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新型居住区景观空间使用情况调研与分析

2016-07-31李慧

花卉 2016年13期
关键词:绿地调研居民

李慧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510300)

广州新型居住区景观空间使用情况调研与分析

李慧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510300)

以广州多个居住区景观空间使用情况调研为依据,总结出广州新型居住区景观环境设计特点及存在问题。

居住区;景观空间;使用情况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居民居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住区内的各种物质条件日趋改善,人们在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的同时,开始追求更为优美宜人的居住区户外生活空间。居住区景观空间作为住区户外空间的物质载体,是最贴近生活、贴近居民,因此,景观质量对提高居民户外生活,建立和谐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广州市,这个处于我国城市居住区开发建设的先行地为研究的目标。对广州市居住区景观空间建设现状和居民户外生活现状进行全面调研,总结其特点与问题。希望对未来居住区户外景观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广州新型住区景观空间使用情况案例选取

1.1 调研对象的选取

调研选取包括:骏景花园、美林海岸、中海康城、广州星河湾、华南新城(一期)、保利花园、广州雅居乐花园、保利百合花园(简称:保利百合)、珠江帝景、二沙岛棕榈园等19个不同区位和不同规划布局类型的居住区进行调研,并选取其中3个典型住区景观环境,对景观现状与使用情况进行全面详细的调研与分析。3个居住区满足以下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入住年份、绿地类型特征明显、绿地空间设计水平较好、居民行为活动内容较为丰富。3个居住区的基本概况如表1。

表1 3个案例居住区基本概况数据表

1.2 调研分析方法与内容

(1)调研与分析方法的确定:基于使用状况评价方法,即POE法(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POE)进行研究。使用状况评价法方式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①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如区位关系、设计图等。②参与观察。包括记录主观感受、使用者的行为痕迹、不同时间段的使用者活动情况、访谈记录等。③数据处理和使用分析。汇总归纳所收集的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的分析及其它记录情况描述分析研究对象的被使用状况。④最终报告。在整个参与观察和分析描述过程中,同时运用多种社会学的调研方法。

(2)调研与分析内容的确定:基于本文对居住区景观视知觉相关内容、空间组织形式、绿地内容和设施组成、居民户外活动作为研究探讨的内容,对以上19个居住区在相关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应用使用状况评价法对3个居住区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总体调查,总结当前广州市居住区景观空间建设中的设计特点。

2 广州新型居住区景观空间设计的特点总结

通过对3个居住区的调查与分析,结合其他16个居住区景观空间现状与使用情况的实地调查,广州市现有居住区景观空间总体现状主要体现在模式化、园林化和人性化三个方面:

(1)模式化:主要体现在景观空间组织形式的特征性。在用地条件、开发规模不同的情况下,居住区绿地面积、景观类型、功能性质都不尽相同,导致绿地空间布局、空间层次上的差异,突出体现为两种主要模式:

①规模较小的景观集中模式:受到用地规模限制,景观布局以中心游园形式出现,结合各种形式的宅旁绿地,形成居住区绿地整体景观。中心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运动、娱乐、交往空间相对较弱,户外绿地空间往往不能满足居民活动需求,而将活动转移到会所、架空层中,见图1。

图1 保利百合花园居住区总平面图

②组团式为主,分级明确的模式:居住区景观空间通过中心广场、小游园与各个组团绿地相结合,部分居住区还利用首层架空层绿化的形式,形成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布局模式。基于较为充裕的用地空间,使得各种活动空间和设施安排成为可能。通过各种层次的绿地空间布局,布置成集中或分散的活动空间格局,创造更具丰富层次感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交往空间,见图2。

(2)园林化:广州市居住区景观空间总体处于园林化设计的发展阶段,体现出以植物造景为主,结合多种景观构成要素,包括水体、雕塑小品、建筑、园路、地形在内的基本要素,细节要素如服务性设施,组成具有一定视线组织形式和空间形态的景观。设计不拘泥于单纯的绿化和传统园林模式,而是拓展了灵活多变的形式手法,将现代几何构成与流畅曲线形态糅合到绿地环境设计中,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园林设计方式。

