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职教产教融合特色品牌
2016-08-03李志红
文/李志红
打造中国职教产教融合特色品牌
文/李志红
>>梁平职教中心核心课改团队受邀到四川崇州市讲学
编者按:成功的道路有许多条,然而曾几何时我们却只专注于一条——那就是考上大学,成为“天之骄子”“社会精英”,唯此的人生才被认为是精彩。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科技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技能型人才变成了国家的亟需。职业教育对现代社会来说是一种很重要的教育类型,它可以满足个人的就业需求和工作岗位的客观需要,进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快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
“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职业教育既是教育,更是经济,还是民生”……伴随着中央领导同志一句句掷地有声的指示,职业教育展开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壮阔蓝图。作为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重庆市梁平职教中心奋勇争先,在职业教育的浪潮中与时俱进,砥砺前行,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谱写了一曲华美乐章。
校长:产教融合怎样“融”?
重庆市梁平职教中心是梁平县人民政府举办的,重庆市内外享有盛誉的一所职业学校。该校前身是清朝宣统三年(1911年)由梁平《易》学家、教育家邱渭璜建议创办的“梁山县乙种实业学堂”。2003年,梁平县政府将县内5所公立职业学校(梁平县师范学校、梁平县职业中学、梁平县技工学校、梁平县成人中专学校、梁平县卫生学校)整合组建,成立了重庆市梁平职业教育中心。
该校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为办学思路,以“把简单的事做好成就不简单的事,把平凡的人做好成就不平凡的人”为办学理念,以对中职学生基本素质“七个一”(一副健康的体魄、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一篇优美的文章、一手漂亮的书法、一项熟练的技能、一副响亮的歌喉、一颗感恩的心)为基本要求,倾力打造“有序教育、产教融合、职教高考”三张名片,铸就了独具特色的“书剑报国”职业教育品牌。
梁平职教中心李少军校长说,“梁平职教中心能有今天的成就,各方面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有政府的主导,有企业的信任,也有职教中心自身的拼搏。职业教育,是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的教育模式,因此,‘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最为主要的因素。而怎么‘融’是关键,‘融’字没有突破,产教融合就是一个虚的表面的现象。这个‘融’怎样突破,怎样实现产教的‘融’,这是每个职教人值得去思考的地方。”
打铁还需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再说的文雅一点,就可以换句孔子之言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梁平职教中心,首先看到一张响亮的德育文化名片,上面书写着四个大字:有序教育。据李少军校长介绍,有序教育是梁平职教中心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石,也是该校在重庆市职业教育界赖以成名的“秘密武器”。
在梁平职教中心,课堂是有序的,实作是有序的,集会休息都是有序的,该校推出的以“优雅举止是你人生第一张名片!”为主题的德育实践周活动,具有“将课堂上所学的德育知识运用于实践;让学生在管理别人中学会管理自己”两大鲜明特色。学校把中职育人内容浓缩成“七个一”,按照简单、易复制和快乐三要素的要求,通过有序教育大课堂这个载体,帮助学校不断实现大面积地把差生转化为优生的目标。
李少军校长说,“第一要素就是自身要有过硬的本事。就拿与平伟实业有限公司合作来说,他们是一个面向全球的大公司,产品一旦出问题,企业受到的损失可想而知。中职学生能不能完成生产任务、保证质量?事实就是,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该公司就打出了一幅标语,标语的内容就是‘向梁平职教中心学习’,原因就是他们看到了两点:第一,学生在里面每一天上下班都排着整齐的队伍,不仅能够完成生产任务,而且把车间打扫得很干净,工具摆放得很有序。第二是在就餐的时候,几百人就餐,离开就餐区餐桌上没有任何一点残留物。”正是这样的出色的学生队伍,为梁平职教中心带来了生机,带动了更多的企业关注梁平职教中心,与他们展开更加深入的合作。
政府的主导 纵观世界上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强制干预都是至关重要的。比如,美国1862年通过的《莫里尔赠地法案》,把联邦政府拥有的土地分配给各州和特区,用以创办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农业和机械学院。再比如德国,为在战后的废墟上实现经济腾飞,联邦政府一直强制推进职业教育,并独创了由政府主导、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享誉世界的“双元制”职教模式。
>>经验交流会校长跟嘉宾合影
在梁平县,县委县政府及其行业、各个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关注程度,在全国都应该是独树一帜的。据李少军校长介绍,在梁平职教中心破茧成蝶的艰苦历程中,当地政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们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敢于担当,先后投入2.1亿元用于建设职教中心新校区,积极引导学校与园区企业、重点龙头企业进行对接,大力推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推进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县政府还专门出台专题会议纪要,解决校企合作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校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可以说政府的主导和帮助为梁平职教中心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也正是李少军校长所说的第二要素。
要读懂企业 李少军校长说,“这第三个要素,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不能单方面索取。这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作为职业教育和学校、职教人,要走向融合的话,必须首先要读懂企业。读懂企业的文化,读懂企业的生产,读懂企业的管理。同时企业要融入学校来,要同时读懂职教的文化,读懂职教的管理,读懂职教的内在发展规律。只有这样,双方都读懂了对方,才能真正走向融合。”
