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6-08-08杨攀
杨攀
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
杨攀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对象为盘锦市中心医院2014-05—2015-06收治的8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基础治疗组和他汀辅助组两个组别。基础治疗组以常规方式进行治疗,他汀辅助组辅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指标:①总有效率。②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6 min步行距离、基末端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的差异。结果①他汀辅助组相比于基础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相似,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他汀辅助组相比于基础治疗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显著,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
阿托伐他汀钙;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功能;影响
冠心病为常见心脏病,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冠心病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其发病跟冠状动脉狭窄所致心肌供血不足相关,长期发展可出现心力衰竭。冠心病发病病因复杂多样,临床上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有利于降低血浆脂蛋白和胆固醇水平,促进心肌功能改善和心肌血管生成,可有效对血管紧张素受体进行调节,有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1]。本研究对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试验对象:我院2014-05—2015-06收治的83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83例患者分为基础治疗组和他汀辅助组两个组别。所有患者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心功能2~3级。42例他汀辅助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43~76岁,平均年龄(60.34±7.29)岁;病程1~7年,平均病程(3.63±1.32)年;体质量44~85 kg,平均体质量(63.89±11.38)kg;心功能2级有23例,3级有19例。41例基础治疗组患者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60.01±7.21)岁;病程1~7.6年,平均病程(3.61±1.22)年;体质量44~85 kg,平均体质量(63.14±11.23)kg;心功能2级有22例,3级有1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P>0.05,研究有较强的可行性。
1.2 方法所有患者卧床休息,适当锻炼,保持良好心态,注重营养支持。基础治疗组以常规方式进行治疗,常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他汀辅助组辅以阿托伐他汀钙(阿托伐他汀钙片;国药准字H19990258;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治疗。10~40 mg/次,1次/d。所有患者治疗6周。院后坚持服用指定药物。随访医生对所有患者指导其生活方式,包括饮食、运动、药物剂量控制等方面,并且要求患者及时复诊以便控制心力衰竭的发展。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观察指标:①总有效率。②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6 min步行距离、基末端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的差异。显效:心功能改善级别大于等于2;有效:心功能改善级别为1个级别;无效:心功能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和有效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之和[2]。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研究数据统计软件为SPSS 21.0软件;总有效率以%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6 min步行距离、基末端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均统一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衡量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治疗结果数据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较他汀辅助组相比于基础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相比较[n(%)]
2.2 治疗前和治疗后6 min步行距离、基末端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相比较治疗前两组6 min步行距离、基末端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相似,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他汀辅助组相比于基础治疗组6 min步行距离、基末端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改善更显著,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3)。
表26 min步行距离、基末端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s)
表26 min步行距离、基末端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与基础治疗组治疗后相比较,*P<0.05
组别时期6 min步行距离(m)基末端利钠肽前体(pg/mL)超敏C反应蛋白(mmol/L)他汀辅助组治疗前250.37±35.72715.12±77.563.77±3.12治疗后298.18±41.71#*404.75±56.36#*1.28±0.06#*基础治疗组治疗前253.95±35.16717.34±76.353.85±3.06治疗后271.43±36.29#584.62±57.03#1.68±1.12#
表3 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相比较(±s)
表3 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相比较(±s)
注: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与基础治疗组治疗后相比较,*P<0.05
组别时期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m)每搏输出量(mL)他汀辅助组治疗前38.53±0.3545.13±1.9664.97±10.72治疗后48.61±0.26#*36.34±1.21#*79.58±13.26#*基础治疗组治疗前36.94±0.3644.14±1.5864.85±10.16治疗后37.18±0.37#*43.67±1.53#*71.28±10.12#
3 讨论
冠心病是多种因素所致复杂疾病,目前,随着人们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血流动力学紊乱,其发病基础为神经内分泌失调所致心肌重塑。而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重塑跟多种因素参与心肌细胞分子水平改变相关,在心肌重塑过程中,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调发挥关键作用,可加速心肌损伤,加重心功能恶化程度。
在治疗上,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采取传统心功能改善药物治疗无法有效逆转心肌重构,对改善患者预后的效果欠佳,需增加改善心肌重塑相关药物才可有效挽救心肌重构,改善患者预后[3]。
阿托伐他汀有血脂调节作用,且可保护心血管,其应用日渐受到重视。其作用机制体现在:抑制还原酶;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表达阻断,有效将神经内分泌系统兴奋阻断;促进一氧化氮合成酶生成,增加一氧化氮水平,促进内皮细胞活性的增强;对血管内皮素-1合成有诱发作用,有助于受损血管内皮功能的修复[4]。经上述作用机制,阿托伐他汀钙可缓解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恶化程度。目前,阿托伐他汀钙在冠心病一级、二级预防中的作用得到广泛证实,目前关于其改善心功能,纠正心肌重构的机制尚未完全明晰,但可以肯定的是,其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失调的调节中发挥了关键作用[5]。另外,也有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通过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表达的阻断,发挥抗氧化和抑制自由基生成的作用,从而阻断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同时,阿托伐他汀钙还可对心肌纤维化进行抑制,有助于促进心肌血管的形成和冠脉供血的改善,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6]。
本研究中,基础治疗组以常规方式进行治疗;他汀辅助组辅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结果显示,他汀辅助组相比于基础治疗组总有效率更高,6 min步行距离、基末端利钠肽前体、超敏C反应蛋白、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更显著,跟江志平等[7]的研究结果相似;另外,他汀辅助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每搏输出量改善更显著,也跟马瑞等[8]研究中的结果具有一致性,说明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大,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吉祥,陈凡.国产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及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4,31(8):1-2,5.
[2]王正忠,曹荣元.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预后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0,9(2):114-115.
[3]刘涛生,苞蓓,许金,等.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14(2):231-232.
[4]付春江.应用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疗效分析[J].北方药学,2013,24(5):17.
[5]郭寿贵,张俊松,邓节喜,等.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及预后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1,22(23):57-59.
[6]陈正道,蒋亚斌,曾向伟,等.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20):58-59.
[7]江志平,刘守祥.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6):66-67.
[8]马瑞,李毅.阿托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2(5):29,31.
2016-03-18)
1005-619X(2016)08-0850-03
10.13517/j.cnki.ccm.2016.08.030
124000盘锦市中心医院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