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脱贫路上的“铿锵脚步”
——怀化市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2016-08-05吴秀娟阳锡叶刘华明

湖南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怀化市精准学校

本刊记者 刘 茜 吴秀娟 阳锡叶 向 波 刘华明

■卷首语

脱贫路上的“铿锵脚步”
——怀化市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本刊记者刘茜吴秀娟阳锡叶向波刘华明

艳阳下,怀化市芷江县梨溪口乡白土田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果农正在向怀化市职业技术学院对口定点帮扶白土田村的挂职干部富舸请教猕猴桃春季管理技术。几十号人围在一起,比村里办喜事还要热闹。

这是怀化市教育精准扶贫中的一个寻常场景。

近年来,怀化市实施教育精准扶贫,将人、财、智、物等资源精准对接到学校,输送到教师,作用于学生,推动教育扶贫从“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从“功利型”向“功能型”转变,不断提升教育服务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贫困家庭脱贫解困的能力,留下了一路的“铿锵脚步”。

断穷根,精准资助防失学

贫困村1237个,贫困人口87.23万人,占全部农村人口的20.1%……这是来自怀化市的一组数据。怀化地处武陵山片区扶贫攻坚规划的核心地带,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后发展地区,也是湘西大开发的主战场。

“教育在扶贫开发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功能。没有教育的优先发展,就没有人才的优先培养,就没有产业的健康发展,就没有精准扶贫的有效落实,就没有经济社会发展层次品位的提升,必须以强力推进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工程为突破口,在思想上、感情上、行动上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怀化市市委书记彭国甫说。

扶贫先扶教。近年来,怀化市针对教育这块“短板”,精准下药,靶向治疗,依照学前教育抓普及、义务教育抓提升、高中教育抓质量、职业教育抓重点、高等教育抓特色和民办教育抓扶持的思路,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湖南省教育厅将怀化作为教育精准扶贫试点市,去年8月底出台《湖南省教育厅教育精准扶贫试点方案》,将实施“校校结对帮扶工程”“教育教学资源云覆盖工程”“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工程”“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工程”和“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工程”这五大工程,推动怀化市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扶贫工作的内在发展动力。

半年多以来,这个多了“精准”二字的扶贫新机制让寒门学子在求学路上少了些经济负担,多了些温暖相伴,也让“扶贫扶智”多了一份实在、一份期待。

张超,芷江县麻缨塘小学六年级学生。由于父亲智障、母亲离家出走,张超和年迈的爷爷相依为命。家中唯一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家电是一台21寸的液晶电视,还是好心的亲戚送的。窘困的家境让人不忍直视。

“你喜欢学校吗?”“喜欢,在学校食堂吃饭,每餐都有肉吃……”面对这样的问话,张超有些腼腆地说。如果不是芷江县特困家庭学生上学“零费用”制度的施行,像张超这样家境贫寒的学生将面临失学。

农村学校的吸引力正进一步提升

自教育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芷江县对该县贫困生进行了全面摸底,建立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并按照资助对象家庭贫困程度确定资助档次,全年共发放国家助学金1986.09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5730人次;落实政府助学金194.84万元,资助学生3498人次;校内资助体系不断完善,非义务教育学校筹措资金252.43万元,惠及贫困学生3072人次。

对于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上学“零费用”制度为他们免除了在校期间产生的学杂费、生活费等一切费用,用芷江县教育局局长唐非的话来说,“只要来个人就行,保证每位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眼下,31名来自全县的特困学子享受到这一资助政策,农村学子的“上学梦”有了更坚实的根基。

在怀化市教育局局长彭平安看来,怀化是山区大市,贫困面广,贫困学生多,要让这些学生成为一个家庭脱贫的希望,一是要确保贫困地区学生就学权益,二是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失学,三是要对他们扶智和扶志。实施精准扶贫,贵在精准,因此怀化市全面实施贫困地区就学保障到人工程。

为了确保贫困地区学生的就学权益,近年来,怀化市新建、恢复或改建村小(教学点)60所,改善现有151个村小(教学点)条件,城区义务教育实行阳光招生,目前城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中非城区户籍学生已占52%。8个30万以上人口的县(市、区)中有7个建成特殊教育学校,提高了残疾少年的受教育面。

