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活改变文体,铸就自我华章

2016-08-08何炜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挂面面条作文

何炜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所写的事迹,大抵有一点见过或听到过的缘由,但决不全用这事实,只是采取一端,加以改造,或生发开去,到足以几乎完全发表我的意思为止。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脚色。”鲁迅的名篇《阿Q正传》最为典型;而他的弟弟周作人曾说,阿Q的原型,都来自他们故乡绍兴,或是同乡,或是远亲。因此,在真实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作文虚构,这是完全可行的,即使有时我们并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

中学生作文,可以分三步走:一、借鉴精品文章,找准真实的“自我生活”进行仿写,描写自我身边的真实事件,再现生活场景。二、跳出精品文章的框框,以其一端,发散思维,进行拓展。三、进行合理想象,改变文体,另成一体。

如果我们仅仅借鉴精品文章,不贴近真实的自我生活,而大力虚构、甚至虚构他人生活,很难有精彩的作品问世;即使有意摹仿他人的经典佳作,也不过是亦步亦趋。退一步说,即使作文虚构,也是对我们“自我生活”的高度提炼,要达到一定的境界后,才能出神入化;否则,写出的作文始终带有别人的影子。中学生涉世未深,如果习作失去了“自我生活”的支撑,也就失去了生活本真,失去了精彩的基础,而妄想以虚构取胜,这无异于建一座空中楼阁。

古今中外,为何取材相同,甚至题目相同的作文,会有不同的文体,产生精彩纷呈的文章呢?如元稹的唐传奇《莺莺传》,变为金院本《西厢记诸宫调》,到元杂剧《西厢记》;白居易诗歌《长恨歌》,陈鸿的唐传奇《长恨歌传》,到清朝洪昇戏曲《长生殿》。即使是命题的考场作文,也会产生不同的文体,导致大量的文章高下之分立见。

总之,人云亦云是任何写作之大忌,我们不能完全重复他人的写作场景、写作话语。退一步而言,如果经历万一相同,只能借鉴其中一部分内容,否则,就有雷同之嫌。那么,在重复他人一小部分内容时,如何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由真实而虚构,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我们先看《中国国家地理》上介绍“中江挂面”的一篇文章。

【美文赏读】

中江挂面

——端上餐桌的“非遗”

朱辅国 程必伦

冬天的四川盆地阴云密布,稀少的日照让人倍加珍惜。清晨,当和煦的阳光照进中江县杰兴镇凯江河畔的觉慧村时,我第一次被劳动的美好画面所打动。这个背山面水的小村子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挂面村”,家家户户都以制面为生。每年正月里,这里手工的挂面制作进入高潮:没有人指挥,家家户户的成年人都上到房顶,在特制的架子上晾晒挂面。从远处望去,这个由40户人家组成的小村子,犹如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衣”。

中江县位于四川省德阳市,这里是稻食文化区,但这个村子却盛行面食,制作手工挂面的手艺传承了近千年,已经成为当地村民祖祖辈辈沿袭至今的一种生活方式。

由于地理、气候等原因,中国南方和北方主产的粮食有一定差异,南方以水稻为主,北方粟、麦为主。南方人喜食稻米,北方人喜面食,“饭稻羹鱼”和“饭面食肉”一直为南、北方饮食文化的一个特点。

从唐末开始,北方移民将面食文化带入四川,而四川面条最早出现是在宋代,那时的面条并不是现在常见的担担面,而是产自德阳市中江县的中江挂面。作为四川面条文化的开端,中江挂面传承了近千年,犹如活化石般记录了四川面食文化的发展。

“中江烧酒中江面,一路招牌到北京。”这是清代中江诗人王郎山在其写的一首《竹枝词》中,对当时中江挂面畅销盛况的赞誉。

在一些保留至今的面条商号中,有文字资料记载:清代道光至民国年间,是中江挂面的全盛时期,作坊林立,年产100万公斤以上,沿长江水运,销往鄂、湘、粤;陆路则直到京都,成为专供皇室的“御面”。

每一年,中江挂面的制作时间都很有限,从中秋过后到第二年的3月,不超过6个月。而每年正月里,才是做面的最好时节,无论温度或阳光都是最好的。制作中江挂面的工序繁琐,要经过和面、开条、盘面、发酵、抻大条、抻小条、上竹、扑粉、晒面等18道传统手工工序,加上其间70多道小工序,一架面从取水和面至切面打包完成,需要18至24小时。

