4的大比分失利,虽然早早就被电脑3:0锁定胜局,虽然李世石号称代表全人类,但无论从网友、棋迷还是专业棋手的口中,很难听到对这位人类顶尖棋士的苛责。相反,在赢得荣誉之战的第4局,李世石迎来了全世界的掌声。即使偶尔有人质疑李世石是否能够代表人类围棋的最高水平,也会被“其实换谁都不行,柯洁也不行”这种普遍认知所淹没。

而且对于李世石这位称霸棋坛近10年的绝顶高手而言,这次人机大战收获很大,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从小就喜欢和比自己水平高的人比赛,这次比赛我就得到了快乐。看到阿尔法的招法,我会想,以前对棋的理解是否是对的呢?”如果我们用更庸俗的眼光来看,李世石下了5盘棋,收获了17万美元奖金(每盘对局费为3万美元,每赢一盘还将获得2万美元的奖金),几乎相当于赢了一次世界大赛冠军。

——汤敏《人机大战〓没有输家》

(二)之于围棋发展

1.将在一定时间内掀起一股“围棋热”。

这场举世瞩目的赛事,已给围棋这个相对小众的项目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由于围棋项目本身对智力有极高的要求,长久以来,职业围棋比赛仅限于“少数人的游戏”。职业围棋比赛长期被中、日、韩三国垄断,如今更为严重,随着日本围棋的衰落,目前世界冠军仅在中韩两国,在中国,围棋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参赛者达数千万之多,且呈上升趋势,但职业棋手只有数百人。从此次赛事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争议和关注来看,都将在一定时间内掀起一股“围棋热”。

过去的一周,关于人机大战的报道占领了国内各大媒体的“头条”,风头完全盖过了足球、篮球这些风靡世界的运动。就连围棋普及率极低的欧美国家,英国广播公司(BBC)、路透社、美联社这些主流媒体也对比赛进行了详细报道,这在以往几乎是不可能的。欧洲围棋联盟主席马丁就表示:“欧洲所有的围棋网站访问量都提高了十倍以上。很多国家都做了视频,来教大家怎么下围棋,围棋一下变得很流行了。”

2.将为围棋赛事商业化进展带来新的可能。

本次赛事的100万美元冠军奖金由谷歌提供,已创围棋比赛的历史最高数额,且引发YouTube及多家国内门户或视频网站争相直播。可以做出大胆推断:随着AI技术的不断升级发展,国内外更多的新科技公司将加入到这场持续性的人机争霸战中,而他们或许也将在围棋商业化道路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3.人工智能技术将提升围棋水平,改变传统的围棋训练方法。

在接受《体坛周报》资深棋牌记者谢锐采访时,任教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孙远三段认为,李世石输掉比赛,对现有的围棋从业人员会有一定冲击,尤其是被竞技维度过度渗透的职业棋界和以逐利为目的的培训市场。但事实上,对围棋来说远非世界末日,科技的进步终将造福人类,人类应该乐见其成。也许未来经过AI的辅助训练,人类可以便捷地去探索棋盘上的真理。这种变化还将延伸至其他体育运动项目。

——赵姝焱《李世石和AIphaGo的人机大战,将给围棋运动带来怎样的影响?》

(三)之于谷歌公司

作为阿尔法围棋的拥有者,谷歌公司通过人机大战狠狠地赚了一笔。今年1月28日,谷歌宣布拿出100万美元作为奖金挑战李世石。当日谷歌股价大幅上涨,涨幅4.42%,换算成市值涨了200亿美元。与此同时,谷歌旗下设计围棋人工智能的公司DeepMind也因为人机大战获得了大量的订单。而且谷歌近年来还开发了诸多疯狂又炫酷的科技,比如无人驾驶汽车、互联网热气球、监测血糖的隐形眼镜等。通过这次人机大战,谷歌极大地宣传了自身的科技实力,隐形收益无法估量。

