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情境中的文化适应研究:基于心理学的视角*

2016-08-07范莉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东道主旅游者心理学

范莉娜

(贵州民族大学 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旅游情境中的文化适应研究:基于心理学的视角*

范莉娜

(贵州民族大学 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文化适应是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最重要的领域,由它引起的社会和谐安定和身心健康问题在西方学术界已广受关注并产生了重要影响。令人费解的是,尽管旅游是面对面跨文化接触最常见的形式,却鲜为文化适应理论所涉入。文章首先追溯了心理学视域下文化适应概念的学术渊源及适应方式和测量,继而对旅游与跨文化接触之间的关系进行解读,并梳理旅游情境下的文化适应理论和实证研究。基于以上,对我国相关领域的研究提出几点启示。

文化适应;心理学;旅游研究

1.导言

旅游作为一个复杂的多学科现象,被包括心理学在内的不同社会科学领域所关注。旅游现象在心理学研究范畴中大多聚焦在社会心理学和环境心理学板块,包括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地居民的态度、主客关系、旅游者或居民的地方依附及社区依恋等等。但纵观心理学领域尤其是其在跨文化心理学研究中的运用时发现,旅游类文献很少谈及文化适应理论。文化适应是一个适应新文化环境的过程,包括一个人在新环境中态度、行为和认知的变化。[1]大多数文化适应研究已在移民、旅居者和境外就业人员等群体中展开。但有意思的是,尽管旅游是面对面跨文化接触中最常见的形式,却被文化适应理论所冷遇。[2]事实上,文化适应与旅游有着最直接的关系,它涉及到了跨文化交互环境下个体希望接受外来文化和保持自身文化的程度。[3]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文化适应理论能够对很多旅游现象进行最具综合性和整合性的诠释。

现有研究中很少有学者去关注因旅游发展、游客频繁造访而引起的居民文化适应问题,更勿论这个问题产生的前因、后果及内在机理。文化适应的影响通常是隐性的,它涉及到个体价值体系且大多无形,不仅很难被测量还经常被忽略。[4]而被忽略的结果就是旅游社区发展的负面影响加剧,居民在社会文化、心理和行为上都会出现不适。因此,对旅游地发展中社区居民文化适应的探讨既是相关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缺,也是大众旅游盛行下旅游目的地想要可持续发展所必须正视的问题。

2.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

2.1文化接触

文化改变开始于两个个体、两个群体、两个不同的社会或不同的社会体系之间的接触。[5]文化适应便源于这种异文化间的接触。从广义角度来看,只要存在着文化互动,就必然会出现文化适应,也就是说文化变化是一个常态,是必然的、绝对的。[6]

2.2文化适应的界定

文化适应(acculturation)指的是当持续面对面跨文化接触时不同群体及群体成员产生的改变,它通常被用来研究个体与新文化碰撞时会发生些什么。[7]当前,对这个构念的界定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美国人类学家Redfield(1936)给出的定义,即“文化适应是由个体所组成,且具有不同文化的两个群体之间发生持续的、直接的文化接触,导致一方或双方原有文化模式发生变化的现象”[8]。尽管对文化适应首次文化层面上的研究是在人类学领域,但其更多的已被引入心理学领域并在个体层面中得以深入,如旅居者、移民和难民等等。相当长的时间里文化适应被看成是群体层面的现象,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一般集中于群体水平的文化适应研究,更多关注宏观层面的现象,如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治组织以及文化习俗的改变等。[9]心理学视角下的文化适应更注重个体层面的现象,关注的是一个适应新文化环境的过程,包括一个人在新环境中态度、行为和认知的变化。[1]近几十年来,文化适应被更广泛的看成是个体层面的现象,学者们开始聚焦于文化适应对个体心理过程的各种影响研究。对于文化适应的界定,加拿大著名的跨文化心理学家Berry进行了学科和研究层面上的整合,Berry(1980)把文化适应界定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及其成员在相互直接、持续接触中所产生的文化和心理双方面的变化过程,发生改变的既可能是某一群体及其成员,也可能是接触双方”[10]。他认为两种文化之间需要持续、直接的接触和互动,短期的、偶然的和长距离的接触都是不可接受的。

