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在法语学习中的负迁移影响

2016-08-01朱佳璇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6期
关键词:负迁移法语英语

朱佳璇

摘 要:作为众地区和组织的官方语言之一,法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学习。然而,因为英语和法语具有较大的相似性,法语学习者习惯于运用英语知识来构建法语,易受到英语语言的干扰和影响。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三个方面探讨法语学习中的英语负迁移影响。

关键词:英语;法语;负迁移

近年来,选择小语种学习第二外语的现象越来越流行,而法语也逐渐成为了很多人的第一选择。对于学习者而言,一方面,多学习一门外语,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宽自身的视野,日后的职业发展更具有选择性;而另一方面,法语与英语堪称“孪生语言”,在各方面都十分相似。这主要是由于英语和法语都属于印欧语系,加上“诺曼征服”的历史因素,两者长期互相渗透,更加接近,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等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时,英语和法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正是这种联系与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学习者在法语学习中通常被英语知识干扰,潜移默化中把英语带入法语学习过程中。

这种语言干扰叫做语言的迁移。当接触两门或多门语言时,语言学习者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将较熟悉的语言里的某种成分转移到另一门较为陌生的语言中,从而对新语言的学习形成积极作用或消极作用,这就是语言迁移理论。语言学家Odlin (1989:33)对此给出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这个界定指出了语言迁移不只是母语对外语学习所造成的影响,还涵盖了学习者已经习得的所有语言对一门新语言的影响。

本文着重讨论二外法语学习中的英语迁移影响,从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等方面探讨英语对法语学习的消极作用。

一、语音的负迁移

众所周知,英语和法语都是由26个字母组成,且拼写完全一样,然而它们的发音却有很大的区别。法语初学者很容易将英语语音习惯直接带入,造成学习法语的障碍,即语音的负迁移。

法语中有15个元音(没有双元音),20个辅音;英语中也有20个元音,其中单元音12个,双元音8个,28个辅音。通常来说,法语的元音音素发音的长短是介于英语元音的长、短音之间,发音也相对比较清晰、干脆,不拖拉。例如,法语中的元音[i]在口形和发音上类似于英语中的[i:],都是用舌尖抵住下齿,双唇两边向后退缩,但法语舌位更高,读音更清晰。因此,像这样易混淆、极细微的区别难以被学习者完全掌控。

在辅音方面,法语中的[p]、[t]、[k] 除了位于词末外,都是不送气的。这一点让许多初学者很不适应,有点英语基础的他们经常把英语中的[p-b]、[t-d]、[k-g]和法语中清辅音[p]、[t]、[k],浊辅音[b]、[d]、[g]混为一类,按照英语的送气发音方法,使元音前的[p]、[t]、[k]发成送气音。除此以外,英语中所有的辅音字母一般都发音,但是法语中除r、c、l、f 四个辅音字母在词末发音外, 其他辅音字母在词末一般不发音。

W. H. Frazer将英、法两种语音的区别概括为四种:(1)法语在发个别元音、辅音时器官紧张,但重音不明显,英语的重音却很突出;(2)法语发元音时,发音器官的位置更固定,发音更急速;(3)英语中没有鼻腔元音;(4)法语中没有双元音。

二、词汇的负迁移

历史上的“诺曼征服”促进了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文化融合,并导致英语和法语具有极强的相似性。其中,英语的大部分词汇来源于法语。我们可以发现,初学法语者在学习过程中,像这样两者存在太多的相互借鉴的词汇,容易导致混淆不清。学习者往往也会借用英语的习惯去记忆法语词汇。尽管这存在一定的便利性,但同时学习者也会陷入泥潭,将英语法语词汇变成“一锅粥”。

(一)词形完全相同,词义完全不同

在英语中,pour是指“倾泻”,法语中用作介词“为了”或者动词“赞成”;tout在英语中的意思是“兜售”,在法语中指“全部、一切”;在英语中,but表示“但是”,在法语中指“目标”。

(二)词义相同,词形相似

如表1所示,在法语中,有很多词汇与英语词义相同,词性相似,但是不完全一致。所以,拼写时需要注意这种微妙的差别。

(三)固定词组和表达习惯的不同

每种语言都有着自己特有的表达习惯, 但事实上,因为受到英语表达方式的干扰, 法语学习者容易出现错误。如:

1. 英语: be hungry

法语: étre faim (错误)

法语: avoir faim

2.英语: have breakfast

法语: avoir petit-déjeuner (错误)

法语: prendre le petit-déjeuner

三、语法的负迁移

一般来说,英语里很多语法知识在学习者脑中早已根深蒂固,他们习惯将英语的语法结构转移到法语学习中,这种定向思维的现象易造成混淆的假象,产生极大的干扰。

(一) 时态的负迁移

时态是语言重要的一部分。相较于英语的时态用法,法语的复合过去时与未完成过去时往往是学习者很大的障碍,两者的用法易造成混淆。由于不能明确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他们偏向于直接对应地使用英语中的现在完成时和一般过去时。然而,法语的这两种语法更加复杂,生搬硬套是不可取的。复合过去时表示过去发生的动作,或从现在角度看已经完成的动作;而未完成过去时表示过去延续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表示过去习惯性或重复性的动作,其起讫时间是不明确的。例如:

1.法语: Avez - vous été à la bibliothèque? (复合过去时)

英语: Have you been to the library? (现在完成时)

2. 法语: Jai participé à une réunion il y a trois jours. (复合过去时)

英语: I participated in a meeting three days ago. (一般过去时)

3. 法语: Je regardais la télévision. (未完成过去时)

英语: I was watching TV. (过去进行时)

4.法语: Chaque hiver, je faisais du ski à la montagne. (未完成过去时)

英语: Every winter, I went skiing on the mountains. (一般过去时)

以此可见,法语的复合过去时并不等同于英语的一般过去时,法语的未完成过去时也不等同于英语的现在完成时。因此,学习者必须准确掌握二者的概念,抓住本质上的区别,明确动作发生的确切时间范围,避免英语时态的负迁移影响。

(二)语态的负迁移

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是语法中的亮点,有时被动语态会给文章增色不少。但是在法语中却不尽其然,过多地使用法语被动语态是初学者的最大问题。从形式上看,两种语言的被动语态的构成基本一致。英语的被动语态结构为“be+动词的过去分词+by...”,法语则是“étre+动词的过去分词+par...”。但是法语被动语态的主语必须是主要动词的直接宾语,只有直接及物动词才能够有被动语态。例如,英语被动语态句子“A gift was given to my friend”,可以译成法语“Un cadeau a édé offert à mon ami”,但“My friend was given a gift”则不能直接译成法语。这是因为在法语中“mon ami” 是“offrir”的直接宾语。

四、结语

综上所述,英语和法语同属印欧语系,由于悠久的历史渊源、长期的文化渗透,它们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上都存在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但事实上两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对于初学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着很大的负迁移影响。因此,法语学习者需要辨别两者相似却存在差异之处,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克服存在的迁移影响,从而避免法语的英语化,更好更高效地学习。

参考文献:

[1] Mauger. G. 现代法语实用语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1.

[2] Odlin. T. 语言迁移:语言学习的语际影响[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89.

猜你喜欢

负迁移法语英语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汉语负迁移对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启示
中文母语对日语语序及动词学习的正负迁移
法语第二外语教学中英语的迁移作用分析
试析韩语汉字词对以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学习韩语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小型法语口语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论法语的体系统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FOU:法国对外法语教学新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