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三峡》中的音乐美
2016-08-04周春华
周春华
郦道元的《三峡》是一篇绝美的文言写景散文,不仅给读者展示了三峡的景物之美,还用骈散结合的句式展示了它的语言之美。除此以外,笔者认为本文还有一种美——跌宕起伏的音乐之美。
由洪宗礼先生主编的语文苏教版七年级(上)中的第十五课《三峡》是一篇精美的写景散文。本文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的第三段,这一段也是其中的精华部分。仅仅155字却道出了如此丰富的景物,有隐天蔽日的高山;有素湍绿潭的水流;有清荣峻茂的植物;有直挂眼前的瀑布;有林涧长啸的猿鸣;有幽幽作响的渔歌。文中几乎每一句话都可以构成一幅绝美的画卷。作者写法又是多样的,有正面描写,如“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有侧面描写,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些句子都写出了三峡山势的高峻挺拔。写水也用到正面侧面相结合的写法,正面描写如“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侧面描写如“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写出了三峡水的凶险迅疾。
本文不仅景物美,而且语言的形式也很美。大致运用了骈散结合的句式,使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写景部分多用四字句,如本文中“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等一些四字词语,这些词语有的是上下对仗关系,却又不是生搬硬套,作者在一些句子中也加入了两个衔接字,于是读起来又显得活泼生动。
从郦道元的原文我们发现,郦道元自西向东一路顺流而下,细致地描写了三峡,即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全景,其中第二段内容为:
江水又东,迳巫峡,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圆如箪,或方如笥,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岭衡、疑。其翼附群山,并概青云,更就霄汉,辨其优劣耳。西,即巫山者也。其间首尾百六十里,谓之巫峡,盖因山为名也。
课后探究练习第一大题为: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教参的解读为: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特点。最后写三峡之秋的悲凉气氛。这样的解读我认为有些牵强附会。联系郦道元的原文,写巫峡已经从第二段开始了。在第二段中,作者已明确指出巫峡有一百六十多里长,所以理解了原文内容,则选文中“自三峡七百里中”的七百里是三峡的总长度,巫峡是其中的第二个峡。原文第二段属于引入巫峡内容部分,主要介绍的是巫峡形成的原因及巫山的整体面貌。从第三段开始,则是正式用工笔描绘巫峡的山水风光。由于第二段是介绍山,所以与之相联系的第三段自然也是从山写起了。这样从文章的衔接角度来说第三段要先写山,如果先写其它内容就显得衔接不自然了。这样也能回答上面课文后提出的第一个小问题,第二个小问题则可以从音乐美的角度赏析解读。
音乐的声部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五个:倍高音区、高音区、中音区、低音区、倍低音区。郦道元的《三峡》宛如一首交响乐,高低轻重的音调互相配合,使得文章读起来跌宕起伏。本段文字可分为四个层次,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层展示的是雄伟壮丽的高音部。在原文第二段的引导下,第三段以“七百里”为开端,气象万千,为读者拉开了一幅气势宏大的江山画卷。“两岸连山”展示了山的连绵起伏,“略无阙处”则写出了山的高险峻拔。这样又长又高的山把蓝天和太阳都遮住了,行走在峡谷中,游客只有正午才能看见太阳,半夜才能看见月亮。也就是说明三峡两岸的山峰几乎是直上直下。在这一层中,作者展示了三峡的雄壮之美,而音乐的高音部也是符合这种雄壮的基调的。如果要给这一层配音乐的话,则需要弦乐和鸣为主,配之以铜管乐器,则能把这种雄壮乐调表现出来。
