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减负增效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2016-08-06施燕

新课程·上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作业小学数学

施燕

摘 要:在科学教育推进的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各门学科立足于自身的实际教学情况推行“减负增效”,可以说,“减负增效”已经成为当前教学中普遍遵守的理念内容。“减负增效”的真正实现需要对作业的设计进行改革,既要保证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又要保证学生能够实现高效率的学习,这就需要教师掌握作业布置的科学化方式,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巩固课堂知识。针对减负增效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展开了研究与论述。

关键词:减负增效;小学数学;作业;学生

在教育持续推进的过程中,与之相伴的话题就是学生较重的课业负担,学生在经历了一天的课堂教学之后,还需要面对各门学科教师布置的繁重的作业,严重缺少自由支配时间,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即便是对于学生的持续性学习也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降低第二天的课堂听课效率。数学作为基础学习阶段的重要检测内容,更是突出地展现了这一点,教师普遍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做作业就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但实际上过多的数学作业只会占据学生大量的自主思考时间,学生的成绩反而会出现下滑趋势,对于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产生较大的打击,教师看到学生的成绩下降认为是练习题做少了,就会再增加作业的布置,由此就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下面笔者将针对如何有效地在减轻学生数学作业负担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的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论述

1.作业设计要与章节授课内容相一致

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学生课堂学习知识的巩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也是如此,因此,教师应当注意在作业设计时,其内容要与章节授课内容中的重、难点内容保持一致,实现作业与课堂的统一,摆脱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脱节带来的进度错位的问题,提升学生对新知识内容的吸收理解效率。另外,教师要科学安排重、难点知识在作业中的比重与分布,使学生整体都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实现相对的进步与提升。

2.保证作业的设计与课堂教学运用的实例相一致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作业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在实际课堂中学习的知识可以通过作业来进行拓展与提升,因此作业设计不仅应当与章节教学内容保持一致,还应当与课堂教学运用的实例建立相关的联系,使实例的运用能够与作业设计的题目类型保持一致,这样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启发,对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具有重要作用,使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实现学生作业正确率的提升。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具体方法

1.教师要重视题目的难易分配比例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注意对其中的难易程度安排进行调整,基本上可以划分为基础题、中等题和提升题,其中最佳的题目难易比例是基础题占60%、中等题30%、提升题10%。以函数章节的作业布置为例,教师可以基本上布置六道题目,其中诸如“求函数关系式”之类的题目可以布置三道,提供含有未知数值的一次函数然后求解未知数值,例如“已知n是整数,且一次函数y=(n+4)x+n+2的图象不经过第四象限,则n的值为多少?”此类题目,剩余的一道题目可以设计“将函数与图像相结合进行题目结合的或者与实际生活相贴近的作业题目”,不同难易程度的题目在作业安排上可以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规律,逐层增加难度,从而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2.引导学生遵照先复习后做作业的模式进行学习

教师对作业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之后,还应当对学生完成作业的方法进行科学化的引导。以“函数的概念及图象”这一章节的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对历年关于此章节内容考核的相关考题进行甄选,当设计的作业题目为概念性的题目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先对课本的相关概念进行复习与记忆,然后再去完成作业,这样就能够减少学生在做题时遇到阻碍再去翻书情况的出现,有效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作业完成的效率。不仅如此,在做作业之前先进行复习相较于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翻书查找对于巩固知识点、加强学生记忆更有效果。

3.强化作业的创造性,重视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作业作为课堂知识点的延伸,是需要体现创造性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合理地将学生划分成小组开展学习,对作业题目的涉及内容与范畴进行限定,然后由学生通过自主的合作与良性竞争对题目进行设计。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章节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分配给每一名学生3道题目,要求每一道题目都是一个类型。例如,根据已给出的二次函数图象来选择二次函数、根据给出的抛物线表达式来判断经过哪几个象限以及走向以及相关的选择题等三种类型。学生可以在教师设定的题目范畴中自行调节进行创造性设计,在自主设计题目的过程中激发自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透过自己设计数学题目来掌握数学学习的重要着手点,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为学生创造更多思考的机会。

教师在“减负增效”的教学背景下,应当以学生为核心开展作业的设计,以课程教学内容为依据对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掌控好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在作业设计的比例安排与题量调整,教师要充分发挥在学生做作业时的引导作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点,高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振阳.减负增效对教师的新要求[J].新课程(中),2014(11).

[2]袁钰洁.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J].学园,2015(2).

编辑 谢尾合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作业小学数学
轻摆渡,济江川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