为了确保每一个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怀化市出台了贫困学生就学补助政策:每年从培训资金中给每个贫困村安排2万元助学基金,就读高中的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就读大专、本科及以上学校的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2014年以来,怀化市共落实资金2534万元。

为了让贫困地区学生健康成长,怀化市在全国最早推出免费午餐。以新晃县为例,早在2011年,该县39所村小的1572名孩子就全部吃上了免费午餐。这一举措广受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这些都实实在在地落在了孩子身上。

变穷貌,办学条件得改善

芷江县麻缨塘小学校长吴金玉谈起学校的变化,不禁感慨万分。2013年刚来学校任职那会儿,操坪上泥渣满地,可谓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孩子们课余时分在这里玩耍,身上总是会沾上一层厚厚的灰尘。现在,走进校园,斥资40万元修建的200米环形塑胶跑道成了学生嬉戏的乐园。

“以前,学校没有专门的食堂,孩子们打好饭以后,便端着碗,散布在校园的角落里,我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今,走进麻缨塘小学新建成的食堂,食堂操作间干净、整洁,每位学生都有对应的座位,可同时容纳300人就餐。“新食堂投入使用后,每到午餐时段,便能看到学生排着队洗手就餐的场景,行为习惯的养成也自在其中,成为乡村学校里的一道风景。”吴金玉说。

芷江县麻缨塘小学办学条件的改善,正是得益于教育精准扶贫。自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怀化市共建设合格学校90所、农村公办幼儿园26所、农村教师公租房4824套,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1.5万平方米,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在溆浦,该县教育扶贫办主任张林骄傲地告诉记者:“溆浦县村级学校数目多,但各学校的硬件设施不比县城的学校差,而且师资力量也比较充足。”

从去年开始,溆浦县整体推进低幼一体化村小教学点建设,竭力保障贫困地区的适龄幼儿都能拥有接受规范、优质学前教育的机会。

在溆浦县北斗溪镇坪溪村小,钢筋、水泥、混凝土堆放在一旁的空地上,一栋初具雏形的楼房立在那儿,敞亮而空旷的空间布局承载着孩子们的求学梦。新校舍将在2016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在村部就读的一、二年级和学前班的学生将整体搬迁至此,预计还将面向5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招收一个幼儿班。

“农村不比城市,村里孩子上学总是要走很远的路。”该村的一位村民看着这栋即将竣工的新校舍,满是期待。“我们小时候上幼儿园是件想都不敢想的事,能有书读就很好了,常常是天不亮就打着火把去上学,学校离家远,得走上个把小时呢!现在,新校舍建成后,孩子便可以就近入读幼儿班了!”

“在当地一些村民眼中,学前教育并不像义务教育那么重要,不少人便将孩子交由家里的老人看管。其实,规范的学前教育也是学生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北斗溪镇中心学校副校长黄小平看来,人的社会化、自理能力的培养、生活习惯的养成等诸多细微之处都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等到今年秋季入学时,坪溪村小就可以容纳更多低幼儿童入学就读,附近的学龄前儿童有了安身之所,不用在家“放养”,村民也不用再长途跋涉,将孩子送到几里地之隔的镇中心幼儿园,孩子们得以享受近在身边的学前教育资源。

低幼一体化村小教学点建设、乡镇中心幼儿园办分园、小学附设学前班、建立巡回支教点……一项项完善学前教育支持体系的举措正在溆浦县铺展开来。针对当地贫困地区自然环境、适龄人口分布等实际情况,溆浦县教育局在该县的人口大镇和城郊结合部新建、改扩建了公办幼儿园,预计到2017年实现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在人口集中的村寨新建或利用小学校舍改建、合建村级幼儿园,落实必需的设施设备配备和校园校舍修缮,将在2020年实现有实际需求的乡村幼儿园全覆盖,形成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公共服务网络。

此外,长沙市不少优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入,也让怀化市不少学校的面貌有了极大的改变。

今年1月8日,一次偶然的机会,溆浦县三完小校长宋跃庆听到张林说起第二天会有长沙市的学校到北斗溪镇学校进行教育精准扶贫,便软磨硬泡地申请一同前往学习。

就这样,怀着一份求知若渴的心情,宋跃庆拜访了长沙市芙蓉区燕山二小校长朱志湘和天心区青园小学校长王雅敏。恳切的言辞打动了两位校长,她们热情邀约溆浦县三完小教师来长沙学习、考察。今年3月,宋跃庆带领着学校的骨干教师和行政团队来到了长沙。