(四)之于人工智能

谷歌还算不得最大的赢家,“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才是人机大战最终极的受益者。人机大战前,人工智能对于普通人而言还是“云山雾罩”,现在通过各种报道,人工智能已经渗透到我们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智能化服务将会快速地接入餐饮、出行、旅游、电影、教育、医疗等生活服务领域,覆盖用户的吃、住、行、玩,人工智能在未来可能媲美人类的专职秘书。

阿尔法围棋最大的胜利是为人工智能进行了一场全球性的科普,也宣告了高科技企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野心”。过去十几二十年间,人工智能只是存在于实验室的智慧探索;而未来几十年,人工智能将是基础,是推动商业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汤敏《人机大战〓没有输家》

深蓝计算不过围棋选手,主要因为IBM当时只是要以此为噱头体现自身设备的计算能力,从而扩大销售。而谷歌是要用搜索引擎或者未来的服务帮助消费者解决问题。谷歌预测,在未来谷歌的搜索引擎里面,十个问题中会有七个半不是仅给你网页链接,而是给你直接的答案。所以谷歌相信人工智能变成人类的一种服务,谷歌的DeepMind团队也是以提升机器智能为使命进行工作的,这和IBM深蓝的出发点和路径也是非常不同的。

《自然》杂志最近刊登了相关文章。如果单是一台机器下围棋这样一件简单的事件,其实不足以上《自然》杂志,这不是多么大的发明。但是《自然》杂志认可这样的技术,不仅只是针对下围棋,而是因为这本身代表了人工智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有一个广泛的服务能力。因此,这次对弈将成为一个历史性的事件。

——王小川《人类要重新思考与阿尔法狗的关系》

(五)之于中国

“AlphaGo大赛的落幕,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应用技术正在触动着一种新的技术跨越和整合,也给中国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在开幕会上透露,我们正在积极部署智能制造、智能产业和硬件、互联网+、大数据新型技术等领域,为我国的市场和产业优势在产业变革中抢占有利位置。

——霍健斌《IT大佬激辩人工智能》

三、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维度

(一)技术层面

掌握深度学习技术,人工智能的终极目标是希望机器具有像人一样看、听、说、思维、推理以及运动等方面的能力。在深度学习技术出现之前,过去采取的方法就是人类耗费巨大的精力编写程序,输入机器然后执行预定的功能,而现在有了深度学习技术以后,人类只需要编写让机器人深度学习的程序,机器就能够实现在庞大的数据积累过程中通过学习来实现智能化操作,并且其水平可以在数据增加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

机器的学习效果除了跟所收集的数据有关以外,还跟其学习的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如此迅速,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的进步。其一是机器学习的理论和方法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2006年开始提出的深度学习的方法,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其二就是近年来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提高得很快,GPU并行计算的能力在快速增长并被普遍使用。

——《AlphaGo的“胜算”从何而来?》(澎湃新闻网)

可以预见的是,对于某些职业来说,未来极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李开复就认为,未来十年AI(“人工智能”英文缩写)的发展会改变每一个产业,预计50%的工作都会被代替。比如,李开复过去一年就没有再买回过人类管理的基金,都是由智能机器人帮忙管理。他还披露了一个数字,美国智能交易出来之后,交易员从10万掉到了5万。

李彦宏也提及,包括翻译在内的多种职业会被人工智能所代替。而北大医院外科教授王杉则称,机器人已经可以做到跟人的反应速度一样,将来不仅仅是做手术,甚至是在一些隐私的操作领域比如导尿也不需要真人。人工智能将带来一系列医疗模式的改变。

相比于职业取代,数字中国联合会常务理事邓中翰抛出了一个更加震撼的问题:人是不是可以将他的灵魂、知识、感受都让一个机器学会,从而使这个机器将来可以在精神上让人长生不老?

德国汉堡大学信息科学系多模态技术研究所所长张建伟给出了倾向于肯定的答案。他认为这个问题虽然极具争议,但在技术层面完全可以讨论这个可能性。“把我们的灵魂、记忆存储起来,放在机器上,做到灵魂不死,这是这个世纪能实现的很好的题目。”张建伟称,当然会带来伦理问题,人都长生不老之后,会不会没有新的生命更新这个世界?

