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

2016-08-03毛必田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农经站丽水323600

中国农业信息 2016年9期
关键词:规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

毛必田(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农经站,丽水 323600)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

毛必田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农经站,丽水 323600)

摘 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新形势下,发展农村经济的一种生产经营体制的创新,对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云和县山都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为例,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 规模经营 发展 措施

1 云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云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显示出了生机和活力。至2013年12月,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335家,入社农户3 650户,带动农户2.26万户,联接基地4 595.1 hm2(其中,水面面积2 006.67 hm2),合作社生产已基本覆盖食用菌、高山蔬菜、有机鱼、茶叶、竹笋、林产品等主导特色产业。在规范化建设方面,云和县规范化合作社有122家。其中,国家级示范性合作社8家、省级示范社16家、市级示范社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当前,云和县山都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尤为抢眼,可为其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借鉴。该社创建于2005年11月,是集茶叶、食用菌、蔬菜、稻田鱼、田螺等农产品种养、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注册资金30万元。2012年末,拥有2个商标,资产总额为74.57万元,有固定资产31.67万元,入社社员112人。2010年,被评为丽水市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2011年,被评为浙江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多个产品,被评为丽水最佳城市礼品。

1.1 专业合作社的建设、管理及品牌建设

1.1.1 合作社的建设

多年来,山都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牢记宗旨,在云和县原云丰乡范围,积极发展种植高山白茶、高山蔬菜及香菇、黑木耳等产业,对合作社社员实行“统一供种,统一服务,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五统一服务。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周边7个行政村、600多户农户发展生产,对中心基地的农户实行保护价经营销售。到2012年,年销售收入48.61万元,净利润2.70万元。合作社有茶叶、食用菌、高山蔬菜等多种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100 hm2,年产茶叶(干)2 t、黑木耳、花菇等食用60多t、高山蔬菜10多个品种25 t。2012年,新增稻鱼共生基地1个,面积达3.33 hm2。

1.1.2 合作社的管理工作

该社内部管理,设有理事会、监事会,社员(代表)大会,各会活动正常,财务管理制度健全。每年,召开社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各1次以上。

1.1.3 合作社品牌的建设及产品的销售工作

目前,该社拥有“云河绿羽”、“云和山都”等2个商标。2002年,“云河绿羽”茶叶荣获中国名茶博览会金奖;2003年,被评为浙江省绿色农产品;2007年,被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同年,被评为丽水市绿色农产品,授权使用“浙江绿谷”绿色标志。2008年,高山茭白基地被评为丽水市放心菜基地三等奖;2010年度,被认定为无公害产地、无公害农产品;2012年,“云和山都” 黑木耳、香菇、“云河绿羽”茶叶入选首届浙江省(丽水市级、云和县级)最佳城市礼(名)品。

合作社的销售窗口运转正常,能很好地为合作社的社员销售茶叶、食用菌、蔬菜等农产品。2012年,合作社新增了1 个产品:“云和山都”黑皮花生,顾客反映良好。今后,合作社在继续做好原有基地建设和内部管理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品牌提升宣传。利用现有的中心基地,带动和辐射周边农户,发展多种生产经营,缓解山区耕地弃耕、抛荒现象,促进山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发展生态农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1.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运行模式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最理想的发展形态。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也就成为必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实践,使得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逐渐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从事同类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户、贩销大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自愿组织起来,在劳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最大特点,在于“产+销”一体,吸收众长,弥补农村合作组织形式存在的诸多不足。

1.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积极作用

(1)可以促进农户与市场的对接,使农民“种有所导、产有所销、销有所包”。农民专业合作社特点,是上联市场、下联农户,融产、供、销于一体。它能够运用市场信息的优势,指导和引导农民种什么、养什么,带动农民发展优势产业,形成“一乡一品、一村一品”;通过为农户统一提供种苗、技术等一系列标准化服务,组织农户按照市场需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种植、养殖;通过商标注册、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提高商品的附加值,提高商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真正实现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相对接。

(2)可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规模经营水平,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弱势群体组织,它的宗旨就是把农户组织起来,抱团经营,抵御风险。其一,直接与市场联接,实施订单农业,直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降低投资决策的盲目性。同时,联结龙头企业,增强技术、资金实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实施规模经营。其二,与农户联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助合作关系,面对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可以通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效地减轻风险程度。其三,实现利润最大化。通过组织统一谈判和销售,增加谈判“筹码”,最大程度地提高农产品销售利润;通过组织成员批量购进农业生产资料等,可最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将组织内部加工和流通环节所获得的利润,实行二次分利,有效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加,把农民承担的市场风险降到最低限度。其四,维护行业竞争秩序。通过为农户提供市场信息,牵线搭桥,把农产品有序地引向市场,从而提高组织化程度,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增强农民承受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

(3)可以促进农业科技知识的传播与科技成果的推广。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其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为会员(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服务。通过创办科技示范点(户)、示范园,举办培训班等方式,及时地将农业新技术、新知识传送给农民,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事实上,从国内外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功例子来看,农民参加的目的,不仅仅因为民主化管理和利润返还,或入股分红,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的还包括服务。

1.2.2 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直接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通过向社员提供新技术、新品种,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达到优质高价;二是通过为社员提供购销信息,降低市场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三是通过兴办经济实体,从事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将农产品加工或销售增值的部分利润返还给社员;四是利用成员间的辐射和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农户共同致富。

实践证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起到了建一个专业合作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片经济、富一方农民的作用,它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途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服务为桥梁、以经济为手段、以共赢为目的,把农民联合起来,办农村社区组织难以统起来的事,办经济技术部门难以包起来的事,办农民单家独户难以做起来的事。它对于推动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农民收入,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2 云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自身建设不规范

