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平台的“园林植物”课程辅助性学习方法的探讨
2016-08-02刘秀丽伦小秀
孙 明 高 鹏 刘秀丽 程 翔 伦小秀
(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 100083;2.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基于微信平台的“园林植物”课程辅助性学习方法的探讨
孙明1高鹏2刘秀丽1程翔2伦小秀2
(1.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2.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微信(Wechat)是一款具有通讯、社交和平台化功能的手机软件,是一种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微信的通信功能和社交功能提升了微信用户间的互动交流,同时它的平台化功能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移动应用方式,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注入了新的力量。借助微信平台,探讨了“园林植物”课程辅助性学习的方法:首先,可以利用微信演示“园林植物”课程的教学内容;其次,可以利用微信拓展“园林植物”课程的教学内容的范围。教师通过微信平台,将有关“园林植物”课程的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融入其中,突破了课程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个性化学习的环境。
关键词:微信平台;园林植物;辅助性学习
一、“园林植物”课程教学的现状
“园林植物”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的课程设置中,园林植物类课程从大学1年级的第一学期到大学4年级的第一学期均有分布,贯穿整个大学4年的学习过程,可以说植物的识别与应用对于该院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技能。“园林植物”课程内容涵盖了植物学、园艺学、树木学、花卉学、植物生态学、美学、遗传育种与栽培养护、植物造景与配置等多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1]。“园林植物”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在熟悉园林植物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植物的优化配置、养护管理和进行植物培育的能力,它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目前“园林植物”课程仍采取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无法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具备实际操作技能。例如在学习园林树木学及园林花卉学内容时,教师在课上要讲解大量的花卉、树木的种类,学生很难立即消化接受,更别说将学到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迅速掌握该课程的要点并转化为自身技能,一直是每个任课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2]。
二、微信平台与“园林植物”课程教学的关系
微信是一款具有通讯、社交和平台化功能的手机软件,也是重要的移动互联网入口。微信的通信功能和社交功能提升了微信用户间的互动交流,同时它的平台化功能也提供了一种新的移动应用方式,为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注入了新的力量,特别是为“园林植物”课程的学习带来新的机遇。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平台,将有关“园林植物”课程的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融入其中,也可以开发课程内容的订阅推送功能和自动回复响应功能,为学生提供课程的学习内容[3]。微信平台突破了传统“园林植物”课程教学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学生营造了个性化学习的环境。据调查,大学生更喜欢在移动中获取课程资源并进行交流,他们不喜欢专用的“学习管理系统”[4],而微信平台恰好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要求,从而调动了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微信平台进行辅助性学习的框架见图1。
图1 利用微信平台开展“园林植物”课程辅助性学习的组织架构与内容体系
学生通过微信的关注公众号、添加好友、添加群等方式与教师联系起来,实现了园林植物学习资料的订阅推送和学习资料的检索。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微信反馈给老师,老师通过微信给出解决的办法,微信平台实现了学习资源的共享。同时学生与教师在课下的交流和沟通不断增多,教师通过学生反馈的问题,可以准确地把握学生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结合的程度,可以较好地解决“园林植物”课程学习中教与学、理论与实践更好结合的问题。
三、开展基于微信平台的“园林植物”课程辅助性学习的探索
(一)利用微信演示教学内容
在正式授课前,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将相关的视频短片、图片、幻灯片或文字片段发给学生,使学生提前进行预习,以便能够快速融入到课堂之中。手机的便捷性可以使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随时随地学习。教师还可以开发关于园林植物的测试游戏,起到随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
“园林植物”课程教学内容较多,学生不能及时消化吸收,也无法及时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运用到生活中。为弥补这一缺陷,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学习要点,上传有关学习资料。学生也可以在微信平台上交流学习的难点,把课上没有学明白的地方再学一遍。微信平台将成为学生“再学习,再掌握”课堂重点知识的源地。
(二)利用微信拓展课堂教学的范围
研究发现视觉图片随记忆保存时间的增加变得更规则、更对称[5]。如在园林植物的学习中,学生要对大量的植物和树木进行形态学上的鉴别,以为将来的植物配置做好准备。对这部分内容,除了课堂识记、公园实习外,学生没有其他途径对花木品种进行记忆。而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可以将学生所要掌握的树木、植物品种的图片通过订阅推送功能发送给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延伸到每个人的手机上,让学生随时随地对园林植物进行记忆和识别。目前,北京林业大学正在建立树木二维码数据库,通过微信二维码扫描功能即扫描树木铭牌上的二维码,就可以直接链接到数据库获取此树木的拉丁名、产地、生态习性和园林用途等详细信息,见图2。
图2 运用微信二维码扫描功能链接树木二维码数据库
此外,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也利用微信将《中国植物志》制作成客户端模式,通过微信可以轻松地查看并搜索植物种类,极大地丰富了园林植物微信自助学习体系。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平台中的朋友圈、微信群以及微信讨论小组等功能,进一步拓展课堂教学内容。
