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脑梗死继发癫痫治疗前后D-二聚体 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意义

2016-08-02纪新博符碧薇顾申红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13期
关键词:二聚体癫痫脑梗死

纪新博 符碧薇 顾申红

1)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海口 570102  2)海南医学院理学院形态学实验室 海口 571100



老年脑梗死继发癫痫治疗前后D-二聚体 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意义

纪新博1)符碧薇2)顾申红1)

1)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口5701022)海南医学院理学院形态学实验室海口5711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继发癫痫治疗前后D-二聚体、IL-1β和TNF-α水平的变化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继发癫痫情况分成癫痫组(A组,n=83)和对照组(B组,n=55)2组;将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老年健康志愿者归入对照组(C组,n=50)。3组均使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D-二聚体(D-D),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比对3组受试者入院时(T1)、就诊后(T2)各时段内D-D、IL-1β及TNF-α等指标变化情况,记录不同脑电图严重程度患者各指标差异。结果(1)T1时,3组D-D、IL-1β及TNF-α等指标检测结果对比,A组>B组>C组(P<0.05);T2时,A、B组各指标均较T1时显著降低(P<0.05),且A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B组(P<0.05);(2)A组根据脑电图检查结果分成正常组(n=6)、轻度组(n=15)、中度组(n=39)和重度组(n=23)4组,D-D、IL-1β及TNF-α等指标检测结果对比显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IL-1β及TNF-α等指标参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的过程,可将其作为降低脑梗死后继发癫痫风险的针对性指标用于临床中,以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继发癫痫;D-二聚体;IL-1β;TNF-α

脑梗死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同合并“三高”、吸烟、饮食不当、缺乏锻炼、精神压力过大、家族遗传史等因素相关[1],积极有效的治疗干预是促进病情转归、降低复发及死亡风险、延长生存期的关键。老年患者受机体器官功能衰退、耐受性较差、免疫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临床治疗难度大,脑梗死后恢复期长,部分还存在并发癫痫及严重后遗症风险[2],于患者预后提升不利。本研究探讨D-D、IL-1β和TNF-α水平在评估老年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风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02—2014-03收治的138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均通过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3]中脑梗死诊断标准。根据其发病后继发癫痫情况分成癫痫组(A组,n=83)和对照组(B组,n=55)2组,A组患者符合《神经外科学(第3版)》[4]中癫痫诊断标准,其中男44例,女45例;年龄63~79岁,平均(68.5±5.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4.5±2.2)h;合并高血压52例,高血脂症33例,糖尿病30例,冠心病22例。B组患者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62~78岁,平均(68.3±5.6)岁;发病至就诊时间(4.6±2.1)h;合并高血压31例,高血脂症21例,糖尿病18例,冠心病12例。将同期入院体检的50例老年健康志愿者归入对照组(C组,n=50),男24例,女26例;年龄63~80岁,平均(67.9±5.2)岁。3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1)符合脑梗死和(或)癫痫诊断标准者(A、B组);(2)各指标检测均正常者(C组);(3)临床资料完整者;(4)通过药敏检测合格者;(5)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6)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3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或恶性肿瘤者;(2)中途退出治疗、死亡或随访期失联者;(3)年龄<60岁或>80岁;(4)相关治疗禁忌证者;(5)合并精神疾病、意识障碍、语言障碍或听力障碍者;(6)治疗或护理依从性不足者;(7)入组前接受其他治疗方案者。

1.4方法

1.4.1检测方法:3组均常规取晨起肘前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后分离血浆,使用D-二聚体试剂盒(上海邦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参考相关说明书联合双抗体夹心法检测 D-D水平;取上层清液,使用白细胞介素-1β试剂盒(上海邦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及肿瘤坏死因子-α试剂盒(上海邦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参考产品说明书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L-1β和TNF-α水平;详细记录检测结果。

1.4.2治疗方法:A、B 2组完成指标检测后均接受吸氧、降压、降糖、营养支持、降颅压、溶栓等脑梗死的常规治疗措施,A组同时口服卡马西平片(生产企业: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规格:0.1 g×100 s,批号:国药准字H11022278),0.1 g/次,po,tid。持续治疗6个月后再次检测D-D、IL-1β及TNF-α等指标,记录其检查结果。