——霍健斌《IT大佬激辩人工智能》

依我看,“人机大战”到此可以休矣,接下来的主战场应该属于“机机大战”,也就是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对决。不信我们就等着瞧吧,下一次的新闻头条没准就是AlphaGo对阵中Go、日Go、韩Go。

其实,这也正是谷歌精心策划这次“世纪人机大战”的良苦用心所在。事实上,这次“世纪人机大战”的结果也必将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各个国家对人工智能“竞赛”的狂热投入,而这又必将大大加速人工智能在人类世界前进的步伐,传说中的“奇点”也许会提前到来。

——李易《人机大战之后会是什么大战》

今天的围棋王者柯洁仍不服,说阿尔法狗能战胜李世石但战胜不了他。也可能柯洁说得对,但即使在下一次比赛中柯洁赢了,也只是把最终结局向后短暂地推迟了几年。这是因为,人造智能相对自然智能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容量无限、光速计算、透明式输入和输出、不会疲劳等等,所以结局无法改变。

围棋领域的输赢还只能算作“智力”的输赢,早晚有一天,人造智能也会在“智慧”上全面取胜。关于这一点,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只要我们不承认世上有上帝,不承认有超自然力,那么这就是早晚的事——既然碳磷氢氧这些普通物质能够经过复杂缔合而产生人类智力,凭什么说硅基智能就达不到甚至超过自然智能?这是迟早的事。

——王晋康《科幻作家早就预言了人工智能的胜利》

(二)认识层面

1.“技术奇点”论(恐惧悲观论)。

“技术奇点”的到来对于人类来说是很不幸的消息。

“技术奇点”的概念是基于人类科学进步的一个自然观察:总的来说,人类科学进步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人类从学会使用工具到进入农业时代花了数十万年的时间;从农业时代到蒸汽机用了上万年时间;从蒸汽机到电气时代,不过200年光景;从电气时代到目前的信息时代,也就不到一百年。这说明人类的科技进步速度是呈加速度的趋势,或者按照某些理论,是呈指数发展的,那么可能在不久的未来,人类科技的进步将会快到这样一个程度,在之后技术将会变得与之前完全不同,就跟数学上的概念“奇点”一样,这之后的世界将完全无法预测。

从目前的科学发展来看,生物或者能源科技的突破需要基本理论的革命性突破,就如同当年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产生或者DNA的发现那样的突破,而这样的突破目前来说还没有任何先兆。相比于生物或者能源,信息科学领域是最有可能产生奇点的,因为最能够支持“奇点”理论的就是计算机科学的进步。著名的摩尔定律:“每隔18-24个月芯片的晶体管数量会增加一倍,价格降低一半”。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指数定律,而现实中计算机性能的发展也很好的符合了摩尔定律的预测。在《奇点临近》里,未来学家Ray Kurzweil就举出了很多的指标说明我们现在处于指数发展的一个平缓期;到了一个临界点之后,指数发展会变成近乎于无穷大的斜率,技术发生了爆炸,人类社会就进入了“奇点”时代。

而奇点的到来对于人类是不是个好消息?很不幸,大多数的未来学家都对此持悲观态度。超级智能产生之后,“增加人类的福祉”这一项很有可能并不包括在它的目标里。就算是包括了,人类自身对于所谓“人类的福祉”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范畴都会有争议,就更别提让超级智能来决定如何增进人类的福祉了。在它“优化”世界的这个过程中,人类很可能会像遇到了先进欧洲文明的美洲文明一样被消灭掉,只是这个过程会更快,更无情(几个小时到几周时间);而人类在这个过程中甚至都不会像《终结者》里的那样,还有能力组织一支反抗军;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连一丝一毫的机会都不会有。

所以Elon Musk三番五次地警告我们:要警惕人工智能!自从核弹发明,我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技术有着毁灭人类的危险——而人工智能可能是下一项有着这种危险的技术。奇点的到来对于人类而言,要么进入天堂,要么落入地狱,这中间很可能并没有中间状态。

——台伯河《AlphaGo战胜人类,或许只是开始》

人类生活的最后一个世纪?

