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商业银行如何迎对互联网金融冲击
2016-08-02吴菁
吴菁
摘 要:互联网金融是在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金融学概念之一。近几年,我国互联网金融迅速发展,模式层出不穷,对传统商业银行挑战极大。但泛亚、e租宝和大大集团接连涉嫌非法集资被查处引起了全国的关注,由国务院牵头,针对互联网金融的专项整治工作正在展开。本文主要通过梳理互联网金融模式与风险,与传统商业银行比较优劣势,并得出商业银行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在金融竞争市场中提高并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影响
0.引言
互联网金融是将资金的流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依托互联网发展、移动通信技术来实现的一类新兴的金融模式,近年来在国内急剧膨胀。最初被赋予“解决金融压力、下沉金融服务、合法民间借贷”的期望,但伴随着P2P跑路潮的频发,其信用、法律、操作等风险愈来愈被投资者、监管机构等冷静对待。连续3年来,政府两会工作报告都提到了互联网金融,今年的态度从以往的“促进健康发展”转变为“规范发展”。
1.互联网金融模式与风险
1.1 银行卡收单支付
支付结算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支柱,银行卡收单是支付的重要方式。此类业务主要指具有银行卡收单资质的收单机构通过受理终端为特约商户提供的受理借记卡或信用卡等银行卡,并完成相关资金结算服务,以赚取结算费用。这类最简单的模式看上去仅涉及操作风险,但若对商户资质把握不规范,为商户制造假资质、银行业信息,商户与持卡人合谋非法套现会频繁发生。
1.2 互联网支付
互联网支付是依靠互联网支付指令来转移货币价值以清偿债权债务关系的服务,通常借助手机、电脑等设备。现实中,互联网支付的客户信息管理落后,商户管理松懈,引发非法套现及网络赌博;系统技术升级落后,操作风险频发,发生系统被不法分子入侵、客户资金被盗划事件等,易引发一系列洗钱风险。
1.3 互联网金融贷款
互联网贷款可简单分为P2P网贷和电商小贷两类。2007年,P2P贷款正式进入我国,目前发展较为知名的P2P平台包括人人贷、拍拍贷、蜂融网等。截止现在,P2P平台贷款增长迅速,这与2010年后的利率市场化、民间借贷的火热息息相关。电商小贷则以阿里小贷为代表,在2010年以后有越来越多的电商涉足金融领域,腾讯、京东、百度、苏宁等陆续成立网络小贷板块。
众所周知,信贷风险高低取决于贷款者对借款者信息掌握的充分程度及其信用评估的准确程度。互联网虽然在形式上不同于传统的银行贷款,但内在的审批程序和征信评估并无实质变化,因此关键还是取决于贷款人对借款人信用风险信息的掌握程度。
1.4 互联网众筹融资
众筹融资主要是互联网金融中的股权融资模式。目前,互联网股权众筹行业已然成为新的发展热点,呼应着国家政策倡导的互联网+时代到来。股权众筹为创业市场带来新的融资方式,提高了融资效率,但发展背后也显现出一些行业乱象,亟待行业监管尽快出台,促进行业规范健康发展。
2.传统商业银行优势
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低、效率高、覆盖广、发展快等方面,而传统商业银行历史累积的优势更为得天独厚。
2.1 客户基础扎实
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资源丰富,源于其长期发展运营的先天条件。除了传统的支付结算类业务,在投资渠道多样化的今天,商业银行低风险的投资类产品仍为大多数人的主流选择。与大中型企业客户能够保持稳定合作与业务支持,同时又是小微类客户低成本融资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衷是主要为小微客户服务,定位较低,客户数量虽庞大,但不及商业银行客户综合性强。
2.2 资金供给充足
传统商业银行能够同时经营存、贷款业务,且资金量巨大,其银行存贷业务因此影响巨大。无论互联网金融发展如何迅速、吸引客户群能力多强,传统商业银行还是在资产规模、交易规模等各个方面占据主导地位,这是互联网金融不可对抗的。此外,商业银行的存款再创造功能可获得进一步的信贷扩张,其再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无可撼动。
2.3 风险管理规范
由于金融市场的外部监管约束日趋严格,同业竞争加剧愈发激烈,传统商业银行不得不时刻高度重视自身的风险管理问题。在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方面,商业银行通常会重视实践中的经验参考来优化风控流程,逐步规范建立优秀的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并健全各类风控的规章制度,将各类风险做到严格把控。商业银行能够保持长久的竞争优势和强化银行价值的基础,即不断提升和保证风险控制能力的先进性。
而互联网金融尚不具备商业银行的这一优势,例如:互联网金融没有能够信息共享的成熟平台,人行征信系统未对互联网金融平台开放;诸如商业银行内的内部控制、法律合规、不良贷款清收机制,互联网金融不能完全具备,这也导致其风险频发。互联网金融时刻暴露在法律风险和政策风险之中,与缺乏行业准入标准和有效监管也有着强烈关系。当前存在的互联网金融爆发的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不良事件,正是因为其违约成本极低导致。
3.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3.1 改变商业银行经营理念
传统商业银行在对公业务、机构业务和资管业务上受到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影响不大,可是在银行卡、零售端口的支付清算方面和小微贷款方面,是互联网和金融交叉比较多的领域,这也迫使商业银行必须在大零售环节进行转型,重视大数据的运用。
同时加深了“以客户为中心”、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的信念。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已不再仅仅通過商业银行完成简单的存储业务,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客户也对金融管理意识不断加强,大多数投资者希望银行提供专业服务来实现自己资产的最大风险承受限度内的保值增值。对于VIP类客户,他们的资金投入规模大、议价能力强,使得商业银行的基础类业务的盈利空间缩小。商业银行也愈来愈强烈意识到,自己不仅仅要满足客户的现实要求,还要进一步深挖和洞察客户的潜在需求,同时积极引导客户新的需求,银行自身价值也要得到提高。为满足客户的各类需求并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必须做到要善于发现有潜力的客户,争取到优秀的客户,并培养和提高客户水平。
