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观察员”李夏洁:我在巴黎气候大会上发声
2016-08-04叶双舟阿友
叶双舟++阿友
我们将塑造青年人关注社会与现实的公民人格,让更多的普通人以公民记者的身份来感知社会的动态,见证时代的发展。
2015年12月底,巴黎气候大会盛大召开,包括中国在内的19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首脑、代表们聚首巴黎,共商构建气候治理新秩序。这场大会不仅同时得到全世界官方和民间组织的双重重视,更聚集了众多国家首脑参会。据统计,来自官方和民间组织共达4万人参加了这次峰会。在安徽,也有唯一一位代表民间环保组织受邀参会的“观察员”参会,她就是来自合肥公益环保组织绿满江淮的项目负责人美女李夏洁。一个普通民间NGO职业者,她有何能耐登上国际环保界最高殿堂?
让独立音乐人找到大众的知音
李夏洁1984年出生于合肥,中学就读于合肥市九中,大学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高考后选择生态这个专业,也许正是源于从小的家庭氛围:家里外公是从事林业工作,使得她从小对于植物、物种有一种特殊感情,打小就参加过生态环保方面的夏令营活动。在从北京林业大学本科毕业后,她选择继续到巴黎第九大学攻读可持续发展管理专业的硕士,这个决定是经过一年左右的认真考虑决定的,可以说,林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这些念头,始终在她的心头荡漾。在巴黎留学3年,学成归国后的2014年至今,精通法语的李夏洁一直在绿满江淮这个环保公益组织工作,一直是负责“银杏伙伴”项目的发展合作专员,这是由南都基金会发起的,旨在资助、推动青年人成为某一公益领域发展的领袖型人才的长期项目。
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李夏洁一直用行动在说话。在绿满江淮任职期间,李夏洁集中全部精力用尽毕生所学决意为合肥绘制一张绿地图。绿地图是什么?简单来介绍,就是以环保为主题的地图。采用由非营利性组织“绿地图系统”(Green Map System)所提供的全球统一使用的地图图例和绘图资源,标示出一个社区的自然、文化和可持续发展资源,比如回收中心、污水处理地点、公共艺术场所、社区花园和其他具有社会价值的商业地点等。每张绿地图上面都会使用统一的图示,标注出包括自然胜境、动植物分布、基础建设、文化景观、生态资源、环境资讯、交通步道、污染情况等十几类百余种地区信息,共同组成一幅反映社区人文生态景观的本土综合图谱。李夏洁所在的绿满江淮环境咨询中心,是绿地图在安徽地区的授权合作组织,同时也是最早、最完善、最权威的合作组织。早在2012年,绿满江淮就绘制了逍遥津公园的绿地图,2015年开始,李夏洁参与了和同事及合肥志愿者们设计绘制的杏花公园绿地图活动中。李夏洁希望利用绿地图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公众进行环境宣教,突出安徽本地的文化特色,普及公益机构的环保理念。
在环保界接触时间一长,李夏洁的视角得以拓展,开始关注国际环保界最高峰会----巴黎气候大会。巴黎气候大会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1次缔约方会议的简称,联合国气候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95年举行,以后每年召开一次。去年年会定于2015年11月30日至12月11日在法国首都巴黎的北郊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促使各国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使全球升温不超过工业革命以前的2摄氏。据英国气象学家的数据,截至到2015年1月,全球温度已比1750年上升了1.02摄氏度,而人类生存容忍的极限是升温2摄氏度,可以说地球上当今的气候形式是极为严峻的。中国、美国、欧盟、巴西、印度等大国或共同体对减排负有重要责任,在环境严峻的现实面前,大国合作意愿更为强烈。与此同时,各国民间组织也为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参会做足各项准备。
“观察员”之旅激扬青春
2015年4月李夏洁报名参会,幸运的是7月竟然接到CCAN(中国民间气候变化行动网络)的入选通知:鉴于其在语言上的优势和工作上的不俗表现,李夏洁将作为安徽省唯一一位代表民间环保组织的参会“观察员”,参加巴黎气候大会,接到通知那天,李夏洁欣喜若狂彻夜难眠。要知道,此行出钱资助方是依托中国民促会的中国气候变化行动网络CCAN,仅仅资助了中国本土环保公益组织(包括自然之友、绿满江淮等)4位青年及民促会2人共6人参加巴黎大会(包括自然之友、绿满江淮等),费用为每人1万6千元(包括机票、食宿费)。7年前的2008年,李夏洁刚刚踏入巴黎第九大学的大门,成为巴黎市万千学生中一名普通的中国留学生,和许多青年学子一样怀抱着学成后报效祖国的理想发奋攻读。7年后的2015年,她将重返巴黎造访故地,更是作为代表中国环保民间组织的一员,在世界级别的气候大会上发出中国环保NGO的声音,无疑将成为人生历程的一个里程碑。