“守住尊严就够了吗?”李世石的获胜并没有消除人们的忧虑。韩国《朝鲜日报》采访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教授哈拉尼,他认为人工智能AlphaGo在被视为“守护人类优势的绝对领域”围棋上赢了李世石,这就是一个信号弹。21世纪将成为人类以“现代人”姿态生活的最后一个世纪,“2100年,现代人类可能消失,被人工智能代替。”

如果所有技术瓶颈一一被突破,人工智能将全面超越人类智能。

许多人在探讨人工智能未来的时候流露出对人类命运的担忧。埃隆·马斯克、史蒂芬·霍金、比尔·盖茨都曾在不同场合表示,人工智能可能对人类带来威胁。如果所有技术瓶颈一一被突破,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智能,人类最终面对的是友好的超人工智能还是企图控制人类的“天网”?

——彭茜 张家伟《人工智能非“万能” 多范畴不敌人类智能》

人机大战,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

AlphaGo2:0领先李世石后,网友说,“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时间不多了”既是调侃,又像一个关于人工智能的不祥隐喻,感到压力的应该是整个人类。当李世石没有下出任何显见的恶手,但局面莫名地就变成AlphaGo黑棋优势了。”最可怕的不是被打败,而是连怎么被打败的都不知道。

人工智能带来的真正挑战是,它可以自主学习、自我完善,这正是AlphaGo清晰展示出来的。所以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有朝一日机器自我进化到连发明它的科学家都难以理解的地步?现在谈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很可能还为时过早,可如果哪一天能发觉人工智能的威胁了,或许就已经晚了。

人工智能的先驱明斯基说过:如果我们足够幸运,或许它们会把我们当宠物养。你赢不了人工智能,但可以努力去赢其他人啊,哪一天AlphaGo招聘人类宠物的时候,就可以去报名了。

——西坡《人机大战,留给人类的时间不多了?》(新京报)

2.谨慎乐观论。

“超人工智能”还只是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想象。

研究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顺序是:弱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相当的“强人工智能”和全面超过人类智能的“超人工智能”。目前,弱人工智能已经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搜索引擎、实时在线地图、Siri等手机语音助手都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但人工智能要从情感、行为和认知三个维度全面模拟人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超人工智能”还只是科幻小说和影视作品中的想象。

——彭茜 张家伟《人工智能非“万能” 多范畴不敌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赢了棋局,但是人类却赢得了未来。

刘成林教授表示,对于“技术奇点”所代表的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甚至机器反过来控制人类、对社会产生破坏性影响的说法,其实是很梦幻的想法。人工智能全面超越人类不是没有可能,但这一天还很遥远,而且即使超越也是在人类可控的范围内的。

我们面对新生事物要放宽眼界,毕竟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是机器学不会的,人还是最牛的。虽然外界普遍关注棋局的输赢,但事实上,无论是AlphaGo赢了还是李世石赢了,都是人类赢了。围棋这样高难度的策略竞技,考验了人们的逻辑性与分析能力,能造出AlphaGo本身即是胜局。人工智能赢了棋局,但是人类却赢得了未来。

——《AlphaGo的“胜算”从何而来?》(澎湃新闻网)

韩媒:不应神化人机大战意义。

昨天发行的韩国《京乡新闻》发表社论,称不应对人机对决进行扩大化的解释:“阿尔法围棋是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各种领域的工学技术达到顶点所产生的结果,应该受到尊敬。同时,人类更应该冷静地探索人工智能对于我们的人生和未来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韩媒指出,通过这次举世瞩目的人机大战,再度让人意识到“谁也不能否定人工智能的时代来临这个无法避免的事实”。人工智能在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与先进医疗技术的结合,在极限环境下替代人类进行危险作业。不仅是谷歌,IBM、微软、苹果等全球化大企业的巨额投资,令人工智能的潜在价值和产业化的可能性在高度加速。

