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格范式
2016-08-01王晶
王晶
摘 要:从魏晋开始,历经南北朝,纵观这段历史,文学发生巨大变化。长期的战乱和分裂割据正是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门阀制度阻止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于是士族和庶族形成对立的格局。伴随着门阀制度的产生,文学家族的出现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这一代新人所追求的具有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就是魏晋风流。这是“玄”心灵世界的外化,也是那个乱世之下痛苦内心的折射。玄学作为魏晋时期所独有的思想文化现象,不仅批判地继承了两汉经学的学术成果,而且也是其后儒、释、道三教合流的开端。“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正是魏晋玄学所倡导的,嵇康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
关键词:嵇康;魏晋风度;名教;自然;人格范式
[中图分类号]: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嵇康是魏晋风流的代表人物,也是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是三国魏末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与阮籍齐名。《三国志》卷二一《王粲传》(605)注引虞预《晋书》曰:康家本姓奚,会稽人。先自会稽迁于谯之铚县,改为嵇氏,取“稽”字之上,加山以为姓,盖以志其本也。嵇康少时父亲去世,靠母兄抚养长大。他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加少孤露,母兄见娇”,嵇康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母亲及兄长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让他承受家庭的重担,,因此为嵇康的成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嵇康也多次提到要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嵇康励志勤学,因此在文学、玄学、音乐等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也为其以后的思想奠定了基础。
一、嵇康思想的历史渊源
魏晋时期是典型的乱世,当时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民不聊生。文人们无法施展才华,政治处境十分困苦,多遭杀戮的命运。嵇康整处于这样的时代。因此嵇康崇尚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最早提出无为的是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他主张无为而治,并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第一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此句是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超出了人类社会这一狭小范围,从宇宙的角度阐述了人性的本然。庄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成为老庄,他们的思想被学术界称为“老庄思想”。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提倡道法自然,无所不容,自然无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老庄哲学的思想倾向和生活态度上引起共鸣,作为这一代新人的代表,他们想在老庄的超然物外的思想里得到心灵的寄托,用饮酒、服药、长啸、清谈来排遣心中的苦闷。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二、越名教而任自然
所谓“越名教而任自然”就是超越以孔子的“正名”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让人的本性得到自由伸展,追求真我无私,坦然无亲的真君子境界。名教即古代的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可以理解为儒家的权威思想,自然,则是儒家和道家常提及的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即应顺应天时,自然行事。“越名教任自然”是魏晋玄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嵇康思想的核心。此论在当时司马氏掌控政权的时代提出,可谓振聋发聩,惊世骇俗。嵇康认为,司马氏对当时的统治是披着“纲常礼教”面纱的思想钳,对司马氏集团的黑暗统治,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而进行的以暴力为基础的思想钳制痛心疾首。嵇康主张抛弃名教,回归自然,向往返璞归真,不受拘束,脱离世俗的理想生活,以瓦解司马统治的基础,因此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任性自由,狂放不羁,寄情山水,饮酒清谈,表现出逍遥自在的人生旨趣。这是新一代文人所具有的魅力和影响力的人格美,这是“玄”心灵世界的外化,也是那个乱世之下痛苦内心的折射。
三、特立独行的人生范式
嵇康的人格一向为人们所推崇,他追求闲适自由的生活,他认为真正的生活是自然而然的,而不是去受社会约定俗成的礼制而约束,不凝滞于任何思想利益等任何事物,从而达到圣人的境界。司马氏请他出来做官,山涛打算推荐他任职,他都拒绝了。当他的朋友吕安遭到诬陷时,他坚毅出来为友人辩护。即遭遇不幸,他丝毫不悔。在当时的社会,提出越名教任自然是对传统礼教的反叛,也是对现实的无奈之举。他们所追求的真我无私的真君子境界,其实是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的心灵寄托。在当时司马氏的黑暗统治下,想要彻底的瓦解统治基础,显然是很难的,这一代新人所具有的任性自由的风貌并不能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因此显示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性与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也最终导致嵇康悲剧人格,成为时代的不幸,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悲剧。
四、结论
面对现实的矛盾,以嵇康为代表的一代新人面对现实的无奈,只能从老庄的那种虚无飘渺的世界中寻求安慰,化解心中的苦闷,排遣心中的不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嵇康越名教任自然的思想对当时的社会起到了振聋发聩,惊世骇俗的作用,对后世的哲学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童强.嵇康评传[M].南京:那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版.
[2]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7月版.
[2]尚建飞.魏晋玄学道德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版.
[4]袁济喜著.魏晋南北朝思想对话与文艺批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2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