2.3文化适应的方式

关于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一般都从新文化和原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着手。新文化和原文化适应(或融入)上的差异显示出个体间文化适应方式上的差异。可以把文化适应方式看成是新文化适应程度高低和原文化适应程度高低所进行的各种组合模式。文化适应方式中最常见的两种理论模型就是单线性模型和双线性模型,在这两种模型下,文化适应被看成是个体持续与新文化接触时适应新文化的过程[11]。研究者们最初认为文化适应是一个一维线性的过程,一端是原文化,一端是主流新文化,是一种个体从原文化的持有到原文化的完全丧失,成为主流文化的一员,接受所有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态度、行为的模式[12]。通过这个模型,对主流文化的适应必然伴随着与自己原文化关系的弱化,以至于文化适应后的个体几乎都放弃了他/她的原文化[13]。

文化适应双线性模型假设个体有可能在不放弃原文化的同时去适应东道主文化。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人把原文化和东道主文化连在了一起进行融合。学者们提供了不同的文化适应二维模型,Berry(1997)的双线性模型是最受推崇的,他认为在文化适应方式的研究中应该把移民对本族原文化的认同态度和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态度作为两个独立维度来描述,而不是把原文化和主流文化看成是连续体中的两极[14]。

2.4文化适应的测量

在文化适应的心理学研究中,科学实证的测量统计分析方法是最常用、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伴随着文化适应界定的多视角,对其量表的开发也有很多。一般来说,早期对文化适应的测量都是单维度,如通过出生地和语言等进行操作[15]。到了上世纪80年代,文化适应研究不仅考虑到文化适应的发生,也验证了文化适应过程中其他因素的改变,如:民族自豪感、族群饮食偏好等,这就产生了多维度的方法和更多更复杂的对文化适应构念的测量[16—17]。而在90年代,随着Berry文化适应二维模型的出现,带来了概念和测量上的巨大改变,被广泛运用[18]。对于个体心理层面的文化适应来说,个体在文化改变和文化保留之间经常需进行平衡。因此,对文化适应的测量需要去挖掘个体文化适应中不同领域的改变[19]。

3.旅游和跨文化接触

和工业化、城市化、人口迁移、教育相比旅游业并不是对社会文化产生影响的唯一方式,其影响力甚至远远不及前者。但无可否认的是,旅游正日益成为一种最常见的跨文化接触形式,这种形式下产生的文化适应问题是无法回避的。

从文化人类学角度来看,文化差异是旅游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构成了不同旅游文化交流与互动的文化条件[20]。旅游者和东道主之间的接触可被看作是一种独特的跨文化互动形式。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在与自身原文化不同的目的地旅游,一方面会感受到异文化,另一方面也会对旅游地社区居民产生影响。

旅游者通常在一个旅游目的地逗留的时间很短,往往还比当地居民更加富裕,他们与诸如移民和旅居者这样的群体相比也有不同的出游动机。Pearce(1982)认为旅游者通常持有相对不错的经济条件,他们一般在社区常住人口中占据着一个独特的位置来观察和研究东道主文化而没有必要去适应当地社区[21]。

旅游交往是“人类社会非常重要的一种交往方式,是一种暂时性的个人之间的非正式平行交往”[22]。旅游者和东道主之间的交往通常出现在三种情境中:一是旅游者从东道主那里购买了服务和商品;二是旅游者和东道主发现他们是平行的,比如说都在海滩或市集上;三是他们之间面对面的交换想法和信息,第二种类型最为常见[23]。旅游者和东道主在接触时通常有不同的目标和期望,旅游者是流动的、轻松的、自由消费的并试图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不同的体验;而东道主是相对固定的,并通常处于向旅游者需求提供服务的状态。

