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合作社要在供给侧改革中大显身手

2016-08-02孔祥智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6年6期
关键词:联合社结构性机遇



农民合作社要在供给侧改革中大显身手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2016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这是一个贯穿“十三五”时期的重大任务,也是农民合作社中长期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机遇。

合作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主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内涵丰富,其中之一即为“调结构、转方式”,这既是201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的延续,也是解决今年所面临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当务之急。如果从结构调整的角度看问题,1998年中央已经提出“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即着眼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瞄准国内和国际市场,依靠科技进步,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农村经济素质和效益。这样的判断无疑具有长期价值。那么,这次在供给侧改革语境下的结构调整和1998年的结构调整有什么根本性的区别呢?我认为,根本性的区别就是经营主体。1998年前后,土地流转只是极个别农民的行为;当前,土地流转面积占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总面积的比例已经达到1/3,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量出现,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核心主体。在这些新型经营主体中,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一般要领办或加入合作社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较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必须通过合作社才能维持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关系。因此,在新型经营主体中,合作社居于核心位置。这也决定了合作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核心地位,这一地位当然会给合作社发展提供一系列机遇,抓住、利用好这一机遇,必然会使农民合作社在“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再上一新台阶。

合作社怎样抓住供给侧改革的重大机遇

中央明确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意味着主要农产品的供给已经无法满足城乡居民的需求,因此,合作社必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深入研究需求侧,转变发展方式,把自身做大做强。从当前的形势看,主要有三大任务。

一是提高产品品质。近年来,部分合作社的产品出现了卖难,不仅价格低,有的甚至烂在地里,其根本原因是质量低下。据有的学者研究,当前我国中产阶级已经达到了三亿人,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合作社就要抓住这一需求特点,发挥自身优势,为市场提供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最好有绿色甚至有机认证。这样的农产品的市场表现好,能够为成员带来较大的经济收益。

二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当前,绝大多数合作社都致力于第一产业,要根据城乡居民的需要,及时转向三个产业融合发展,延长产业链条,拓展利润空间。其中,第三产业主要指乡村文化、乡村旅游、农家乐、农家旅馆等,尤其对于那些有一定旅游资源的地区,可以借助旅游资源的辐射效应,吸引游客到乡村进行休闲和体验。大中城市郊区的合作社甚至可以以此为主业。这里的第二产业指的是为第三产业服务的二产,而不是大型加工企业的深加工产业。

三是积极发展合作社联合社。即在条件成熟时促进合作社之间的联合与合作。目前,农民合作社的平均成员数只有不足70户,对市场的影响很小,这是合作社农产品依然卖难的内在原因。由于合作社利用的是熟人社会,因此,单个合作社做大并不容易,而多个合作社联合的条件在很多地区已经成熟,因此,大力发展同业合作社的联合社,或者在产业链基础上的联合社,是改善供给结构、提升农产品品质、促进三产业融合的必由之路。

■ 文/本刊特约评论员 孔祥智

猜你喜欢

联合社结构性机遇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2020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利润表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RCEP与房地产机遇
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新时代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