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厚朴生长的影响

2016-08-06陈剑成郑郁善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树高施肥胸径

陆 宁,陈剑成,郑郁善

(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不同氮磷钾施肥水平对厚朴生长的影响

陆 宁1,陈剑成1,郑郁善2*

(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艺术园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厚朴植物生长的影响。[方法]以优质厚朴植物为试材,通过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采用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试验,对厚朴树高、胸径、氮磷钾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施肥与厚朴植物的产量和品质的关系。[结果]氮磷钾肥不同施肥水平能增加树高11.3%~56.5%、增大胸径10.2%~48.4%,提高厚朴氮含量2.6%~22.2%、磷含量1.5%~10.4%、钾含量12.2%~40.0%。且各指标与氮磷钾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适宜的氮磷钾配比有利于厚朴植物的生长,对生长影响较大的N∶P∶K的施入量的比例为1.00∶0.44∶2.67。

关键词氮磷钾配比;厚朴;施肥;树高;胸径;氮磷钾含量

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Rehd.etWils.)为木兰科(Magnoliaceae)高大落叶乔木[1]。厚朴的干燥干皮、枝皮和根皮可入药,其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具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之功效,用于治疗湿滞伤中、脘痞吐泻、食积气滞、腹胀便秘等症,是传统的中药材[2]。厚朴树种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树种,因资源过度消耗日益枯竭,先后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中药材、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和二级保护野生药材树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道地药材的关注,我国学者从开发利用[3-6]、种植栽培技术[7-10]、质量评价[11-13]等方面对厚朴和凹叶厚朴进行了研究,但目前我国对厚朴育苗与造林技术的研究极少,基本处于空白[14]。实践证明,测土配方施肥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环境污染、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为了实现厚朴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关键技术,笔者依据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用“3414”[15]完全实施方案,对6年生野生厚朴进行了不同氮、磷、钾含量施肥配比试验[16],研究氮、磷、钾肥不同施肥水平配比对厚朴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探讨厚朴优质高产合理的肥料运筹方案,为厚朴的区域化、规模化种植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17]。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福建三明明溪胡坊镇远离居民生活区、工业区,是厚朴种植的中心产区,该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均适宜厚朴的生长。土壤类型为红壤,质地为中壤土,地形为坡岗地,无水源灌溉,排水方便。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19g/kg,全氮为0.71g/kg,碱解氮为76.36mg/kg,速效磷为8.44mg/kg,速效钾为57.14mg/kg[17]。

1.2施肥设计2012年3~9月的厚朴在施肥的选择上选择尿素、过磷酸钙和有机肥,进行除草同时各施尿素和有机肥,施肥的比例上采用正交法进行试验,采用穴贮施肥的方法,列出试验方案及处理,氮肥为尿素(46%),磷肥为过磷酸钙(46%),钾肥为硫酸钾(50%),每个因素取3个水平级,施肥处理的试验设计见表1。通过3个不同水平的比较选出肥料的最佳比例。

表1 试验设计

1.3测定指标

1.3.1生长量测定。在2012年3月和9月各测定一次生理指标,每次测定项目包括树高、胸径,并统计得出增幅。

1.3.2矿物养分N、P、K含量的测定。

1.3.2.1待测液的制备。取生长调查后和施肥处理过的植株的根、叶、皮和枝进行烘干、粉碎后,准确称取烘干样品(因样品中含氮量而异),移入消煮管中,加少量水润湿后加入适量浓硫酸与高氯酸的混合酸。然后,将消煮管放到远红外消煮炉上进行消化。刚开始消化时,宜用低温加热,待消煮液中气泡消失,颜色为红棕色时,用高温加热,使管内溶液保持轻微的沸腾,直至消煮液全部变成无色透明为止。消煮时的温度以硫酸烟雾在管上部1/3处冷凝为度。消煮完毕后冷却,在50mL容量瓶中定容,待用。

1.3.2.2N、P、K含量的测定。植株全N含量的测定采用蒸馏法[18];植株全P含量的测定采用钼锑抗比色法[19];植株全K含量的测定采用火焰光度计法。

1.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试验结果用Excel和DPS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肥料配比对厚朴树高的影响从表2可看出,各处理对厚朴树高的影响是显著的,且施肥处理的树高高于CK,各施肥处理的树高增幅为11.3%~55.5%。测得树高最大的是TR6,增幅为55.5%,其次是TR9,增幅为50.0%,再次是TR3,增幅为46.2%。可见,对厚朴树高影响最大的N∶P∶K为1.00∶0.44∶2.67,其次是1.00∶0.50∶2.00,再次是1.00∶1.33∶4.00。