韩国科学技术院电子学部教授庾信表示,这次的结果并不意味着将来机械将比人类处于更优势的地位,送上尊敬的同时不能夸大人机大战的意义。

——[韩]《京乡新闻》

人类在最大给予的同时,总会有着无法给予干净的剩余。

AlphaGo虽然可以战胜人类棋手,但是只是战胜了人类思维的一个方面。就像发明的汽车飞机都比人类跑得快一样,但那只是人类用思维给予四肢的一个延伸,可以说人类每发明一项科技都会超越人类的某一个方面,但人类的方面是无限的。而同时,人类的智慧也是无限的,虽然就一个人来说,不可能达到完美的高度,但人类是一个互通的整体,本身也构成了一部有机的计算机,并充满着多维度空间,这种总体之合的智慧,总会大于某部最先进的机器,并且以人类的整体性维度控制着所有的人造物。

人类在最大给予的同时,总会有着无法给予干净的剩余,这些剩余,就是人类永远高于电脑的资本,也是重新思维的起航点,电脑则不会有这个高度的起航点。这也犹如人向着太阳高速奔跑,影子也会高速奔跑,但它的速度再快也只能跟在人的身后。这就是万事万物间的自然伦理法则,这样的伦理法则,谁都无法超越,所以才有了现在宇宙间的秩序。因此,未来电脑战胜整个人类,不管是在现实中还是在唯物哲学上,那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马进彪《未来电脑,能战胜人类吗?》

只需把它当作高级一点的仿生学就好了。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周志华教授认为应把作为严肃的人工智能和影视科幻中的人工智能区分开来。严肃的人工智能研究从来没想过要“威胁人”,因为它只是一门科技,其成果都有理论的上下限,使用了什么技术,能达到什么能力,都是有数的,“只需把它当作高级一点的仿生学就好了”。

——彭茜 张家伟《人工智能非“万能” 多范畴不敌人类智能》

3.警惕防范论。

划定路线图、制定行路规则,是我们为自己、也为子孙无可回避的责任。

当寄托了人类无穷想象的围棋“人机大战”演变成世界顶尖职业棋手求一胜而难得的窘况时,我在想:人类智力运动“皇冠上的明珠”被攻克之后,还有什么城池可以坚守。

与围棋盘上的情形相类似,最大的“开放式复杂局面”,就是我们人类社会本身。我愿意相信,机器永远不会懂社会管理;如果它试图这么做,人类文明就走到了尽头。人类不想等到“见棺材掉泪”的那一天,就必须“从这一刻起”警惕起来。既然我们这一代是机器“上路”的始作俑者,那么,划定路线图、制定行路规则,是我们为自己、也为子孙无可回避的责任。

——瞿剑《盘点人机大战:较量正未有穷期》

为应用人工智能制定相关法律,以防止失控。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计算机系顾险峰教授认为,人工智能的社会学研究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应为应用人工智能制定相关法律,以防止失控。他说:“相信人类的理性力量会发展出相应的制衡机制,来引导人工智能的发展。”

——彭茜 张家伟《人工智能非“万能” 多范畴不敌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必须在强烈尊重人类伦理的基础上进行。

随着人工智能轻易战胜人类,如何防止被机器取代成为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韩国刑事政策研究院当天发布“智能机器技术和刑事政策”报告说,未来,警方在办案过程中将使用智能机器人。

AlphaGo研发者DeepMind首席执行官戴密斯·哈萨比斯曾强调,人工智能必须在强烈尊重人类伦理的基础上进行。

——[韩]《世界日报》

【适切话题】

预言与现实 当人类的机器打败人类 学习需要大样本 理性看待输赢 尊重人类伦理 人类的尊严 规则与秩序 福利还是威胁 强大与弱点 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 严肃科学与影视科幻 利与弊 市场和产业 弯道超车 挑战与机遇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应用技术

【链接阅读】

阿尔法狗战胜人,机遇大于威胁

张田勘

AlphaGo人工智能软件战胜人类棋手,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是机遇和基础,而不是威胁。当然,威胁也会存在,就看人类如何控制和驾驭人工智能了。