旅游中主客之间的互动大多是短暂的、偶然的和表层的,这种暂时性的关系在两个群体中引起的影响也是不同的。deKadt(1979)认为随着大众旅游的发展,旅游者个人缺乏与当地人接触的自发性,涉及到的商业交易将热情好客的行为变成了一系列的现金交易[24]。自发和自然的跨文化交往往往被做作和商业行为所取代。主客之间的接触在经济实力和知识掌握上不对称。旅游者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而让东道主显得寒酸;东道主则拥有关于当地文化、资源的更多信息[25]。在主客关系上还有一个特征是时间和空间上的约束。游客的到来通常有季节性,来过后重游率并不高,并且大多集中在景点和基础设施密集的区域。这会影响主客之间接触的时间和强度。此外,旅游者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想去探寻新体验的意愿和行为也会增加主客之间的紧张,在满足游客的这种迫切需求下,东道主可能会在游客无意识的状况下产生心理压力[25]。旅游者和东道主的关系在本质上存在一种不平等和不平衡。在这些因素上建立起来的主客关系是一种独特的、强烈的跨文化接触形式。

其实,社会、文化转变源于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因素。没有旅游也会发生社会文化的变化,能够不受外来影响的社区和社会几乎没有,而旅游者比外来文化的任何代表都更具普遍性和持续性,能够对社区产生深远的影响[26]。事实上旅游往往被不公平地当作了整个社会不适的替罪羊并受到攻击,很难从其他社会文化的变迁中去区分旅游业的影响。与其他造成社会改变的因素不同,旅游是一种生活的改变,它是一种影响人们对社会态度和价值观的因素。

4.旅游情境中的文化适应研究

将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构念引入旅游发展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最有说服力的原因是旅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最常见的面对面跨文化接触的场景[7]。Penaloza(1989)认为旅游中的跨文化接触应该被归类到消费者文化适应框架中[27]。也有其他跨文化研究者发现尽管与其他移民类型相比这种主客接触在实质上非常肤浅、短暂甚至很多都是一次性的,但旅游的确是跨文化接触的一种形式。Hoftede(2005)的研究表明虽然移民和旅游之间存在着不同,旅游仍然提供了让东道主和旅游者学习彼此文化的机会,在旅游的跨文化交互中,旅游者能够体验到文化适应的过程[28]。正如Word(2008)所言,旅游创造了更丰富和多样的天然实验室和机会去测试和延伸文化适应理论[3]。

4.1理论研究

文化适应理论得到了西方研究者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在其他领域中的大量积累对文化适应在旅游情境中的运用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本文以文化适应、跨文化适应等术语作为关键词在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等主要学术网页中检索发现,尽管文化适应研究在西方非常盛行,但其在旅游学科中的运用却很罕见,前后总数不超过50篇。Penaloza(1989)首次把旅游者归入到消费者文化适应框架中,帮助理解在特定环境中国际旅游者对异质文化的体验。Berno(1995)在其博士学位论文里第一次以“acculturation”作为关键词,以生态旅游发展为研究背景,系统论证了旅游发展中当地居民的文化适应情况。随后西方旅游学界零零星星出现了系列研究成果,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对旅游者文化适应的分类、休闲活动参与及居民的文化适应等方面。而其中理论贡献最大的当属加拿大学者Berno和Ward,他们在2005年的一篇著作中对文化适应理论在旅游中的应用进行了独树一帜的梳理,包括了旅游者和旅游地居民对文化改变的调适(Affective)、新文化技能的学习行为(Behavioral)及群体间积极关系的感知(Cognitive),整合起来被称为文化适应的ABC理论[7]。