表2 厚朴树高变化

2.2不同肥料配比对厚朴胸径的影响表3显示,各施肥处理的胸径增幅为10.2%~48.4%,胸径最大的是TR6,增幅为48.4%,其次是TR3,增幅为38.0%,再次是TR9,增幅为34.0%。可见,对厚朴胸径影响最大的N∶P∶K为1.00∶0.44∶2.67,其次是1.00∶1.33∶4.00,再次是1.00∶0.50∶2.00。

2.3不同肥料配比对厚朴N含量的影响从表4可看出,各处理对厚朴N含量的影响是显著的,且施肥处理的N含量均高于CK,各施肥处理的N含量增幅为2.9%~22.0%;试验测得最大的是TR6,增幅为22.0%,其次是TR9,增幅为18.2%,再次是TR3,增幅为13.0%。可见,对厚朴N含量的影响最大的N∶P∶K为1.00∶0.44∶2.67,其次为1.00∶0.50∶2.00,再次为1.00∶1.33∶4.00。

表3  厚朴胸径变化

表4 厚朴N含量变化

2.4不同肥料配比对厚朴P含量的影响表5显示,各处理对厚朴P含量的影响是显著的,且施肥处理的P含量均高于CK,各施肥处理的P含量增幅为4.5%~23.0%;试验测得最大的是TR6,增幅为23.0%,其次是TR9,增幅为15.9%,再次是TR3,增幅为14.9%。可见,对厚朴P含量的影响最大的N∶P∶K为1.00∶0.44∶2.67,其次为1.00∶0.50∶2.00,再次为1.00∶1.33∶4.00。

表5 厚朴P含量变化

2.5不同肥料配比对厚朴K含量的影响从表6可看出,各处理对厚朴K含量的影响是显著的,且施肥处理的K含量均高于CK,各施肥处理的K含量增幅为12.2%~39.4%;试验测得最大的是TR9,增幅为39.4%,其次是TR6,增幅为37.1%,再次是TR3,增幅为33.8%。可见,对厚朴K含量的影响最大的N∶P∶K为1.00∶0.50∶2.00,其次为1.00∶0.44∶2.67,再次为1.00∶1.33∶4.00。

表6 厚朴K含量变化

2.6不同肥料配比与厚朴质量的回归分析分别设因变量树高、胸径、氮磷钾含量指数为Y,自变量氮肥为X1、磷肥为X2、钾肥为X3,进行数学模型建立。由表7可知,各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即厚朴树高、胸径、N、P、K含量等与不同氮磷钾配比呈现显著的相关性。

表7不同肥料配比与厚朴质量的回归方程

Table7TheregressionequationofdifferentfertilizerratioandthequalityofMagnolia officinalis

因变量Dependentvariable回归方程RegressionequationF值树高TreeheightY=-1.561980+0.163225X1-0.465070X2+0.762384X35.750962胸径DBHY=-37.434700+1.887273X1+75.856340X2+5.308177X39.770166N含量NcontentY=-0.684470+0.869036X1+2.225196X2-0.015960X390.396340P含量PcontentY=-0.181080+0.027920X1+1.035621X2-3.630351X39.837308K含量KcontentY=1.268297+0.012345X1-1.017430X2+0.882361X370.756610

注:F0.05=1.000 000。

Note:F0.05=1.000 000.

3结论

该研究对6年生野生厚朴进行了不同氮、磷、钾含量施肥配比试验,研究氮、磷、钾肥不同施肥水平配比对厚朴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施入不同氮磷钾配比对厚朴植物的各项指标影响表现为树高增高11.3%~55.5%、胸径增大10.2%~48.4%、氮含量增高2.9%~22.0%、磷含量增高4.5%~23.0%、钾含量增高12.2%~39.4%;且各指标与氮磷钾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施入氮磷钾可以显著提高厚朴植物的各项指标值。对厚朴树高、胸径、N含量、P含量涨幅最大的处理均为TR6,即N、P、K施入量的比例为1.00∶0.44∶2.67;对厚朴矿物养分K含量涨幅最大的处理为TR9,即N、P、K施入量的比例为1.00∶0.50∶2.00。

厚朴的生长量体现了厚朴的产量,厚朴的矿物养分含量体现了厚朴的品质。所以综合而言,同时对厚朴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具有明显效果的处理为TR6,即N、P、K施入量的比例为1.00∶0.44∶2.67;对厚朴产量和品质影响最大的是钾肥,其次是氮肥,再次为磷肥。

参考文献

[1] 池田浩治.厚朴酚抑制肿瘤细胞增殖[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2,2(4):1212-1215.

