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土,让屏南民间游戏重放光彩
2016-07-30陈艳梅
陈艳梅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75-02
1.精心筛选与整理屏南民间游戏,传承经典
我园成立民间游戏课题小组,并充分利用家长和社会资源广泛收集具有本土特色的屏南民间游戏,并对收集来的第一手资料进行筛选和整理。在筛选时遵循本土化、科学性和教育性、实践性和操作性以及适龄性等原则,并根据三个年龄段幼儿的发展特点,最终整理成小班、中班、大班年段民间游戏集。各班教师以民间游戏集为依据和参考,根据本班幼儿实际水平和发展特点精心设计活动计划并实施。
1.1 遵循本土化原则。长期以来,幼儿园课程较少挖掘和利用家乡的本土资源,低估了本土知识的获得对幼儿的教育功效,久而久之造成幼儿对本土文化的认识空白以及情感的缺乏。更多的时候是什么热门搞什么,照本宣科,不求实际。不但幼儿没有获得发展,教师也是越来越不懂得应该教什么,怎么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倡"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回归自然的环境。"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组织应"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因此我们将屏南民间游戏纳入幼儿园课程,形成我园的特色教育文化。并在整理民间游戏集时,立足本地、本园实际,从幼儿的实际生活出发,挖掘本土可利用的民间游戏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如屏南方言童谣"拉木锯"、"羊咩咩、"数蛤蟆";屏南民间特色体育游戏鸳鸯板、舞龙、甩草绳;屏南民间操作类游戏翻花绳、编草蛇、泥响炮、提线木偶等等,让屏南民间游戏走进幼儿的生活,发挥本土教育资源应有的教育功效。
1.2 注重科学性和教育性。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风俗习惯都发生了不断的演变, 而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时代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因此,我们在筛选和整理民间游戏资料时,要充分注重游戏的科学性和教育性, 做到"适合儿童的需要,促进儿童的发展", 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寓教于乐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游戏。对于那些存有封建迷信思想;带有偏激色彩;神鬼言论的民间游戏,我们杜绝使用。如童谣中的"瘸脚配歪嘴"是对残疾人的歧视;抓鬼游戏中的装神弄鬼是不科学的,我们要避免让幼儿接触这些不科学不健康的游戏。
1.3 关注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民间游戏要成为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必须关注其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并不是所有的民游戏都适合在幼儿园开展,因此我们在筛选和整理屏南民间游戏时,结合幼儿园的环境条件等选择使用。如:屏南闹元宵时的民俗游戏"香火龙"(就是用稻草扎好一条龙,在龙身上插上点好的香火,舞龙游街,欢度佳节)就不适合在幼儿园开展。首先用稻草扎龙,是幼儿能力所不能及的,其次用稻草扎的龙身对于幼儿来说太重了,没办法操作,再加上舞龙时香火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的幼儿园更不能冒这个险,因此"舞香火龙"游戏虽然具有本土特色和趣味性但它在幼儿园没有实践性和操作性,我们不予选择。
1.4 注重适龄性。每个幼儿在不同的年龄段都具有相应的年龄特点,具体体现在思维、动作、语言、情感和行为规范等方面。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行为均有差异。因此我们将筛选好的民间游戏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分别整理成小班、中班、大班三大年龄段的民间游戏集。小班幼儿游戏以模仿为主,规则意识还较弱,民间童谣和简单的民间体育游戏适合在小班开展;中班幼儿逐渐学会合作游戏,逐步建立游戏规则,民间体育类游戏比较适合;大班幼儿动手能力较强、游戏时有较强的竞赛意识,因此除了民间体育类游戏还有操作类游戏适合在大班开展。例如:游戏"切西瓜"是古老的跑圈游戏,游戏中幼儿必须掌握反方向跑的玩法,拉圈的幼儿必须有耐心充当"游戏道具西瓜",游戏具有较强的竞赛性和挑战性,游戏对幼儿的规则意识和动作发展有一定的要求。那么,这一游戏就不适合在小班开展,于是,我们将游戏"切西瓜"纳入中班和大班民间游戏集。
2.改编与创新屏南民间游戏,善加利用
民间游戏集的初步建立只是为幼儿园课程注入了新鲜血液,要想让幼儿园的课程鲜活起来,让屏南民间游戏发挥应有的教育价值,还需要我们在开展民间游戏时,根据本园实际以及各年龄阶段幼儿的需要,进行适当改编与创新。具体做法如下:
2.1 改编与创新游戏内容,满足幼儿所需。为了使屏南民间游戏能充分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利用组合法、拓展法、发散引导法等,对屏南民间游戏内容进行改编和创新。如:将"羊咩咩"和"老鹰捉小鸡"这两个游戏组合起来:幼儿先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回答老鹰的问题,然后再引发老鹰捉小鸡,这样一静一动的活动形式,为幼儿营造一个有趣的游戏情景,能满足幼儿多次游戏的需求,调节幼儿的运动量,还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和协作能力,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又如:运用拓展法,将"跳格子"游戏由跳单一的正方形"格子"拓展为跳"多种形状"的格子。还可以运用发散引导法由"赶小猪"游戏发散想象出赶"乒乓球猪、皮球猪、奶粉罐猪"等不同的游戏内容。改变与尝新后的屏南民间游戏内容更适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民间游戏的兴趣。
2.2 改编与创新游戏玩法、规则,推进游戏。在开展民间游戏中,我们发现幼儿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游戏才能,赋予民间游戏以新意。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在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帮助幼儿推进游戏的发展。如中班的一次"切西瓜"游戏,一组幼儿用爬的方式绕圈比赛引起了老师的注意,老师及时给与肯定,进一步引发幼儿创新用"爬、双脚跳、单脚跳"等方式比赛的"切西瓜"游戏。"切西瓜"游戏玩法和规则的创新,再一次让幼儿感受到民间游戏的无穷魅力。
2.3 创新游戏器械与材料,增加游戏趣味。民间游戏器械与材料,多以生活中随手可得的物品制作或替代而成。虽然容易获取但也因其简陋的外表难以推广普及,为吸引幼儿参与民间游戏,我们从孩子们喜欢色彩鲜艳、新奇的玩具这些特点出发,赋予民间游戏材料以新面貌,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如:带领幼儿用颜料、绸带、毛线等装饰、美化玩具:彩绘的小板车、毛线编织的投篮框、扎上彩色绸带的绣球等,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另外我们还发动家长参与民间游戏材料的制作,变废为宝,巧制玩具,多方面满足幼儿游戏所需。
另外,我们在开展民间游戏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摸索,多方面、多角度、多途径的将屏南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课程,以"民间游戏月"、"民间游戏区域活动"、"晨间民间体育游戏"等多种形式带领幼儿感受屏南民间游戏的乐趣,并邀请"家长助教",让家长也参与到民间游戏中,充分发挥屏南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
通过对屏南民间游戏的开发和利用,锤炼了每一位老师,发展了每一个孩子,我们将继续深化对本土民间游戏的研究和传承,发挥其丰富的现代教育价值和潜力,使之成为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