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在中国率先合法化
2016-07-29
本报记者 赵觉珵 本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在滴滴出行和优步已在中国网约车市场“烧”掉数十亿美元后,中国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28日联合发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赋予网约车以合法地位。这项规定将于11月1日正式生效。作为世界范围内颁布的第一个国家级网约车法规,中国网约车行业正在便利与规范之间,寻求一种新平衡。
网约车发展新征程
“预约出租客运”,这是网约车的新名字。有了正式名称,网约车的管理也更加严格。《暂行办法》要求,驾驶员应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还应满足无交通肇事犯罪、危险驾驶犯罪记录,无吸毒记录,无饮酒后驾驶记录等条件。
为保障行驶安全,《暂行办法》也对车辆的GPS等相应配置和技术性能提出标准,行驶里程达到60万公里的网约车将被强制报废。
对于给公司带来激烈竞争,但也给乘客带来不少优惠的补贴,《暂行规定》表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扰乱正常市场”。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公路交通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王浩28日告诉《环球时报》,此前的补贴方式是不可持续的,毕竟企业是要获利的。补贴的减少显示出企业有转变运营模式的意愿,加上此次政策的明确,以后“补贴大战”肯定会减少,但具体成本怎么算还需要探索。滴滴认为,这一规定给予了市场、平台及司机更大的自主权。
“里程碑”——这是滴滴和优步28日对《暂行办法》的共同形容。作为中国市场份额最大的两家网约车平台,滴滴和优步都对新规表示欢迎。优步表示,《暂行办法》标志着网约车正式踏入了规范健康发展的新征程。
分析人士认为,下一步,国内各网约车平台将抓紧时间完成经营许可的申请和平台司机的资格认证。
出租车、顺风车也受益
对于被网约车抢占大量市场的出租车,交通部28日也发布了《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新增出租汽车经营权一律实行期限制和无偿使用.
“对于出租车而言,这是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王浩认为,出租车长期运营过程中存在着自身发展问题,包括经营权、份子钱问题,此次指导意见将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消化解决。
《暂行办法》还鼓励了俗称“拼车”、“顺风车”的私人小客车合乘,认为私人小客车合乘有利于缓解交通拥堵和减少空气污染,但须明确合乘服务提供者、合乘者及合乘信息服务平台等三方的权利和义务。
深圳大学教授韩彪2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称,《暂行办法》兼顾公共安全和运营安全,也给人们提供了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等多个窗口,实现均衡改革。
国外已有立法先例
交通运输部相关人士告诉《环球时报》,在《暂行办法》制定过程中,曾借鉴美国等多个国家的相关规定。
在网约车发源地、优步大本营美国,科罗拉多州早在2014年就颁布实施了美国第一部规管打车软件的州法律。
该法案首次进行了详细规定,包括要求提供租车服务的手机应用运营公司应取得相关的资质认可,并对出租车司机有无犯罪记录及驾驶违章记录进行确认,并且确保运营车辆的定期车检,还有确保运营车辆的商业保险齐全。
今年4月,新加坡政府也宣布将对网约车司机及车队实行基本管制。新加坡政府将推行“私人出租车司机职业执照”框架,有意提供网约车服务的司机须先考取执照。获取执照需要通过健康和背景检查,还需上约10小时的课程,并通过相关测验。▲
相关链接
网约车在欧洲“抵制依旧”
优步等网约车平台在欧洲遭到强力抵制。今年6月,德国法兰克福高级法院二审裁定,优步不能继续在德国推广叫车服务。同月,法国巴黎刑事法院也判优步违法,罚款80万欧元,并裁定优步在法负责人有欺诈商业行为和协助优步经营非法运输服务。该法院在判决书中说:“优步对当地交通部门造成了‘持久的破坏,由此引发的出租车司机的暴力抗议已经扰乱社会秩序。”
在欧洲其他国家,网约车也普遍遭到抵制:在意大利、西班牙和匈牙利,优步都被法院判决为违法出租车服务;在比利时和荷兰,官司仍在进行中。只有在英国,网约车目前可以合法经营。
网约车遭到抵制,主要是当地出租车行业的极力反对,法国、比利时等国的出租车司机都曾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活动抗议网约车。同时,不少欧洲国家要求网约车司机需符合出租车司机的规定,但司机们往往很难满足条件。
不过,德国等国的非经营性拼车仍很活跃。德国就有许多民间拼车网,司机可以在网上发布拼车信息,有需要的人可以联系,费用平分。▲
(青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