3.2 降低银行风控成本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极大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使得利率市场化的节奏加快,以致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银行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银行可以借助网络,通过数据连接,掌握客户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通过数据分析降低风险防控成本。
3.3 改变竞争格局
由于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各具优势,因此很多银行都选择和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共赢,特别是中小银行,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的合作可以使得银行用较少的网点服务更多的客户,从而形成新的竞争力。这种新的竞争力的出现必然会对原有的竞争格局产生冲击,这无疑会有优化现有的银行市场格局。
4.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
4.1 提高分析大数据的能力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商业银行需要在大数据时代下改变过去传统的思考模式,要建立起分析数据的意识习惯,从理念上重视客户的交易信息,收集这些数据资料。传统工作中,商业银行的大量流水数据纷乱,而且内部各个业务部门较为独立,没有对杂乱的数据进行归纳处理。通过大数据金融手段,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起这些潜力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核查,提取有效信息,及时解决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提高银行的风险把控能力。从流程上说,即商业银行搭建大数据平台,整合客户信息,得到有效信息点,透过信息了解客户需求和消费理念,准确定位客户投资需求,打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设计更为符合客户预期的金融方案。另外,银行还可借此创新新的品牌和服务,有利于更加迅速准确的把握风险规律。
为了实现以上能力,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同互联网科技企业的合作。信息技术优势是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最大亮点,而商业银行对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是高度依赖,因此商业银行应该加强同科技企业的合作,并开发一系列适合本行产品的系统软件。同时,商业银行和互联网科技企业还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商业银行可以整合各个行业内大型企业的信息,互联网科技企业有大量小型网络客户信息和交易信息,双方可以资源共享。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自身的资金优势,与小微贷款经验丰富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合作建立小微企业线上融资平台,使得商业银行在小微贷款领域的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
4.2 创新网络平台
商业银行的网络平台可以发展线上線下相结合模式。线下是实体业务部门,实体部门要向财富管理方向转型;线上平台是网络平台,定位要更加简单明了,业务要符合标准化、大众化、流程化的方向。商业银行可以在网络上建立从储蓄到理财、贷款、资产评估等的一站式金融服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要不断完善电子支付系统,推动支付方式的不断创新,拓展与客户直接对话的手段,向电子支付产业链渗透。这一点可以借助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加强。
现在,各大主流银行已基本完成电话银行、网上银行和微信银行等渠道的建设,部分银行涉足直销银行领域,银行在不断突破自己的服务限制。
4.3 以客户为中心,提高客户体验
在贷前、贷中、贷后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体验满意度往往要高于商业银行。同样是小额信贷业务,互联网金融发放贷款的速度往往仅需要几天甚至当天到账,而商业银行需要经历申请贷款、贷前调查、逐级上会审批、签订合同和贷款发放等多个环节,时间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而以上环节大多适用于普通大中型贷款客户,很多环节不适用于小微。因此,商业银行应该针对不同类型客户制定对应操作流程,提高贷款审批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在产品的开发设计阶段,就要通过数据分析、测试,满足不同客户的消费习惯,方便客户,开发更多适合客户需求的个性化产品。近年来发展的“信贷工厂”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在摸索中迅速发展,虽然现阶段出现的负面事件频发,但不会阻挡其逐步完善发展的脚步,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而商业银行早已做好应对的准备,在利用自身传统优势的基础上,学习互联网金融的长处,积极探索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持续稳固商业银行的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1.苗文龙.《互联网金融:模式与风险》[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