3月15日,谷歌阿尔法围棋与李世石的人机大战五番棋第五局在韩国四季酒店战罢,李世石执黑中盘落败,双方比分最终定格为阿尔法4∶1取胜。

AlphaGo最终以4∶1的大比分大胜李世石,并不意味着人工智能主宰世界和人类被奴役的时代的到来,理由也并非只是因为AlphaGo是人类设计出来的,而是因为,AlphaGo其实开启了人类利用人工智能的新时代。准确地说,是拓宽了让机器人为人类干活的新天地,并有可能深入而广泛地让人类文明迅速发展。

AlphaGo是靠深度学习、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和自我进化三招战胜人类棋手的,这三大功能也是人类驾驭其为人类服务的途径。由于人工智能能够自我学习,学习能力会越来越强,而且搜集和贮存的数据会越来越多,将会在新产品的研发、预测分析、推广等方面产生巨大的效应。

具体而言,如果AlphaGo的自我学习能力、大数据贮存和分析功能应用到医药领域,将会是人类的福音而非悲剧。研发出AlphaGo的Deep Mind公司并非只是专注于让AlphaGo与人类棋手过招,而是注重把人工智能通过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贯穿应用到医学领域。

2016年2月,DeepMind公司就已经发布了在医护领域使用的深度学习程序Deep Mind Health。这是一款手机应用程序,包括“识别风险病人”(Stream)和“早期临床护理管理”(Hark)两个模块。这种手机应用程序当然也是一种人工智能,它们需要学习和帮助医护人员监护一些表面上不严重但实际很危险的病人,或者一些急性发病者。

当然,这些只是人工智能开发应用的冰山一角。实际上,在医药领域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最早和进展较大的是药物的研发与监控。计算机和人工智能对于药物的研发在很多方面都起到了作用,如研发新药、老药新用、药物筛选、预测药物副作用、药物跟踪研究等。这实际上已经产生了一门新学科,即药物临床研究的计算机仿真(CTS)。

对于传统的药物研发来说,一种药物必须经过动物试验和人体的I、II、III期临床试验。而且,即便三期试验后批准上市,还有IV期临床研究,即新药上市后进行的临床研究,而且一类新药要求进行2000个病例的IV期试验,这也是造成药物研发周期长、费用高的重要原因。

但是,在今天,有了计算机程序,特别是以AlphaGo为代表的能自我学习的计算机程序(软件),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检测药物的人工智能安全专家。首先是在新药筛选时可以获得安全性较高的几种备选物。当很多种甚至成千上万个化合物都对治疗肝癌显示出某种疗效,但又对它们的安全性难以判断时,便可以利用AlphaGo的策略网络和评价网络,以及蒙特卡洛树搜索算法来挑选最具有安全性的化合物,作为新药的最佳备选者。

同样,对于尚未进入动物和人体试验阶段的药物,也可以利用AlphaGo这样的人工智能来检测新药的安全性。因为,每一种药物作用的靶向蛋白和受体都并不专一,如果作用于非靶向受体和蛋白就会引起副作用。AlphaGo等程序可以通过对既有的近千种已知药物的副作用进行筛选搜索,以判定一种药物是否会有副作用,或副作用的大与小,由此选择那些副作用几率最小和实际产生副作用危害最小的药物进入动物和人体试验,就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几率,节约时间和成本。

当然,利用AlphaGo等程序还可模拟和检测药物进入体内后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给药剂量-浓度-效应之间的关系等情况,让药物研发进入快车道。

AlphaGo人工智能软件战胜人类棋手,为人类提供更多的是机遇和基础,而不是威胁。当然,威胁也会存在,就看人类如何控制和驾驭人工智能。

(《北京青年报》2016年03月16日)

猜你喜欢

李世石人机人工智能
从内到外,看懂无人机
人工智能与就业
“人机大战”人类智慧遭遇强敌
未来深空探测中的人机联合探测
李世石不代表人类
李世石“天才”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