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欧盟玩新花样

2016-08-05

证券市场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第三国替代国游说

7月20日,欧盟委员会提出在12月世界贸易组织(WTO)会议上,不承认也不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而采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评估中国公司是否涉嫌倾销。当时《入世议定书》第15条规定:“在针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时,并不自动用中国产品国内价格作对比价格,而是选择第三国产品价格,即替代国价格作对比价格,这种待遇保持15年。”2016年12月,中国加入WTO将满15年。非市场经济地位一直是欧美打压竞争对手的最为有效的工具,例如,在涉嫌倾销的情况下,欧盟贸易调查人员惯用第三国来替代中国出口商品价格,如美国的价格而不是中国国内的价格。这一点在反倾销中替代国设置的随意性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早期反倾销案件中,美国往往喜欢选择印度、新加坡等作为中国的替代国。但随着相关国家的数据透明度不断提高,美国又开始选择数据透明度更低的“新六国”(包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巴西、哥伦比亚和南非)作为备选国,剔除了印度等国家。其中的目的不言而喻。目前,一个由包括金属、陶瓷、玻璃等30个行业组成的游说团体正在积极游说欧盟,不要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而欧盟已经有59套方案,来应对他们宣称的中国倾销商品,其中绝大多数针对各种不同等级的中国钢材产品。中方认为这样做具有歧视性,如果2016年12月后欧盟继续采取这种做法,就违背了世贸组织规则。而一旦欧美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意味着对中国出口的商品征收反倾销税的难度将大大提高。目前,世界主要国家中,俄罗斯、巴西、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已经承认中国是市场经济国家。endprint

猜你喜欢

第三国替代国游说
美国科技巨头游说政府费用大增
第三国经济制裁法在法院地国适用问题初探
中日企业发力“第三国”拓展多领域合作
替代国制度的含义(答读者问)
印度应该使政治游说合法化吗
论替代国制度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