通过前文对文化适应的讨论,旅游领域中有两个关键要素需注意:一是旅游活动是两种或更多文化间的直接接触,这就排除了间接接触;二是作为这种接触的结果,在文化上会有明显的改变或是文化会受个体心理状态变化的影响。综合考虑这两个要素就可说清过程和状态之间的差异。在跨文化接触之前和之后的活动是动态的,这涉及到了文化适应的过程,然而由这个过程导致的改变是相对稳定和显著的[14]。图1描述了两种文化A和B之间的接触,其中文化A代表了旅游者文化(主流文化);文化B代表了东道主文化(被同化文化)。理论上A和B能够平等的相互影响,但实际上是一种趋向于主导另一种。旅游情境中,尽管B也会对A有影响,但直接的影响大多都是从A到B的。当主——客比率很小时东道主可以影响旅游者的行为,特别是在东道主社区中。但一般而言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中旅游者因为拥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金钱和时间,与东道主从他们那里获得的相比,旅游者不太可能从东道主那里获得些什么。因此,Berry、Trimble和Olmedo(1986,)认为B对A影响的可能性较小,并用虚线表示[29]。这个框架还区分了文化适应的过程(文化B)和状态(文化β),指出了群体B中的个体受来自本群体和A群体的双重影响而经历着心理上的变化。

图1 文化适应研究中的变量和关系识别框架

资料来源:根据Berry,Trimble & Olmedo(1986)整理

由于许多文化旅游目的地都在欠发达国家,来自较为富裕的旅游者与东道主之间在适应水平会不同,当东道主适应了旅游并试图满足旅游者需要时,他们会屈从旅游者的态度和价值观而变得更像游客的文化。

4.2实证研究

文化适应理论引入心理学学科以来,旅游学术界在实证方面的涉入极少,通过各学术网站的搜索,代表性成果整理见表1:

表1 旅游情境中文化适应的实证研究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文献整理

由上表可见,文化适应在旅游情境中的实证研究近几年关注度有所提升,研究对象以旅游者为主;在测量上多使用成熟量表,且大多数是单线性模型;从研究内容看多以旅游者的文化适应与旅游动机及行为偏好之间的关系为主。文化适应在心理学上的应用多集中于北美,我国研究者在这一问题上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集中在综述和特定群体的实证研究上,如少数民族学生、留学生、旅居者、外派劳工、农民工等群体的文化适应问题[9,40—44]。本文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未发现与旅游现象有关的内容,文化适应理论在我国旅游学界的研究是缺失的。

5.对我国的启示

由于国情的差异和文化的不同,西方文化适应理论能否完全解释中国本土的文化适应状态还有待进一步探讨。而我国基于心理学视域对个体层面文化适应的诠释极为有限[45—47],若论在旅游情境中的应用更属空白。通过以上文献梳理,本文得出三点研究启示。

5.1加大文化适应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

文化适应在中国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人类学和社会学领域,关注的是群体层面的文化涵化及变迁问题。心理学家的研究重心在个体层面,强调文化适应对心理过程的影响。与国外学术界相比,我国从心理学角度所进行的文化适应研究在总量上很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很多国家都为移民国家,人口多元现象突出,东道主文化和自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冲突较多,产生的文化适应问题就显得明显和尖锐。我国尽管由56个民族组成,却一直保持着多元一体的格局,面临的文化差异就没有移民国家那样显著。虽然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程度较高,但在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共存状态下聚焦于个体的文化适应是有必要的,因为文化差异始终存在,不同文化群体成员在互动中依然经历着文化适应过程,由此导致的心理和行为适应问题也不可小觑。且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群体会呈现不同的文化适应特征,需要加大对特定群体的研究。因此,对心理学科下个体层面文化适应的关注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都是重要和迫切的。

5.2加大文化适应在旅游情境中的研究

鉴于文化适应研究在旅游领域中的缺失,希望更多的中国学者能给予更多的思考和关注,因为它不仅为心理学研究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情境去进一步验证文化适应理论的效度问题,还使得旅游学学者可以借助这个工具来探索跨文化交互时主客双方态度、行为的变化,揭开其内在运作机制,打开个体心理变化过程中的“黑箱”。

5.3加大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文化适应研究

在为数不多的旅游类文献中,西方学术界基本都以旅游者的文化适应研究为主流,我国学者对此需要持续关注并在中国本土进行验证。但更需强调的是,在中国广袤土地上进行的乡村旅游、民族民俗旅游甚至城市旅游活动中,居民对旅游产业的积极态度与支持与否已成为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关键[48]。然而就在旅游规模增长的同时,随着大批旅游者涌入所导致的社区居民心理、文化和行为上的变化却常被忽略。我国学者可以加大在这一领域中的探索。

[1]Tsai J L, Chentsova-Dutton Y, Wong Y. Why and how researchers should study ethnic identity, acculturation, and cultural orientation[J]. Asian American psychology: The science of lives in context, 2002: 41—65.

