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达·芬奇密码》中解读女神崇拜及女性地位

2016-08-01王锋慧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3期

摘 要: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一经面世就席卷了全球各大小说排行榜。除了具备畅销小说应有的要素之外,其中对宗教、文化、信仰等内容的思考也是颠覆性的。小说的主题之一即为女神崇拜。文章第一部分通过对《达·芬奇密码》中的主要女性人物分析引出女神崇拜、女性地位;第二部分分析西方女神崇拜的主要过程及原因;第三部分结合当今的女性地位探讨女神衰落的原因和现实反思。

关键词:女神崇拜;女性地位;《达·芬奇密码》;抹大拉的玛利亚

作者简介:王锋慧(1996-),女,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1

一 、《达·芬奇密码》中的两位女性人物

女主人公索菲·奈芙。书中索菲·奈芙的第一次出现是这样的:“她浓密的勃艮第葡萄酒色的头发自然地飘落在肩头,却露出了温和的面部……这个女人有一种不加粉饰的健康美,浑身散发出惊人的自信。”她在与兰登调查她祖父死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冷静,小说中她的真实身份是法国墨洛温家族的后代、耶稣的最后一位在世的后人。从对索菲·奈芙的性格与身份设定来看,作者希望通过她表现出女性不逊于男性的勇敢坚韧。

抹大拉的玛利亚。小说假设抹大拉的玛利亚是耶稣的妻子,出现在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耶稣的右手旁,耶稣和抹大拉的玛利亚之间形成那个明显的V形作者将其与代表圣杯和女性子宫的符号联系在一起,做出了‘抹大拉的玛利亚即圣杯的大胆假设。姑且不管丹·布朗在书中的假设是真是假,但抹大拉的玛利亚的确是耶稣最忠实的门徒,曾被诋毁成被耶稣拯救的妓女,直到1969年才为其正名,可见,她的地位是经历过变化的。从史前时期开始到现在,女神崇拜都由兴盛走向了衰落甚至消失。

二、女神崇拜的过程

在旧石器遗址发现的摆成阴道形状的玛瑙、贝壳和红赭石以及到处都有的裸体维纳斯小雕像,反映出了原始人的一个重要观念:女性的身体是生命之源,是赋予生命的圣杯。女性区别于男性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生育,是新生命的载体,并且能够将生命从细胞在自己体内孕育完善发展成人形后带到这个世界上来。女性的身体是生命之源、原始社会人类对生命与生俱来的敬畏是女神崇拜产生的原因之一。

新石器时期,女神崇拜甚至已经进化成一种文化和宗教。在遗址中,没有发现战争的遗迹,没有发掘出武器贮藏室和军事防御工事;艺术作品中没有武士形象……这说明当时在以女性为统治核心领导的社会下,是少杀戮、少战争的,是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反映了女性的特质:责任、关怀、爱。

但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游牧民族由小范围活动逐渐扩大,使得女神崇拜在这一时期开始走向衰落并持续至今。古代欧洲的库尔干人,以及后来的闪米特人等,作为游牧民族的入侵者,正在将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形态迅速瓦解,变成男性统治、男性暴力的社会体系。

我们认为‘女神的消失原因之一是对金属的利用:安徽出土的一个小玉人上的小孔经鉴定是由金属钻床钻出来的,说明在以女性为中心的社会下当时的生产力已经极大发展;反观男性统治下金属的用途:它们被用来制造刀、剑等战争工具。面对暴力,再牢固、再被民众所接受的统治也会逐渐土崩瓦解。另外一点:无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都会有权力更迭,男性本身崇尚战争的特点也是造成‘女神的消失的原因。

三、对现实的反思

这些年来众多女权主义者为女性的地位不断斗争,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在瑞典、挪威、芬兰这些国家,女人扮演很重要的领导角色,在立法机构中占据将近40%的席位。但当今世界上普遍存在的现象仍是男人是领导阶层的大多数,男人比女人的工作范围更广,比女人的福利待遇更好,比女人承受的家庭社会压力更小。

现在很多女性生完孩子之后,她们的职业前景便不容乐观,很难升职甚至失去工作。《女权辩护》中写道:我已经激烈地抨击过把女孩子限制在针线活计上和排斥他们参加政治活动和公民活动的习惯做法,因为这样会使他们的心胸趋于狭隘。我们理应探寻一种更和谐的社会发展方式。

女权主义要保持勃勃生机并不断向前发展,就必须开始从根本上重新进行发明创造——在此不仅仅指发现新问题,还指发现一种新话语。这是对女性地位的呼号,也体现出了对更合理的社会方式的思考。

四、结论

《达芬奇·密码》彻底颠覆了作为男权象征的男性耶稣,并将之还原为女神形象。作者在对历史的解构中转变了立场,置换了原文的义理,并赋予其另类意义,从而对人类的精神生态危机和女性伦理问题给予了深切关注。反映了作者不同于世俗的视角。

也许,男权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女神崇拜的复兴在短时期看来也较为困难,也并不是只有通过完全复兴女性统治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问题不在于哪一个性别统治这个社会,而在于某一性别取得统治权后,是否能让世间两种性别产生更为融洽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美]丹·布朗.达·芬奇密码[M].上海:世界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美]理安·艾斯勒.圣杯与剑 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未来[M]. 程志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英]Margaret Walters. 女权主义简史[M]. 朱刚,麻晓蓉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