一切准备就绪,等待出发
2015年11月28日下午,李夏洁从合肥新桥机场出发,先从合肥飞到北京用了2小时,后在北京机场等了9个小时,再用11个小时飞到法国巴黎。
来到浪漫之都巴黎会场,所见所闻令李夏洁感慨万千。当她实地看到作为东道国的法国,在开会的两周时间里所呈现的生态和循环经济理念,特别是体现在各个方面的零排放、零废弃、生态设计、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那些理念,种种细节深深震撼了李夏洁。李夏洁发现,巴黎大会参会代表用餐区域的原料约90%来自巴黎就地取材,从而节约了从很远地方运送食物的生态足迹。每天巴黎有发往场馆的200多辆摆渡车往返于各个车站之间,这些车都是混合动力的汽车;场馆内的垃圾都被运往一个离场馆1000米以外的一个临时建成的垃圾回收中心,而这些运输垃圾的车都是纯电动汽车。在巴黎气候大会期间,场馆每天大约能产生7吨的垃圾,这些垃圾被分为三类:蓝色的垃圾桶装纸、纸盒等类,黄色的桶装可以产生能量的餐厨垃圾,褐色的桶装可回收垃圾,而这些垃圾桶都是用旧的纸盒制成。
巴黎归来分享心得
参加巴黎气候大会期间,李夏洁特地带上了绿满江淮绘制的合肥杏花公园绿地图参会。
令李夏洁相当意外的是,外国朋友对合肥杏花公园的绿地图非常感兴趣,不少人找她现场咨询。经过专家们的鉴赏后李夏洁发现,这个绿地图有待完善的一个地方:它缺少英语同步配着,只有中文标识影响到它后期的推广和使用。李夏洁介绍,已完成的合肥两个公园的绿地图主要由合肥的志愿者协作完成,包括社区居民、学生和教师、自然保育爱好者、环保志士、自行车团体、热心地方文化传承的人等等,这些完全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民间代表汇集在一起,共同创造出一份代表当地真实的生活与生态的活生生图景。因此每一份地图都是独一无二,充满了城市原生态的风韵风情。“下一步,我们绿满江淮的计划是绘制合肥所有公园的绿地图,目前也和公园管理处及相关政府部门在联系。”李夏洁说道。
2015年12月12日晚上19时,巴黎气候大会通过了全球气候变化新协议,一句话概括这个协议的精神就是:全球共同努力,把全球气温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而努力。随后,绿满江淮联合乐施会、中国民促会等多家环保机构,对刚通过的《巴黎协议》联合发声回应,期待协定能在国内不同层面的治理中得到最好的应用,李夏洁圆满完成这次任务。而就在从巴黎回来的第二天,李夏洁就应邀给长江路小学栢景湾校区五年级的学生们上了一堂交流课,用一出环保情景剧的方式告诉孩子们,环保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小事”。李夏洁说:“这些也都是从巴黎回来后,我个人周边生活所发生的一些改变。”李夏洁笑着说:“这次确实增加了不少和媒体打交道的经验,的确,环保工作和环保宣传是同等重要的。实际地做环保工作是一个方面,但向媒体介绍自己参加气候大会的经历能起到宣传作用的话,可以影响到更多的人,让他们能关注环保、参与到当中来。”
谈到这次会议最大的感受,李夏洁说:“我的体会是很多国家的环保组织自下而上推动了谈判的进程,其中有个非常有趣的颁奖环节——化石奖,是由CAN(国际气候变化行动网络)颁发给当日在谈判中表现最差的国家。CAN是个国际非常有影响力的国际环保网络,它在国际上拥有众多的成员,通过每日傍晚在会场角落举办高调的颁奖典礼,推动着会场里的谈判进程。会议期间我有空就参与每天下午的化石奖讨论会,沙特总是由于在谈判中表现出阻挠的态度,经常被提名颁奖。感受更深的是,中国也在有力的推动着谈判的进程,和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不同的是,处于城市低碳转型期、承担着雾霾舆论压力的中国,会前十三五的煤控目标制定、国家领导人的亲自出席、会前雄心勃勃的国家自主贡献提交对协议的达成都有着有力的推动作用。”
巴黎大会之后,中国将作为轮值主席国主持即将在杭州召开的2016年G20峰会。在各国民间社会的推动下,G20议程中民间社会的发声机制逐渐成熟。从2013年俄罗斯G20开始,民间社会开始在G20平台提供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进行联合倡导。目前,李夏洁正和很多参加巴黎气候大会的国内国际NGO一起,参与针对民间组织C20的倡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