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清任的“血府”究竟位于何处

2016-08-01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190

中医文献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王氏气门脏腑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190)

朱 捷



·学术探讨·

王清任的“血府”究竟位于何处

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190)

朱捷

摘要:清代医家王清任提出了“血府”这一脏腑概念。他对血府位置的直接描述让人疑惑:血府究竟在膈膜低处,还是指整个胸腔?《医林改错》的记述显示,王氏在更多情况下以整个胸腔为血府。因此应该认为,血府即胸腔,或更确切地说,胸腔中未被心、肺等脏器占据的余留腔隙。

关键词:王清任医林改错血府膈膜

清代医家王清任,字勋臣,(又名全任),1768- 1831年,河北玉田人,创立了多首治疗血瘀、气亏之症的方剂而影响后世。不过,他一生中令他闻名于史并引发诸多争议的一项工作则是他对前人脏腑理论的“改错”。作为执业医家的王清任十分重视认识脏腑。但前人相互矛盾的脏腑理论让他感到不满。于是,他进行了长期的脏腑访验工作。1830年,他出版著作《医林改错》,将其脏腑研究成果公诸于世,书中还收录了《亲见改正脏腑图》夹形象展示人体的各个脏腑。

王清任的“血府”

为了认识脏腑,王氏亲自对人类尸体进行了观察,并向熟悉人体脏器的人员求教。《医林改错·脏腑记叙》[1]1- 5记载,嘉庆二年四月在滦州稻地镇(今河北唐山市辖区内),王清任观察过当地义冢埋葬的病儿尸体;嘉庆四年和嘉庆庚辰年,王清任又在行刑后的现场观察过剐犯的尸体;道光九年十二月,王氏向见过许多“诛戳逆尸”的江宁布政司恒敬公求教,以了解一个名为“膈膜”的脏腑的详细知识。在脏器观察的基础上,王氏对前人的脏腑理论进行了大幅修改。他不仅对前人已经论述过的脏腑如肺、肝等进行了重新描述,还首次命名了一批脏腑,其中包括“血府”。

我们当然希望准确理解“血府”这个概念。血府是王清任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脏腑概念,代表着他对人体的一种特别构想。准确理解血府概念,才能更好地认识他的脏腑学说。同时,王氏还基于血府概念创制了“血府逐瘀汤”这一著名方剂。准确理解血府概念也会有利于人们探索血府逐瘀汤的运用。那么王氏的血府是怎样的脏腑呢?

王清任对血府的位置和功能作了描述。血府的位置在胸中,它以位于“胸下”的膈膜为下界。他在《医林改错·会厌、左气门、右气门、卫总管、荣总管、气府、血府记》[1]14中说:“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为坚实,前长与心口凹处齐,从两胁至腰上,顺长如坡,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亲见改正脏腑图》收录的血府-膈膜图(见图1)所附文字则说:“膈膜以上满腔皆血,故名曰血府。”[1]8至于血府的功能,王氏认为它是生血和存血的地方。王氏说:“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1]8在《津门、津管、遮食、总提、珑管、出水道记》一篇中,王氏又说:“津汁浊者由上杈,卧则入血府,随血化血。”[1]15他还在《心无血说》一篇中说:“血是精汁入血府所化。”[1]20

对于构成血府下界的膈膜,王氏还有更多的描述。他在血府-膈膜图的附文中说:“膈膜以上,仅止肺、心、左右气门,余无他物。其余皆膈膜以下物。人身膈膜是上下界物。”[1]8(见图1)王氏所说的“膈膜”,即横膈膜[2]32,也就是一般现代解剖学教材中所说的膈。现代解剖学认为,膈为向上膨隆呈穹窿状的扁肌,位于胸腹腔之间[3]72;胸腔向下借膈与腹腔分隔[4]。

图1 血府-膈膜

文献带来的疑问

王氏描述的血府功能容易理解。然而,他对血府位置的描述却让人感到费解。王氏对血府确切位置的直接描述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一方面,血府位于膈膜低处——这应是胸腔中偏下部分的一个空间。王氏在《会厌、左气门、右气门、卫总管、荣总管、气府、血府记》一篇中描述血府为膈膜的低处。他说,“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而膈膜“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中存血……名曰血府”。

另一方面,似乎整个胸腔就是血府。血府-膈膜图的附文说:“膈膜以上满腔皆血,故名曰血府。”“满腔皆血”似乎指整个胸腔都是血府。

于是,王氏对血府的描述带来了一个疑问:在王清任本人的认识中,血府究竟位于胸中何处,它是占据了整个胸腔,还是在膈膜低处呢?

