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创面灌洗术在深部复杂创面中的应用
2016-08-08李山林计鹏
李山林 计鹏
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创面灌洗术在深部复杂创面中的应用
李山林 计鹏
目的 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创面灌洗术在深部复杂性创面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50例深部复杂性创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采用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并联合创面灌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及清洁方法治疗),每组各25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创面情况、换药次数及予手术关闭创面的时间;比较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 术前创面予关闭的手术时间、换药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总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持续负压吸引联合创面灌洗术,对于深部复杂创面治疗能够缩短术前准备时间、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并能提高Ⅱ期手术治愈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VSD引流 创面灌洗引流 深部复杂性创面修复
深部创面的处理,对于感染较重的脓性创面,单纯引流时可导致引流管堵塞,导致细菌繁殖,以致不能及时清理到创面的细菌,而形成复杂的慢性溃疡,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并联合创面灌洗技术是一种全新的引流方法,作者选取西京医院2013年1月至2014 年 3 月采用 VSD引流联合负压下创面灌洗治疗深部复杂性创面患者5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16~72岁。创伤伴骨外露9例,电击伤3例,挤压伤3例,压疮8例,重物砸伤7例,机器碾压切割伤7例,急慢性感染性创面8例,脓皮病3例,下肢脉管炎合并皮肤坏死 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创面损伤深度及感染深度,创面损伤及就诊时间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无法行Ⅰ期清创关闭创面,并均排除存在有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肿瘤因素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除1例自动出院,回家换药治愈;其余患者经过1次手术,通过植皮、皮瓣修复和直接的缝合创口均获痊愈。对照组患者经过严格的控制术前后的感染,21例患者获痊愈,其余4例患者,因创面感染控制不良,植皮失败1例;2例因深部引流液始终不够清晰,缝合关闭创面后形成窦道;因骶尾部压疮,缝合后裂开1例,经3~5次手术后痊愈。两组术前后创面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2。
表1 两组术前创面治疗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术前创面治疗效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术前换药次数(次) 至关闭创面时间(d)观察组 25 3.4±2.3* 13.2±7.3*对照组 25 4.5±5.3 23.6±9.1
表2 两组术后创面治疗效果比较(±s)
表2 两组术后创面治疗效果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n 术后换药次数(次) 创面上皮化时间(d) 总住院时间(d) 总愈合率(%)观察组 25 2.1±1.1* 8.59±1.58* 22.34±8.28* 24(96.00) *对照组 25 5.2±2.3 15.67±2.98 43.59±6.88 21(84.00)
3 讨论
封闭的创面在负压引流作用下,与外界隔离,引流出的渗出物随时被清除,从而消除了创面的细菌培养基及细菌的数量,形成了封闭的抑菌环境,同时也阻止了外界细菌的侵入,减少感染的几率,提供了较好的愈合环境。其次,感染的创面因血液循环不良可影响局部创面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进而影响愈合。研究证明[4]采用-125mmHg的创面负压的压力能够使局部血液循环增加4倍,从而为局部创面的毛细血管扩张,提高了局部组织氧分压,减轻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增加组织的抗感染能力,同时创面的再生毛细血管和肉芽组织生长迅速,提高了创面的愈合速度;再次,对于深部创面负压灌洗能够使深部创面中残留的坏死变性组织,以及新渗出液的细菌,因灌洗液药物的再次冲刷作用,使深部创面感染环境的控制更加可靠,这种相当于局部用药的冲洗液,直接接触深部感染创面,可弥补全身使用抗生素的不足。本实验通过比较术前换药次数,至关闭清洁创面时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负压灌洗引流能够缩短术前准备时间,减少换药次数;从术后两组换药次数、创面上皮化时间、创面总体愈合率及总住院时间方面看,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通过负压引流及深部创面灌洗,能够通畅深部创面的引流,有效改善局部创面微循环及代谢环境,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并能提高Ⅱ期手术成功率,减少换药次数,缩短术前治疗时间和整体住院时间,明显降低患者的治疗成本[5],并提升患者的创面治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及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质量,整体临床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1 Qiu Huade.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echnology.Beijing:People's Health Publishing House,2013.19.
