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古典小说的曲折描写

2016-08-01汤耀曦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3期
关键词:古典小说孔明三国演义

汤耀曦

摘 要:曲折描写是中国古典小说常用的描写方法,它以多种表现手法,把纷繁复杂的矛盾现象和故事安排于精巧的情节结构中,立体式地刻画人物形象,深入挖掘生活中丰富的社会内涵,揭示社会生活主题,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审美享受。《三国演义》中的几个小例即可让人领略其妙处。

关键词:中国古典小说;曲折描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3-0-02

曲折描写是文学描写的主要方法之一,是文学描写的艺术技巧,其中小说用得最多,在中国古典小说佳作中更是得到充分的完美的运用。曲折描写是通常所指的转折描写,它包括对故事的时代背景、人物活动环境和人物命运、心理活动以及人物间的关系等所做的转折描写,同时还包括对作品的结构、布局、格调、运行速度等方面所做的转折式的安排。也就是说曲折描写不仅以曲折有趣的叙事方式来描写和叙述人和事,以此来增加作品的感染力;而且使作品在反映生活的空间和时间上得到拓展,让错综复杂的矛盾现象和纷繁万绪的故事情节于精巧的作品结构中得到巧妙地安排布局,并借此来充分展示人物命运和思想感情,多层次立体式地刻画人物形象,深入挖掘生活中丰富的社会内涵,揭示社会生活主题。因而曲折描写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能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审美享受,难怪金圣叹有“文章之妙,无过曲折”的慨叹。

曲折描写艺术技巧在中国古典小说中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被完美运用的,比如早期的小说就写得过于直白、平庸、浅露和狭窄,有直录生活琐事、简单肤浅地描写生活的局限,根本谈不上曲折描写艺术技巧的运用,魏晋小说就有此之嫌。但从唐代传奇开始,小说家们就开始注意客观故事的奇特性,并能注重主观构思的精巧,以曲折离奇的描写来展现人生命运,揭示社会主题,使作品内容显得波澜起伏,跌宕多姿。例如传奇小说《莺莺传》和《柳毅传》就已经能比较成功地运用曲折描写的艺术技巧,把故事写得腾挪跌宕,生动多姿,达到一种艺术胜境。随着小说创作的日趋成熟,曲折描写艺术技巧的运用也日臻完善。到了宋元话本和明清小说,尤其是明清小说,在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上,把中国古典小说推向顶峰。其中曲折描写艺术技巧的运用也达到炉火纯青、难以超越的高度,涌现出许多精品佳作,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就是典型的例子。这些古典小说精品在曲折描写艺术技巧的运用上表现得丰富多姿,手法多样,妙趣横生,堪称典范。

曲折描写艺术技巧在中国古典小说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手法:第一,善于在含蓄的虚笔中渲染气氛,通过组织悬念来呈现情节的曲折性,做到避实就虚、蓄中显曲;第二,善于通过一波三折的复杂状态来呈现现实生活中事态变化的曲折性,做到一章三唱、回旋成曲;第三,善于化隐为显,隐而愈现,故意把事情内部的实质或重要人物隐藏起来,通过某个帮腔或帮闲从侧面揭露出来,由此显现出故事情节的曲折性和人物性格的丰富性;第四,善于化静为动,动中见曲,主要表现在善于对人物的肖像做动态描绘,层层渲染,使人物形象多层次富有立体感,有生机富有鲜活感;第五,详略得宜,疏密相间,粗细结合,浓淡有别;第六,化平为奇,平中见曲……总之曲折描写艺术技巧的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摇曳多姿。下面通过《三国演义》中的几个精彩片段,来领略一下曲折描写的妙处。

