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视角下《风声》的人物心理解析
2016-08-01陈玉军
[摘 要] 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同名小说的电影《风声》是我国内地首部谍战大片,其中关于人物心理战的描绘尽显别致风格。电影通过对五位“老鬼”嫌疑人的心理架设为观众展现了一出尽显民族大义的抗战悲歌,其对人物心理细节的展现已然为电影镀上了一层神秘感,迎合了电影题材固有的诡秘风格。本文依托电影《风声》特殊的汪伪政府时期的历史背景,分别对“老鬼”顾晓梦和其他嫌疑人在接受拷问时的心理进行了解析,以更深层次地体会战争时期潜伏于敌后的我党特工精神的永恒和壮烈。
[关键词] 历史视角;《风声》;人物心理;解析
2009年9月29日,献礼新中国成立60华诞的中国内地首部谍战大片《风声》上映,该片改编自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的同名小说,由陈国富和高群书联合执导,冯小刚监制,以恐怖幽默的风格将一个汪伪政府时期共产党地下抗日组织与汪伪华东剿匪司令部对抗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娓娓道来,其中关于人物心理战的描绘尽显别致风格,个中情节无不表达了我国革命先烈心怀大义、无视个人安危的高尚民族气节,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镌刻家国大义的哀婉赞歌。
一、电影故事情节、历史背景简析
电影《风声》的故事情节围绕汪伪政府时期共产党地下抗日组织与汪伪华东剿匪司令部之间的对抗而展开。“汪伪政府时期”即1940年春,原中国国民党副主席汪精卫与日本政府媾和,于南京成立新的“国民政府”,其于上任后展开三大政策:在势力范围内展开建军;清乡剿共;诱招失意蒋派军政要员入阁。汪伪政府时期,共产党遭遇汪精卫为首的“国民政府”伙同日本人的大肆剿杀,众多心怀民族大义的共产党地下抗日组织成员通过潜伏于汪伪政府,冒着生命危险窃取情报,为我党与日本人和汉奸之间的周旋争取了先机,为我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更多的保障。电影《风声》的情节架设正是建立于这样的历史背景当中,讲述了对日抗战中期,汪精卫在各敌占区成立剿匪司令部,肆意迫害抗日分子,导致我国抗战呈现内忧外患的危急形势,在各日军占领区潜伏着的大量我党地下抗日成员,伺机窃取情报,对日军发起攻击,并且狙杀制裁汪伪汉奸。
电影开端由汪伪官员叶剑波遇刺身亡而展开,紧接着多个伪政府高级政要以及日军将领遭遇伏击,由此导致汪伪政府及日军极度恐慌,将摧毁暗杀组织的指令下达至汪伪政府剿匪司令部,一场夹杂复杂人性、心理激战、严刑拷打、相互猜忌的日军、汪伪官员、我党地下组织成员之间的斗争悄然开启。
二、电影《风声》主要人物心理解析
电影中,日本特务机关长武田为了找出潜伏在伪军剿匪司令部的共产党地下组织成员“老鬼”,一步步设下陷阱,指使其爪牙伪军特务处处长将伪军剿匪司令部的重大嫌疑人——行政收发专员顾晓梦、译电组组长李宁玉、剿匪大队长吴志国、司令侍从官白小年、军机处处长金生火骗至裘庄进行严刑逼供,通过引诱、威胁、献媚等伎俩逼“老鬼”现身。而在充满死亡气息的裘庄,五位嫌疑人为了自保也是使尽手段,“老鬼”和“老枪”为了向外界传递情报步步为营,而其他人虽然清白但因其身处汪伪政府为日军效力的汉奸身份也不免暗自生出一丝胆怯,各人物形象的心理波动呈现不同的样态。
(一)走在刀尖上的顾晓梦
电影中顾晓梦恣意洒脱的出场与“老鬼”嫌疑人这顶帽子显得格格不入,而她美艳玲珑的外表,舞池中的疯狂,大口喝酒的随意,显赫的家族背景在一开始不仅蒙蔽了武田和王处长的双眼,也使她在观众心里与“老鬼”这个神秘正直的共产党地下组织人员撇清了关系,她好像只是一个游走在武田这个诡局边缘的无关的人,正如她刚进入裘庄时说的:“回什么房啊,开完会就回去,什么都没带……”她好像从一开始就暗示了自己从不该来这个充满复杂与恐怖的地方——裘庄,但好像从一开始她就意识到自己已经一只脚踏进了危局……
