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6-07-29傅建钢卢炎麟

商场现代化 2016年19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傅建钢 卢炎麟

摘 要:订单式人才培养在许多高职院校中如火如荼的开展,但该种模式在实践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问题。从订单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高职教育规律,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给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一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该种模式无需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仅需要得到企业的紧密协作即可完成该种模式的人才培养,可以有效的解决订单式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虚拟订单;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针对社会和市场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订单,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毕业生毕业后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由于具有校企资源的共享、就业率高(几乎为百分百就业)和优势互补等优势,该种模式引起了许多企业和学校的关注,并引发了众多高职院校竞相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各种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

该种模式中学校依托企业办学、企业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认同,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却也存在或面临许多困境。这些困境主要来自企业经营的压力和学生发展的压力。

1.企业经营的压力

企业经营状况直接影响订单式教育的成败,一旦经营出现问题,即可出现断单等情况;企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都有一定的阶段性。因此,不可一味的寄希望于通过寻找一家企业一劳永逸的进行订单培养,而应该通过建立起一种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使这一模式得以持续。高职学校应针对企业需求,探索多层次、多形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2.学生发展的压力

虽然学校与企业签订了具有法律效力的订单,但是由于执行的周期较长,执行情况会受到行业发展的影响,也会受到合作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如果合作企业的经营状况出现萎缩,必然造成按订单培养的人才就业出现问题。这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在于这些按订单培养的人才是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在订单关系下,学校为迎合企业的需求,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一切要求,就容易造成培养内容针对性太强,使学生的知识面过窄,导致学生转岗困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综合性的、发展性的,而订单式培养是按企业的要求组织教学活动,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岗位特征明显,具有较强的单一性,严重影响学生的长效发展。

鉴于现有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所面临的诸多困境,本文提出了一种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该种模式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相比,主要的特点在于:该种培养模式无需学生与企业签订订单协议、学生毕业后可以自由择业、学生的培养不再单一的面向某家企业。因此,该种培养模式灵活性大、风险小,更易于被企业和学生所接受。本虚拟订单式培养模式虽是一种虚拟的为企业提供订单培养模式,但为了能够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依然需要企业密切的配合。针对企业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按照培养目标与用人标准相结合、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优化课程体系,规划职业教育的教学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二、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的基础

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是成功的根本保障;需要得到学校的高度重视,这是成功的基本保障;需要得到企业的紧密协作,这是成功的外部保障;需要专业的积极推进,这是成功的内部保障。本文将其概括为“四位一体、四方联动,有效实现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四位”和“四方”指的是“政府、学校、企业、专业”。

1.政府的大力支持

虽然教育部明确提出订单式培养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但国家缺乏强有力的行政和经济措施出台来推行,只靠学校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政府相关部门可出台政策去鼓励企业对学校进行捐赠,同时对这些企业在税收和贷款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毕竟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无利可图的事一般企业都是不愿意去涉及的。对教育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政府可以对其予以奖励,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奖励,适当给予物质层面的奖励。

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政策、项目、经费上的支持,为该种培养模式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本模式成功的一项根本保障。

2.学校的高度重视

学校应敏锐地把握订单市场需求信息,充分了解需求企业的资质和发展状况,并对学校自身的教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有充分的估计。在选择合作对象时,一定要经过深入调查、仔细论证,尽可能选择一些知名度高、经济效益好的大型企业进行合作,以确保“虚拟订单”学生真正能够“学有所用”。

制造类专业在培养专业人才时,离不开专业设备的配置,以满足企业专门人才培养。以模具制造为例,在模具加工过程中离不开各种加工设备。这些设备动辄上十万,每种设备在加工过程中都有一定的用途,因而必不可少。在学校的高度重视下,为模具制造购置这些相关设备,以建设功能完备的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专业人才。

教师是整个人才培养中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教师自身的技术技能直接影响所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不断的提升教师的技术技能成为学校发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教师的培养,进而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学校在重视人才培养的同时,应该高度重视人才的就业及就业质量。学校可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为毕业生搭建一个就业平台,该平台能够帮助学生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学校应争取将一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邀请进入平台,为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择业平台。以这些知名度高的企业为推动力,不断的提升就业平台内企业的层次,打造一个蒸蒸日上的就业平台。