和面是道重体力活,年轻力壮的小伙往往都吃不消。和面可不是简单地和匀,而是要将面从糨糊状一直揉到“熟”,——面团光洁柔韧,不粘桶,不粘手,以拳击打后会自动回形。这个过程需要半小时以上,揉熟的面团以洁净的棉布覆盖,在面桶里“睡”40分钟左右,这在挂面制作中叫做“醒面”。

开条是把醒好的面团划成手臂粗细的面条,然后将划开的面条经搓揉连接成一整条后,一圈一圈从里到外、自下而上地盘在面桶里。之后面条上竹、扑粉直到上架之前还要经过多次闷箱发酵,以钟师傅的话讲:“人在休息,面在生长。”正是由于面粉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产生了大量蜂巢般的气泡,使得面条上布满微孔,中江挂面也有“中江空心面”之称。这也是中江挂面美味的关键,空心的面在煮制的过程中更容易裹挟汤汁,让味道充分浸到面中。

发酵后的小条被有规律地缠在两根竹棍上,略作拉抻后就可以挂进面池,这个过程被称为“上竹”。深夜上竹看上去是劳动强度最低的环节,但这是个细活,耗时最长,经这道工序后,挂面已有了雏形。扑粉是再次对上架前面条的拉抻,也是准备给上房顶挂晒的面条做最后一次“打粉”,让充分发酵后的面条变得更加干爽。

经过这些繁复的工序,一根根手工制作的面条,被拉抻成4米长,在阳光的照射下,细如发丝的挂面犹如瀑布般从房顶倾泻而下。晾晒4个小时左右的挂面变得洁、净、干、白、细,这是自古对中江挂面的衡量标准。

正是因为制作工艺的繁复和历史的久远,中江挂面入选了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如同传统手工业普遍遇到难以为继的情况一样,中江手工挂面的传承也屡现危机,中江的制面行业时荣时衰。除了社会环境变化外,做面的辛苦更是主因。在中江挂面工人中一直流传着一首民谣:“有儿别学挂面匠,有女莫嫁挂面郎。吃了许多冷菜饭,睡了一些没足床。高架凳上站弯腿,熬更受夜苦难尝。”

说起做面的经历,觉慧村几乎所有的师傅都曾转行干过其他营生,钟巧林也直言自己刚开始做面的那一两年,经常做得哭,“脑力、体力、手脚活路多,稍有不慎,面的成色、口感都会差些。卖面的人可能分不清楚,但凭经验生产的人,在任何一道工序或成品放在面前时,只需看一看、闻一闻或者摸一摸,自己心里就知道了。”

差不多所有生产手工挂面的的师傅,都担心手艺在自己这辈会失传,现在的孩子吃不得苦。现在的觉慧村生产现场——主要在挂面、晒面环节,偶有年轻帅气、美丽的男女撞进镜头,差不多都是村民的子女回家探亲给父母搭把手,属客串性质,都不能独立操作了。中江挂面入选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给制面师傅们燃起一丝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制面的手艺,也有人前来学习。但愿人们在厌烦了机器生产挂面的索然无味后,还记得起手工挂面的好,它不光是果腹的食物,更代表着四川近千年的面食文化。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5年第03期,有删节)

[点 评]文章是一篇说明文,作者综合采用了打比方、作描摹、作引用、列数字、作诠释、下定义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参观中江挂面的场景,以及中江挂面产生的地理、历史原因,制作的时间、制作过程,所面临的生存现状等等,表达了对中江挂面发展前途的企盼。可以称得上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那么,如何以此为重点,改变文体,写一篇记叙性散文呢?

【仿写佳作】

挂面人生

鞠婧宜

多年以来,每当看到电视上美感十足的“康师傅牛肉面”广告,我一直情不自已,垂涎欲滴。自从参观了中江挂面,我不得不改变当初幼稚的想法。

高一的寒假,我随父母去四川德阳探望姨奶。姨奶告诉我们附近有个“漫天白练,银辉闪耀”的挂面村。一个午后,冬阳懒洋洋地透过银白的云层,驱散了薄雾。姨奶带领我们参观了中江挂面村。