[2] 李平兰,时向东,吕燕妮,等.常见中草药对两种肠道有益菌体外生长的影响[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3,8(5):33-36.

[3] 何慧娟,王烨,蒋翔,等.秦巴山区不同季节厚朴叶中厚朴酚含量的测定[J].安徽农业科学,2011,33(36):23-26.

[4] 黄晓燕.厚朴叶的生药学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2003,33(5):25-29.

[5] 叶锦霞,林珊,曾建伟,等.闽产厚朴叶中厚朴酚、和厚朴酚提取工艺研究[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10,20(4):5-9.

[6] 王志毅,马英姿,王晓明,等.凹叶厚朴离体胚培养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2,21(5):10-23.

[7] 林先明.珍贵药材竹节参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10-12.

[8] 程军勇.厚朴立体栽培模式及技术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8:10-15.

[9] 巫锡源,朱礼造,饶荣莲.凹叶厚朴苗木繁育技术比较[J].科技致富向导,2012,22(4):8.

[10] 蔡琼.陕南厚朴标准化育苗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26-35.

[11] 杨占南,罗世琼,余正文,等.凹叶原朴不同组织器官挥发性物质比较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17):115-119.

[12] 李平.厚朴的提取方法及质量分析考察[J].沈阳医科大学学报,2009,9(2):10-15.

[13] 张春霞,杨立新.种源、产地及采收树龄对厚朴药材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9,19(5):2431-2437.

[14] 黄冰冰.厚朴活性成分的提取及抗龋机制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2-18.

[15] 朱自平,张明发,沈雅琴,等.厚朴对消化系统的药理作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5,20(4):1210-1223.

[16] 陈泉生.厚朴的活性成分厚朴酚(Magnolol)对胃液分泌及实验性溃疡的作用[J].国外药学(植物药分册),1981,8(3):124-165.

[17] 陈笈,王伯初.厚朴的药理研究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9):5-15.

[18] 戴建军,王洪亮,程岩,等.测定植物样品全氮含量的两种方法比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0,30(1):1-14.

[19] 陈玮.钼锑抗比色法测定水中总磷的改进[J].山西化工,2003,2(1):10-35.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I01B06);福建省科技重点项目(2009Y0003)。

作者简介陆宁(1988- ),男,福建漳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药用植物学。*通讯作者,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从事药用植物栽培与利用研究。

收稿日期2016-04-18

中图分类号S 56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6-098-03

EffectsofDifferentN,P,KFertilizationAmountontheGrowthofMagnolia officinalis

LUNing1,CHENJian-cheng1,ZHENGYu-shan2*

(1.ForestryColleg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 2.CollegeofArtsCollegeofLandscapeArchitectur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

Abstract[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study effects of different N, P, K ratio fertilization on the growth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plants. [Method] With high quality Magnolia officinalis plants as test material, through field experiment and indoor analysis, using different ratio of N, P, K fertilizer, the indicators of tree height, DBH, N, P, K content were deter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rtilization and yield and quality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plants was analyzed. [Result]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amount of N, P and K could increase tree height of 11.3%-56.5%, DBH of 10.2%-48.4%, improve N content 2.6%-22.2%, P content 1.5%-10.4%, K content 12.2%-40.0%. 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cators and N, P, K. [Conclusion] The appropriate N, P, K ratio is conductive to the growth of Magnolia officinalis plants, the ratio of N, P, K fertilization amount as 1.00:0.44:2.67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 to the growth.

Key wordsRatio of N, P, K; Magnolia officinalis; Fertilization; Tree height; DBH; Content of N, P, K

猜你喜欢

树高施肥胸径
赤松纯林胸径结构对枯梢病发生的效应
武汉5种常见园林绿化树种胸径与树高的相关性研究
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体系抽样调查中胸径测量精度范围的精准确定
人工福建柏胸径与树高关系的研究
不同种源马尾松树高与胸径生长相关模型研建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