过往研究对血府位置的认识

有许多研究者认为,王氏将膈膜低处视为血府,而他们这样认为的主要依据就是《会厌、左气门、右气门、卫总管、荣总管、气府、血府记》一篇中有关血府的描述。例如,有研究说:“王清任认为血府是膈膜的低处,且如池,存血,故命名为‘血府’。”[2]33又说,血府“可能是右心房或横膈中心腱部”[2]31。横膈就是膈。膈的周边是肌性部,中心为腱膜,称中心腱[3]72。这里,研究者明确指出王氏以膈膜低处为血府,并由此推测血府的解剖位置在右心房或横膈中心腱部,也就是靠近胸腔下界的地方。而其认为王氏以膈膜低处为血府的依据显然就是《会厌、左气门、右气门、卫总管、荣总管、气府、血府记》一篇中的相关文字描述。

又如,有研究讨论血府含义时说:“血府的形态和部位,王氏说:‘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可见他认为的血府是存血之所,位在横膈膜上面,其状如池。”[5]显然,该作者也认为王氏把膈膜低处视作血府,并由此判断血府的位置“在横膈膜上面”。其认识的依据一样是《会厌、左气门、右气门、卫总管、荣总管、气府、血府记》的相关描述。

再如,有的研究说:“《医林改错》中云:‘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纸,最为坚实,前长与心口凹处齐,从两胁至腰上,顺长如坡,前高后低,低处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从此文可看出,这就是王清任的血府的解剖位置,血府位于人体胸中膈上之间[6]。”这里,研究者同样依据《会厌、左气门、右气门、卫总管、荣总管、气府、血府记》一篇中的描述来判断血府的解剖位置,认为其位置在“人体胸中膈上之间”。该文的作者显然认为,王氏以膈膜低处为血府。

可见,这些学者未考虑过本文提出的问题。他们肯定看到了血府-膈膜图,但没有觉察图中的描述与《会厌、左气门、右气门、卫总管、荣总管、气府、血府记》有关血府的描述存在不一致性。他们当然也没有特别注意到,王氏似乎还抱有一种意见,即整个胸腔就是血府。

另外,这些学者在研究王氏有关血府位置的观点时没有重视对史料的发掘和运用。除了《亲见改正脏腑图》收录的血府-膈膜图和《会厌、左气门、右气门、卫总管、荣总管、气府、血府记》对血府的直接描述外,《医林改错》其他篇章的一些内容其实也能反映王氏对血府位置的认识。但是,尚未见前人利用这部分史料来探讨王氏有关血府位置的见解。

鉴于上述情况,笔者将更深入地分析和运用史料,以尝试对本文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读者将在下文中看到,实际上,王氏认识的血府应指整个胸腔,更准确地说,胸腔中未被脏器占据的空间即为血府。

判断王氏的观点:比较证据数量

血府-膈膜图和《会厌、左气门、右气门、卫总管、荣总管、气府、血府记》将血府分别描述为胸腔和膈膜低处。那么要如何才能弄清楚王氏的真实观点?如何才能判断他以膈膜低处,还是以胸腔为血府?

这需要看支持王氏以膈膜低处为血府的证据和支持王氏以胸腔为血府的证据哪种证据更多。如果有较多证据显示王氏持某种观点,那么就应该认为,他实际上持有那个观点。例如,若有较多证据显示,王氏将整个胸腔视为血府,那么就应该认为,王氏头脑中的血府就是胸腔。那么是不是有较多证据显示王氏以胸腔为血府呢?

