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对阑尾炎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分析

2016-07-29杨力朱缨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6年2期
关键词:盲肠脓肿阑尾

杨力朱缨

1 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 ( 成都 610031)2 四川省成都五冶医院 ( 成都 610081)



多层螺旋CT对阑尾炎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分析

杨力1朱缨2

1 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 ( 成都 610031)
2 四川省成都五冶医院 ( 成都 610081)

内容提要: 目的:研究对阑尾炎疾病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及外院近年收治的68例阑尾炎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方式诊断,了解患者影像特点。结果:68例阑尾炎患者中共诊断出54例,其中11.11%阑尾结石、35.19%阑尾肿大、38.89%阑尾脓肿、14.81%弥漫炎性渗出。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方式诊断阑尾炎能够对炎症部位清晰显示,通过影像判断了解病变程度及周边组织是否受到影响,诊断符合率较高,可对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具有推广价值。

关 键 词:阑尾炎 多层螺旋CT 诊断价值

阑尾炎在腹部疾病中并不罕见,通常通过临床症状以及简单检查便能够诊断。但由于患者自身病变部位以及年龄等因素影响,阑尾炎表现并不明显,对诊断的准确性产生影响[1]。加上腹部疾病中还存在回盲炎症、妇科病、又半结肠肿瘤等病症,在临床表现上与阑尾炎存在相似之处,可能由于误诊错过阑尾炎的最佳治疗时机。影像学检查目前应用广泛,能够通过影像的探查了解患者阑尾状态找到炎症部位针对性治疗。通过其薄层扫描以及对影像的处理,阑尾及周边组织可清晰显现,对诊断提供依据。本院基于这一背景,研究了多层螺旋CT方式对阑尾炎诊断的准确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及外院在2013年5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疑似阑尾炎患者共68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1例;年龄在16~62岁之间,平均年龄(41.2±6.3)岁。患者表现出下腹部明显疼痛,其中42例存在转移性右下腹痛。19例患者右下腹按压痛、17例患者存在反跳痛;37例患者存在发热迹象,11例白细胞计数异常上升。所有研究对象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愿积极配合治疗。

1.2 方法

采用螺旋CT为患者扫描,将扫描参数设定如下:电流控制为180mAs、电压控制为120KkV、间隔与层厚均控制在5mm。扫描患者自膈顶到盆底部分,在平扫结合增强扫描下探查患者阑尾状况。使用100ml对比剂碘海醇,注射速率控制在每分钟180ml。必要时,可对怀疑存在炎症等情况的部位薄层扫描,设定为间隔1.25mm、层厚2.5mm。将螺旋CT扫描的原始图像采用CPR(曲面重建组技术)以及MPR(多平面重组技术)处理,以便于获得更为准确、丰富的阑尾及病变影像。

2.结果

统计本次研究中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发现68例患者中14例患者为非阑尾炎疾病。其中7例由于炎症范围已经达到腹腔、盲肠以及回肠,患者阑尾存在粘连或被包埋现象,显示清晰度不足,造成2例存在肺部TB史的患者误诊为回盲TB;2例盆腔脓肿;1例由于升结肠后方存在积气积液弥散及游离气体(膈下间隙)造成误诊为升结肠穿孔;1例由于盲肠壁厚度异常造成误诊为盲肠肿瘤;1例误诊为右附件肿瘤。另54例阑尾炎诊断结果如下,见表1。