[2]Berry J W, Phinney J S, Sam D L, et al. Immigrant youth: Acculturation, identity, and adaptation[J]. Applied psychology, 2006, 55(03): 303—332.

[3]Ward C. Thinking outside the Berry boxes: New perspectives on identity, acculturation and intercultural relatio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008, 32(02): 105—114.

[4]Greenwood, D. J. Tourism as an agent of change:A Spanish Basque case[J]. Ethnology, 1972,(11):80—91.

[5]Lopez-Class, M., Castro, F. G., & Ramirez, A. G. Conceptions of acculturation:A review and statement of critical issues[J].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2011, 72(09):1555—1562.

[6]王宁,刘丹萍,马凌.旅游社会学[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278—279.

[7]Berno, T.,& Ward C. Innocence abroad: a pocket guide to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tourism. [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5, 60(06):593—602.

[8]Rudmin F W. Field Notes from the Quest for the First use of Acculturation[J]. Cross-culture Psychology Bulletin ,2003,37(02):24—31.

[9]杨宝琰,万明钢. 文化适应:理论及测量与研究方法[J]. 世界民族,2010,(04):1—9.

[10]Berry, J. W. Acculturation as varieties of adaptation. Acculturation[J].Theory, Models and Some New Findings, 1980,9—26.

[11]Graves, T. D. 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 in a tri-ethnic community. Southwestern[J].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1967,337—350.

[12]Flannery W P, Reise S P, Yu J. An empirical comparison of acculturation models[J].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01, 27(08):1035—1045.

[13]Nguyen, H. H., Messe, L. A., & Stollak, G. E. Toward a more complex understanding of acculturation and adjustment:Cultural involvements and psychological functioning in Vietnamese youth[J].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1999, 30(05):5—31.

[14]Berry, J. W. Immigration, 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J]. Applied Psychology, 1997,46(01):5—34.

[15]Olmedo E L, Martinez Jr J L, Martinez S R. Measure of acculturation for Chicano adolescents[J].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78, 42(01): 159—170.

[16]Burnam M A, Telles C A, Karno M, et al. Measurement of acculturation in a community population of Mexican Americans[J].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1987, 9(02): 105—130.

[17]Marin G, Sabogal F, Marin B V, et al. Development of a short acculturation scale for Hispanics[J]. Hispanic Journal of Behavioral Sciences, 1987, 9(02): 183—205.

[18]Cortés D E, Rogler L H, Malgady R G. Biculturality among Puerto Rican adults in the United States[J].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1994, 22(05): 707—721.

[19]Matsudaira, T. Measures of 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a review[J]. Transcultural Psychiatry, 2006, 43(03):462—487.

[20]梁旺兵,孔令娜. 民族地区居民对旅游文化影响的感知研究—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2):86—91.

[21]Pearce, P.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ourist Behaviour. Oxford:Pergamon Press. 1982:48—52.

[22]谢彦君. 旅游交往问题初探[J]. 旅游学刊,1999,(04):57—60.

[23]Nettekoven, L. Mechanisms of intercultural interaction. In: E. deKadt (Ed.), Tourism: Passport to Development?, Washington, DC: Oxford Press. 1979:135.

[24]de Kadt, E. Social planning for tourism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79,6(01):36—48.

[25]Sutton, W. A. Travel and understanding: Notes on the social structure of touring, International [J].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 1967,(08),218—223.

[26]Nunez, T. Touristic studies i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Hosts and guests[J].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 1989,(02):265—279.