多数证据显示王氏以胸腔为血府

有多个文献方面的证据显示王氏将胸腔作血府。一个证据就是血府-膈膜图中有关血府的描述:“膈膜以上满腔皆血,故名曰血府”。这里所谓“满腔”显然应该是排除了心、肺等脏器所占空间之后的胸腔空间。

此外,王氏有关“心无血”的分析显示,他把除脏器之外的胸腔空间视为血府。王氏在《医林改错·心无血说》中说明“心无血”的观点时曾说:“非心内之血,因刀刺破其心,腔子内血流入于心。看不刺破之心,内并无血。”王氏认为血不存于人与动物的心脏中,而是存于血府中;当刀刺破心时,有心脏周围、“腔子”内所存的血流入心,才让人们误以为心内含血。这里,“腔子”就是作为人体存血之所的血府,并且这个腔子显然指的是除心脏等脏器之外的胸腔空间。

再有,王清任还在对一些疾病病源的讨论中将胸腔设想成血府。王清任在《方叙》一篇中分析“食自胸右下”这种疾病的成因说:“食自胃管而下,宜从正中。食入咽,有从胸右边咽下者,胃管在肺管之后,仍由肺叶之下转入肺前,由肺下至肺前,出膈膜入腹。肺管正中,血府有瘀血,将胃管挤靠于右,轻则易治,无碍饮食也;重则难治,挤靠胃管弯而细,有碍饮食也。”王氏说的“胃管”穿行胸腔入腹(见图2),即现代解剖学说的食道[7],“肺管”通入肺脏(见图2),其中带有条纹的管道即肺管,即现代生理解剖学上的气管[2]30。这里的病因分析显示,王氏实际上设想肺、肺管和胃管周围的胸腔空间就是作为人体存血之所的血府。而当血府内有瘀血,瘀血挤压胃管,就会使病人饮食受到妨碍。

此外,王氏在《方叙》一篇中解释呃逆这种疾病的病源时说:“因血府血瘀,将通左气门、右气门归并心上一根气管从外挤严,吸气不能下行,随上出,故呃气。若血瘀甚,气管闭塞,出入之气不通,闷绝而死。”“左气门”、“右气门”即今天说的左、右颈总动脉[2]31,但在王清任的认识中,左、右气门帮助构成人体出入气的通道,是“气管”,而心也是“出入气之道路”。如图3所示,王氏认为,左、右气门在下行进入心脏前归并成一根管道[1]8。有关呃逆病源的论述同样显示,在王氏的设想中,心脏与左、右气门这些脏器周围的胸腔空间就是人体用来存血的血府,当血府发生血瘀时,瘀血压迫“左气门、右气门归并心上一根气管”,导致病人出现呃逆。

图2 肺-肺管

图3 左、右气门-心

以上讨论显示,有多个证据支持笔者认为王氏以胸腔为血府,这些证据来自血府-膈膜图所附文字,王氏有关他的“心无血”观点的说明,以及他对于食自胸右下和呃逆这些疾病的病源分析。

另一方面,只有一个证据显示,王氏以膈膜低处为血府。这就是《会厌、左气门、右气门、卫总管、荣总管、气府、血府记》一篇中有关血府的描述。由此,相比支持王氏以膈膜低处为血府的证据,有更多证据显示,王清任实际上把整个胸腔视为血府。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应该认为,血府就是胸腔,或更确切地说——胸腔中未被心、肺等脏器占据的余留腔隙。

结语

我们都希望较好地理解王氏提出的“血府”这一概念。但王氏对血府位置的直接描述有着不一致的情况。血府是位于膈膜低处还是扩展到整个胸腔,这令人疑惑。然而,分析《医林改错》的相关内容可见,王氏在更多的情况下把整个胸腔视为血府,而不是把膈膜低处视为血府。因此,血府实际上就是胸腔,或更准确地说,未被脏器占据的整个胸腔余留空间。

参考文献

[1]清·王清任著,李天德,张学文整理.医林改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 5,8,14,20.

[2]陕西省中医研究院. 医林改错注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0,31,32,33.

[3]柏树令.系统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2.

[4]彭裕文.局部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3.

[5]王怀义.运用血府逐瘀汤临床体验[C]//钱超尘,温长路.王清任研究集成.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6:1084- 1088.

[6]吴沐基,莫小燕.浅谈《医林改错》中血府和血府血瘀的学术特色[J].光明中医,2009,24(2):225- 226.

[7]温长路,刘玉玮,温武兵.医林改错识要[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34.

(修回日期:2016- 04- 18)

中图分类号:R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 4737(2016)03- 0040- 04

猜你喜欢

王氏气门脏腑
Summary on Professor QIAO Bao-zhang's Experience i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for Pancreatic Cancer
Empa 创新气门总成可节省燃油约20%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
论筋性脏腑病❋
梦里梦外
梦里梦外
梦里梦外
以脏腑体位和功能来认识藏医诊脉法
脏腑疏通术
气门与气门座密封不良的诊断与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