表1.阑尾炎诊断结果统计表

由表1统计结果可见,本次研究中患者出现的阑尾炎主要为阑尾脓肿以及阑尾肿大情况,分别占炎症人数的38.89%与35.19%。

3.讨论

阑尾部位在患者体内呈管状、弯曲结构,管壁开口位置固定且光整,位于盲瓣向下2~3cm部位的盲肠内侧壁,根据尖端指向,可将阑尾解剖位置分为回肠后位、盲肠下位、盲肠后位、盆位、前位以及盲肠外侧6种[2]。在多层螺旋CT扫描下,阑尾可被清晰显示,在辨认难度上降低。但这一诊断方式也存在局限性,例如当病变范围较广、回盲部位阑尾聚集或是阑尾处于被包裹状态时,存在误诊可能性,辨别难度较大[3]。在临床诊断中也需要根据CT显示状态进行诊断鉴别,例如当阑尾直径达到6毫米以上,存在明显增粗现象且阑尾外壁厚度达到3毫米以上时,可以确诊为阑尾炎;若阑尾明显增粗并且存在阑尾粪石,同样可明确诊断;但若在CT诊断中无法见到阑尾,但可观察到阑尾周围存在明显种种脓肿情况,这种情况并不能明确诊断,但可以预向诊断;若只有盲肠周围炎但并不存在阑尾粪石以及阑尾明显增粗情况,只能考虑是否为阑尾炎并不能确诊。在诊断价值方面,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阑尾炎首先能够对临床症状不明显患者及时确诊,减轻患者痛苦程度及时间;其次多层螺旋CT的三维重建能够通过矢状位与冠状位从不同角度对阑尾及阑尾周边解剖结构进行详细观察,对于病变状况可更直观完整的了解;另外,对于育龄妇女患者而言,部分妇科疾病同样会呈现出右下腹腹痛症状,CT诊断可明确鉴别。

阑尾穿孔以及脓肿均属于急重症阑尾病变,造成患者极度疼苦,存在高致病性以及死亡率。对阑尾炎的治疗重点在于及早诊断并做出针对性治疗。由于阑尾部位存在炎症与感染出现脓肿现象,炎症会在未治疗情况下逐渐向四周扩散并形成坏疽,炎症局部包裹形成团块状,中央部分逐渐坏死并产生气体,可在多层螺旋CT下观察到管腔中有残留,表现出脓肿特征。在诊断上,应将阑尾疾病与盲肠肿瘤加以鉴别,肿瘤在四周渗出以及强化程度上均轻于炎症肠壁。诊断影像特征方面,对阑尾炎患者的CT诊断在不同炎症类型上表现如下:①阑尾结石:诊断下显示出泥沙样、结节样或是点样高密度铸型影,可通过对影像的观察判断是否为阑尾结石。②阑尾肿大:影像表现为模糊的沦落,阑尾部分明显肿大、增粗,管径在6毫米以上;阑尾腔内存在积液,管壁水肿且厚度增加,在3mm以上,强化明显。③阑尾脓肿:阑尾部位的肿块密度较高且混杂,强化不均质但明显,中心部位存在坏死液化积气,少数患者表现出液气平面征,阑尾在被包裹状态下表现出结构上的改变,呈细小管状,强化明显,少数存在高密度结石影。除此之外,脓肿部位包块周围存在渗出物,且渗出物对临近肠管产生推压力,若脓肿严重则可能已经阑尾穿孔破裂、穿破腹壁表现出窦道状态。④弥漫炎性渗出:影像表现出阑尾四周脂肪之间的间隙密度异常增加,存在蜂窝织炎以及液性渗出现象;周边网膜、筋膜、肠系膜以及腹膜肿胀并且厚度增加[4]。

总之,采用多层螺旋CT方式诊断阑尾炎能够达到较高的诊断成功率,相关研究者应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避免阑尾包裹、病变范围等因素对诊断准确性造成影响。

参考文献

[1] 公佩友.多层螺旋CT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 吴志刚,黄莉,李柏松.多层螺旋CT对儿童、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0,16(23):97-99.

[3] 邵宝尔,王晓荣.6层螺旋CT在肠道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11(24):1831-1833.

[4] 方金忠,张文奇,王善军.多层螺旋CT非增强扫描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2,35(42):94-96.

文章编号:1006-6586(2016)01-0020-02 中图分类号:R656.8

文献标识码:B

猜你喜欢

盲肠脓肿阑尾
腹腔镜高位阑尾切除术的不同入路戳孔对比
阑尾真的无用吗?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改性纱布防止兔盲肠、子宫术后盆腔粘连的效果观察
结肠镜下诊断盲肠憩室的临床分析
隧道
比较对照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