学校的高度重视是本培养模式成功的基本保障。

3.企业的紧密协作

人才培养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不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的。因此,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有企业人员的参与。本文提出的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与多家行业中有代表性的企业的合作,邀请这些企业的技术专家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现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通过与企业专家的研讨,可以将企业中的一些适合于学生的项目案例转化成教学案例。由学校专业教师和企业专家利用各自的专长来共同完成课程的开发,并完成配套教材的开发。按该种方式开发的课程和教材与企业实际结合更加紧密,学生使用起来更有兴趣,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企业的技术人员拥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是企业正常运作的基本保障。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有来自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中,则自然能有效提高实践效果和质量。比如,模具专业学生开展的模具制造综合实训,如果能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来共同完成指导,那么由学生实训制作完成的模具质量就基本可以达到企业生产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作为一家负责任的企业,可以为开展虚拟订单工作的学校捐赠一些设备。这些设备可以是新设备,也可以是企业已经淘汰的设备。以企业淘汰的旧模具为例,虽然不能继续生产产品,但模具的结构仍然是完整的,在教学上使用还是可以满足教学要求的。

作为开展虚拟订单合作的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优先权。当然,因为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案例的选用和生产实训过程中都有企业专家的参与,培养出来的学生相对于其他学校的学生更具竞争力。当企业在急需人才的时候,虚拟订单合作的专业学生则是其首选。

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的紧密协作下,得到合作企业设备的捐赠、就业机会的提供、兼职教师的支援、研究项目的提供、学生顶岗实习机会的提供、人才培养方案的共同制订、课程(教材)的共同开发,这是本模式成功的一项外部保障。

4.专业的积极推进

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为推进单位,促成政府、企业和学校的三方合作,构建一个“开放、共生、共长、和谐”的“专业生态系统”。它首先是开放的,各种有利于专业成长的力量和资源都可以汇集到专业平台上,包括政府的、企业的、学校的。专业充分的运用来自政府的各项政策、项目和经费支持,在学校的协助下与企业协作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培养的项目。其次,它是共生、共长的,各种力量和资源主体在共同的专业平台上,既有力量和资源的输送,也有力量和资源的获取。通过校企多方的合作,为企业培养出许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提高学校就业率、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保持社会的稳定起到积极的作用。本培养模式的成功需要专业的积极推进,这是本模式成功的内部保障。

三、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学校与企业签订“虚拟”订单协议,专业作为订单的实施主体,学生则成为该种订单的实施对象,本文给出了该种培养模式实施的具体途径。

1.订单企业的选取与培养目标的制定

政府通过在政策、项目、经费上的大力支持,促成学校和区域内大中型企业的接洽。由学校从中遴选出5家与专业对口的较具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虚拟”订单合作企业。学校与企业以承接政府的院校合作项目来保障该模式的顺利实施。

专业作为订单实施的主体,负责会同企业专家制定培养目标。由于不同企业对人才培养要求有所侧重,需要通过校企多方的研讨,制定出满足校企多方共同要求的培养目标。

2.建立职业活动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由各参与“虚拟”订单的企业专家提供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及明确完成这些典型工作任务所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由学校专业人员会同企业专家根据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出行动领域,并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按照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方式对学习领域课程进行序化,构建一个以职业活动为导向、能达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按照职业活动过程进行教学,极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保证了学生的长效可持续发展。

3.人才培养方案的外部论证

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方案的外部论证机制,针对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如模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可先由企业和专业共同制定,邀请教学指导委员会(一个校企以外的第三方机构)对方案进行专题论证,重点剖析人才培养方案在满足企业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长效发展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要求是否能够满足进行论证。如果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能保证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则应该对其进行修订。

4.人才培养的实施与培养质量的检验

在通过外部论证后,着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实施过程中,以学校的培养为主导,而企业应该经常性的派遣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性的指导,尤其是实训课程。当学生完成“虚拟”订单课程的学习后,学校可以将这些学生推荐给参与“虚拟”订单的企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是否前往这些企业工作。

四、结论

本文分析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认为其不足主要来自于企业经营的压力和学生发展的压力。鉴于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一种虚拟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四位一体、四方联动”的人才培养。该种培养模式的成功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的高度重视、企业的紧密协作和专业的积极推进。本文给出了该种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具体途径,可供高职院校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任君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04,10:20-22.

[2]刘雪松,李盛聪.谨慎看待高职院校订单式教育[J].职教论坛,2010,6:23-25.

[3]顾海花,拾泽波,王养森.高职教育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江苏高教,2005,6:142-145.

[4]杨扬.走出当前高职“订单式”培养模式的困境[J].职教成教论坛,2008.4:49-51.

作者简介:傅建钢(1983- ),男,浙江绍兴人,绍兴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负责人,讲师,工学博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与管理;卢炎麟(1944- ),男,浙江杭州人,浙江工业大学教学督导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与管理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