1.5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3组受试者T1、T2时段内D-D、IL-1β及TNF-α等指标变化情况,记录不同脑电图严重程度患者各指标对比差异。

2结果

2.13组D-D、IL-1β及TNF-α等指标变化比较T1时,3组D-D、IL-1β及TNF-α等指标检测结果对比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时,A、B组各指标均较T1时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检测结果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指标变化情况比较±s)

注:与治疗前对比,*P<0.05;与B组对比,&P<0.05;与C组对比,@P<0.05

2.2脑电图严重程度同各指标的关系分析83例A组患者根据脑电图检查结果分成正常组(n=6)、轻度组(n=15)、中度组(n=39)和重度组(n=23)4组,D-D、IL-1β及TNF-α等指标检测结果对比显示正常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脑电图严重程度同各指标的关系±s)

注:与正常组对比,&P<0.05;与轻度组对比,@P<0.05;与中度组对比,*P<0.05;与重度组对比,#P<0.05

3讨论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以中老年人为高发群体的常见脑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预后差、致残及致死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及预后质量,给家庭与社会造成沉重负担。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病后继发癫痫也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话题,如何有效提高早期干预治疗的针对性及有效性以降低并发癫痫风险也被各学者列为研究重点。本文发现上述三项指标可作为评估60岁以上老年脑梗死患者并发癫痫风险的重要依据用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工作中,同徐浩等[5]报告结论基本一致。本研究显示,发病后继发癫痫患者所在的A组D-D、IL-1β和TNF-α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所在B组及健康志愿者所在C组,说明上述三项指标同脑梗死后癫痫的发生关系密切。血浆D-D作为临床评估纤溶活性的重要指标能直接反应机体对纤维蛋白的降解状态[6],脑梗死后继发癫痫患者D-D水平为对照C组的4~5倍,为B组的2倍,说明大部分A组患者均存在凝血或纤溶系统异常症状,血脑屏障通透性提高使得大量炎性因子进入血液循环中,促使血液中IL-1β及TNF-α水平迅速增加;激活后的凝血途径会加快纤维蛋白的降解速度使得血浆中D-D水平在短期内快速提高。杨春杰[7]也得到类似结论。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癫痫严重程度越高者各指标示值越高,提示临床可将上述三项指标作为评估老年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病情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以提高治疗针对性,促进病情转归。姚晓喜等[8]也对上述结论予以支持,其还指出,脑皮质梗死、脑梗死面积超过一侧半球面积的25%、复发性脑梗死、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均为老年患者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影响因素,临床需重点监测满足上述条件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以便予以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患者预后质量。本研究仅将三项指标纳入研究范围,并未就老年脑梗死后继发癫痫的危险因素展开讨论,可扩大样本容量后将其作为后续课题展开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D-D、IL-1β及TNF-α等指标参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继发癫痫的过程,医师可将其作为降低脑梗死后继发癫痫风险的针对性指标用于临床中,以提高患者预后质量、延长其生存期。

4参考文献

[1]冯光坤,牛建花,朱海英,等.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7):1 940-1 942.

[2]黄越.脑梗继发癫痫的因素与监测[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1):4 553-4 554.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3.

[4]赵继宗,周定标.神经外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5]徐浩,洪冰,梁海燕,等.急性脑血管病继发癫痫125例临床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4):2 150-2 151.

[6]王丹,莫玉华,朱浩佳,等.急性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J].中国临床康复,2005,9(25):78-79.

[7]杨春杰.脑梗死继发癫痫患者血清神经烯醇化酶与细胞因子浓度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药,2011,33(20):3 071-3077.

[8]姚晓喜,苏化庆,杨期明,等.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 895-1 897.

(收稿2015-06-20)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3-0089-02

猜你喜欢

二聚体癫痫脑梗死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癫痫疗效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作用探讨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癫痫共患ADHD儿童的生态学执行功能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