“图书角随处可见,到处都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在教学楼大厅的阅读空间里,学校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圆形的座椅。课间时分,学生们或座或卧,让人觉得相当美好!”行走在燕山二小的校园里,宋跃庆感受到校园处处透露出“以孩子的需要”为出发点的教育情怀。

返校后,宋跃庆在校内掀起了一场校园文化建设的大讨论,经过商定,“朴实自然,成全生命”成为校园文化内涵的核心要义。校园的面貌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校门的拐角处设立了“失物招领处”,这里摆放着学生捡来的衣物、钥匙等物件。正是学校的这一变化,为学生的生命成长打上了温暖的底色。

“目前,随着农村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已有许多在县城借读的学生转回到了所在乡镇的学校读书,农村学校的吸引力正在进一步提升。”溆浦县教育局局长严安民说。

教育精准扶贫让寒门学子在求学路上多了些温暖相伴

破穷障,结对帮扶强师资

下面的这些数据无不说明怀化市师资队伍的“不尽人意”:全市农村教学点教师平均年龄达57岁,乡镇中小学专任教师中,小学专科以上学历、初中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为75.72%、57.57%,中职教师学历合格率仅为49%……

为了迅速提高全市教师的综合素质,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湖南省教科院和长沙市教育系统分别与怀化市教育系统在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强力推进“校校结对帮扶工程”。

对于学校在结对帮扶过程中的发展,黄小平深有感触:“办学条件可以用资金来改善,但教育精准扶贫中有很多是金钱替代不了的。我们很需要这种‘造血型’‘功能型’的扶贫帮助。”

前不久,长沙市芙蓉区育英小学和溆浦县北斗溪镇中心学校结成帮扶学校。黄小平说,自己将带领老师们去育英小学进修访学,“不去现场永远不知道差距有多大。”

对此,怀化市教育局副局长周生来十分感慨:“校校结对帮扶,是怀化市教育精准扶贫试点的一项重要措施。它像一场及时雨,滋润着我们的教育。在结对帮扶过程中,省城名校给怀化的农村学校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干货’。”

“校校结对帮扶”成为了长沙、怀化两地教育的共同财富。这场洒向武陵山片区的“及时雨”,滋润着怀化教育自身的均衡,也给他们带来了长远的思考。

周生来表示:“如果只是简单利用教育部门的资源堆积来帮助学校,这种模式是不可复制、无法推广的。只有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信息化共享优质资源、优质学校结对帮扶等措施,才能加快推进均衡发展,提升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

针对农村师资队伍较为薄弱的现状,怀化市依托湖南第一师范学院、长沙师范学院、芷江师范学校等学校,在省内率先启动从本乡本土初中毕业生中定向公费培养村小、教学点教师工作。目前已为村小、教学点培养教师1200名,为本地区农村学校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师资。这一培养方式成为义务教育阶段乡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渠道。

同时,怀化市每年选派1500名左右城市优秀教师到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进行支教,不断更新当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其课堂教学技能和水平。

来自怀化市第三中学的匡农生老师于2014年8月前往靖州苗族自治县寨牙学校支教,担任九年级的语文、音乐教师,并兼任年级组长。匡农生将本校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课改模式在这里推行,却发现学生功底相对薄弱,不具备“动起来”的能力。课堂上,学生常常是一问三不知,陷入“优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窘境。“农村中学也要开展分层教学。”匡农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并将之付诸实践,学生编组、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类指导,就这样,分层教学在学校施行开来。教师因材施教,针对各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大家都能“摘到桃子”,课堂不再是满堂灌式的“你说我听”,学生的脸上也扬起了自信的笑容。

在溆浦县,他们则以“国培”“省培”“市培”计划为引领,组织教师参与各类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全县教导主任业务培训、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家长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学校食堂管理人员培训……翻开溆浦县2016年中小学教师参加县级培训项目计划表可以发现,培训项目涵盖教育教学管理的各个层面。教育培训不再是一剂包治百病的药方,每位参培者都能根据自己的“疑难杂症”寻医问药并对症下药,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困惑。仅在2015年,溆浦县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类教育培训的人数达6166人;2011~2015年间,教育培训惠及教师31094人次,成为“叫好又叫座”的教育精准扶贫项目。

