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如何结合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

2016-08-02任达锋

卷宗 2016年6期
关键词:学习态度甲组身体素质

任达锋

在学校受教育的学生,由于受遗传素质、后天环境、个人努力程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术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在体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更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要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切实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素质教育的呼唤,是体育教师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攻克这一课题,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我们再体育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差异,优化教学过程,实施了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以“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依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理念,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提出了不同层次的学习要求,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采用多元化、多层次的评价方法,促进各类学术的体育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都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是一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素质教育模式。它克服以往“一刀切”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病,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区别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每位学生健康而活泼地发展。分层教学模式的整体要求为:

1 教学群体实施分层次

对每个教学班的学生进行体育知识、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等指标进行测试后,依据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为主划分组别。甲组由技术全面、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组成;乙组由中等技术、身体素质一般的学生组成;丙组由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较差的学生组成。但教学群体的划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教材的变化而变化,部分学生在此项教材中可能在甲组,而在学习另一教材时可能在乙组或丙组。也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差异,因而甲、乙、丙三组的成员存在一定的流动性,乙、丙的学生由上进心较强,刻苦努力,可能进入甲组;同样,甲组的同学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等原因,可能成为乙组或丙组的成员。

2 课堂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次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适应社会需求、素质教育和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自己的课堂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自己的水平目标,经过一步或几步完成本学段水平目标,不断为实现领域目标和课程目标奠定基础。甲组的同学能力水平较高,在达到本学段规定的水平目标后,可选择较高层次的水平目标作为发展性目标,不断拓宽视野,加深对知识、技术的理解,进行创造性地学习;乙组的同学由于体质和技术水平一般可按本学段的规定进行选择水平目标;丙组的同学由于基础较差,可降低水平目标,减少学习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荣誉感,体验成功感和喜悦感,逐步达到本学段的水平目标。

3 课堂教学过程实施分层次

1、讲解示范实施分层次。由于学生体育知识水平和技术技能的差异,因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技术的感知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讲解示范时应采取:基础知识整体讲,完整示范集体做,以保证全体学生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集体讲解示范法。对基础较差的同学教师只注重讲解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对动作基本技术环节的示范,不强调规范性知识和技术的细节;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教师注重讲解规范性知识和强调动作懂得技术细节;对于特别优秀的同学,教师不仅注重讲解规范性知识和强调动作技术的细节,而且应使其进一步加深对知识技术的理解,同时针对其特点进行创造性学习。教学组织形式可采用分组轮换或个别辅导的方式。

2、练习方法实施分层次。学生应结合自身的特点和教材特点,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恰当的练习方法,才能顺利地实现学习目标,体验成功的喜悦。例如在横箱分腿腾越练习时,分为“先进组”、“普通组”和“后进组”三个组,分别用纵箱、横箱、山羊三个组进行练习。这样做,“先进组”可以发挥能力,不断提高;“普通组”有积极性和上进心;“后进组”易于克服恐惧心理,便于突破。

3、辅导应分类进行。学生不能达到目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教师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找出病因,分类指导,才能事半功倍。比如有的是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呢的原因,教师应给学生指明身体素质不足之处和努力方向;有的是学习态度上的问题,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说服教育,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问题将迎刃而解;还有一些学生由于心理因素、技术概念模糊等方面的原因。因此教师在练习指导中应认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分类指导,方可事半功倍。

4 课堂教学评价实施分层次

教学评价是促进课程目标实现和课程建设的重要手段,具有导向、激励、改进、鉴定功能,只有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方法才能保证体育教学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健康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只注重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评价;只注重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评价,而忽视了学习态度、情感意志表现等方面的评价;采取统一评价标准,它压抑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兴趣爱好的发挥,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妨碍素质教育的实施。

新课程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现了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不仅注重终结性评价而且更注重过程性评价,强化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而淡化其甄别、选拔功能,把学生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感意志表现与合作精神纳入了学习评定的范围,而且更注重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的评价,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了多层次的评价方法。对成绩好、自信心强的学生,老师应用竞争评价的方法,提高练习的难度和强度,让他们有新的突破;对成绩一半的学生要采用激励评价方法,既肯定他们的成绩,又要找出不足,指出努力的方向,让他们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对于成绩较差、自卑感强的学生,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或不批评的原则,肯定他们的点滴成绩,使其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品尝成功的喜悦,让他們树立挑战新目标的信心和决心。

分层次教学有利于处理好面向全体育尊重个体的矛盾,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齐步走”中解脱出来,各类学生都处于积极的发展状态中,让学生既能“吃饱”,又能让学生“吃好”,还能“吃得了”,在原有体育素质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提高,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的健康素质,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我们将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对分层次教学进行实践——总结——再实践。

猜你喜欢

学习态度甲组身体素质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体育教学与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研究
义务教育学生参加课外补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与家庭背景关系的实证调研
吉林省大学生身体素质调查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