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创新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
2016-07-29王英姿
王英姿
(常熟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创新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
王英姿
(常熟理工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 常熟 215500)
摘要:中央推动的供给侧改革旨在匹配有效供给和消费需求,从而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能力。供给侧改革产生了新的金融需求,作为服务实体经济主要动力的金融业也应匹配有效金融供给,创新金融业务,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网络金融、跨境金融、创业金融等业务。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金融需求;金融创新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挑战,经济处于从高速增长换挡到中高速增长的发展时期,结构调整刻不容缓。在这种复杂的经济形势下,2015年11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中央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匹配有效供给和消费需求,从而化解过剩产能,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增加社会的有效供给能力。金融是经济运行的核心,作为服务实体经济主要动力的金融业需要加快创新,为供给侧改革提供动力。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供给侧改革产生的金融产品需求,并探讨金融体系应如何匹配相应的金融供给,从而顺利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二、供给侧改革带来的金融新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指从供给侧入手,针对结构性问题而推进的改革,主要任务为:一是去产能,主要目的是解决因产品供过于求而引起的恶性竞争,主要手段是对生产设备、产品等进行转型和升级;二是去库存,主要指降低产品库存水平,如企业的原材料库存、产成品库存等;三是“去杠杆”,其最直接的途径是降低负债水平,具体措施包括偿还旧债、减少新债发行、债转股等,这需要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推动经济增长,从而改善债务结构;四是降成本,其途径包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降低社会保险费、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降低电力价格、降低物流成本等;五是补短板,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的短缺是层次性短缺,即低层次商品和服务过剩,中高层次商品和服务短缺,这就需要支持企业提高技术改造和科研创新能力,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产品层次与质量,改进生产工艺。金融的宗旨是服务实体经济,上述五大任务,提出了新的金融需求。
(一)消费升级产生新的金融服务需求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在8000美元左右时,消费结构将从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消费升级[1]。2015年,苏州市GDP为1.45万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13.63万元,按照年平均汇率折算超过2.1万美元[2],苏州居民已经迈入发展型消费阶段。此外,苏州居民收入持续增长,近三年增速都超过8%,2015年苏州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万元,比上一年增长8.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04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57万元[2]。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中等收入人群的壮大,居民消费需求将从模仿型、大众型消费向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转变,居民消费不仅会对“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求提出更高的追求,而且还将向文化、旅游等更高层次的享受需求迈进,这必将产生对消费信贷、跨境支付等金融服务的大量需求。
(二)技术升级及创新创业催生出金融服务空间
根据国务院2015年5月公布的《中国制造2025》,我国将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持续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提高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效益。[3]根据苏州市全国企业创新调查结果显示,工业企业创新活动广泛开展,技术创新投入强度不断加大,在被调查的10432家工业企业中,2013-2014年有创新活动的企业数为6313家,占企业总数的60.5%;其中有产品或技术创新的企业达到4193家,占比40.2%;有组织或营销创新的企业为4977家,占比47.7%。[4]总体而言,大中型企业的创新程度高于小微型企业;此外,大中型企业更注重产品和技术创新,而小微型企业更致力于组织和营销创新,详见图1。从创新费用支出情况分析,2014年苏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费用支出达到551.01亿元,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创新费用为441.22亿元,占比80.07%;小微型工业企业创新费用为109.79亿元,占比19.93%。[4]
图1苏州市分规模工业企业开展各类创新活动的比重[4]
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一是技术升级及创新,将产生对先进设备购买的贷款需求,一些大型设备也将产生融资租赁的需求;二是行业间的并购重组将会加快,将产生巨大的并购贷款、投行服务需求;此外,也将衍生出对财务顾问、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服务需求。
(三)产业绿色发展创造绿色金融需求
