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复老胶片的“积善之家”

2016-08-02王诤

北京青年周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积家老电影胶片

王诤

由于是电影记者出身,即便近年转行写写奢侈品精力有所分散,但一年一度上海国际电影节却一直是笔者哪怕自掏腰包也要去的。两年前,在番禺路上海影城观摩了作为第1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的 《舞台姐妹》——按照惯例,国际A类电影节开幕影片一般都选当年参赛或新近拍摄的片子,极少选择用陈年老电影作为开幕影片的。之所以选择《舞台姐妹》无疑是对该片问世 50 周年,以及对该片导演谢晋先生上海地缘性的致敬致意,另一个原因则是这部老电影的放映胶片并不寻常,而是经过 4K 修复后才“重见天日”的版本。彼时,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会长石川先生告诉我,此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与意大利博洛尼亚电影修复实验室合作,对该片进行了4K扫描、4K输出的全彩色修复,不仅在旧片修复技术层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在贯彻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修旧如旧”原则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他看来,这一创举“尤其对于起步不久的国产旧片保护与修复而言,完全可以视为是一次带有里程碑意义的标志性文化事件。

近年来,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旧片保护与修复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12年,传统电影胶片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停产,不仅意味着电影从此跨入全数字时代,也预示着100余年来作为电影主要物质载体的胶片,从此被纳入到历史文化遗产的行列。然平心而论,电影诞生百余年以来,无数电影佳作超越了时空,在灿若星河的电影艺术史中闪烁着熠熠光辉,成为跨越时代的经典之作。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电影艺术家用胶片承载艺术创作。历经百年风雨,如今胶片电影已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一大批优秀的电影随着时光的流逝,面临褪色、霉变、丢帧乃至损毁的风险,抢救、保护和修复胶片电影的工作迫在眉睫。

自2011年开始,积家携手上海国际电影节共同开启电影修复项目,这也是国内首次由品牌参与的电影拷贝修复工作。通过最新的技术手段,将传统物理介质记录的影片转换成数字格式,来抵御时光流逝带来的损耗。多年来,积家专注于电影事业本身,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传承华语电影的专注,延续电影文化的悠久历史。该项目引发了社会各界对老电影修复工程的更大关注,为守护中国电影遗产献上自己的力量。五年来,积家与上海国际电影节共同修复了《一江春水向东流》 (上、下) 《八千里路云和月》 《舞台姐妹》 《十字街头》 《万家灯火》 等数部经典影片。2016年,积家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合作走入第六个年头。在第19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双方联手呈现最新4K技术修复的吴宇森导演经典作品 《英雄本色》 。这部上世纪八十年代影片是吴宇森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树立起其独特的暴力美学风格,开创了新的电影流派,同时也提示世人不仅那些年代久远的胶片电影需要及时修复,相隔不远的经典电影胶片一样应纳入这一浩大工程。

“那些经过修复的中国老电影,诸如 《舞台姐妹》《万家灯火》 《窗外》 等十一部都是拿到意大利做的。每一部的修复价,视胶片本身残损程度而定,在十万至四十万。”积家全球传讯总监Laurent Vinay先生告诉我,在他看来电影修复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影片再创作的过程,如何在赋予经典新生命的同时,原汁原味地保留老电影独有的年代感,考验着电影修复工程师的技艺与匠心。一帧帧地修复损伤、打磨品质,电影修复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不只是技术,更重要的是经验的累积和对作品的感悟。而这,“一如积家大工坊的工匠们在打磨时计时,于分寸间平衡经典与突破的微妙关联,让每一件作品得以超越时空,成为恒久流传的经典之作。”

猜你喜欢

积家老电影胶片
No.8 胶片复兴使柯达公司产量翻两番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到哪里去看老电影?
重温老电影:怀旧,那抚慰人心的吸引力
胶片相机的维修 当胶片机出现问题了该怎么办
作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