2 Zhong Xiaozheng.Clinical application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in treatment of complex wounds of extremities.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2011,18(2):306~308.
3 Mou Bin,Wang Chenggang,Li Zhongyu,et al.Application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in deep wound.Traumatic surgery,2012,12(4):371~373.
4 Deng Lin,Zhou Ming. Local application of negative pressure drainage in infected wounds. Cosmetology medicine of chinese,2012,21(3):383.
5 Li Yanyan,Yang Xia.Application of nurse care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echnology in soft tissue defect of extremities. Shanxi Journal of Medicine:next half Version,2012,41(20):1097~1098.
712000 陕西省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李山林)710032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计鹏)
1.2 方法 (1)观察组术前处理方法:①行Ⅰ期手术清创,术中创面依次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甲硝唑溶液冲洗,彻底清除创面区失活组织、脓性分泌物,至创面接近正常组织,不易清除者,用刮勺、电刀清除。②根据创面大小、形状修剪VSD 敷料:其是一种海藻盐泡沫型敷料(聚乙烯酒精水化的PVA泡沫),海绵样,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具有极好的可塑性、透水性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硬质硅胶引流管上有多个侧孔,每2根引流管距离为2.5cm左右,以保证存在均匀的负压,其引流管的所有侧孔及端孔VSD 敷料完全包裹。对于深部创面,用 VSD 敷料完全填充底部,避免死腔存在,充分接触创面,保证每个引流区的每一个点得到充分引流,并用订皮机妥善固定。③清洁创周皮肤,用透明粘贴薄膜以重叠粘贴接口处,封闭 VSD敷料及封闭引流管创面边缘处的整个创面,覆盖范围超过创周皮肤2cm的范围。④调节开放的负压装置:在-125~-450mmHg,以薄膜下的VSD敷料出现明显瘪陷,呈压实感且无漏气声存在,为负压有效。⑤安装引流管:对于组织缺损存在多处或面积较大者安装多个引流装置串联或并联[1],并密切监视引流液速度及恒定负压压力。⑥保持引流管持续畅通,并防止漏气,监测引流液的颜色,性质[2]。⑦创面处理:每日以0.02%呋喃西林、甲硝唑持续冲洗创面约7~14d后,拆除VSD敷料,检查创面,至肉芽组织生长饱满者,可行封闭创面;创面不良者,继续多次更换VSD敷料引流,直至创面肉芽组织新鲜再行植皮、皮瓣或缝合手术修复创面。植皮者术后停止灌洗并维持负压吸引5~7d,给予打开创面,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留置引流管者,待灌洗液清洗2d后给予拔管。(2)对照组:初期因创面分泌物较多,首次处理时,创面依次用双氧水、生理盐水、甲硝唑冲洗,以后给予碘伏换药,及碘伏纱布填塞引流,换药2~3次/d,至创面分泌物减少后改为1次/d或1次/2d,直至创面上肉芽组织鲜红,无污秽分泌物渗出,创面洁净,可行创面缝合或植皮,皮瓣修复等处理。术后继续给予常规方法换药,有引流管者,行常规引流并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无引流液后拔管,加压包扎,随时观察创面情况。
1.3 评价标准 (1)术前创面:经换药或负压创面引流及灌洗处理后至创面清洁,创面颜色呈红色或粉红色,无脓性分泌物,有新鲜肉芽组织颗粒形成,且创面血运良好,为可行手术关闭创面的时间。(2)创面愈合时间:创面处理后深部引流液清晰,无异常分泌物存在,给予拔管,创面完全上皮化形成。(3)创面治愈疗效标准[3]:有新鲜肉芽增长,同时负压引流有较多血性渗出,伤口基本愈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