来到村口,我们被领上了一户正要晒面人家的屋顶。年逾半百的大伯爬上梯子,将面槽里的挂面提拢,一手握着面竹,一手轻托挂面,顺着撑竿缓缓下放,仿佛乐队指挥从容自若。阿婶两手各持一根面竹,垂挂,梳面,有条不紊地反复着,动作娴熟而优雅,像拨动竖琴的俄尔普斯。一顿饭工夫,家家屋顶就像覆盖着鹅毛大雪一般,壮观而奇妙。

忙完晒面活儿,大伯和阿婶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偌大的一间屋子里,一架架抻面条的“羊头”杆填充其中,晾好下架的挂面满满地悬放着。阿婶为我们煮了一锅面,又急匆匆地进了里屋切面、包装。我们吃着原汁原味的中江挂面,柔嫩可口,细如发丝。

大伯安详朴实,娓娓向我们道来他数十年的挂面生涯。从十六岁起,他就跟着父母一点点学习如何和面、划条、抻条、晾面、晒面等,一心将老祖宗留下的手艺继承下去。在他记忆里,面条的洁白是他生活中唯一的色彩。在“康师傅”“好劲道”等现代制面工艺的冲击下,每年仅盈利两三万元,很多人看不上眼。他又苦笑着聊起村子里的新一代,很少有人愿意做这“起早贪黑的辛苦活”了,需要每天凌晨就起床开工,他们宁愿到浙江、广东一带打工。他的儿子正上大学,学的是食品加工专业,准备子承父业……他悠悠长叹一声,又恢复了坚定的神情。听着他带着乡音的话语,我仿佛看见了一个与世无争、岁月静好的村庄,安闲、悠然。想把老祖宗留下的挂面手艺传承后代,这应该是老伯迫切想要的吧。

离开老伯家,看见很多村民们仍在晾晒挂面。有的架起梯子,像踩高跷似的将长长的挂面晾上撑竿,在轻盈如丝绸般的挂面中劳作,仿佛披着白纱的仙人在高空舞蹈。屋顶挂满条条“瀑布”,将阳光切割成了细碎的一片一片,斑驳的剪影从屋顶投射下来,仿佛天地之间只余下了这些村民们在辛劳。日头高照,正是做面的最佳时节。

离开村口,不由得又停下脚步,回首遥望村民们辛勤的背影,平凡而简单中透着一份执着,这不就是对传统的一种坚守与传承吗?冬日晴正好,一片温暖。

[点 评]文章有仿照的痕迹,但又有所不同。思路源于《中国国家地理》的《中江挂面》一文,作者改原作的文艺性说明文为记叙文体。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做到了“找准自我生活,在局部中突围”,写出了一篇具有自我独特性的文章。

文章标题新颖,采用对比手法,欲扬先抑,写出了中江挂面的困境,以老伯为代表的中江挂面村人平凡而伟大的品质,只要有人坚守,手艺就不会失传,一定会有出路,最后的景物描写意味深长。整篇文章以描写见长,点面结合,首尾照应。

有没有更高明的方法?独辟蹊径,改变模仿的痕迹,进行高质量的创作呢?虚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虚构,写成一篇小小说,可能会让自己的作文更上一层楼。下面我们看看这篇再创作作文《审视》。

【虚构作文】

审 视

鞠婧宜

长街东头有家挂面店,悬挂着一块百年老字号招牌,做出的面条细如发丝,洁白柔韧,原汁原味。让人惊奇的是,店里掌柜林三爷是个久患眼疾的半盲人,和面、醒面、擀面样样亲力亲为。

他着一件小马褂,卷袖、倒水、净手,双脚开立,站在案板前,舀出面粉倒在面盆里,用筷子在面粉中间扎个小洞,拿起木瓢往小洞里注水。他微侧着头,细听水声,似乎判断用水量。那股细细的水流,即将漫出时,林三爷不紧不慢,娴熟地停下了手,放下木瓢,两手抹些面粉,开始和面。

他掌心相对,指尖插入盆壁内侧,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捧起面粉,将面粉推入刚刚注水的小洞。不停地抄拌,调匀,最终形成雪花状的面糊。面团在案板上来回抖动,轻轻抛起又重重落下,铿锵有力,松散的面团渐渐变得结实光滑,隐隐散出浅淡的面香味。

我一直好奇,一项精巧的手艺活儿如何被一个半盲人演绎得如此完美。和面时清油的比例、划条时面团的粗细长短、盘面盖膜时的面面俱到……许多常人都难以精准掌控的。林三爷笑笑说,“别人用眼看面,我虽半盲,用的却是心审视这盆面喽。”正是用心,在这方小小的厨房天地里,一盆面粉被林三爷赋予了生命。它们像新生的胎儿,由一双老练的手牵引着,以最精致的模样、最诱人的甜香,呈现在世人面前。