[27]Penaloza, L. N. Immigrant consumer acculturation[J]. 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 1989, 16(01):110—118.

[28]Hofstede, G., & Hofstede, G. J.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2005,54.

[29]Berry, J. W., Trimble J E & Olmedo E L.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Field Methods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 London: Sage.1986:291—324.

[30]Gentry J W, Jun S, Tansuhai P. Consumer acculturation processes and cultural conflict: how generalizable is a North American model for marketing globall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995, 32(02): 129—139.

[31]Kim M S. Life satisfaction, acculturation, and leisure participation among older urban Korean immigrants[J]. World Leisure Journal, 2000, 42(02): 28—40.

[32]Hong J 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recreation participation patterns, self-esteem, and acculturation among Korean adults[D].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2001.

[33]Funk D C, Bruun T J. The role of socio-psychological and culture-education motives in marketing international sport tourism: A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J]. Tourism Management, 2007, 28(03): 806—819.

[34]Wu Y H. Acculturation and travel motivation for Chinese-American seniors[D]. 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 2010.

[35]De Juan-Vigaray M D, Sarabia-Sánchez F J, Garau-Vadell J B. The acculturation of international residential tourists and their shopping behaviours[J]. Tourism management, 2013, 36: 115—118.

[36]Liou G B. Ecotourism cultural impact analysis[D].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2013.

[37]Rasmi S, Ng S I, Lee J A, et al. Tourists' strategies: An acculturation approach[J]. Tourism Management, 2014, 40: 311—320.

[38]Weber K, Hsu C H C, Sparks B A. Consumer Responses to Service Failure The Influence of Acculturation[J]. Cornell Hospitality Quarterly, 2014,55(03): 300—313.

[39]Chai J C Y, Dibb S. How consumer acculturation influences interpersonal trust[J]. Journal of Marketing Management, 2014, 30(1—2): 60—89.

[40]王丽娟. 跨文化适应研究现状综述[J]. 山东社会科学, 2011, 188(04):44—49.

[41]张劲梅. 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08

[42]朱国辉, 谢安邦, 许美德. 高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3

[43]黄慧莹. 法国旅居者在沪的跨文化适应—质和量的研究 [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4]孙丽璐. 农民工的文化适应研究[D].重庆: 西南大学, 2011.

[45]王亚鹏, 李慧,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 2004,5(01): 59—54.

[46]付慧敏. 在穗维族大学生文化认同及其与文化适应模式,自尊关系的研究[D]. 广州:广州大学,2011.

[47]张劲梅,张庆林. 少数民族文化适应的分类学研究—对西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抽样调查. [J].思想战线,2009,35(02),21—26.

[48]Lee T H. Influence analysis of community resident support 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J]. Tourism Management, 2013, 34: 37—46.

(责任编辑 刘祖鑫)

Research of Acculturation in the Tourism Context 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FAN Lina

(Dept.ofTourismandAirservice,GuizhouMinzuUniversity,Guiyang, 550025,GuizhouProvince)

Acculturation has becom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i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which caused by not only the social harmony, stability but also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the western academia world. Ironically, there has been a scarce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acculturation of tourism, despite the fact that on a worldwide basis, tourism provides the most common setting for face-to-face intercultural contact. This study tries to tease the conceptual origin of acculturation,reviews the model and the measuring methods. On these bases,the research assigns the theory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in tourism contex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Finally, it provides some suggestions to broad the corresponding research fields.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tourism research

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究项目“西南民族村寨旅游中文化适应与主客交融行为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5-GM-121。

2016 - 05 - 10

范莉娜(1979—),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社会学、旅游心理学等研究。

F590

A

1671 - 7406(2016)06 - 0082 - 08

猜你喜欢

东道主旅游者心理学
喀拉峻风景区旅游者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研究
东道主文化建构与旅游市场治理
旅行社未经旅游者同意安排购物属违约
浅论生态旅游者的分类与识别方法
全运会东道主效应特征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