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2016-08-07阿拉善盟公安边防支队伊银柱

中国商论 2016年25期
关键词:账簿账务记账

阿拉善盟公安边防支队 伊银柱

浅析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阿拉善盟公安边防支队 伊银柱

要了解会计电算化对会计工作的影响,首先要了解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介绍了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经过阐述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科目、会计账簿、会计记账凭证的审核、账务处理手段、会计职能、会计监督等方面的影响,从不同方面以多种形式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和对策,为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会计电算化的改革进程。

会计电算化 会计理论与实务 影响及对策

1 会计电算化的演变过程

“会计电算化”是以用现代数据处理技术处理日常会计工作的一种会计形式,即运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传统手工记账、核算和报账,也就是从传统的手工化时代通过科技信息手段逐步过渡到电算化时代。这期间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巨复杂的演变过程,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通过社会进步历经科技信息化的推动是呈阶段性发展的,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1 简单或复杂多元会计业务运用计算机平台处理的阶段

简单会计信息的计算机业务处理是电算化在会计领域应用的雏形,主要是针对某一单项会计业务,通过电脑模块设计出一个比较完整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程序,而这个程序的出现使得会计业务出现了一个质的飞跃,通过执行这个程序从而完成该项会计业务处理工作,如人员工薪核算、成本核算、利润核算、营销核算等。复杂多项会计业务的计算机处理,是指多项会计业务通过数据库的连接将多个单一的应用模块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计算机进行具体业务处理。

1.2 会计业务处理的电算化阶段

通过计算机设计一个专门的会计账务处理系统,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数据链接功能来处理会计账务,其特征是应用相应的数据库管理模块,开发出 “会计账务处理子系统”,其实质是将电子计算机作为一个高级的计算应用工具出现在会计领域,日常编制的记账凭证成了手工记账与计算机 “会计账务处理子系统”的唯一数据桥梁,会计电算化的引进使财务人员从繁琐的记、算、平衡等手工账务处理工作中解脱出来,也精简了臃肿的财务机构和繁杂的人员组织。

1.3 以财务决策支持系统为中心的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这是一个紧随时代步伐,以现代管理科学、信息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为基础,通过数据传输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广泛利用财务信息和其他辅助手段来解决管理决策问题的会计电算化应用阶段,使企业会计信息的运用和财务管理实现了现代化。

2 会计电算化的推广应用对会计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2.1 对会计职能的影响

会计职能是会计在单位经济管理过程中所具有的功能,具体职能为核算职能、监督职能、预测和分析职能。企业在不断推进财务会计电算化运用的过程中,还应适时地推动管理会计的电算化,化解管理会计手工操作繁琐的问题,这里还应强调的是会计电算化不仅仅是指记账方式的电算化,它应该包括预测、分析、决策、核算、管理等一体的综合电算化应用系统,并有更大的空间来充分发挥会计职能,这里较为突出的是管理的精细化。会计工作的电算化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运用和发展将是会计电算化发展历程中的一大飞跃,它有利地促进了会计职能在电算化平台上的发挥,极大减少企业管理的人力和时间成本,提高了核算和管理的效率。如:成本核算信息管理工作的细化。未来市场的竞争使企业不得不从内部挖掘潜力,会计电算化也促使会计职能的实现发生了变化,会计的主要职能是核算和管理,核算工作全部由会计核算软件完成,核算职能在会计电算化运用后会有所削弱,重点是管理、决策和监督,所以会计的预测、控制、分析和决策的职能会不断加强,并且这些职能存在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

2.2 对会计科目的影响

会计工作中通过对会计科目的分类设置和运用,有序地按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错综复杂的业务事项进行分类反映,切实保证电算化会计所提供的信息资源符合和满足企业不同管理者的需要,确保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致性、及时性、明晰性、相关性、可比性、客观性、历史成本性、配比性。实现企业会计电算化,就要求统一和规范的设置会计资料,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以实现“资源共享”为目标,按照相对稳定、力求完整、简明、适用的原则,对会计科目类别、单位名称、科目代码、核算内容等进行统一规范设置,形成标准化的核算制度。

(2)为了满足初始会计电算化运行的需要,应设置相对稳定和统一的会计科目。对具体科目的设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在不违反统一规定的基础上,本着“必需、简便、实用”的原则,同时考虑电算化处理的实际,对明细科目的内容、层级、类别进行设计。

(3)会计科目代码设置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工作,一方面由于会计代码简易和便捷的特点,它的使用较为频繁,使用范围较广,会计代码的长度和编码方式的变化对整个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会产生重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经济业务的不断发展和业务内容的逐渐变化,会促使会计一级科目和相对应的类级、款级、目级等明细科目的数量不断发生相应的变化,这要求设计人员在设置代码位数和扩展时要充分考虑会计业务内容的长远发展,对科目设置要留有余地,在不改变现有代码编排体系的情况下,确保科目代码(包括最基层的明细科目)修改的灵活性。与此同时,为顾及实际工作操作方便,还要防止代码过长,造成记忆、输入、使用上的不便。

2.3 对会计记账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使得会计在记账后,计算机会自动进行总账和明细账的核对工作,随之改变了手工条件下的总账明细账的核对工作;记账凭证便成了手工会计记账与计算机记账内的“会计账务处理系统”的唯一桥梁纽带,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对会计凭证的审核力度;因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设计人员掌握电算化系统后台操作权限,这也就可能出现数据被人为的非正常的修改,破坏了数据的真实性,因此要限制会计系统的开发人员出任出纳工作以及运用会计系统进行会计记账工作。必须建立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来规范工作流程以及会计人员的分工和责任。

