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装备开启“蓝海市场”
2016-08-02周冠年王璐
周冠年 王璐
摘 要:今日的中国,将海洋经济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国家着力扶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的黄金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随着自身的跨越发展,必将成为中国海洋经济战略的助推器。
关键字:深海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蓝海市场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H17F01)
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稀缺,海洋资源逐渐引人关注。全球海洋资源开采日益高涨起来,海洋工程日益扩张,其装备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海洋工程是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而开展起来的全新工程领域,根据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开发难易程度的不同,海洋资源开发可分为海岸、近海、深海等系列海洋工程;具体而言,随着陆地资源的逐步枯竭及全球经济发展对资源的持续增长需求,以海上资源开采为核心的海洋工程,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对海岸、近海、深海等整体海洋环境进行工程化的新建、改建、扩建等一系列资源开发。
随着油气资源需求迅速扩大、石油价格维持高位运行,近海油气资源开发规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带动近海海洋工程服务装备市场保持持续稳定。随着近海和深海石油开采不断深入,近海石油开采逐步从富油区向中贫油区过渡,海域范围不断扩大,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开采难度不断提高。与之相适应,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扩大趋势日益明显。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从用途角度而言,国际上通常将海洋工程装备分为勘探装备、作业装备、生产装备及服务装备。海洋工程服务装备作为海洋工程装备的辅助型装备,主要是根据各种目的的海岸岸线工程、近海工程、深海工程和远海工程等海洋工程的需要,为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撑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主要包括地缘政治因素、设备更新因素及市场需求因素。其中地缘政治因素在于随着世界陆上资源划分已基本结束,海洋资源竞争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从而刺激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快速发展;海洋工程服务装备作为海洋工程产业的核心服务装备,在海洋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为海洋工程平台提供持续的作业、环保、协作、供应等全方位服务保障,其市场需求与海洋工程产业市场息息相关,随着现役海洋工程服务装备逐步达到其服役年限,设备更新需求将快速增长;市场需求因素则主要指油气资源市场需求增长及潜在海洋资源开发市场需求。
总体而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为海洋开发提供装备的战略性产业,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正在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
工信部2012年3月发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年销售收入达到2000亿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20%;到2020年年销售收入达到4000亿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国际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根据《规划》,我国将重点打造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三个产业集聚区,2015年销售收入均达到400亿元以上,2020年提高到800亿元以上;重点培育5-6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总承包商,2015年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以上,2020年提高到400亿元以上。《规划》还指出,2015年,国内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达到30%以上,2020年达到50%以上。届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主要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
据我国海洋石油2015 年远景规划,中国还要增加5,000万吨的海洋石油产量。未来5 年,我国将有30 多个油田待开发,需建造70 多座平台,新建和改造10 多艘FPSO,其中中海油需建造55 座海洋平台,6 艘FPSO,4 个陆地终端、铺设海底管线1,000 多公里,投资总量每年将以数百亿元以上递增。
欧美国家企业是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先行者,也是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的引领者。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亚洲国家的转移,欧美企业逐渐退出了中低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但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设计方面,因为开发北海油田而积聚了强大的海洋工程设备建造力量。欧洲船厂擅长建造海洋工程辅助船,其中挪威船厂表现尤为突出,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在25%左右。
就目前几大主要海工装备的建造情况看,海洋工程装备目前主要还是以欧美引领行业的主要方向,亚洲国家基本上垄断了自升式平台、半潜式平台、钻井船、FPSO、海洋工程辅助船等建造市场,国内还处于制造低端产品的第三阵营,在海工装备制造市场中份额还非常低。
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主要制造市场份额情况,三星重工、大宇造船、马来西亚航运、吉宝和胜科海事合计占全球半潜式钻井平台和钻井船在手订单超过80%份额。中国船厂中,烟台莱佛士和中远船务市场份额分别为8%、4%。相对而言,新加坡在钻井平台领域的竞争优势要小于韩国在钻井船和FPSO 建造市场的竞争优势,中国和阿联酋等新进入者已在瓜分钻井平台建造的市场份额。中东地区船厂凭借多年积累的海工修理经验和地理资源优势,已发展成为不可小视的海工装备建造力量,中国是另外一只极具潜力的海工装备建造力量。
国内莱佛士、中远船务的海洋工程订单及大连船舶重工的半潜式钻井船订单主要来自国外油气开发需求。国内自升式钻井平台和FPSO 建造趋于成熟,半潜式钻井平台处于初步发展阶段,钻井船还没有建造,2010 年7 月中远船务开始介入钻井船建造业务。中国海洋油气主要由中海油开发,中石化和中石油近年获得海洋油气开采权,但钻井平台很少,有新造需求。近年中国三大石油公司全球范围展开并购步伐,如收购海外海洋油气或在海外海洋油气勘探中标则产生海洋钻采平台需求。此外,如果中国与外国石油公司合作,提供援助开发海洋石油,此时如要求国外石油公司采购部分国内石油钻采装备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需求。随着海工需求的增长和莱佛士、外高桥等国内企业在手订单完成,国内在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建造及其他海工产品建造取得突破,我国在全球海洋钻井平台市场份额将持续提升。
近年来,中国制造或改造的高端海洋工程装备也在陆续交付国际客户,如各种半潜式平台、自升式平台、FPSO、FSO、海洋工程特种船将逐渐得到国际市场的认可。随着中国扶植海工装备制造政策发挥效力以及中国海工制造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未来几年中国海工制造在世界市场的份额必将增长到20%以上,海工装备制造产能也必将出现较大的增长。
我國海岸线18,400km,综合评估我国海域共有油气资源量350~400 亿吨石油当量。但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相对较低,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和装备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缺少必要的深海油气资源钻探、开采和生产装备。
可以肯定地说,未来10年我国油气产量将以20%的速度递增,海洋工程装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作者简介
周冠年,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工程师,博士。
王璐,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四研究所经济研究中心,工程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