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4岁老党员:“党员就要吃亏,吃亏是福”

2016-08-02

乐活老年 2016年7期
关键词:供销社小儿子生产队

84岁老党员:“党员就要吃亏,吃亏是福”

老党员:张秉权,农民,84岁,党龄64年

今年84岁的张秉权,一辈子总在“吃亏”。不仅自己吃亏,还“连累”了儿女。可是老张无怨无悔,“我是党员,吃亏是福。”

张秉权是抗美援朝时期入的党。朝鲜战场上,他是炮兵连的一名战士,曾经在一个站岗的雪夜,活捉前来侦查营地的联合国军密探。入党时,部队里一位“老革命”是他的介绍人,俩人文化水平都不高,张秉权只记住一句朴素的话:当党员就得准备吃亏!他把这句话当成自己的人生信条,“吃亏”了一辈子。

从部队复员后,组织上安排他回县城供销社当主任,老张不去,觉得这么好的职位还是留给别的同志吧,自己回老家种地就行,于是当了一名普通的农村基层干部,开渠挖河,开荒造田,和锄头、扁担打了一生的交道。

那还是大集体的年代,生产队分粮食,到最后分超了,差了几十斤,队长要一家匀一点,张秉权一扬头,“可我一家撮吧。”队长说也行,到明年补上。“几十斤粮食多大的事,不用。”他一句话拍了板。回家后媳妇拉扯着5个孩子说日子没法过,要回娘家,“天天稀粥菜饭,几十斤粮食能吃好几天干饭。你党员有本事,你今天别吃饭!”每到这时,老张不语,闷头干活,媳妇最终也没走成。

上世纪70年代,农村里上大学、上高中、当教师都需要推荐,而张秉权是公社农委主席,有“推荐票”。他的大女儿娟子初中毕业后在生产队劳动,算盘打得好,想进供销社站柜台,对于老张来说,签个字就能办。论个人能力,娟子也不差,共青团员,“铁姑娘”队长,阶级成分好。当时,社里有3个名额,大队报了4个人选,其中就有娟子的名字。队长拿着名单犯难,老张二话不说,叫人把女儿的名字划掉。娟子在家哭了好几天,村里人都说,划谁也不能划自己姑娘,有文化又好看,最够格。张秉权却说:我是党员,党员就得吃亏,划自家闺女,谁都没意见。

家中小儿子成绩好,高中毕业需要推荐上大学,老张不给儿子说话,媳妇哭着和他吵架,求着说:“让儿子走吧,上不了北京,读个本地师范总行吧。”他却说:“还是等我不在这个职位再说吧,不能让贫下中农对党的工作有意见。我是个老党员,不能带这个坏头。”就这样,小儿子没能得到推荐上大学的机会,而是做了大队的民办教师,1977年恢复高考后,才念了大学。

改革开放后,村里分田到户,村里几块没人要的地都分到老张家,气得亲戚直骂他是“二百五”,老张一笑:“是田就得有人种,谁让我是党员呢。我就不信,这地种不出高产。”他请来农技站的工作人员,取土壤化验,农艺师建议他种黄麻。那个冬天,他挖水沟,平洼地,改造土地后,田里的黄麻长得又高又粗,每年卖的都是一级品的价。

在家里,张秉权的《党员证》是用布包着的,放在炕柜最里面的角落,每月按时交党费,别人交5分,他就交1毛。

“党员就得吃亏,吃亏是福。”这是老张的口头禅,也传给了他的5个子女。

猜你喜欢

供销社小儿子生产队
供销社里攫取黑金的蛀虫
动物学校放寒假
浅析生产队政治夜校对农民的影响
山鸡舞镜
生产队的那些日子
爷仨钓王八
没收爸爸
统计信息
生产队里开大会
统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