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分析

2016-08-02柴郁

卷宗 2016年6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创新

柴郁

摘 要: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远途旅行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航空飞行,这大大推动了我国航空业的发展。然而,近些年,我国的交通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比如:高铁的产生与普及,使得航空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巨大挑战。所以,为了提高竞争力,对空乘人员的选拔要求开始逐渐提高,因此,传统的空乘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创新空乘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在面向学情、面向岗位、面向实践的理念下,根据空乘学生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创新型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空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空乘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符合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而且还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空乘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空乘人才不仅要具有广泛的基础知识、适应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等基本素养而且还要具备创新的精神和能力。这是现代空乘人才所必需的,这也是时代所要求的。所以,在进行空乘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现实的就业需求来培养合格的人才。在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不断的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学生能力和特点与社会的匹配度,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既能够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也能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1 情境体验教学

数字虚拟环境的构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科技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日常的工作生活。所以,在空乘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积极引用信息技术,为创新型教育的发展提高一种方便和服务。在开展空乘人才课程时,要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特点,在综合培训中心设置相应的仿真虚拟实践平台。比如:陕西青年职业学院为了提高空乘专业教学的质量,投入大量资金建立了西北第一个空乘专业实训中心,该实训中心包括客舱模拟实训室、空乘美容化妆室和礼仪形体实训室。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而言,空乘学生都是缺少实践的,但是通过这种模式的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直观体验的平台,有效的提高空乘学生实践实习的实效性。在虚拟的环境中教学,不仅可以丰富学习资源,而且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多感官的参与,可以有效的提高学习的乐趣和效率[1]。

(2)强化案例演绎。案例演绎在实际的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会与不同的人接触与交往,而且工作的环境也较为复杂,所以,通过开展案例式教学,重点研究各种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案例,能够使学生积极投身于案例中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它可以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性和解决各种冲突和问题的能力,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法。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建成模拟737服务客舱、形体训练房等四个校内实验室。实验室内,学生可以通过案例中的训练和操作,更好的掌握工作程序、机上常见服务等相关内容,并且还可以提高与顾客的沟通能力,进而不断扩展学生学习体验。

2 以实践成果评价毕业设计

空乘专业突出的特点有长期性、复杂性、突发性、服务性等特点,其中服务性是空乘专业的主要特色。所以,实践在学生实际的学习中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学习的第一要务是实践教育与实践参与、实践研究,因此,学生在设计毕业设计时,要充分体现实践的作用和效果。毕业设计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它不僅展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还体现了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复合能力。同样的,毕业设计的制定,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制定方案、写作论文的能力,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通过以实践的成果来评价毕业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南昌航空大学的课程安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能力、理论能力、技能培养和情境意识。在大学前两年,学校重视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理论素养;从大三实习开始,,学校更为关注学生的技能培养和情境意识,并直接使其与毕业设计相关,因此,为了做好毕业设计,学生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比如:乘务形象、航空救护等等[2]。

3 教育模式的体系化

与其他教学不同的是,空乘教育模式更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性。所以,在空乘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让学生体验真实的职场环境和空乘服务的经营状况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过程,这也是现在空乘教育模式所忠实的。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接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职场适应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等。通过各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学生可以在实践学习中检验自身的学习状况,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性历来被空乘教育模式所重视,所以一直被放在专业培养方案的重要位置。实践的内容主要有认知实习、专业实习等。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能够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需要中,不断的升华理解,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在未来的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3]。

与此同时,在空乘教育中,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精神教育,逐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

在空乘教育模式中,深化空乘的内涵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结合服务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更要考虑到服务业的一般规律来设置相应的综合素质培训活动。在培训活动中的指导要求是:高起点、高要求和高标准。不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比如:外语能力、写作能力、应变能力等等,通过体系化的教育和培训,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合格的综合型人才[4]。比如:南昌航空大学实行“四个不断线”的教育模式,在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坚决执行“四个不断线”:计算机的学习和应用不断线、外语的学习和应用不断线、形体训练的不断线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线,极大的促进了空乘学生的全面发展。再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人才培养计划共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课外训练和学生管理。其中理论教学主要包括文化修养、思想品德、管理素质、言语能力和专业知识五个方面;实践教学包括身体素质、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形象气质和艺术修养五个方面;课外训练主要包括实习实训、文艺演出、报告讲座、社团实践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学生管理分为就业管理、准军事化、操作评定、成绩管理和学习管理五个方面。这些都体现了我国空乘教育模式的体系化,为我国空乘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合格的人才,极大的促进了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空乘教育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实现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未来的就业趋势有机统一。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空乘人才教育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各种创新型模式逐渐的实际的教学中得到应用。所以,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要积极开展情境体验式教学,高度重视实践在实际教学中的作用,使学生在学校既能够学到空乘文化也能够培养专业技能,为未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周贤群. 空乘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分析[J]. 现代妇女:理论版, 2014,(11):279.

[2]于蓉, 周连斌. 我校空乘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创新[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5, 26(4):18-23.

[3]李广春. 我国高校空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讨[J].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2013,(3):34-37.

[4]陆筑平. 关于如何培养高素质高质量民航运输专业人才的建议[J]. 人才资源开发, 2015,(24):229-229.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创新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