2.4 对账务处理手段的影响

会计电算化和传统的手工记账在会计核算与结算模式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手工记账模式下的会计账务处理是通过开具大量纸质单据、填制账簿和报表来完成。在电算化会计的情形下,商品的交易基本实现“无纸化”,传统的纸质账务凭证被电子凭证、电子票据、电子账簿所取代,且日常账务的核算和比对可由系统自主完成。在资金结算方面也有较大的差异,传统的手工记账模式下主要通过现金交易和前往银行网点转账,手续较为繁琐。电算化会计模式下,主要交易方式为网银划转,在交易完成的同时,通过电子数据和电子交易凭证在交易双方之间的共享,实现资金的划拨和税务的抵扣,从而完成整个交易流程。这样极大减轻了会计人员的负担,并使得每笔交易的状态清晰可见,从而使得坏账的状况得到了控制。

2.5 对会计账簿的影响

会计账簿,是通过一定的格式、标准、按时间时序分类系统地全面记录和反映一个单位各项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簿册,是会计资料的主要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会计核算的中心环节,是企业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依据。

会计电算化对会计账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总账和分户账的核对方面。在手工记账的条件下,会计账簿主要被分为总分类账簿、明细账簿、序时账簿和备查账簿。账簿的登记按照“依据合规、分工明确、登记及时、内容完整、确认准确”的编制要求来完成各类账簿的的登记。在完成各类账簿的登记后,必须要进行总账和分户账的相互核对,也就是“总分核对”,账簿之间的核对是确保会计数据无误的关键所在。在电算化会计的条件下,各类账簿的登记、汇总是由系统自动归集处理来完成,这从源头上确保了数据的准确性,无需进行总分核对。各明细类账簿的凳记由于科目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其他的科目账簿登记同步自动生成。大大减轻了费用类和成本类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使得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分析、预测和管理的细化上,从而推动财务自动化进程。

账簿的格式分为三栏式帐页(总分类账)、五栏式帐页(库存物资明细账)、多栏式帐页(日记账)、单栏式帐页(预算经费支出明细账)、数量金额式帐页(固定资产明细账)。且由于打印机的技术条件限制,打印输出会受到账簿格式的限制,这就增加了账簿设计的难度。另一方面,在网络会计时代打印纸质化的会计账簿的必要性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存储在磁介质中的会计信息同纸质化的会计信息更有利于传播。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只有电子介质才能胜任,如果要打印出来将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在电算化会计条件下输出纸质会计账簿是考虑到增加固态的会计档案,其好处是有利于保存和查阅。在目前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中较为通用的方式为在每个会计期末或审计检查时统一输出纸质会计账簿。这样就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因此,在会计电算化下的会计账簿只是一种会计数据统计的形式,其主要以电子表格的形式表现,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账簿。

会计电算化对于错账的更正也有较大影响,在传统手工会计条件下,对于错账的更正,区分不同的情形采用不同的方法,主要有“划线更正法”、“红字冲减更正法”和“反方向记载更正法”等方法,均是在会计账簿上的手工更改。在电算化会计的条件下,数据的输入都要经过严格的借贷发生额平衡校验、会计科目逻辑性校验和数据完整性校验,以保证不会出现数据输入的逻辑错误。因此不存在划线更正的情形,如果数据记录出现问题需要更正,可采用的方法有:对于记账凭证科目、方向错误或者金额多记,通常采用“负数冲正法”予以更正;对金额少记,则采用“补充登记法”予以更正,对于摘要错误、部门错误或项目错误,可直接更正。

2.6 对审计监督的影响

审计监督作用,对财务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电算化对审计监督也有着重大影响,如何对实现会计电算化的企业进行审计监督是摆在审计人员面前的一项重大问题。由于计算机数据的可操作性并且可实现无痕迹修改,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电算化会计软件,了解数据输入和修改的程序。在国外电算化会计发展初期,出现了大量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经济犯罪的案例,这主要归结于当时会计系统的漏洞和相应的审计监督手段的缺失。所以我国作为电算化会计起步较晚的国家,要吸取以上经验教训,将计算机平台审计监督和会计电算化发展同步推进,不留隐患。

[1] 薛云奎.手工会计的技术特征及其对点算化会计的局限[J].会计研究,1997(11).

[2] 李守明.试析企业财务决策支持系统[J].武汉大学学报,1997(5).

[3] 邱寒.会计软件设计如何适应现代审计的要求[J].会计研究,1998(4).

[4] 葛家澍.迎接21世纪密切关注国内外财务会计的新动向[J].会计研究,2001(2).

[5] 王治安,向显湖.迎接21世纪的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J].经济学家,2001(2).

[6] 李守明,李红兵,马维杰.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2001(6).

[7] 李国良.互联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北京财会,2000(11).

F232

A

2096-0298(2016)09(a)-017-02

猜你喜欢

账簿账务记账
燃烧的账簿
记账类APP
记账类APP
大账簿
记账理财的好处有哪些
关于对营业账簿减免印花税的通知
金融终端应用系统账务风险防范设计
浅谈电力企业电费账务管理工作
代理记账:会计“工学结合”的新动向
浅析融资租赁实务中承租人的账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