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到多
2016-07-29
南山区的四座生机
在人们眼中,互联网工作与科技、创新、创意的关联性极大,百度、腾讯、阿里以及正在涌现的数以千计的中心互联网企业一起,彻底改变了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连接方式和便捷程度。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中国第一代互联网巨头企业都是从相对草根的场所崛起的,在为人们提供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的同时,它们自身的真实工作场所大多是政府提供的标准化产业园或临时租用的旧建筑。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缺乏创意的实体环境中,要想做出创意非凡的虚拟界面会面临多么大的限制。随着社会资本在互联网企业的集聚,它们对真实建筑空间的需求也愈发强烈,促生空间的创新和变革的可能性也愈大。大约在2006年,以深圳腾讯大厦、北京百度总部两次设计竞赛为起点,互联网企业成为建筑师追逐的一个全新的客户类型。
从2006~2015这十年间,CCDI(悉地国际)为深圳南山区这片热土连续设计了四组以互联网企业为核心内容的办公建筑,在为这些新兴的客户提供设计服务的过程中,建筑师捕捉到一些趋势正在影响着人们的工作价值观,这便是本文写作的一个溯源。
七年之前,如果你去深圳南山区的科技园转一转,不难发现一座“鹤立鸡群”的超高层建筑,这便是中国互联网科技三巨头之一——“腾讯集团”的总部办公场所。这座大厦满足了一个新兴的巨头企业对自己身份的全部想象,它具有直冲云霄的挺拔,同时也具有丰满匀称的饱和感,在传统意义上以金融和银行机构主导的“方盒子高层建筑”之外跨出了探索性的一步。但是在今天看来,这座建筑又似乎缺失了什么,它更像建筑自身的独舞,而非城市界面的合奏(图1)。这种感觉随着后来百度、阿里和更多的互联网建筑的出现而变得渐渐清晰——那就是建筑与城市可能发生的更为细腻的关联。
腾讯大厦在与城市连接层面依然是典型的传统办公楼“划地自治”式的做法,这个遗憾在2011年百度大厦的设计中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挽救。深圳百度大厦的设计试图在相互对望的两座塔楼立面上切割出复杂的空中跃层和垂直连接,使得它们在垂直空间上具备了某种城市意义的公共性:员工在这座建筑中就如同置身一座垂直城市,空中的坡道和庭院迎合了这个意义(建筑师将这个概念定义为“活力核心”),实现了百度各个工作部门对于“多样化联系”的空间期望(图2,3)。
尽管百度大厦的塔楼空间做出了大胆的尝试,但这组双塔建筑与城市连接的裙房和庭院还是显得相对内向,其更多是满足两座塔楼的工作人群的消费和休憩之需。由于场地条件的限制(百度大厦与城市道路的连接面很小),这组双塔建筑围合的中央庭院更多是面向内部人群使用。而在动工时间上紧随其后的阿里巴巴深圳总部则由四座建筑相互错落围合而成,项目占据了一个完整的城市街区,建筑的容积率和高度被规划导则控制在更加适合步行体验的范畴内(图4)。建筑师重点考虑了城市空间控制性总图的要求和阿里巴巴作为现代服务企业带给城市空间的机会,并且试图与城市界面保持更亲和的姿态。设计提炼出五个要素(通廊、围院、街墙、尺度外大里小、骑楼)作为设计的判断标准,进一步为城市空间争取最大的灵活性。这组建筑被设计为多组塔楼在1~4层密集连接的场所模式,非常适宜容纳多种性质的团队在一组大家庭式的空间中工作,上部的工作单元可以通过多种连接渠道与内部庭院景观进行空间互动,丰富的场所感呈现出更加多样化、日常化的工作平台面貌(图5)。
这样的“休闲情景化”办公理念在同期的深圳软件基地设计(图6)中得到更为鲜明的提示(CCDI设计了其中的三、四标段)。十座中等体量的办公建筑在25m的标高上以架空公共平台串联,界定出尺度宜人的立体庭院,并与周边围合的高层建筑一起编织出多层次、一体化的三维城市空间系统(图7,8)。架空形成的“过街骑楼”内部及下部空间等设计适应了深圳炎热的气候特点,结合无处不在的绿化植被,使室外空间、公共连接空间非常适于步行交往,在一定程度上浓缩了城市的尺度(图9)。复杂的建筑功能被化整为零地充分融入到模数化的单元空间之中,成为创意、交往、触媒化的城市场所。
在这条线索中,如果说腾讯和百度总部大楼是类“CBD”式的高密度营造,其与城市的关系也许有着先天条件上的被动缺陷,那么阿里巴巴和软件基地这两个项目则是试图通过集群化的主动策略,与城市产生更加紧密和有机的关系。当然,它们并不是这类建筑的终极模式,演进还在继续,这四座建筑的特点如表1所示。
从“金字塔组织空间”到“平台连接导向”
不仅仅是建筑理念的“城市化”,从这四组建筑的平面图上看,某种城市特征的种子也在逐渐发芽。腾讯大厦在相对封闭的表皮之下进行着内向的“创新”,而百度把这种创新延伸到建筑内外的交界面,阿里巴巴和深圳软件基地更是把建筑平面与城市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关联。
早在2006年设计腾讯大厦之时,建筑师团队就理解到“互联网企业大部分工作是由临时组建的项目团队在特定的时限内完成”的工作特性,工作团队和部门划分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频繁更替。这就决定了这座建筑不能采用传统的标准办公布局:核心筒移到平面两侧后,标准层平面的中部形成较为完整的大空间(图10)。建筑师进一步通过局部的跃层处理,实现大、小空间的灵活组合(图11)。当然,这样的建筑平面在金融银行业的办公楼中也有各种体现。
