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东对虾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2016-08-06林漫婷牛志凯曹俊明林伟君王安利
林漫婷,牛志凯,曹俊明,万 忠,林伟君,王安利
(1.广东省农科院彩田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3.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4.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2015年广东对虾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
林漫婷1,牛志凯1,曹俊明2,万 忠3,林伟君3,王安利4
(1.广东省农科院彩田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广东 广州 510640;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广东 广州 510640;
3.广东省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40;4.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1)
介绍了国内外对虾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情况,重点阐述了广东对虾产业发展现状,包括对虾的区域分布、产量、供需、饲料销售、加工以及种苗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了2015年对虾产品价格情况及影响因素,并预测2016年对虾价格走势,针对目前广东对虾种苗质量不稳定、病害发生率高、产品出口国际竞争力低等现状,提出广东对虾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广东;对虾产业;发展形势;对策建议
林漫婷,牛志凯,曹俊明,等.2015年广东对虾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6,43(6):18-22.
目前,广东对虾产业在良种繁育、规模养殖、加工流通等方面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已成为中国对虾重要的生产、加工和贸易基地,对外竞争力不断增强,但广东对虾产业继续发展要面对的问题和挑战也越来越多,如对虾选育技术不够先进,优质亲虾仍需依靠进口;印度、泰国等对虾产业日益壮大,广东对虾出口优势递减;对虾精深加工少,加工方式较为粗糙等。因此,本文全面分析了广东对虾产业的发展概况,并探讨新形势下广东对虾产业的发展对策。
1 国内外对虾产业发展状况
1.1 国外对虾产业有所回暖
2014年,随着对虾养殖模式的改进及病害的有效防控,全球对虾产量达到近310万t,比2013年回升1.6%[1-2]。 全球对虾生产仍然主要集中在亚洲,亚洲对虾产量占世界对虾产量的近85%。亚洲主要对虾养殖国分别是中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2014年,中国、越南、印尼等主产国对虾产量与2013年相比明显上升,其中中国对虾产量比2013年提高31.4%,越南产量提高56.8%,印尼产量提高20%,厄瓜多尔产量提升30%。
目前,全球对虾进口贸易同比增长6.5%,欧盟、美国、日本、越南、韩国、中国、中国香港、墨西哥、加拿大和澳大利亚是主要对虾进口国和地区,对虾进口总量超过170万t。其中日本、中国香港和加拿大进口量下滑,其他国家和地区进口量保持上涨趋势[3]。而厄瓜多尔是对虾最大供应国,印度紧随其后,这两个国家的月均出口量近2.4万t,中国和印尼的月均出口量在1.3万t左右[4]。
1.2 国内对虾产业发展平稳
2014年,国内对虾虾苗、饲料、加工、养殖等方面发展较为稳定,全国对虾总产量回升,海水养殖、淡水养殖、海洋捕捞产量均高于2013年(表1)[5]。2014年,我国对虾养殖面积比2013年增加3.7万hm2,其中海水养殖面积21.99万hm2,增加3.36万hm2。从养殖区域来看,我国南部依然是对虾养殖主产区,发展势头较好,养殖产量均比2013年上升[6]。在对虾育苗方面,2014年国内对虾育苗量达到6 678.49亿尾,其中南美白对虾5 289.70亿尾,生产区域主要集中在福建、广东、海南等地[7]。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对虾消费国,对虾需求量不断增大,2014年我国对虾进口量为7.8万吨,同比增长10%。同时我国对虾出口不断收紧,对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出口市场的出口量连年下降[8]。
表1 2013—2014年全国对虾产量(万t)
2 广东对虾产业发展状况
2.1 广东对虾养殖区域分布情况
2014年广东对虾海水养殖产量达到42.36万t,占广东省海水养殖总量294.4万t的14.39%。对虾海水养殖主要集中在湛江、阳江、汕尾、茂名和江门等地,以湛江对虾产业规模最大,产量占广东总量的40.490%(表2)[9]。