(3)人性化:在突出以上两个特点的同时,正逐步走向理性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即对人性需求的关怀。主要体现在空间组织的合理化和层次化,绿地空间内容组成和各种服务设施的齐全化。对功能空间的设计成为一种趋势,如在确保绿地的延续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结合各种绿地条件,按照空间性质不同,划分其使用功能,创造更多的活动、休闲空间,满足居民户外活动的需求。

基于以上三方面,广州市居住区景观空间已经摆脱了单一的绿化模式,出现了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倾向和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在此阶段,调查广州市居住区景观空间现状及使用情况,挖掘存在的问题,对居住区景观建设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2 中海康城居住区总平面图

3 广州新型住区景观空间设计现存问题总结

3.1 景观空间传统地域文化特色的丢失

广州居住区户外景观形象中对传统地域符号意蕴的丢失极为突出。虽然受到地带性气候条件的影响,在植物材料的应用上体现出一定的具有地域性特征的“绿色文化”,但在其他要素的运用上,缺乏体现地域特征和地域文化内涵的元素。受到外来设计理念和各种外来设计风格的影响,充斥着非本土性质的意蕴,并不能使居民产生认同感,只是成为一个视觉“标志”。

3.2 景观环境活动空间缺乏合理设计

失去了居民的参与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调查中发现,居民对居住景观的需求是有别于城市其他绿地环境的。居住区户外多数活动行为以社会性交往活动为主,仅仅依靠优美、华丽的景观、以视觉美为中心,或者只注重一定数量的绿地率都是不能满足居民需求的。调查中普遍存在由于居民户外活动、休闲所需场地布置不合理,导致绿地环境缺乏“人气”的状况。

景观环境中活动空间布局不合理:集中体现在住区小游园的规划布局不合理,小游园往往成为居住区边缘的带状绿化空间,即便布置了一定的活动设施,但由于位置过于偏远,或受到小区外环境差的影响,成为闲置的绿化空间;景观环境中活动空间不足:居住区绿地与活动广场是紧密结合的,但有限的空地又必须首先满足紧缺的绿化面积,结果必然导致可供活动、交往的空间被占用。很多居住区将设计重点放到绿化种植和装饰美化上,突出表现在组团绿地的设计上。相比居住区中心绿地,组团绿地更接近人们的生活,有效地组织宅前组团绿地活动空间,是促进邻里群发展的基础,对居住区整体社区网络的建设将起到推动作用;景观环境中活动空间利用率低:景观仅管具备一定的活动、休闲空间,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设施,或缺乏遮荫,导致空间使用率不高;空间不具备停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也是使用率低的原因之一。

3.3 景观中设施缺乏细节设计

调查中发现,很多居住区景观空间在设施摆放位置的合理性、设施材料的选择、使用的安全性、舒适性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广场应用光面花岗岩作为铺装材料,容易造成湿滑的现象;组团绿地边缘,利用地形的变化和种植池的围合,形成的焦点空间,反而安放单张座椅,缺乏人性关怀。一些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不符合设计规范,存在使用不便和无法使用的情况。由于居住区居住人口的复杂性,这些缺乏细节的设计对居民的活动造成各种不便,甚至存在安全的隐患。

4 结语

居住区景观不仅是一个空间,而是为居民提供一种体验,使他们乐于其中、情融其中,得到真实的感受。它承载的不仅是物质功能更有精神功能,尤其是在今天的社会,在物质水平提高的前提下,精神功能被提升到更为重要的层次。广州市居住区景观空间建设可以说是走在全国的前沿,具有时代的特征,通过本文的分析总结,回归设计的本质,使未来的居住区景观设计发挥更高的使用效益,成为真正的栖居之所!

[1]克来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美〕,著.俞孔坚,等译.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321~332.

[2]郑玮锋.居住区公共空间的环境行为研究.四川林勘设计,2004(2):21~24.

[3]王彦辉,著.走向新社区——城市居住社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合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1~90.

TU986.2

A

1005-7897(2016)02-0046-02

2016-1-12

李 慧(1979-),女,天津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城市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绿地调研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高台居民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