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果桑扦插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2016-08-06李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16期
关键词:果桑

李海燕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抚顺管理局,辽宁新宾 113208)



果桑扦插嫁接繁殖技术研究

李海燕

(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抚顺管理局,辽宁新宾 113208)

摘要[目的]建立果桑无性繁殖技术体系。[方法]以河北宽选1号为接穗,1年生实生桑为砧木,采用袋接法进行嫁接繁殖,同时,选取幼嫩和半木质化枝条,研究不同基质、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同光照强度对插穗生长的影响。[结果]袋接法嫁接约30 d接穗的芽萌发,长出新鲜叶片;扦插繁殖最佳时间为每年的春季3、4月和秋季树液停止流动前,扦插在壤土+细沙混合基质中生长效果良好,可以促进插穗生根。[结论]建立了果桑扦插和嫁接繁殖技术体系,进一步提高了果桑无性繁殖速度,为林业生产提供优良的苗木。

关键词果桑;无性繁殖;再生体系

果桑是以结果为主,果叶兼用桑树的统称,具有极其丰富的营养和多种医疗保健功能,且口味鲜美,自古以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1-6]。桑树的繁殖方法可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2种,有性繁殖又称实播法,直接播种育成实生苗,无性繁殖用枝条进行压条、扦插、嫁接或用组织培养法来繁殖苗木,扦插是无性繁殖中最简便的方法。顾青虹等[7]、倪国孚等[8]、杨今后等[9]应用化学药剂处理插条,人工控制苗床环境等方法,对桑树扦插育苗进行了大量研究,促进了桑树育种工作。但扦插发根受多种因素影响。国内外研究者认为,桑树扦插生根部位有两处,即桑芽两边、下方(根原基)和伤口(愈伤组织)部分。沈增学等[10]在湖桑硬枝扦插过程中发现,除上述2个部位生根外,尚有皮孔处产生新根,并未提到皮孔与愈伤组织生根的时间差、株生根量的比率和总根量差异。嫁接育苗需要繁育实生苗,同时还存在育苗周期长的缺点,无法满足当年桑园大面积种植的需要。目前,果桑繁殖方法有组培快繁技术[11]、果桑芽接育苗技术[12]、果桑硬枝扦插技术[13],但果桑育苗技术除常规的嫁接技术外,嫩枝扦插和硬枝扦插存在成活率低、生根率不稳定等问题,无法完全适应实际生产的需要。为了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繁育出较多的果桑优良苗木,满足市场需求,笔者研究了不同扦插基质、不同扦插时间、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不同光照条件对桑树插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桑树扦插繁殖成活率提供技术和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果桑嫁接接穗来源于河北承德宽选1号果桑品种,以1年生实生桑树为砧木,于2013年4月初在抚顺管理局院内进行嫁接试验。果桑扦插试验试材选自抚顺管理局院内生长的果桑品种,于2013年11月初和2014年3月初剪取生长旺盛的枝条进行扦插试验。

1.2试验方法

1.2.1嫁接试验。果桑嫁接方法采用袋接法(图1)进行。嫁接时期是在砧木树液开始流动、易捏开皮层时。其嫁接步骤:①剪砧木:在砧木根茎部,选择光滑无侧根的部位,剪成45°~60°的斜面。②削接穗:选择穗条上饱满的芽做接芽,在接芽的背面下方约1.5 cm处开始,向前斜削一刀,使斜面呈弧形,先端稍带木质部;第二刀横削,削去过长部位,保持斜面长3 cm左右,并使先端皮层斜露,但勿与木质部分离;第三刀在侧面,第四刀在另一侧面,剪去过宽的木质部,使皮层侧露,是嫁接愈合成活的关键。③插接穗:先用手捏开砧木斜面使皮层与木质部分离成袋状,选择与砧木大小相适应的接穗头,以穗头斜面对着砧木皮层方向慢慢插入,到插紧为止。做到砧木皮层不插破,穗头皮层不皱缩,插合部分不沾泥土。④壅土:将2把细泥分别堆放在穗头与砧木两侧面,双手用力均匀压紧,勿碰动接穗头,再将细松土盖没接穗厚约1 cm,呈馒头状。接穗嫁接好后,灌水并适当遮阴处理,同时为使接穗尽早发芽,要保持大棚内空气湿度和温度。

图1 果桑袋接法示意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pocket grafting of M.laevigata