多数专业合作社能做到规范登记注册,而对开展正常工作所必须建立和完善的内部运行机制却关注较少,尤其是财务管理、民主决策、风险控制、利益分配等机制,运作不够规范。没有形成社员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决定权往往掌握在发起人手中;没有形成真正的风险社员共担机制,缺乏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的能力;没有建立规范的利益分配制度,一些合作社只有少数社员持股,其他社员只象征性持少量股份。

2.2 人才、技术、信息缺乏

合作社缺乏有实践经验、合作理念、市场知识的牵头人,农民缺乏合作知识。合作社的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难以深度开发农产品。由于思想保守,合作社之间的信息交流较少,供求信息渠道比较单一,影响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2.3 凝聚力小,带动能力弱

云和县有70%的合作社规模很小,受自然因素、市场因素影响较大,抗风险能力较弱,对农民缺乏足够吸引力,带动作用不明显。合作社与社员之间联系松散,许多农民在组织分工、科技推广、市场销售等方面得到的锻炼机会较少,民主意识、诚信意识较差。导致一些农民在销售行情好时,将产品自行出售给商贩;行情不好时,又一定要交售给合作社享受保护价,这非常不利于合作社的发展壮大。

2.4 品牌建设杂乱

仅茶叶一项,云和县就有云禅、梅之源、山里人、天成、高山阿婆等5家专业合作社,创建有“云河绿羽”、“山里人”、“仙宫雪毫”等多个品牌。同一类型产品品牌低水平重复建设,不仅使好牌子叫不响,削弱了产品市场竞争力,而且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

2.5 政府专项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政府用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的专项扶持资金总额偏小。2006年,云和县安排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资金仅30万元,到2013年,也只有65万元。县级几乎没有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专项补助资金,只有省级的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有项目补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因发展时间短,自身积累有限,资产总规模小,大多没有效抵押物,存在贷款难现象。合作社要扩大生产规模的厂房扩建、设备更新、技术引进等方面都受到资金、土地等方面制约。

3 云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改进措施

3.1 统一思想认识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一对合作社的认识,切实把发展专业合作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小县大城”发展战略的切入点来抓,作为扶持农业、支持农民的一件大实事、大好事来抓。各职能部门要坚持从农民利益出发,敢于打破条框束缚,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主动加强协调与联系,齐心协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3.2 加强宣传引导

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通过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合作社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合作社发展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帮助合作社算经济账、稳定账、技术账等灵活有效的方法,引导农民转变观念,自觉加入对口的合作社。要鼓励更多地经营大户、农村能人、基层农村干部放下思想包袱,创办、领办专业合作社,主动挑起带领农民共同富裕的担子。

3.3 开展规范化建设

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法》和《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等法律规定,结合云和县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认真开展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合作社的带动能力。特别是要促进合作社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3.4 推进资源整合

3.4.1 要整合品牌

按照主导产业、主导产品、“一县一品”的原则,集中力量进行品牌整合。近年来,景宁县就大胆地将茶叶品牌整合为“惠明”牌,有效地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云和县也可为同一类型产品,打造统一品牌,制订统一的生产标准,严格保证产品品质。在着力做强做大品牌的同时,可适当开发不同系列的同牌产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附加值。

3.4.2 要促进合作

鼓励现有专业合作社之间的联合或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整合。要充分发挥优势合作社在组织管理、技术培训、市场开拓方面的作用,带动其他合作社,实现共同发展。

3.4.3 要引导转化

积极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符合条件的合作社,转化过渡为农业龙头企业,为其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3.5 加大扶持力度

3.5.1 财政支持

县财政要确保原有扶持资金落实到位,并增加专项扶持资金额度。应对照规范性合作社建设要求,通过考核评审,有选择性地扶持那些办得好、有发展前景的示范性合作社,实行以奖代补的形式,每年表彰奖励一批先进合作社,不断壮大其发展实力。

3.5.2 信贷支持

金融部门要从农村实际和农民需要出发,把扶持合作社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要适当放宽小额贷款额度,方便合作社购买种苗、肥料、农具等生产资料的周转使用。同时,可参照“信用乡镇”、“信用社区”的做法,为合作社评定信用等级,扩大授信规模,提高贷款效率。

3.5.3 税收优惠支持

税务部门要抓紧明确操作办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社员和非社员(不超过社员部分)生产和初加工的农产品,免征增值税。要积极为合作社办理证照、发票领购及纳税申报等,提供方便和加强指导服务。

3.5.4 人员培训支持

要以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培训工程”为契机,制订培训计划,重点开展市场营销、信息利用、财务核算、诚信经营等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合作社带头人和参与农民的整体素质,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可组织合作社带头人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加强合作和交流。

3.5.5 科技服务支持

相关部门要及时为合作社提供各类产品的最新生产标准,积极引导农民运用标准化技术和方法进行生产。要努力提升传统产品质量,引进优良品种和精深加工技术,深入开发无公害绿色食品、反季节高效益产品。提高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切实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5.6 其他方面支持

要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合作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对合作社的办公场所、厂房、仓库用地申请,以及水、电、路等方面存在的困难,要优先考虑解决。

参考文献

[1] 周永姣.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运作模式探索.中华合作时报,2009

[2] 陈学军.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

[3] 陈润莲.我国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运行机制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7

[4] 刘苏平.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策略分析.二等奖获奖论文,2012

[5] 杨国勇.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建议.中国金融界网,2012

猜你喜欢

规模经营农民专业合作社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学困生的转化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湄潭土地改革实验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状况研究
农业规模化经营模式创新: 案例剖析
隆阳区农民合作社发展中存在问题及思考
甘肃农业规模经营个案解析、梯度划分与对策研究
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