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2016-08-02王振焕
王 杰 毛 姗 王振焕
1)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南阳 473000 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南阳 473061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与近期预后的关系
王杰1)毛姗2)王振焕1)
1)河南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南阳473000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南阳473061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近期预后
脑卒中为临床较为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血压为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研究显示[1-2],抗高血压治疗在防治脑卒中一级、二级中具有重要意义,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但急性脑卒中调节血压仍存在较大争议。高血压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如何调控血压,是否应用降压治疗、用药时间、降压幅度等尚无明确指南[3]。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组,讨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与近期预后的意义,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12-04—2015-07我院治疗的11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52~79(64.12±3.49)岁;发病时间1.5~19(9.65±2.32)h;入院时DBP(94.23±13.49)mmHg,SBP(166.27±17.35)mmHg。对照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54~80(65.19±3.26)岁;发病时间2~19(10.41±2.97)h;入院时DBP(95.16±12.19)mmHg,SBP(167.59±19.08)mmHg。2组一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1)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发病时间48 h;(3)降压药无禁忌证;(4)DBP≥80 mmHg,140 mmHg≤SBP<220 mmHg。排除标准:(1)出血性脑卒中;(2)深度昏迷;(3)严重心力衰竭;(4)顽固性高血压等。本研究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自愿参与。
1.3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取仰卧位,休息10 min后,通过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患者血压,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2组入院后均给予防脑水肿、脑保护、康复治疗、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实验组患者入院24 h内给予降压治疗,降压治疗DBP≥80 mmHg,SBP≥120 mmHg,治疗第7天血压水平≤140/90 mmHg。治疗14 d内血压应维持同一水平,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药等。
1.4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观察2组神经缺损程度和治疗效果。患者入院后14 d,应用NIHSS评分降低程度评价治疗效果[4]:(1)基本痊愈:NIHSS评分降低91%~100%;(2)显效:NIHSS评分降低46%~90%;(3)有效:NIHSS评分降低16%~45%;(4)无效:NIHSS评分降低<16%。
1.5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功能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2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效果对比 [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脑卒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高危因素。研究显示[5-6],控制血压为防治脑卒中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急性脑卒中血压变化日益受到关注,但目前临床意见仍不同,临床证据不足。国外研究显示[7],急性脑卒中发病48 h内75%~80%患者伴高血压,同时存在下降趋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压升高机制尚未完全明确,高血压史为高危因素,但非高血压患者仍伴血压短暂升高,血容量增加,与交感神经系统激活、焦虑紧张情绪、尿潴留、睡眠障碍等有关。文献[8]报道,降压治疗可促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恢复,可能是由于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低脑水肿,降低梗死后出血率,脑卒中患者多伴高血压史和其他脏器损害,包括肾功能受损、血管动脉硬化等,降压治疗可有效降低高血压对靶器官损伤。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实验组NIHSS评分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治疗效果显著提高(P<0.05)。说明降压治疗可显著提高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近期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4参考文献
[1]黎黎,张洪.国内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对预后影响研究的Meta分析[J].中国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3,3(1):40-44.
[2]吴泳,梁雁,李善华,等.急性期血浆脑钠肽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近期预后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4):3-4.
[3]刘璐,高颖.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及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探讨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与近期预后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9):983-990.
[4]王大力,林楠,彭延波,等.脑梗死急性期降压治疗与3个月预后关系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血管病杂志,2013,15(10):1 018-1 020.
[5]王长英,脱厚珍,屠小令,等.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对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卒中杂志,2011,6(2):124-128.
[6]陆婉杏,蓝景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后与糖调节受损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716-717.
[7]沈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控制水平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26):3 515-3 517.
[8]倪金迪,李响,刘梅,等.脑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级预防指南核心内容(2014年AHA/ASA版)[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5,23(1):65-73.
(收稿 2015-08-05)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5110(2016)15-012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