于2013年2月从河北购进50个接穗,放于4 ℃冰箱保存。嫁接时间为2013年3月,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嫁接,共嫁接100棵嫁接体,嫁接后进行管护,适时浇水、松土、除草并保证大棚内温度,约30 d后观察发现陆续有新的嫁接体发出新芽。在一年内对嫁接桑树进行了2次调查。

1.2.2扦插试验。果桑接穗的处理:将2013年2月购买的河北宽选1号接穗放入4 ℃冰箱冷藏,备用。2013年11月初选取接近休眠但尚未完全进入休眠状态的枝条和2014年3月初选取生长旺盛的枝条为插穗。扦插试验于上午进行。在果桑品种的母株上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和未木质化枝条,将枝条剪成10~15 cm的插穗,下切口要削成斜面,切口要求平滑。每根插穗上预留2~3个芽和1~2片叶子,再剪去该叶片1/3~1/2面积的叶片。

2结果与分析

2.1嫁接成活率由表1可知,1年后嫁接体成活率下降,有个别果桑嫁接后30 d能够长出新芽,进而萌发叶片,但经过一个冬天后出现死亡现象。其原因可能是这些嫁接的苗木是在大棚内用播种的桑树实生苗为砧木嫁接而成,由于大棚中当年播种的桑树实生苗砧木为一年生苗木,根系不发达,在第2年嫁接果桑后,由于木质化程度低,在冬季大棚内无供暖设施,大多数会发生冻害,且冻害发生的部位大都在根茎交接处不易被发现,以致于栽植后出现整株死亡的现象;另一方面可能是在嫁接后期管理过程中未及时加强水肥管理,导致嫁接后生长过程中也会出现逐渐死亡现象。嫁接果桑生长情况见图1。

表1 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嫁接成活率

2.2扦插试验结果

2.2.1扦插时间对果桑插穗生长的影响。穗条采集时间分

图2 河北宽选1号嫁接苗生长情况Fig.2 Growth situation of Kuanxuan 1 grafting seedlings in Hebei Province

别为2013年11月初、2014年3月初、2014年4月初,穗条采集后即剪成插德,穗长12~15 cm,最长不超过17 cm。留芽3~4个,下端剪口在下芽叶痕下端0.5~1.0 cm处,上剪口在上芽上端1 cm处,剪口平滑,不裂口,不撕皮。15根插穗扎成捆(图3A),下端条基要平齐。然后将插穗放入生根素溶液中浸泡(图3B)。将浸泡后的插穗进行扦插,扦插前先将苗床打紧,浇透水,按行距8~10 cm、株距4 cm扦插,扦插时要使插穗叶片与地面成45°倾斜角,以插穗叶片不相互重叠,短茎2/3插入土中,叶柄、芽露出土面为宜,然后用食指或中指沿扦插行周围的土压紧,使基质与插穗密接并固定于苗床,每行40个插穗。

注:A.15根插穗扎成捆,B.浸泡插穗。Note:A.15 cutting seedlings were made into a bundle;B.Soaking cutting.图3 插穗苗Fig.3 Cutting seedlings

由表2可知,2013年11月初,扦插的插穗虽然已有腋芽萌动和叶片萌发,但萌发数量很少(图4),其原因可能是11月生长在大棚内的果桑已接近休眠,此时进行扦插繁殖,最初生长状态较好,但由于冬季大棚内无供暖设施,棚内温度与室外相近,以及冬季疏于对扦插苗的管理,可能会导致部分果桑扦插未能成活。虽然2013年11月初扦插的插穗成活率很低,但成活的28株果桑已经正常生根,且根系生长旺盛(图4B),叶片萌发正常。2014年3月初,扦插的果桑最初生长表现正常,约30 d后发现个别插穗梢部开始出现萎蔫现象,而有的插穗芽部位开始逐渐膨大,颜色仍为绿色,生长较旺盛(图4C),但此时插穗尚未生根。2014年4月初扦插的果桑,扦插后正常管理,每天按时适量浇水,生长状况暂时较正常,未出现死亡现象(图4D)。

表2 不同扦插时间的果桑插穗生长情况

注:A.2013年11月初,B.2013年扦插生根,C.2014年3月初,D.2014年4月初。Note:A.Early Nov. 2013,B.Cutting in 2013, C.Early Mar.2014,D. Early Apr.2014.图4 不同扦插时期扦插后的果桑生长状况Fig.4 Growth situation of M.laevigata in different cutting periods

2.2.2不同扦插基质对果桑插穗生长的影响。将插穗分别扦插在2种不同基质中,扦插后分别在3~5月进行调查,生长成活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无论是2013年11月初扦插的果桑,还是2014年3月初扦插的果桑,在棚内原土扦插的果桑生长情况均不如壤土和细沙混合基质的果桑生长效果好(图5),且生根情况有明显的区别。

表3 不同扦插基质对插穗成活的影响

注:2013年11月扦插450棵,2014年3月扦插590棵。

Note:450 seedlings were cut on November 2013;590 seedlings were cut on March 2014.