《三国演义》关于诸葛亮出山的故事,构思可谓意蕴深远,曲径通幽,采取的就是虚中见实,以藏代露的笔法,堪称避直就曲、蓄中显曲的典范。诸葛亮是在汉室濒危、刘备逃命之际出场的。他有“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的伟力,因此,他的亮相必须不同凡响。小说第三十七回,本来写水镜先生力荐孔明后顺势写孔明出山,也是可以的,但这样未免平铺直叙,缺乏悬念,不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容易造成意境的单一狭窄。因此,作品巧妙地组织众多的故事悬念,围绕见、闻 、说、寻诸葛亮这条线索,处处回避写实,将诸葛亮的真面目始终隐藏于迷雾中,蓄而不露。小说从刘备跃马过檀溪,惊魂未定写起,先让徐庶、司马徽两人出场,引出“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的悬念。至于“伏龙”是谁?除了简略的家世介绍,并无更多交代,在刘备心里,孔明就是一个未解之谜。此后,刘备求贤心切,三顾茅庐。在访贤途中,作品又布下阵阵迷团,先后让孔明之友、孔明之弟、孔明之岳父穿梭上场,通过这些山野隐士的容颜、服饰、风度、才识的比较,来虚拟孔明其人,创造一种浓重的神秘气氛。孔明虽然久久没有上场,但通过这些虚笔的渲染和烘托,他的貌、神、才、学已得到巧妙又含蓄地介绍了,读者虽不能直见其人,却能对他的气质、品德和抱负引起翩翩联想,产生鲜明的印象。小说就是这样在含蓄的虚写中,以人物出场的神秘氛围来构成情节的曲折和波澜,激起读者极大的好奇心,让读者心生急于解除悬念的欲望,并从中品味到曲折描写的意境之美和奇趣之妙。精彩!此例又成功做到详略得当,疏密相间。作品对孔明出场前的描写真可谓是不惜笔墨,挥毫慷慨,极尽铺写之能事,真正做到精雕细刻,酣畅淋漓;但对刘备思才拜贤的背景却只写了寥寥几个字:“命运多蹇,所以至此”。对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孔明也只写了二十九个字:“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慨”。用笔有的点墨成趣,惜墨如金,有的铺墨酣畅,尽致淋漓,这样粗细结合,浓淡有别,详略得宜,疏密相间,使得文势蜿蜒曲折,给人一种曲径通幽的美感享受,超赞!

小说第五十回,写曹操逼走华容道,此例又写得一波三折,回旋多变。从故事情节看,此回书不过写的是赤壁之战的尾声,但作者并没有草草收尾,而是抓住这个尾声导演出许多精彩故事来:曹操狼狈败逃,不因损兵折将而灰心丧气,反而因旁无伏兵而“仰面大笑”,他笑孔明失算,笑周瑜无谋,并为自己的胸怀韬略,败而不馁而自我陶醉。可是笑声未绝便杀出赵云来。此后,曹操舍命逃窜又遇关羽、张飞伏击,等他逃到华容道,见小道有烽烟,又“仰面大笑”,他笑孔明墨守兵法,布阵无变,于是决定以“虚”就“虚”走小道,可是偏偏在小道上又遇埋伏。最后不得不逃到南郡,他的部下正为死里逃生而大笑时,他却一反常态,嚎啕大哭……曹操这两大笑一大哭真是出人意料。作品这样安排使得文势一波三折,回旋多变,造成一种重峦叠嶂的胜境,使人应接不暇;同时使曹操的复杂心理和多层性格得到更加精彩的刻画,曹操的形象显得更加鲜活、饱满、富有立体感,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真是写得精彩纷呈,让人拍案叫绝。

作品第六十回,写张松献图的故事。此回书是要表现孔明超人的谋略,却并没有让这位主角直接出场指挥,而是写赵云、关羽的接待和刘备的对答之词,这样写给读者留足想象空间,使读者能够突破有限的字面限制,想象到更为深远的内容,使孔明更显得超凡脱俗,更具有神秘色彩。这里运用的就是化隐为显,隐而愈现的表现手法;而第三回对吕布的肖像描绘,采取的又是化静为动、层层渲染的方法。作品避开平面的静止的人物肖像刻画,把人物放到特定的情势和环境气氛中做动态的描绘,通过旁人的观察和反应,层层出落,层层渲染,使人物肖像有层次感、立体感和鲜活感,也使故事情节的发展更显波澜;此外作品还善于运用化平为奇的手法,使原本平淡无奇的情节故事声波震荡,余音绕梁,平中见奇,尽显曲意,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当然《三国演义》还很注重矛盾冲突的反常描写,依据对立面转化的意外性来呈现情节的曲折性,这样的例子在三国纷争中不胜枚举,它使小说的故事情节曲折多变,丰富多姿,引人入胜……

以上所举不过是《三国演义》纷繁众多曲折描写中的区区几例,它在明清小说乃至中国古典小说纷繁多样的曲折描写中更是大海中的几朵浪花而已,然而却能让读者感受到曲折描写的无限魅力,可见曲折描写是小说创造典型,揭示主题的重要表现手法,它大大增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审美享受。当然曲折描写不是猎奇,而是在遵循社会客观规律、符合生活逻辑的前提下,为揭示客观事物本质、反映社会生活主题服务的文学表现手法。

参考文献:

[1]叶朗. 《中国小说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12.

[2]罗贯中.《三国演义》,长沙:岳麓书社,2007.5.

猜你喜欢

古典小说孔明三国演义
中国古典小说文献整理与研究
吴孔明院士在晋指导植保工作
《三国演义》骗了你多少年
我爱孔明锁
寻找适合的解读方式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
中国古典小说序跋语篇之互文性研究
精神分析视域下古典小说中梦的阐释——以唐传奇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