“在教育精准扶贫中,提高老师们的教研水平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环。”怀化市教科院院长甘卓涛面对记者,聊了起来。

省教科院赴怀化送教送研,为教师送来精神大餐

2015年,怀化市中小学省级规划课题立项仅4个,处于全省落后地位,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的意识相对淡薄。针对这一情况,2015年省教科院赴怀化开办课题申报培训班,就“如何做课题”进行专项培训,参培教师达200人;针对全市申报的90项省级规划课题进行“一对一”辅导。2016年3月,教育科研扶贫怀化专场研讨会举办;4~5月,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的深度送教送研活动相继启动,诊断教学、示范引领、指导备课、深度研讨、成果展示等一系列教研活动在怀化铺展开来。

怀化市华美学校校长肖卫平是课题申报培训班的参培学员之一。此前自称是课题研究“门外汉”的他,在省教育科研扶贫专家的指导下,成功申报了怀化市级课题《传统文化背景下的家长课堂建设研究》,成为全市教育科研领域的“排头兵”。

变“输血”为“造血”,产业扶贫是关键

改穷业,扶持产业助脱贫

在溆浦县沿溪乡君健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挂着一块特殊的牌子:怀化学院教授工作室。原来,该合作社生产甜茶饮料的技术正是怀化学院生命与食品工程学院的教授指导的,目前产值已达1000余万元,为大山深处的农民带去了致富门路。

2014年,怀化学院专门成立了地方服务与合作处,并以重点学科专业为依托,立足怀化及武陵山片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与重点领域,在科技服务、文化服务、决策咨询及教育培训4个板块构建了39个平台,编制《怀化学院社会服务平台专辑》,并附上各平台详细联系方式,将专辑下发到市(县、区)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实现供需有效对接。目前,该校已实施地方服务项目131项。

怀化市市长赵应云说,变“输血”为“造血”,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而产业扶贫又要靠技术、靠人才。近年来,怀化市大力实施高等教育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大力支持怀化学院、湖南医药学院培育和重点发展支撑贫困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学科专业,为贫困地区培养敬业奉献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充分发挥高校以及职业学校在人才扶贫、科技扶贫、智力扶贫、信息扶贫和产业扶贫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校地合作。中央民族大学、湘潭大学、怀化学院等院校相继与怀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高职院校与溆浦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等11所职业院校开始“结对联姻”。

紧扣产业发展和扶贫攻坚,怀化市积极创办职业教育特色学校、特色专业。近两年,农村电商迅速发展,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缺口不断增大。溆浦县职业中专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的帮扶下,将原有的计算机专业与会计专业合并为农村电子商务专业,并于今年秋季开始招生。“这个专业的开设,将成为我校的又一‘吸粉点’。”学校副校长向勇难掩自豪。

截至目前,怀化市已有省级精品课程5个,省级精品专业7个,省级专业带头人15人,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6个。

抓好在校学生精准就业的同时,以怀化职院为代表的职业院校还为贫困户农民工提供精准培训,将职业技能培训课堂搬到农村,针对需求设置培训科目,吸引贫困户农民工参加培训,使他们外出打工有技能、在家致富有本领。2014年,怀化市培养中职毕业生1.7万多人,培训农民工1.4万人次,进行农民素质培训15万人次。

33岁的溆浦县农民张文权就得到了怀化职院系统学习家禽养殖的机会。原本只在家里小规模养些鸡鸭的他,“毕业”之后雄心勃勃,想要借助扶贫资金的支持,扩大规模、开展创业。

“教你怎样做老板。”竹鼠养殖户黄贻长这样介绍他所参加的创业培训。培训内容从成本核算到宣传营销,让学员们收获颇丰。他们还建立了微信群,时常讨论创业话题。今年,黄贻长扩建了自己的竹鼠养殖场,想为这道营养美味的野味寻找稳定的销售渠道。