《中国制造2025》提出将全面推行绿色制造,包括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3]根据人民银行相关研究显示,未来五年我国每年的绿色投资需求为两万亿元,其中财政只能提供10%~15%的资金。[1]2015年,苏州市环保投入576亿元,比2014年增长7.2%,占苏州GDP的比重为4.0%;并且劝退、拒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179个,关停、淘汰落后产能企业1116家,新增三星级以上“能效之星”企业37家,累计达到393家。[2]
由此可见,在能效融资、碳排放权融资、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面将产生大量的绿色金融需求。
(四)新兴产业发展拓展金融服务市场
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5]发展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
以苏州市为例,近年来,苏州市新兴产业发展较快,投资规模和产值不断扩大(见表1)。2010年,苏州市新兴产业完成投资560.59亿元,占社会总投资比重的15.5%;到2015年投资额增加到1440.5亿元,占比上升至23.5%。此外,新兴产业的产值以及占比增长也很快,产值从2010年的7100.5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14870亿元,比重也从28.8%提高至48.7%。
新兴产业投资和产值的快速增长拓展了金融服务市场。我们可根据企业所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在发展初期,大多数中小企业缺乏可供抵押的资产,主要拥有技术和人力资本,融资难度较大,银行和相关部门可以进行合作采用多种方式来解决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难题;企业发展壮大后,可供选择的融资渠道增加,除了通过银行信贷融资,还可通过资本市场融资。
(五)基建投资领域仍有新空间
目前,我国在一些基础设施领域如交通、水利、地下管网、民生工程等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加大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入,短期既可以增加投资需求,长期而言也是增加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既有利于改善民生,也为经济长期稳速增长提供了保障。苏州市自2013年以来连续三年保持千亿级高强度投资力度。2015年苏州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071亿元,比2014年增长4.8%,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到17.5%。[3]
上述项目的兴建需要相应的资金配套,政府资金有限,融资渠道可从政府平台转向政府和民间资本合作的PPP方式,资金来源也将从“信贷+信托”转向“信贷+债券”。
(六)企业走出去带动金融国际化
特别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走出去的空间进一步打开,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走出去。2015年,苏州新批境外投资项目251个,中方协议投资额20.47亿美元,比2014年分别增长20.1%和20.4%。[3]这为商业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推进国际化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表1苏州市新兴产业概况①根据2010-2015《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布》整理而得。
三、金融新需求下的金融供给创新建议
供给和需求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金融需求是指消费主体在某一时期某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金融商品数量;金融供给是指生产主体在某一时期某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金融商品数量。金融商品供求相匹配,金融体系才能达到均衡状态,并有效促进经济发展。经济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催生了新的金融需求,拓宽了金融服务供给空间,金融主要服务于实体经济,为了满足上述金融新需求,金融机构需大力创新金融供给的内容和范围。此外,也需要金融政策的创新和支持,这样才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金融业务创新
1.创新消费金融业务。消费金融是指为满足居民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而提供的金融服务。目前比较广泛的消费贷款形式包括房贷、车贷和信用卡分期付款等。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和消费升级,中小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应加快业务创新,如开发新消费金融产品,试点消费信贷证券化,利用保险和担保来控制风险等。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来引导支付创新,建设良好的消费支付环境,加快信贷产品线上化、场景化,如一些消费金融公司、电商/综合互联网平台等都在推出纯线上授信类产品,并且将产品嵌入于电商、娱乐、旅游、教育等领域。
2.推动科技金融供给。一是建立多元化融资方式满足新兴产业融资需求。鼓励金融机构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发展创投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组成的金融服务平台,对授信、担保、保险等业务开展集成创新,有效满足新兴产业的融资需求。如开展贷款证券化增加银行资金的流动性,通过融资租赁方式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规范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在境内外上市融资、发行各类债务融资工具。二是强化对传统产业技术升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政性金融支持。如通过财政拨款等方式建立专项基金,以此作为技术升级、新产品研发奖励资金和大项目建设配套资金。三是加快发展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等,鼓励并购重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3.发展绿色金融供给。银行业逐步将信贷资源从一些高污染、高耗能、低效益的行业退出,加大对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的资金支持。此外,除了推行绿色信贷,也要发展绿色保险、绿色证券等金融产品,推动排污权、碳排放权等投融资机制的形成。