注:A.壤土+细沙;B.棚内原土。Note:A.Loam + silver sand;B.Loam in greenhouse.图5 不同扦插基质对插穗生长的影响Fig.5 Effects of cutting substrates on the growth of cutting shoot

2.2.3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果桑插穗生长的影响。2014年3月初和4月初剪取果桑枝条,将枝条剪成15 cm左右的插穗,分别用50、100 mg/L的NAA和1 500倍液和2 000倍稀释液的生根粉ABT分别处理插穗,浸泡时间分别为15、30 min,然后取出进行扦插,扦插后观察插穗的生长情况。

采用单一的生长素进行浸泡插穗,无论时间长短,对插穗的生长状况无差别(图6A、B),对插穗根部的生长也无明显影响,其原因可能是扦插后的时间较短,虽然插穗腋芽已长出新叶片,但根部并未长出新根(图6C)。

注:A. NAA; B. ABT; C. 插穗成活未生根。Note: A. NAA; B. ABT; C. Survived cutting shoot without roots. 图6 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插穗生长的影响Fig.6 Effects of hormon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on the growth of cutting shoot

2.2.4不同光照条件对果桑插穗生长的影响。于2014年3月初选取生长健壮的果桑枝条,剪成15 cm左右的插穗,进行扦插试验。扦插后对插穗采取正常自然光照和遮阴处理,观察光照强度对果桑插穗生长的影响。

在插穗生长过程中发现,自然光照条件扦插的插穗在最初生长过程中虽然易受直射光的影响,导致少数幼嫩插穗梢部失水萎蔫,但大部分生长较为正常(图7A);而扦插后经过遮阴处理的插穗,由于温湿度保持较好,在遮阴情况下插穗生长较好(图7B),但遮阴处理20 d后去除遮阴网,几天后发现遮阴条件下生长正常的插穗逐渐出现叶片枯萎、插穗失水严重,继而逐渐死亡的现象(图7C)。其原因可能是插穗一直处于遮阴状态,保湿保温效果较好,但不易通风,除去遮阴网后,插穗接受直射光的照射,温度骤然升高,以及在去除遮阴网后的水肥管理等原因,可能会导致插穗后期生长停滞、萎蔫直至死亡。

注:A.遮阴;B.自然光;C.去网插穗生长情况。Note: A.Shading; B.Natural illumination; c. Growth situation after moving the shade. 图7 不同光照条件对插穗生长的影响Fig. 7 Cutting shoots under different lighting conditions

3结论

该研究选取河北宽选1号接穗,采用袋接法以1年生实生桑做砧木进行嫁接;同时选取2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果桑枝条做插穗进行扦插繁殖。探讨了不同扦插时期、不同激素和生根粉处理、不同光照条件和不同基质对果桑插穗生长的影响,为果桑通过无性繁殖获得苗木奠定了基础。

(1)袋接法是果桑嫁接常用的一种方法,以宽选1号为接穗,1年生实生桑做砧木,嫁接后约30 d接穗上的芽萌发,长出新鲜叶片,在嫁接成活后进行水肥管理次年即可开花结果。

(2)在2013年11月初、2014年3月初、2014年4月初进行取材,2013年11月初,扦插的插穗虽已有腋芽萌动和叶片萌发,成活率很低,但成活的28株果桑已经正常生根,且根系生长旺盛。2014年3月初、4月初扦插的果桑最初生长正常,约30 d后发现个别插穗梢部开始出现萎蔫现象,而有的插穗芽部位开始逐渐膨大,颜色仍是绿色,生长旺盛,但插穗尚未生根。

(3)选择大棚内原土、壤土+细沙混合对果桑插穗进行基质试验,将插穗分别扦插在2种不同基质中,结果表明,无论是2013年11月初扦插的果桑,还是2014年3月初扦插的果桑,在棚内原土扦插的果桑生长情况均不如壤土+细沙混合基质的果桑生长效果好。