要想在扶贫帮扶工作中突出“精准”,做到“扶真贫、真扶贫”,建立结对帮扶长效机制至关重要。

在溆浦县北斗溪镇坪溪村,记者就深刻地感受到了“精准”的力量。

出了沪昆高铁溆浦南站,步行15分钟便可抵达坪溪村。高铁疾驰而过的声音,打破了雪峰山脚下这个小村落的宁静。

湖南省教育厅驻坪溪村帮扶工作队已驻村一年。面对没有明显产业发展特色、村民脱贫致富门路不多的现状,省教育厅组织数百名来自机关和高校的专家,制定了“山村旅游”“教育扶贫”并举的脱贫方案。昔日朴拙的小山村正在实现向“小康村”的华丽转身。

“别看现在交通便利,以前这里可是‘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坪溪村村支书梁奇华坦言,闭塞的交通曾严重制约着村子的发展。这个在村民看来很有经济头脑的村支书,带领大家种过中草药、柑橘等,但因品种、销路等原因,产业未能持续发展,更谈不上经济效益。

梁奇华用“天时、地利、人和”来形容现在的坪溪村,他说的“人和”便是省教育厅帮扶工作队的进驻。令村支书犯难的村庄发展规划问题,工作队组织了一批批高校专家前来攻关。

目前溆浦县借助高铁打造雪峰山旅游景区,坪溪村是高铁游客的必经之路。村里有原生态的自然风光,也有源远流长的七姓瑶文化。专家一致认为山村旅游可作为坪溪村产业的重要突破口,这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

省教育厅将通过课题招标方式,遴选优秀的高校专家团队为坪溪村编制总体规划以及山村旅游发展规划、种植养殖规划。

“七姓瑶寨”农家乐依山傍水、风景秀美,附近有300亩连片景观油菜花田,但这个农家乐更让记者关注的是其组建模式:由村集体牵头,通过村民自筹、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社会引资等组建而来。村支委员黄贻长说,整个农家乐的建设资金为230万元,其中56万元是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

“在家门口就能工作,每月工资有1600元,还能照顾家里,太好了!”32岁的村民周爱华便是入股人之一。她不仅能在“七姓瑶寨”获得股权分红,还在这里担任服务员。“给我们的慰问金花出去就没有了,入股的钱却能带来更多的收益。”

除了“七姓瑶寨”农家乐,工作队还引导部分村民开展民宿型农家乐的探索,通过挨家挨户走访调研,目前已确定有发展意向、具备基本条件的农户26户。

今年开始,工作队决定定期举办各种山村旅游文化节,比如“油菜花节”“杨梅节”“七姓瑶文化之旅”等,并尝试将其发展为大中小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以此吸引人气,也为“七姓瑶寨”和民宿型农家乐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据黄贻长介绍,坪溪村常年在外务工者约300人,“致富技能缺乏一直是村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为此,省教育厅在该村开展的教育扶贫以“两后生”及青壮年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为重点,充分利用贫困人口建档立卡的信息资源,精确识别,将资源精准对接到每一个家庭。

省教育厅、省委教育工委发动16位厅委领导、17个机关处室支部、27个直属单位全部参与“一进二访”活动。厅委领导、机关处室各结对1户,直属单位结对1~4户,除省领导结对帮扶的1户外,其余95户贫困户全部在厅委找到了结对帮扶主体。

与困难群众“结穷亲”后,每位领导、每个单位到结对贫困户家中开展“一进二访”,既为贫困户送上慰问金,又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从自身和单位实际出发提出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帮扶的措施:一帮思想,二帮生活,三帮产业,四帮就业。同时,还依托有关高校成立专家咨询团队,负责对坪溪村经济社会发展及贫困户脱贫计划提供技术指导。

湖南省教育厅驻坪溪村扶贫工作队驻村一年多以来,队长颜慧林和队员苏学愚成了乡亲们交口称赞的“大好人”。96户贫困户的详细情况,他们都烂熟于心。近日,他们打算对96户贫困户进行走访,了解各户背后的故事,帮他们找到各自脱贫致富的“发力点”。

贫困的家庭各有各的故事,脱贫的道路也各有各的方式,但可以肯定的是,“精准”一定不是千篇一律的。

猜你喜欢

怀化市精准学校
怀化市城区交通拥堵成因及对策分析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怀化市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学校推介
八旬老人关爱情—记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区关工委主任崔之善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