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三次北伐的史料分析
2016-08-01刘洋
刘洋
摘 要:从清顺治十四年(1657)起,至从清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先后举行了三次大规模北伐,虽然先后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朝在江南地区的统治,直接支援了西南永历朝廷的抗清斗争,延缓了南明政权的覆亡。
关键词:郑成功;北伐;南京
一、郑成功前两次北伐
清顺治十四年,郑成功开始了他的声势浩大的北伐。并分别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清顺治十五年(1658)、清顺治十六年(1659)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北伐战争。
第一次北伐,郑军即颁布了“不准奸淫、掳掠妇女…”等十条禁令,并于当年七月举兵北上,但因清浙闽总督李率泰袭击郑成功后方而作罢。
第二次北伐,郑成功吸取了前次教训,在后方大本营集结了充裕的力量守卫 ,再次北上进逼长江口,但因遇风暴,而不得已草草收场。对于这次失利,清人计六奇的《明季南略》有这样的记述:丁酉,闻郑芝龙被杀,遂引舟师抵浙。八月十八,袭温、台四郡,马信等降,江南大震,将沿江数百里港门填塞,以通马路,成功驻台,数月忽去。戊戌,谋入南,启行发炮,飓风大作,坏舟千计,乃还。《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传十一》也提到:“十五年,谋大举深入,与其将甘辉、余新等率水师号十万,陷乐清,遂破温州,张煌言来会。将入江,次羊山,遇飓,舟败,退泊舟山。”
由此可知,古代战争常受到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郑成功于两次北伐失利后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开始第三次北伐。此时清军主力正在西南围剿永历政权,江南一带防守空虚。
二、郑成功第三次北伐
关于这段史实,清人计六奇在明季南略中叙述道:“顺治十六年乙亥五月十三日,成功率兵十万入南……镇江至瓜州江面十里,清朝守臣用巨木筑长坝,截断江流,广三丈,以泥覆平,可驰马。”《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传十一》也记叙:“十六年五月,成功率辉、新等整军复出,次崇明,煌言来会,取瓜洲,攻镇江,使煌言前驱,溯江上。”
五月十三日,郑军从浙江沿海北上,攻克定海,歼灭清军水师主力,扫清了进军长江口的障碍。随后几天,郑成功在长江焦山集结了三千余艘战舰,兵马十余万,铁人八千的庞大军队。举行了庄重的仪式,以震慑清朝。第一日,郑军身着红衣祭天;第二日,着黑衣祭地;第三日,郑成功亲自着白衣至明孝陵祭奠太祖朱元璋,为明心志,赋诗一首: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三、郑成功祭拜明孝陵
关于郑成功祭拜明孝陵,史书上多有明确的记载。《清史稿·郑成功传》中提到:“成功狙屡胜,方渴明太祖陵,会将吏置酒。”黄鸿寿先生在他的《清史纪事本末》卷九“明朱成功之事迹”中记录道:“秋七月,明朱成功师抵南京,渴孝陵”“成功既抵南京渴陵”。清代学者江日升的《台湾外记》中记载:“七月十二日,成功率诸文武祭太祖,哭奠列宗”。清人夏琳著《海记辑要》中记载:“己亥,十六年,永历十三年,成功遥祭明太祖高皇帝陵。”“成功由凤仪门登岸,屯兵岳庙山,望祭明太祖孝陵,再拜坳哭,哀动三军,诸将士无不感奋。”由时任台湾省省长宋楚瑜主持,由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根据《台湾通志稿》、《整修台湾省通志》编制而成的《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九人物志、人物传篇,第一章延平王世家中也记载道:“十一日,望祭孝陵。”
郑成功祭拜明孝陵的初衷既有其出于民族大义的个人情感上的考量,更多的则是为了激励士气,并昭示自己反清复明的决心,并以此为政治资本以在日后与清廷的博弈中占据法理正统的制高点。
祭奠仪式所取得的巨大政治效应使让胜利冲昏头脑的郑成功被清军的诡计约降所迷惑,致使战事又拖延了一月之久,直到清兵总督郎廷佐、将领喀喀木率军分别从水路反击,郑军被迫折返入海,第三次北伐彻底失败。
四、结语
从清顺治十四年(1657)起,至从清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举行了三次大规模北伐,虽然先后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朝在江南地区的统治,直接支援了西南永历朝廷的抗清斗争,延缓了南明政权的覆亡。
注释:
[清]计六奇:《明季南略》郑成功入镇江篇 中华书局1983年版 485页
赵尔巽:《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传十一》中华书局出版2003年2月1日
赵尔巽:《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传十一》中华书局出版2003年2月1日
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 辽海出版社 2011年1月1日
[清]江日升:《台湾外志》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
[清]夏琳:《海记辑要》
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九人物志、人物传篇第一章延平王世家
参考文献:
[1][清]计六奇:《明季南略》郑成功入镇江篇[M].中华书局,1983.
[2]赵尔巽.清史稿·卷二百二十四·列传十一[M].中华书局出版,2003,2,1.
[3]黄鸿寿.清史纪事本末[M].辽海出版社,2011,1,1.
[4][清]江日升.台湾外志[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清]夏琳.海记辑要.
[6]台湾省文献委员会:《重修台湾省通志》卷九人物志、人物传篇 第一章延平王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