颅内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发生硬膜下并发症较为常见,发生率为1%~5.1%,且男性、年龄、颅内动脉瘤部位、脑萎缩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是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硬膜下积液或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5-9]。本研究结果表明,男性、高龄、动脉瘤部位(大脑中动脉瘤、多发动脉瘤)是动脉瘤开颅夹闭术后硬膜下积液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硬膜下积液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则与男性、高龄相关(P<0.05)。本研究结果还表明,硬膜下积液量越大,其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比例越高,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后须行钻孔引流手术治疗的比例也越高。
表2 2014年广东对虾海水养殖产量分布
2014年广东对虾淡水养殖产量达到28.35万t,同比增长1.54%,占广东省淡水养殖总量373.16 万t的7.6%。对虾淡水养殖主要集中在中山、江门、珠海、肇庆、广州和汕头等地,以中山、江门和珠海产业规模最大,三者对虾养殖产量占广东淡水对虾总量的78.78%(表3)。
表3 2014年广东对虾淡水养殖产量分布
2.2 广东对虾产品出口规模下降,内销市场增长
2014年,广东省鲜、冻对虾出口总量5 101 t,出口额5 054万美元,出口量同比下降40.4%,出口额下降25.2%,出口规模出现大幅下降。目前,我国对虾产品除了远销美国、欧盟、韩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外,还进一步开拓了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对虾产品出口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出口市场渐呈多元化趋势[10]。出口市场加速分化,主要出口市场中,美国市场明显回暖,日本、欧盟、韩国和我国香港市场均较为低迷,我国台湾市场较去年有所恢复,东盟市场表现十分抢眼。最近连续几年的疫病和不利天气导致我国对虾减产,原料虾价格大幅上涨,同时周边如越南等国大力发展对虾养殖,出口大幅增加,我国对虾出口企业面临较大压力。自2014年湛江鲜活对虾直供香港后,2015年惠州鲜活南美白对虾也首次走上港人餐桌。湛江对虾的产量、加工规模、出口量均是全国第一,深受海内外客户的青睐,国内对虾消费市场需求旺盛,对虾内销持续增长,很多企业把开拓国内对虾市场作为重点,我国开始从对虾净出口国变为对虾净进口国。
2.3 对虾种苗、饲料、加工产业发展迅速
湛江是全国最大的对虾种苗生产基地。据估算,目前湛江地区有育苗厂家400多家,每年总育苗量达到3 000亿尾,其中本地对虾养殖年投苗量约占3成。近年来,华南地区越来越多的虾苗企业逐渐开拓华东和华北市场。一代虾苗在华东地区的市场份额迅速增加,2014年达到30%左右。粤海、海大、恒兴、国联等饲料企业为了争夺华东虾料市场,纷纷推广高效的对虾养殖模式,尤其是如今的小棚养虾模式需要大量的优质苗,而且这些饲料公司都有自己的虾苗场,因此饲料厂也着力推广一代苗[11]。
目前,广东省共有饲料企业1 057家,全省饲料总产量达到2 398.84万t,同比增长6.6%,产量10万t以上的企业共80家,合计产量1 511.3万t,约占全省总产量的63%。在养虾大环境持续恶化的背景下,饲料的优劣已经很难体现,饲料企业竞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尤其2015年华南地区虾料市场再次掀起罕见的价格战[12]。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各企业也加强创新,推出新品种。通威推出“虾肝强”虾料品种,市场反应较好。徐闻籍剑桥大学博士、英国伯明翰大学研究员何世屏经过3年努力,研制出生态抗病毒试验虾料,在徐闻县南山镇海港村养殖效果较好。
在对虾加工方面,广东对虾加工产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如揭阳、湛江、茂名、江门、汕尾、汕头、阳江等地,分别占全省26.08%、18.99%、18.89%、8.66%、6.73%、6.08%和3.50%。许多企业已形成对虾种苗、饲料、养殖、加工、产品贸易等“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广东对虾加工企业逐渐向产业化、集团化发展[13]。企业通过和农户建立紧密的联结机制,继续带动农民进行产业化养殖,公司统一指导实施健康养殖技术,密切监测原料虾出口备案养殖基地的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提高出口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3 广东对虾产品价格变化与趋势
3.1 2015年广东对虾价格先升后降
2015年,在对虾病害和台风的影响下,对虾养殖成功率依旧不高,与2014年同期相比,2015年对虾价格相差20元/kg左右,价格差异幅度较大[14]。上半年湛江地区100头/kg规格对虾在70元上下波动,下半年略有下降在50元上下波动。分析其原因,主要是EMS影响依然严重,仍无有效的解决办法,加上台风影响,出虾规格整体偏小。而且进口虾呈增长趋势,对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冲击。种苗的退化,育苗水平参差不齐,是造成白虾养殖困难的主要内因。
3.2 预计2016年广东对虾价格将稳中有升