裘庄里,顾晓梦从一开始就仗着酒劲对武田表现出傲慢无礼的态度,这是她为自己开脱的一种手段,面对自己的敌人,她从容淡然,试图一点一点地为自己开脱。当李宁玉根据武田提供的母本破译了“老鬼”受武田引诱而发出的错误密电——十一月三十一日挂尾等齐聚,百草堂请同志袭杀之时,特写镜头中顾晓梦一脸无辜,却紧咬嘴唇,纵然内心翻江倒海,顾晓梦表面仍旧波澜不惊,这是一位出色的特工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她娇纵外表下一颗淡定之心的最好反射。她深知,她要开始一场毫无胜算的争斗;她深知,她如果不能及时将正确的讯息传递给同志,那将是一个共产党地下组织的万劫不复。她能做的,就是保持清醒的头脑,随机应变,给自己寻找一线生机。确定了自己所处的危急处境,她首先以自己一颗温暖的心来融化同居一室的李宁玉,这个可能最先发现她破绽的人。但是从另外一个层面来看,顾晓梦一直潜伏于掌握关键信息的李宁玉身边窃取情报,安排组织成员刘林宗接近她并和她成为情侣。李宁玉对刘林宗的情感让顾晓梦看到李宁玉内心柔软的一面,她因此开始了第一步行动,借给李宁玉缝开线的旗袍的机会将自己的心里话用摩尔斯电码留在李宁玉的旗袍上。
从一开始,电影就交代了顾晓梦显赫的家室,如此富裕的家庭走出的姑娘必然是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家闺秀,她因而想到第二个向外界传递信息的理由,她找到守卫声称自己缺少日常用品,要求打电话回家让家人给送来,她预知了打不出电话的可能性极大,因此将自己家里的电话和需要的各种东西列出清单,让守卫帮忙。电影并未给这个情节以最终的解释,但从结尾给出顾晓梦是“老鬼”的这个情节安排来看,顾晓梦是在抓住任何一种可能使组织免遭打击。
接连两次传递信息的失败,使顾晓梦更加认清危局,幸好,吴志国唱出的《空城计》让她知道了她并不是在孤军奋战,但可悲的是,同一个组织的成员都身陷囹圄,个中的酸楚远远胜过同仇敌忾的幸运。顾晓梦接受王处长问话时,直接选择和吴志国站在了对立面上,正如吴志国后来和李宁玉所说的:共产党的同志如果同时被捕,就要站在对立面上,这样起码可以保一个人出去。顾晓梦选择栽赃吴志国,说他看到了电文。顾晓梦在陈述无权看电文的吴志国故意看电文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选择故意露破绽给王处长,让他说出逼迫她道出心中想法的话,这样顾晓梦接下来所说的话就有了更多可信任的地方,而取得王处长的信任,也是她在保全自己以使正确讯息尽快传到组织的一个手段。顾晓梦和吴志国“矛盾”的升级源自两人晚饭时的针锋相对,在众人面前撕破脸皮是她有意而为之,这使王处长更加相信了顾晓梦栽赃吴志国的话。
顾晓梦和吴志国演给武田看的两场戏使整个审讯扑朔迷离,却也让顾晓梦一次次坚定了牺牲自己的决定。作为一个优秀的特工,她本可以轻易躲避李宁玉的逼问和诱诈,但她却有意将自己是“老鬼”的事实和盘托出,这在李宁玉承认自己是在试探她时顾晓梦的淡定表现可以看出来,如果想隐藏,谁又能轻易探得真相呢?顾晓梦对李宁玉的情感的确亲如姐妹,她把李宁玉当作握在手里的最后一把稻草,苦口婆心地劝李宁玉接受自己的建议去举报,而李宁玉虽然因为顾晓梦之前的欺骗痛心,虽然她并不懂得将民族大义放在自己的心间,但是顾晓梦的决绝还是让她迈出了举报顾晓梦的一步。至此,顾晓梦的计划已然成功了大半,她选择牺牲自己,而她接下来做的就是将自己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进而换得吴志国安全地将正确的讯息带出裘庄。睿智的她在选择这条路的时候仍旧为同志铺了两条路,为了防止吴志国带出讯息失败,她用针线将代表正确讯息的摩尔斯电码缝制在内衣上,因为另一种能够走出裘庄的办法就是死亡,她用她的行动表现了一位优秀的共产党地下组织成员的视死如归。
顾晓梦与武田之间的对峙也是一场优秀的心理战。在接受武田审讯的过程中,她准确抓住武田的弱点,以此来造成他的慌乱,从而留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解开手铐。她也同样抓住了王处长的心理,她狠狠咬住武田的耳朵招致王处长的枪击,而这正是她所期望的结局,至此,她的计划已然成功,她用自己的生命为组织解除了危机。