但是百度大厦的平面则开创了另一种原型:核心筒被惊人地“切开”,形成每个标准办公空间进深为12m的方整平面(图12),并可以灵活适应各种办公布置的需求,空中的坡道成为跨越楼层的景观路径,实现了百度各个工作部门对于“联系”的需求,同时又设置了许多非正式交流场所。这种多情景化工作空间的存在,也许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意火花,或者至少作为繁忙工作中在空间感受方面的补偿。
阿里巴巴项目的平面关系既需要考虑塔楼之间的连接,也需要考虑与城市街道的开放。这种连接与开放结合建筑形态的“堆叠”,被设计为城市公园般的庭院,它被四座办公楼围绕,面向大海方向的视野被完全打开,3~4层的平面出现了刻意放大的公共坡道和台阶(图13)。
这样的平面设计在深圳软件基地项目中被进一步放大为多层次的“街道”,街道被庭院嵌套,从地面层、15m和25m标高的位置实现了游走般的体验(图14),在保证办公生活安静舒适的同时,加强了与城市更有机的融合。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与实体空间关系不大,但是互联网工作人群及场所的演进最终必然落实在空间的革新上,作为建筑师需要探知时代的趋势,并做出预先的反应。正如库哈斯在2014年布鲁塞尔高阶论坛会议中的发言:“如果互联网科技公司创造的环境条件,能够提供一种瞩目的模型去定义一个城市将会怎样,那么智慧城市这个词从修辞角度来看会更具有说服力”。在很多学者的预见中,未来有至少1/3的知识工作者不在“办公室”里工作,或者说很多原本并不属于工作的场所会成为“泛工作空间”。办公场所也从上个世纪在效率上引以为豪的“金字塔组织导向的办公布局”演进为“平台连接导向的办公布局”。那些在过去被奉为经典的办公场所,它们的组织优势和局限性都面临着新的挑战。
在2015年最新落成的Facebook新总部中,我们可以看到Frank Gehry为这座新兴的互联网巨头公司设计了颠覆性的建筑空间(图15)。它是那么的朴实,带着一丝玩世不恭的率性,却不失其内在功能的严密,与Gehry之前的作品大相径庭。在这座可以容纳5 000人办公的建筑中,一条长达2英里的“街道动线”将不同的聚落组织起来,大量的移动会议空间(Walking Meetings)充满着交融和惊喜,屋顶的开放公园更是把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缩影(图16)。整座建筑没有一块象征高贵的大理石饰材,很多管线和设备也不经意地暴露在视线中,但是毫无疑问这里是全世界最有创意和生命力的工作场所,它也更像是城市的一个街区,而不仅仅是一座总部。
面向未来工作场所的五条设计线索
在不久的将来,互联网会成为一个时代信息化的特征,而不是工作性质的区分。不管我们从事何种职业,都无法与信息化和互联网脱离干系;而工作场所在何种程度上引导工作方式和内容,正在成为建筑师研究的新命题。在这个过程中,有四个曾经理所当然的关于“工作”的问题正在悄然演变:其一,我们为什么工作?过去是“赚钱养家”,如今是“自我实现”;其二,我们什么时候工作?过去是“朝九晚五”,如今是“弹性自主”;其三,我们和谁一起工作?过去是“领导-下属”的纵向关系主导,如今是“多个维度合作”的横向关系主导;其四,我们的工作空间如何?过去是追求“高效集约”,如今则强调“灵活连接”。而越是在一个外界联系虚拟化、数字化、便捷高效的生产状态里,我们越需要真实空间给人建立安全和实在感,它们对这个网络时代有着特殊的意义。
在本文的结尾,如果将前文的案例和本文的主旨加以总结,可以暂时归纳以下这样五条线索,提供一种作为思考牵引而并非设计导则的参考意义。
(1)城市性线索:办公建筑与城市生活的关系更加融入,并且其自身具备某种城市意义的类比属性。人们对建筑的仪式感和造型感的迷恋,转化为对空间便捷和社会生活的关注。
(2)运动性线索:工作空间的机动性和移动性更强,工作中的交流和碰撞特征更加明显。
(3)事件性线索:工作不再拘泥于流程,而是基于项目,项目本身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有完整周期的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说,办公建筑越来越具备建筑学意义的事件性。
(4)多样性线索:工作的人群和特征不再同质,而是愈发多元,因此空间也需要更为多样化。
(5)轻量化线索:建筑氛围不再追求经典和稳重,转而寻求灵动轻盈的表达方式,办公建筑的形式和装饰可能在某种层度上得到消解,同时又产生属于这个时代的新形式和氛围。
当我们通过电脑或移动终端进入虚拟世界遨游,上天遁地无所不能,而当我们关上Apple屏幕、摘下Google眼镜,面对的是老旧乏味的建筑场所,我想这肯定不是每个人所希望面对的现实。虚拟世界的演进同时也需要真实世界与之匹配。曾经,人类建筑空间和装饰的成就无以伦比,用真实的视觉环境去填补精神的寄托;如今,这样的寄托可以更加便捷地通过虚拟世界轻松连接,那么真实的空间反而需要更加清淡愉悦,不必背上格式和风格的包袱,这也是互联网建筑本身所应该具备的精神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