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BBC音乐

2016-08-04

音乐爱好者 2016年7期
关键词:厂牌四重奏协奏曲

《BBC音乐》

BBC Music

2016年5月号

● 英国作曲家彼得·马克斯韦尔·戴维斯(Peter Maxwell Davies)去世,享年八十一岁。他是曼彻斯特学派的代表人物,作曲风格多样性之高,在1960年的先锋派作曲家群体里也算出类拔萃。

● BBC 唱片大奖评选终于水落石出:帕帕诺指挥的《阿依达》获年度唱片可能在许多人的意料之外;BIS公司的尼尔森《第一、第三交响曲》成为了乐队奖项的头一名,指挥是奥拉莫(Sakari Oramo);合唱类最佳是舒尔特(Nigel Short)指挥熄灯礼拜合唱团演唱勃拉姆斯与布鲁克纳的宗教作品(Signum 厂牌);假声男高音雅罗斯基(Philippe Jaroussky)摘得声乐奖确是实力的体现;室内乐奖得主是哈斯(Pavel Haas)四重奏组,他们的两首斯美塔那四重奏赢得多方好评;DVD奖项颁给了Erato出品的普朗克歌剧《加尔默罗会修女的对话》;最佳新人奖花落舒曼四重奏组,他们的莫扎特、威尔第与艾夫斯的弦乐四重奏(ARS出品)虽初出茅庐,却已令人刮目相看;女小提琴家波杰凭借维瓦尔第拿下协奏曲类最佳;独奏器乐奖则由一枚Resonus厂牌的《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拿下,由长期在英国从事古乐的瓦特金(David Watkin)演释。

● “建立你的录音图书馆”栏目聚焦马勒的《吕克特歌曲》,英国女中音歌唱家珍妮·蓓克的版本列于首席是当之无愧的。不过另两个男中音版(格尔哈赫和菲舍尔-迪斯考)与女高音版(安娜·施瓦娜维尔姆斯)同样非常优秀。

《留声机》

Gramophone

2016年5月号

● 在过去的七年间,恐怕没有第二件“过时”的物理载体,能够迎来这样的大翻盘。虽然它们看起来像是“为四十岁出头的大叔准备的东西”,然而年轻群体在初次接触后,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稳定消费者。在《黑胶的逆袭》一文中作曲家马克斯·里希特(Max Richter)如此解释此中缘由:“它能提供一种‘集体回忆(collective memory),那是与往昔时代伟大音乐的联系。”

● 莫扎特的《降B大调第十号小夜曲》(K.361)作于1781年左右,稍晚于《伊多梅纽》,并在三年后首演。他写给十三件管乐器,共五个乐章,其技巧之复杂,进度之漫长,在莫扎特的管乐重奏作品里是绝对的佼佼者。那个“大帕蒂塔”的绰号,暗示着它绝非是莫扎特写给好友消遣的普通夜曲,庞大的管乐编制(巴赛特管和圆号的组合)有能力给出一种稠密深邃的音色——你无法从头几个纯情的小节里揣度到。一年前,指挥家平诺克(Trevor Pinnock)完成了这一心水作品的录制,他尤其青睐庞大的第一乐章广板:“真是天才手笔!引子慢极了,唯有孤零零的和弦,然后是单簧管琶音。一切都显得那么奥妙,你不禁联想:究竟会发生什么呢?真像是一场仪式啊。”他接着打趣道:“莫扎特手稿上的字迹仍旧能激发我的想象,如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的开头,第一单簧管声部有个小错,虽然我们不大方便说莫扎特失误了……我打了个电话给莫扎特,他表示喜欢我的演释。”

● APR公司的重磅再次来袭:从威廉·肯普夫老录音挖掘出的新套装,收有贝多芬的晚期奏鸣曲与协奏曲,其中1936年的《“槌子键琴”奏鸣曲》特别惹人关注,小册子撰写者将这版定义为该套中的“皇冠”——考虑到肯普夫在1920年的该曲版本已成传奇,新发掘出的录音自是无比诱人;贝多芬协奏曲录音是五首里的四首,第三和第四的音效相当不错,分别在1942和1940年由范·肯彭(Paul van Kempen)指挥乐队协奏完成——除了富特文格勒外,范·肯彭是当时在柏林演贝多芬的上佳人选。《第三钢琴协奏曲》的慢乐章肯普夫弹得精妙绝伦,而他的演奏一向以能在质朴清澈中孕育深度为人称道。另外,肯普夫一直会亲手撰写华彩乐段,譬如他为《第三钢琴协奏曲》所写的华彩乐段就比贝多芬本人写的要内敛许多。

猜你喜欢

厂牌四重奏协奏曲
B站《说唱新世代》收官 总播放量3.5亿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室内乐小品两首
太合音乐发起“独立音乐联合体”
走西口弦乐四重奏
海浪协奏曲(上)
海浪协奏曲(下)
室内乐组曲《绢道》第二组萨克斯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