“被利益蒙住眼的人,是不能体味到做面的精髓是要用心创造的。”林三爷常叹着气对顾客说道。顾客一阵钦佩。

“然而,为了追求省时高效的运营模式,不少学徒未出师就离了店,置办起机器加工的小作坊,自以为聪明。”林三爷感慨着。

我吃的大多数是大机器生产加工出的面条。将面粉、淀粉、筋力源干调匀,加入防腐剂,按一定比例,加水搅拌,用大机器生产。做出来规规矩矩模板似的面条,却总觉得少了一份人情味。

一方案板,一团白面,用心审视,在人生中坚守。

[点 评]文章语言精炼,刻画生动。塑造了一个半盲人林三爷的形象,通过描写林三爷用心做面的事件,表现了林三爷坚守传统做面方式,眼盲而心不盲的可贵品质。

最后,我们再看一篇2015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也是有关于面条的作文,我们也可以将它看作是虚构之作,在作者笔下,此篇作文更为自然、圆润。

【高考佳作】

小巷面条香

一考生

小巷的深处是家面店,主人是位老人。

老人一头白发,精瘦。当他悠闲地坐在门前台阶上抽烟时,透过那飘缈烟雾,我分明从他浑浊却深邃的眼中,看到了人世沧桑。

面店是没有招牌的。每当清晨,小巷的人们尚未起身,面店的门就开了。那面香,便从小门中涌出,漫到每家的窗台。于是,人们被香味从睡梦中拖出,走进小店,端坐于桌前,等待着自己的一碗清香。这时,我才洞悟:此店若有了招牌,便俗了。

小面店人少时,便由老人的儿子招呼着。人多时,就由老人来协调。每当上班族和学生党急着离开时,老人便向不忙的人拱拱手,道个歉,那人定会爽快地答应多等一会儿。我自然属于赶时赶刻的学生党,所以坐下来不久,便可获得一碗清香。吃完后,向周围的人道个谢,携着众人的善意目光走出去。迎来求学的一天。啊,有了这位老人,忙碌的小店始终不乱,时时溢出三分韵律,七分诗意。

每当有人夸赞时,老人可不会谦虚,总是热烈地应承,并炫耀自己的汤面——面条是自家手制的,鱼是到乡下的钓翁讨来的野生鱼,就连水都是从自家院子的井里挑来的。有人打趣:“老人家,你的秘诀都透露了,不怕被抢了生意?”老人却一笑:“哪里是什么秘诀呦,谁都知道,但有谁像我这样坚持几十年呢?”

老人的儿子也是厨师。熟客们会发现,父子俩的面颇为不同。所以,叫面时总要添一句:“老爷子的面”或“小伙子的面”。至于我,偏爱老人的面。老人的面筋道,叔叔的面偏软;老人的面,味轻,叔叔的面偏重。有人说:“小伙子的面是酒,宜趁热享用;老人的面似茶,宜慢慢回味。”的确,叔叔的面上会淋一勺虾子油,而老人却喜欢放上两三根香菜,几滴猪油。吃老人的面时,竟闻不到香气,惟有轻咬面条时,那香气才由面条的缝隙中迸溅出来。面条筋道爽滑,猪油鼓动鱼汤,鱼汤刺激你的味觉。老人的智慧,也许便是将灵魂留在面中了。

终于一日,小巷被拆,小面馆也搬到另一条小巷。临走时,老人让儿子给所有人端上一碗面,面上分明是两三根香菜和几滴猪油。老人挑了几根面,喝了一口汤,点点头说:“有三分意思了。”

后来,我又去吃过一次面。老人已经不在了,但叔叔的面里却分明有几分父亲的影子。至于在客人间熟练地招呼的,却是一位与我差不多大的小伙子了……

此为2015年江苏高考作文展示的优秀佳作之一,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刻画了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境况,以及老人几十年坚守做面的小生意,表现了一个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形象。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弘扬中学]

猜你喜欢

挂面面条作文
中江挂面:银丝飘香九百年
晒面条
加盐的面条和不加盐的菜
一把挂面——脱贫攻坚乡村行走4
“妈妈牌”挂面
“妈妈牌”挂面
擀面条
煮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