企业:产教融合必须百花齐放才能春色满园
>>威风锣鼓
如果说产教融合是核心,那么,校企合作就是关键。中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办学的质量与品牌,决定了办学的内涵与方向。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学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是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梁平职教中心提出了“校企合作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最佳引爆点”的观念,力求探索一条适合现代职教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在这种观念的引领下,梁平职教中心积极与梁平工业园区、企业进行对接,大力推广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推进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三对接,打造独具梁平职业教育特色的名片,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引领就业新趋势。截至目前,梁平职教中心先后与重庆吉力、上海广达、上海昌硕、重庆平伟、重庆圣雅菲、重庆树德科技、重庆“3158”众创空间、福建晋江“奥金”服装、梁平“亨通汽修”等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逐步形成了以学生优质职业素养为支撑的政、行、企、校高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在这众多合作企业中,重庆3158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显得格外抢眼。3158是一家拥有十几年运营经验的互联网企业,他们和职教中心合作,成功创建“3158天鹰创客空间”,为职教学生搭建专门的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平台,天鹰创客空间受到外界一致好评,被称为产教结合的好模式。
再比如重庆市树德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实验、实训室整体建设服务的具有高新技术产品认证、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双高”技术企业。2015年,该企业将总部整体搬迁到梁平职教中心,其董事长和梁平职教中心校长在同一间办公室办公,这是梁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一个创举。
与梁平职教中心深度合作的企业还有重庆市圣雅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校企合作双方共同打造了“店校合一”的校企合作模式。2016年,该公司投入300多万,在梁平职教中心成立了旗舰店——圣雅菲康美国际,其员工和管理者就是学校“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和教师,旗舰美容店集教学、美容为一体,既为美妆专业学生提供实训基地,也成了该校学生就业创业的孵化店。
在校企合作取得良好成果的模式中,不得不提的是与重庆平伟的合作。重庆平伟是全国光电行业排名第二的企业。近年来,梁平职教中心外包的生产车间常年有300个师生,近4年的合作为该企业突破了5个亿的产值。现在社会上使用的苹果、三星、华为手机,很多的光源都是梁平职教中心的学生做出来的,而这一切也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为此,2013年,时任中共梁平县委书记的蒋宜茂和时任县长的吴盛海还亲自为校企合作授牌。
在梁平职教中心的校企合作模式中,这样的成果数不胜数。他们的模式推动了合作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持续输送了高技术、高专业、高素质的人才,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明显提升。
>>有序教育
学生:学习其中,成就其中,幸福其中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提倡职业教育固然不错,然而要明白职业教育不单是教学生一种比人家好些的职业,使得他容易赚钱,因为赚了钱不一定是快乐的;同时,需要教学生知道这种职业本身的好处,使得他对于这种职业有精神上的快乐。”职业教育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和极富挑战性的事业,职业学校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百年风雨沧桑,铸就了梁平职教中心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该校现有在校生3500余名,另有1000余名学生在外参加顶岗实习。学校下设机电、计算机、财经、综合四个专业部,实行专业部责任人管理制度;开设汽修、数控、电子、机电、财会、电商、网络、计算机应用、文秘、旅游、学前教育、美发与形象设计、航空服务等十多个专业,全方位满足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著名教育家黄炎培说过,“职业教育的目的,第一,谋个性之发展;第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第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第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梁平职教中心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使梁平职教中心培养出了无数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使得学校办学效益日益提高。而对于学生来讲,他们的适应环境的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对于技术的掌握也更加娴熟,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以及学习积极性,还真正提高了他们的综合能力。对于企业来说,这种合作模式也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企业解决了人才缺乏的后顾之忧。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展望未来,梁平职教中心广大师生员工将继续秉承开拓创新实干的精神,克服困难,群策群力,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办学内涵,倾力打造“有序教育、校企合作、职教高考”的三张新名片,形成独特的重庆职教现象,建立重庆职教高地,力争把梁平职教中心建设为全国中职名校。
▎重庆市梁平县职教中心校企合作纪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