其次,随着音乐的节奏,作者把雄壮之音推向高潮,进入了慷慨激越的倍高音区。三峡的水在夏天最有气势,这种气势首先表现在水量非常之大。夏天的雨水充足,河流水位急剧抬升,三峡本身山高峡窄,这样就更容易发大水,巫峡最为突出,所以巫峡的夏水就漫上两岸的山陵。水量大,流水速度自然就非常快,以致于上下航行的船都被阻隔断了。王永栋《“沿溯阻绝”当如何解释》文中指出,三峡的水位能从冬天的零米移到夏季的三十八米。如果夏季的水位达到三十四米以上,就要封峡,封了峡船就不能通行了。因为到达封峡的水位之后,水势特别凶,江心凸起,江水横卷巨浪,直冲两岸;或形成巨大的漩涡,不但木船不能通行,就是轮船也要停航。一定要“定脚”以后再退一米左右才能开船。作者又举出一个古代传送紧急公文的事例来进一步描绘巫峡江水流速之快,早上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一千二百里的距离,船的速度甚至比骑着奔马驾着长风的速度还要快,足以说明水流的速度非常快,稍有不慎则船毁人亡。这一层夏水着实凶险迅疾,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速度,更是一种激情,这里有雄浑的轰鸣声,给人的听觉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所以和第一层相比更加雄壮激越,自然应当比高音区还要高,属于倍高音区。
再次,读者不能总是停留在高音区,这样会造成神经的紧绷,听觉的爆炸。于是在经历了音乐的高潮之后,自然过渡到清丽平和的中音区。《三峡》的第三层春冬之景是秀丽的,给人带来无穷的趣味。这两个季节里俯视可以看到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一动一静,让人欣赏起来张弛有度,神经不再那么紧张。仰视可以欣赏两岸的美景,有怪柏、瀑布、茂树、盛草、美花,色彩丰富,一字一景,再配上幽幽的峡谷,则让人感觉到一种内心的平和,心灵的悠闲。这些景物也给读者营造了一种欢快明朗的氛围,所以符合中音区的特点。
最后,随着舒缓的中音,音乐的速度越来越慢,也自然渐渐过渡到了凄凉幽美的低音区。《三峡》的第四层中秋天的景象是凄凉幽美的,符合这一音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1.秋雨初晴有霜降的早晨是凄凉的。秋天万物枯竭,是一个萧瑟的季节,早上还有白霜,让人顿感寒冷,即使是秋雨初晴,在三峡这样一个特定的地方,温度想必也是很低的。这里树林浓密,山涧幽深,所以是寒冷寂静的。没有一点声音的幽幽山谷着实让人感到凄凉,这是从人的视觉和触觉角度来写的。2.猿猴的怪叫声也是凄凉怪异的。张思足《关于两篇文言文教材注释的商榷》中对高猿“属引凄异”做出了解读。“属”是“跟着唱起来”的意思。“高猿”应指大猿或老猿,它叫起来,别的猿也跟着叫起来,调子怪凄凉的。三峡的猿叫声的凄凉还表现在其他的诗句里,如:王昌龄的“行到荆门上三峡,莫将孤月对猿愁”,陆游的“故应未抵闻猿恨,况是巫山庙里时”, 王知人的“青猿唤破三生梦,白露重添一段愁”, 范仲淹的“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等都是对凄异猿声的描写。“猿”在古诗文中的意象就是凄凉哀伤,所以作者在本文中也采用了猿的意象,通过三峡猿猴的叫声表现出三峡之秋的凄凉,这是从听觉角度来写的。3.作者又从渔人的歌声中表现三峡之秋的凄凉。的确,生活在三峡两岸的渔民在水流速度如此之快,温度如此之低,气氛如此深幽的环境里捕鱼,来维持家里的生活,着实艰难万分啊。“泪沾裳”把自然景物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写出了三峡之秋的幽美,让读者又从侧面体会到三峡渔民生活的悲惨。在这最后一个层次里,通过景色的凄凉幽美让我们可以感受出该层次属于低音区。这样对三峡的描写音区越来越低,直至本段结束,达到余音绕梁的效果。
如果把本文用一个图例来描述出来,我想大致可以这样描述:
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本文所呈现出一种跌宕起伏的音乐美感,我想郦道元也应该是一位精通音律的大家吧。
参考资料:
1.王永栋《“沿溯阻绝”当如何解释》,《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年第3期。
2.张思足《关于两篇文言文教材注释的商榷》,《山西师范学院学报》197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