2016年,养殖环境恶化、种苗质量良莠不齐、病害频繁暴发、养殖成功率低等仍是对虾养殖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养殖成本中主要的饲料费、人工费、苗种费、机械设备费、水电费、虾药费仍将进一步上涨,推动对虾价格上涨。国内对虾消费市场仍有增长空间,对虾养殖区域发展趋势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内陆拓展,所以从长远看对虾养殖和消费依然有很大空间,对虾价格将稳中有升。预计2016年广东对虾产量比2015年略有增加,相应对虾饲料总量也会略有增加,四大集团(恒兴、海大、粤海、通威)市场份额会继续扩大,集中度会更高。
4 广东对虾产业化发展问题与对虾科技贡献率
4.1 广东对虾产业化发展遇到的问题
对虾产业链中,种虾培育处于最上游,也是利润最高、技术含金量最高的领域,我国竞争力十分有限。目前,广东乃至国内选育技术不够先进,暂时还不能选育出优质亲虾,只能依赖进口。同时,自从2013年我国爆发EMS病害以来,华南的养虾业就蒙上了一层阴影。2015年,华南养虾业依然没有改观的迹象,而且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广西等不少主产区的白对虾发病排塘率高达80%[15]。另外随着印度、泰国等国对虾产业的不断发展,广东乃至我国对虾产业在出口方面逐渐丧失了比较优势,出口变得日益艰难[16]。一方面,由于受病害影响严重,养殖出的虾规格偏小,与印度等国相比缺乏竞争力。另一方面,对虾加工主要是初加工,精深加工较少,加工方式粗糙,难以与其他深加工的产品相竞争。
4.2 广东对虾科技贡献率
广东对虾产业科技的研究涵盖了营养免疫学、疾病防控、健康养殖、营养需求、品种选育及产品加工等多个方面,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果,并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2014年,广东海洋渔业科技与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对对虾的支持主要集中于优质健康养殖、新品种推广、疾病防控等方面,其中包括高效优质健康对虾精养技术研发与示范、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坏死症生态防控技术与示范应用、利用免疫增强物养殖凡纳滨对虾技术示范推广等对虾科技项目[17-18]。
5 广东对虾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5.1 加快对虾良种选育技术体系建设,稳定种苗质量
广东对虾优良品种较少,应依托湛江等主要养殖地区,因地制宜,建设更多的原种养殖中心,大力培育对虾良种繁育力度,培育出生长速度快、出水质量高的商品对虾原种,解决对虾原种依赖国外进口的问题[19]。加大种苗繁育资金投入,政府应实施和引导有关机构和社会企业种苗繁育优质政策,增强种苗繁育科技力量,使得我国对虾良种供给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
5.2 加强对虾病害防控技术体系建设,提高养殖成功率
加强对虾防控技术体系建设需从种苗、饲料、水质3个方面入手。在种苗方面,要采用健康培苗方法培育虾苗,并加强苗种的病原检疫工作,以保证虾苗质量。在饲料方面,开发新型生物饲料,选用符合对虾生长的营养均衡优质饲料。在水质调控方面,引导对虾养殖走工厂化、专业化道路,加强水质优化,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避免病害发生。
5.3 加强对虾产业化体系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目前,对虾产业体系局部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产业的发展规模与效益之间及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经济关系缺乏经济学上的分析。广东应建立对虾种苗生产的完整体系,探索区域间联合共建种苗体系的可能性。如粤东与粤西建立种苗生产联合体系,整合对虾种苗供应体系,针对广东种苗产业优势,构建广东省沿海主要育苗地区与内陆需引进虾苗地区的联合体系,实现种苗良种化、种质优质化。
5.4 培育现代加工流通体系,打造知名对虾品牌
支持建设若干海洋捕捞产品、渔需物资交易市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宗对虾价格形成和交易中心;推进对虾网上交易平台建设,发展对虾电子商务;建设一批融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园区、体系化物流配送和营销网络于一体的“三位一体”对虾加工产业集群,聚集省内对虾加工及上下游企业,引进国外先进加工工艺,逐步提升对虾精深加工园区建设水平,打造广东对虾品牌。
5.5 健全对虾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社会化服务
深化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构建以技术推广机构为主体,水产科研单位、海洋渔业协会、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和渔业龙头企业共同参与的新型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开展渔业社会化服务示范县创建活动,建设一批示范县(区)。继续实施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充分发挥推广队伍优势,积极开展技术推广、病害防治和科技入户等社会化服务。
[1]Stephen G N,谢全森.来自美国Stephen博士关于对虾弧菌偷死病的最新报道[J].当代水产,2015(9):72.