1.微信朋友圈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此时的学生张扬个性,对生活充满了激情和热情,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在朋友圈内,教师可以上传学习软件、相关资料或者音乐,师生之间可以相互“点赞”“评论”,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并对学生的意见进行回馈和引导,达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的。学生也可以在朋友圈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分享各个资料的链接,教师和学生对所学知识保持同步的熟悉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2.微信群和讨论小组
微信群是微信里一项多人聊天交流的功能。群主在创建群之后,可以邀请自己的好友加入该群,在群内不仅可以聊天,还可以共享图片、视频、网址和学习资料等。学生还可以建立讨论小组,对课上的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也可以邀请教师加入群中。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及时向教师请教问题,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增进了师生感情,避免了面对面交流的心理压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在群里分享学习心得,答疑解惑,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并针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既要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问题,也要解决学生思想的问题。微信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信任,教师变化着不同的角色,在不知不觉中教师的引导改变了学生一些不成熟的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情感过程和认知过程的统一[6]。在教学中,师生情感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教师爱学生,鼓励学生,学生在精神上将得到满足,从而也爱师、敬师,把教师的要求变成自身的需要,并经过不懈的努力,转化为自身技能。
四、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园林植物”课程辅助性学习的预期效果
有关资料显示,东北师范大学利用微信给学生提供了“摄影基本技术”课程的预习资料,创建了摄像作品交流评价平台,获得90%以上学生的喜爱;湖南科技学院利用微信平台向学生发送“二维动画设计”课程学习资源,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微信公众平台辅助课堂教学的满意度达到93.6%。学生表示,微信平台对自己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丰富了获得知识的途径。
因此,将微信平台引入大学“园林植物”课程的学习,使其成为学生自主学习交流的平台,是网络教育环境下大学园林植物学习的形式之一,微信平台辅助“园林植物”课程的教学手段也会对大学其他课程教学起到启发作用,微信平台辅助教学的应用前景良好。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由于微信网络平台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教师在讲解某一植物时,学生可以当时就翻看该植物的信息,查看树木花、叶、果、干等部位的清晰图片,这样,相对于脱离实体的文字性描述,这种图文并茂的信息化方式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其次,学生可以针对自己在学习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手机拍照给教师留言提问,这样园林植物的具体问题可以通过图片加文字叙述的形式快速解决,提高了“园林植物”课程学习的准确性。
(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对于某一植物信息,教师并不能非常全面地解读给学生,但是利用微信平台,教师可以将各种植物的资料十分详细地推送给学生,作为预习阶段和课后复习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强弱,将有针对性的学习资料发送给具有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与学生实现点对点的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因为学生在微信上可以预览“园林植物”课程内容的相关信息,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针对某些植物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课堂气氛活跃,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在课下,学生对课程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疑惑也能及时通过微信平台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多样化的交流方式,增进了师生间的联系。
但是,微信教育平台无法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只能作为网络时代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要正确认识微信平台在学习中的作用,并对微信教育平台加强管理与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辅助性学习的作用,促进“园林植物”课程的教学效果。
资助项目: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资助项目“百合花香释放机制及单萜合酶基因表达和功能研究”,项目编号YETP0747;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教学改革项目“园林树木栽培养护学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建设”,项目编号BJFU2012JG011。
参考文献
[1]胡群霞,张园园.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234-237.
[2]纪家涛,韩庆奇,刘安安,等.论微信在动物外科教学中的作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2):367-370.
[3]王萍.微信移动学习的支持功能与设计原则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9):34-40.
[4]肖俊洪.移动学习:研究、实践和挑战[EB/OL].(2013-04-15)[2014-12-15].http://blog.sina.com.cn/s/blog_6cec2abf0101cu18.html.[5]WELDON M S,ROEDIGER H L.Altering retrieval demands reverses the picture superiority effect[J].Memory &Cognition,1987,15(4):269-280.[6]曹艳敏,张爱华.从功能到存在: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10(7):105,108.
(责任编辑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