(4)选择NAA和生根粉ABT 2种促生根激素,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和浓度对果桑插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单一生长素进行浸泡插穗,无论时间长短,插穗的生长状况无差别,对插穗根部的生长也无明显差异,果桑品种扦插生根需要较长时间,其原因可能是生长素和生根粉的浓度低或扦插后调查的时间较短,虽然插穗腋芽已经长出新叶,但根部位并未长出新根。

(5)于2014年3月初选取生长健壮的果桑枝条,通过光照和遮阴处理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插穗经遮阴处理后初期生长较好,但去除遮阴网后插穗逐渐出现叶片枯萎、插穗失水严重,继而逐渐死亡的现象。因此,在采取遮阴措施后,应加强通风处理,保持温湿度,加强后期管理才能提高插穗成活率。

参考文献

[1] MACHII H,KOYAMA A,YAMANOUCHI H.Mulberry breeding,cul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Japan[M]//SANCHEZ M D.Mulberry for animal production. Rome,Italy:FAO Anim Pro Health Pap,2002.

[2] 何雪梅,廖森泰.桑树资源综合利用进展及开发对策[J].蚕业科学,2005,31(1):4-7.

[3] DATTA R K.Mulberry cultivation and utilisation in India[M]//Mulberry for animal production.FAO,Rome:Animal Production Officer Animal Production and Health,2002.

[4] 李东升,张和禹.桑树种与品种分类学研究进展[J].中国蚕业,2003(8):15-17.

[5] SANCHEZ M D.World distribution and utilization of mulberry and its potential for animal feeding[M]//Mulberry for animal production conference.FAO,Rome:Animal Production Officer Animal Production and Health,2002.

[6] 潘一乐.我国桑种质资源及桑育种研究的概况和进展[J].江苏蚕业,1995(1):6-8.

[7] 顾青虹,倪国孚,陈爱玉.关于胡桑扦插繁殖的研究Ⅱ.焦糠营养钵扦插桑苗试验[J].蚕业科学,1983,9(2):71-73.

[8] 倪国孚,陈爱玉.关于湖桑扦插繁殖的研究Ⅲ.吲哚丁酸快浸法的扦插发根试验[J].蚕业科学,1984,10(2):63-66.

[9] 杨今后.杨新华.影响桑树扦插发根的若干内在因子及发根促进剂处理的效果[J].蚕业科学,1983,9(3):127-133.

[10] 沈增学,杨慧莲.湖桑扦插皮孔根的形成及其诱导研究[J].蚕业科学,1994(1):7-9.

[11] 张建华,管帮富.果桑的组培快繁技术初探[J].蚕桑茶叶通讯,2003(3):35-36.

[12] 严宽后.果桑芽接技术[J].西北园艺,2003(2):22.

[13] 李康和,王仕玉,张朴刚.果桑硬枝扦插试验[J].云南农业,2008(3):29-30.

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项目“辽宁省宜林地营林决策平台构建及示范”(201304216)。

作者简介李海燕(1975- ),女,辽宁新宾人,工程师,从事林业生产方面的研究。

收稿日期2016-03-30

中图分类号S 60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6-186-04

Research on the Propagation Technique ofMoruslaevigataGrafting and Cutting

LI Hai-yan

(Fushun Management Bureau of Liaoning Laotudingzi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Xinbin, Liaoning 113208)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the vegetative propagation system of Morus laevigata. [Method] With Hebei Kuanxuan 1 as the scion, 1-year non-grafted mulberry tree was used as the stock. Pocket grafting method was used for grafting propagation. At the same time, young and tender branches and half lignification branches were selected.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s on cutting growth were researched under different cutting time, hormone type and concentration and illumination time. [Result] After pocket grafting for about one month, bud germination?of the scion could be seen, as well as a few of fresh leaves. The optimal time for cutting propagation was March, April, and autumn before the sap flow in every year. M. laevigata on the mixed substrate of loam and silver sand showed good growth effects, and promoted the cottage rooting. [Conclusion] Propagation technique of M. laevigata grafting and cutting is established, which enhances the vegetative propagation speed of M. laevigata, which provides high-quality seedlings for forestry production.

Key wordsMorus laevigata; Vegetative propagation; Regeneration system

猜你喜欢

果桑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盐边县果桑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阆中果桑产业园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果桑累累助脱贫
陕北生态桑综合试验站果桑品种筛选进展
果桑篱架匍匐式栽培技术
台湾果桑全封闭式嫩枝扦插育苗技术总结
四川省广安市果桑嫁接不成活原因分析
不同品种果桑穿刺试验质构特性分析
秀洲区果桑种植16年的体会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