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铸支柱,引领学校“撑竿跳”
——访湖南省耒阳市三架中学校长蒋战修
2016-08-04刘鑫
文/本刊记者 刘鑫
文化铸支柱,引领学校“撑竿跳”
——访湖南省耒阳市三架中学校长蒋战修
文/本刊记者 刘鑫
>>蒋战修在办公室
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校园文化代表了一所学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具有可持续发展力的校园文化包含哪些内涵?如何定位并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怎样有效发挥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本刊记者走近湖南省耒阳市三架中学校长蒋战修,听他讲述三架中学是如何以校园文化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的。
春风化雨,打造润物无声的“精神文化”
记者:近年来,三架中学围绕“弘扬传统文化,凸显孝德文化”这一主线,根植于富有魅力的传统文化,不断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促进了学校的内涵发展。您是出于何种思考来定位学校的校园文化的?
蒋战修:“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2013年秋季建校以来,我校一直把“孝德教育”作为教育品牌,力求通过对孝德的大力宣扬和提倡,让师生浸润在仁孝的传统美德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学校以“弘扬传统文化、致力师生幸福”为学校发展愿景,让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学校精神之源、文化之源。学校各项工作都以“师生幸福”为基本立足点,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学生心中树立起一座人文的殿堂,让广大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在幸福中成长、成才;让全体教师体会到职业的自豪感、事业的成就感,在幸福中生活、工作。这一系列的先进理念就是我校的精神文化,有效地引领着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在校园环境打造方面,学校坚持以“仁”为本、面向未来的设计理念,将景观性、标志性、人文性与学校办学特点相结合,从学校理念、制度、视觉识别系统、整体和局部的文化营造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塑造了一个既充满现代人文气息,又富有中华传统文化韵味的和谐校园。学校以“孝德教育”为切入点,遵循“竞进不息、和以致远”的学校精神,力求“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体现出仁德竞进的精神面貌。
记者:除了通过显性建设将形而上的文化内涵传达给全校师生,学校还开展了哪些活动使校园文化的要义入脑入心?
蒋战修: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元素,班级文化是班级师生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此,学校充分调动各班师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师生的能动性,丰富班级文化内涵,形成内容丰富、异彩纷呈的班级文化。以班级为单位举办的故事会、佳作欣赏会、读书报告会、人物评论会等活动,做到了系列化、特色化、常规化,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同时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这些透着各自特色的班级文化,凝聚了师生们的智慧和汗水,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成为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简 介
蒋战修
蒋战修,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教育管理硕士,全国研究型校长,教育部第18期全国初中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湖南师范大学首届初中骨干校长高级研修班学员,全国非智力因素研究会理事、湖南省学校教育管理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学校心理教育学会常务理事。
多年校长工作中,他一边狠抓教育教学,一边艰苦创业,躬身践行“为师生的成长奠基、为师生的发展负责”的治校诺言。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刊物上,并多次获奖;2013年,把城乡接合部薄弱的三架中学成功改制,创办为全国首所九年一贯制留守儿童公立寄宿学校。
刚柔相济,制度、人文相协调
记者: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落实离不开一定的制度保障,贵校是如何将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化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更好地发挥其“刚柔相济”的作用的?
蒋战修:为适应现代教育改革新常态的需要,学校形成了竞争合作、科学自主的管理文化。实施全员聘任制,将竞争引入学校内部管理,实行分级部管理。学校管理在纵向上形成了以校委会为上层,德育处、教导处、总务处等为中层,级部为基层的纵向管理一条线。在横向上形成了以学科组、年级组、课题组为主的横向业务管理一条线。各处室在校委会的指导下,主任带领教师考评小组定时对各学段的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安全教育进行全程督查、评价和反馈。级部主任则对自己本部教师进行督查、评价,进而形成一级对一级评价,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分层评价机制。
学校在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文体活动等方面,让各学区展开竞争的同时,又在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共荣式”管理,从另一个角度促使教师成为教学研究中的合作伙伴。这种纵横交错的级部管理模式,既淡化了行政干部与教师的等级关系,又实现了教师的自主管理,为多元化、多层次地评价教师搭建了平台,形成了学校特有的竞争合作、科学自主的管理文化。此外,还通过“教代会”“恳谈日”等多种有效形式,倾听教职工意见,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成员的潜力和创造力,共同打造和谐的学校文化,建立了一套完整、科学、操作性较强的制度,提高了学校的规范化建设水平,为学校短时间内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记者:作为一种“亚文化”,校园文化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点,它往往以“教育场”的方式陶冶情操,规范行为,和谐融洽、团结合作的人际关系应该是激发全校师生认同感和使命感的首要前提,在这一方面,学校是如何做的?
蒋战修:和谐融洽、团结合作的人际文化是一个单位能够顺利发展的基础。三架中学确立了“和谐师生关系、师干关系、师师关系、师长关系、生生关系”五项目标。学校实施“微笑工程”“送温暖工程”,进行孝德教育,实行人性化管理,遵循“制度规范,奠定发展之基;情感管理,营造和谐之风”的管理原则,以制度为基础,以爱为核心,以合作为纽带,以理解为沟通桥梁,用情感去凝聚人、关爱人、发展人,给予师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使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和衷和谐蔚然成风。此外,学校通过定期召开社区教育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邀请大家走进课堂听课、建立家校联系卡,提高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极大地融洽学校与家长、社会的关系。
精准破题,课堂教学功能强
记者:作为传播校园文化的“有形载体”,课堂教学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灵魂。学校如何构建课程文化,从而发挥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功能?
蒋战修:我校将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锁定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上,立足于让课程资源从课内走向课外生活,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构造起多元开放、特色显著的课程文化。学校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本身的优势资源,开展“体育节”“科技艺术节”和“万花筒”式的课外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潜能、展现特长、张扬个性。本着“立足学校实际、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学校把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有机结合在一起,着手研发了各科校本教材,打破课内与课外、课本与生活的壁垒,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为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成为彰显学校特色的教育名片。
作为实施课堂教学的主力军,学校高度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树立了民主合作、和谐发展的教师文化,建立起科学、和谐的教科研管理机制。通过创设宽松的环境,赋予教师在学习、实践、研究等方面以充分的自主权。学校周四定时开展集体备课、说课活动,每周五开展教学开放日和学科沙龙活动,每月开展一次课题组交流活动。这些活动都是以研讨为平台,智慧共享、互相启发、共同研究、共同提高。着眼于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学校积极倡导教科研一体化,注重教研活动与课改实践相结合,教科研与教学常规相结合。一系列的校本教研活动,营造了严谨、务实、民主、宽松的教研氛围,形成了民主合作的教师文化,激发了广大教师互相学习、合作研究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