(二)孤傲自怜的李宁玉
李宁玉从一出场脸上就写满了孤傲,她在剿匪司令部的职位以及进入裘庄的一言一行都将她推向了“老鬼”最大嫌疑人的处境。但起初她在人前仍旧淡定,在王处长的审问中更是给出了“你尽管问,但我就一句话,我什么都不知道”的回答。一句话看似将自己开脱在外,实则引致更大的嫌疑。但外表的孤冷并不是内心那个为感情黯然神伤的李宁玉的最真实体现,她不过是一个被迫工作在汪伪政府而被无辜卷进“老鬼”纷争的可怜人罢了,她内心的柔软留给了刘林宗,也留给了顾晓梦。在整部电影中,李宁玉的表现都是非常真实的,她不是“老鬼”,但是无奈被锁定为嫌疑人,她连手握着顾晓梦给的三炮台香烟去举报顾晓梦时的忐忑和不忍都并未隐藏,她的罪名被解除,她应该是兴奋的,无奈她知道了顾晓梦成仁取义的心理,她是将顾晓梦亲手送向死亡线上的人,她的心怎么能不颤抖呢?她外表孤芳自赏,但为刘林宗和顾晓梦流下的眼泪却将自己最柔弱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铁骨柔情的吴志国
吴志国作为拥有最高军衔的嫌疑人,从被锁定嫌疑开始,他的反应就是非常激烈的。他不是“老鬼”,却是日军更想抓住的“老枪”,所以从最开始他就以反抗来证实自己的清白——蔑视官低一等的王处长,在接受王处长的审问时更是搬出了自己在战场上立下的汗马功劳。他心思缜密,在被囚困的第一时间唱起组织的暗号《空城计》,圈定了自己的组织成员。而后,他也做出了和顾晓梦同样的选择,和自己的同志站在了对立面上,力保一人将正确讯息传出。抗争到艰难境地,吴志国劝顾晓梦举报自己,但顾晓梦第一次违抗了她的上线“老枪”的命令,做出保全吴志国的决定。因此,刑讯中,即使遭受电击,即使被六爷针刺痛穴,他仍旧咬住真相,并未透露一句真言。他有柔情,为了顾晓梦宁愿做出牺牲自己的决定;他有铁骨,纵使刑讯再残忍,他仍旧咬碎了伤痛咽进肚子里,化作一口夹杂怒火的血喷吐而出。
(四)懦弱无能的白小年、金生火
电影中,白小年和金生火虽然分别是五位嫌疑人之一,但除了给电影增添了些扑朔迷离的意味,很难再找出更多耐人寻味的痕迹。电影对白小年的交代是如同顾晓梦一样有后台的人,但他却莫名死在司令的鞭打之下,这个人物唯一值得推敲的地方就是当被怀疑成“老鬼”,他首先将脏水泼向金生火,并且威胁王处长说自己掌握着他的黑料,这是一个被冤枉之人最自然的体现——找一切理由为自己开脱。但显然这些并未给在审讯犯人上身经百战的王处长一个满意的交代,他也成了第一个被用刑的人。
金生火圆滑的气质决定了他温吞但并不温润的处世风格,他在饭桌上故意说风凉话挑起了五个嫌疑人之间的内讧,他在接受王处长审讯时甚至将自己逼到了低微的境地,把自己描述成一个依托裙带关系任职于汪伪政府,连杀鸡都不敢,更没有胆子当共产党的一无是处的小人物,活脱脱一副胆小怕事的样子,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将自己和那个神秘的“老鬼”的关系剥离干净,最终他因惧怕受刑亲手葬送了自己的性命,却也用死亡还了自己一个清白。
电影《风声》通过对五位“老鬼”嫌疑人的心理架设为观众展现了一出尽显民族大义的抗战悲歌,其中对人物心理细节的展现已然为电影镀上了一层神秘感,迎合了电影题材固有的诡秘风格。此外,场景和化装的单一设置更是给了观众更多欣赏人物性格的余地,用以顾晓梦为代表的共产党地下组织成员所信服的“一种精神,一种信仰”征服了观众的心,也成就了战争时期潜伏于敌后的我党特工精神的永恒和壮烈。
[参考文献]
[1] 麦家.历史就像从远处传来的“风声”——谈小说《风声》和电影《风声》[J].躬耕,2015(11).
[2] 傅栋.智慧与勇气、精神与信仰——电影《风声》中共产党员顾晓梦、吴志国形象分析[J].大众文艺,2011(07).
[3] 邓婷.生命行走在尖刀上——评电影《风声》[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09(01).
[作者简介] 陈玉军(1969— ),男,吉林省吉林市人,硕士,北华大学师范分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