[2]庞涛,程纯明.华南中造虾仍低迷,苗养双双受损,冬棚仍具诱惑力[J].当代水产,2015(9):30-31.
[3]滕达,高维新,廖泽芳.金融危机后全球对虾贸易格局与出口竞争力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 (18):207-212.
[4]周井娟.亚洲虾产品的供给现状与发展展望[J].世界农业,2014(9):36-40.
[5]柴仙琦,冷向军,张民,等.酶制剂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饲料工业,2014(2):33-36.
[6]骆大鹏,刘庆明,赵志英.海南省对虾产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5(9):329-333.
[7]王昌翰.南美白对虾产业的现状与出路分析[J].海洋与渔业·水产前沿,2014(4):71-72.
[8]崔和.我国对虾产销现状与国际对虾市场格局的变化[J].中国水产,2014(8):28-29.
[9]徐德峰,李彩虹,王冼民,等.湛江对虾产业现状,困境与发展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4,41(6):136-139.
[10]黄爱苗,谢晓春,孙毅.对虾养殖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对虾出口和政府投资的实证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06-211.
[11]陈蓝荪,陈乃松,黄旭雄.中国水产饲料产业现状和优化趋势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14(3):155-161.
[12]张玉梅,李文清.南美白对虾抗白斑综合症病毒新品种—— “中兴1号”的养殖与推广[J].中国水产,2015(8):88-91.
[13]郑丹辉,李新春.基于绿色经济视角的中国对虾产业链分析[J].渔业现代化,2012(2):30-34.
[14]周远扬,曹俊明,万忠,等.2014年广东对虾产业发展形势与对策建议[J].广东农业科学,2015,42 (14):22-26.
[15]李巍,贾延民,鲁国延.我国水产种业产业现状,面临挑战及发展途径[J].中国水产,2014(6):19-23.
[16]刘爱民.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成功的四大关键点[J].当代水产,2015(10):66-69.
[17]索建杰,王玉玮,姜玉声,等.三种凡纳滨对虾养殖模式的水质特征及养殖效果[J].水产学杂志,2015,28(5):12-17.
[18]倪军.对虾“早期死亡综合征”研究现状[J].海洋与渔业,2014(12):74-75.
[19]唐雪梅,高维新.当前中国对虾产业面临的困境及解决对策[J].南方农村,2015,31(4):4-8.
(责任编辑 杨贤智)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Guangdong shrimp industry in 2015
LIN Man-ting1,NIU Zhi-kai1,CAO Jun-ming2,WAN Zhong3,LIN Wei-jun3,WANG An-li4
(1.Caitia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Center,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 2.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3.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Development,Guangdong Ace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Guangzhou 510640,China;4.School of Life Sciences,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Guangzhou 510631,China)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oduction and trade of shrimp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elaborat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hrimp industry in Guangdong,including the situation of regional distribution,production,supply and demand,feed sales,processing and seedlings of shrimp.Then it analyzed the price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hrimp production in 2015 and predicted shrimp prices in 2016.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Guangdong shrimp,like unstable seedling quality,high disease rate,low products expor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f Guangdong shrimp industry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Guangdong;shrimp industry;developm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S966.12;F326.4
A
1004-874X(2016)06-0018-05
10.16768/j.issn.1004-874X.2016.06.004
2016-01-08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粤财教[2014]371号);广东省产学研合作院士工作站项目(2012B090500008)
林漫婷(1987-),女,研究实习员,E-mail:lmantia@163.com
曹俊明(1962-),男,博士,研究员,E-mail:junmc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