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下的中美时间观比较与分析

2016-08-01柳亚萍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3期
关键词:跨文化线性交际

摘 要:时间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交际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同文化群体所塑造的不同时间观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效果。因此,本文分别从三个角度对中美时间差异进行对比,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性时间观、“过去”“现在”“未来”、一元时间和多元时间模式,其目的在于分析造成差异的深层文化原因,削减对时间观的误解,达成最佳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时间;差异;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性时间观;“过去”“现在”“未来”;一元时间和多元时间模式

作者简介:柳亚萍(1991-),女,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翻译学)。

[中图分类号]:G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1

一、引言

时间既是非常古老的问题,也是极其现实的问题,是一个古老而时新的迷。人类对死亡的先天认识,对青春和衰老的体验,过去的已无法挽回,未来的却不可断定,以及我们日常对实践的分配和工作地计划——这一切都跟时间有关(李光伟 1987:481)。时间是客观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渐要去认识的。霍尔于1959年出版了《无声的语言》一书,指出每个文化都拥有自己的“时间语言”,因此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交流中无法达到成功有效的沟通。

本文从:对线性( linear)时间观和循环性( circular)时间观、对“过去”( past)“现在”( present)“未来”( future)的时间态度、和对一元时间( monochronic- time M- time)和多元时间( polychronic- time P- time)的模式——这三个前提来比较中美时间文化差异,意图最大化地消解文化活动中的误解和冲突,分析和修正自己的行为以适应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克服民族中心主义带来的偏见。

二、线性时间观和循环性时间观

有学者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总结为开门见山,陈述主题,然后描述细节,这是线性(linear)思维;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总结为隐晦曲折,含沙射影,再进入主题,这是螺旋式(circular)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时间具有线性和循环性的双重特点。如: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同时,时间也是循环性的。如:老子创建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时间观。在《三国演义》第一回有“说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体现了循环时间观,时间阴阳交错,周而复始。

美国人则认为时间是线性的。时间不可逆转,只有向前看,珍惜眼下,才是正确的方向。富兰克林在写于1748年的《给一个年轻商人的忠告》中说:切记,时间就是金钱。莎士比亚也曾说过:“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因此,美国人注重逻辑思维,高效率。

三、“过去”“现在”“未来”

20世纪6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Kluckhoh将时间取向分为三种:过去取向、现在取向和未来取向(转引自李慧 2013)。

“过去”取向的文化看重历史,中国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英格兰对传统和贵族阶层社会的重视。如汉语中所说:“吃一垫,长一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美德。以“现在”时间为导向的文化认为注重眼下才是实际,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未来”时间为导向的文化,如美国,认为“变化”着的机遇十分重要。美国因为历史本不长,所以较中国,其所继承的资源有限,只能往前看。对此,在各自的影视作品中就有所表现,中国的古装片收视率一直是居高不下,而美国的未来太空时代等科幻题材的电影受到热捧。

四、单向制记时和多向制记时

1970年,Hall以人类时间观的视角提出了单向制记时和多向制记时。他以此为理论依据对不同文化人们的行为做了研究,发现在单向制记时中,人们在规定时间内做一项活动,注重效率。多向制记时的人们在同一时间处理多项任务,变化度大。

霍尔认为,高度工业化的美国人持一元时间观念,工作的时候就一门心思干活,消遣娱乐时就娱乐,这是大多数美国人崇尚的生活方式。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的中国,从传统意义上讲,多元时间模式占据着主导地位,由于思想观念的影响,一样的效率,一样的态度。由于多元时间文化重视与实际参与问题解决的人打交道而一元时间文化强调日程安排和严格执行的重要性,两种模式的人在交往时就会因为对时间的不同模式而产生冲突。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由多元时间制向一元时间制转化,人们越来越注重效率的重要性。

五、结语

本文从时间的三个不同角度出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美国对待时间采取一元记时,在时间问题上非常严谨,并严格遵守“准时”原则。同时,美国属于未来取向,他们坚信独立奋斗会取得成功。中华民族是比较典型的过去时间取向的民族,人们把阅历看做一种财富,尊重过去。和一些西方学者的分类不同,在时间取向方面,现代中国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多向制记时社会。形成中美时间差异的原因主要有历史背景、政治形态、社会现状、宗教信仰和哲学观等。

参考文献:

[1]蔡宁, 马越等. 跨文化交际中中美时间观差异之研究[J].考试周刊, 2011: 28.

[2]李光伟. 《时间管理的艺术》[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跨文化线性交际
渐近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正解的存在性
情景交际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交际羊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交际失败的认知语用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