4.发展网络金融供给。加强金融机构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融合,做好直销银行、网络微贷和消费信贷,降低服务门槛,提高服务渗透率和服务质量,并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风险识别,帮助小微企业提高融资可获得性和降低融资成本。
5.发展跨境金融供给。通过内保外贷、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加大对企业在境外投资设厂、设立研发中心以及收购兼并等业务的支持力度。
6.发展创业金融供给。通过一整套的金融制度创新,包括新三板、天使基金、PE/VC以及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融资渠道,解决创业者的融资难问题。在创业初期,企业需要支出比较多的投资性现金,而且流入较少的经营性现金,企业可通过出让部分股权来获取资金,可以引进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申请产业发展基金的扶持等;在企业成长成熟期,可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孵化、上市,并支持创业企业通过债券市场筹集资金。此外,适当提升中小金融的比重,激发金融体系的竞争活力,努力向创业企业提供结算、融资、咨询等一站式系统化的金融服务,帮助创业者降低创业成本,同时拓展金融业发展空间。
(二)金融政策创新
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为鼓励金融机构开展金融创新业务,建议政府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激励银行主动对接供给侧改革。
一是设立产业基金与银行创新业务进行对接。如设立风险基金,分担银行业在开展绿色金融、小微金融、“双创”金融业务中的信贷损失风险;设立“双创”投资基金,以投贷联动的方式对接创新型、科技型小企业;设立再担保基金,向担保公司提供对小微融资担保的风险补偿;设立产业奖励基金,激励银行加大对特定地区、特定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设立兼并重组专项基金,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强做大。
二是出台差异化监管政策,鼓励银行业持续支持产业结构调整。如通过定向降准、再贴现、再贷款等定向方式,为银行开展并购重组贷款、绿色金融贷款、小微贷款提供一定的优惠资金,并对其发行上述产品的资产证券化给予“绿色通道”;对“双创”授信产生的不良贷款,对其拨备及核销政策实行差异化管理。
三是调整贴息政策、激励政策的业务品种。随着银行业产品创新力度加大,由银行主导参与的融资渠道日益丰富,可将过去贴息和小微贷款“三个不低于”的对象从单一狭义贷款延伸至广义贷款,包括承兑、保函等表外产品及债券、信托、基金等金融产品。
参考文献:
[1]洪崎.供给侧改革中的银行机遇[J].中国金融,2016(1):16-18.
[2]苏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2015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苏州统计调查公众网,(2016-02-22)[2016-04-25].http://www.sztjj.gov. cn/Info_Detail.asp?id=22727.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EB/ OL].中国政府网_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5-05-19)[2016-04-2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 19/content_9784.htm.
[4]金苏明.第19期 创新活力显著提升 苏州制造转型蓄势——苏州市企业创新调查系列分析之三[EB/OL].苏州统计调查公众网,(2016-03-07)[2016-04-25].http:// www.sztjj.gov.cn/Info_Detail.asp?id=22801.
[5]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EB/OL].中国政府网_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2010-10-18)[2016-04-25].http://www.gov.cn/zwgk/2010 -10/18/content_1724848.htm.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794(2016)03-0051-04
收稿日期:2016-03-17
作者简介:王英姿(1975— ),女,湖南浏阳人,副教授,苏州大学商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学理论。
A Study on Financial Demand and Financial Innov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upply-side Reform:Taking Suzhou City as an Example
WANG Yingzi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shu 215500,China)
Abstract:The central government pushes the supply-side reform to match the effective supply and consumer demand,solve the excess capacity,promote the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economic structure,and increase the effective supply capacity of society.The supply-side reform produces new financial demands,and as the main driver of servicing entity economy,the financial sector should also match the effective supply of finance and innovate financial business,vigorously develop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nance,green finance,network finance,cross-border finance and entrepreneurial finance.
Key words:supply-side reform;financial demands;financial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