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教材视窗看中美中学语文教育
2016-07-28刘正才
刘正才
很多人在谈及中国教育的一些问题时,往往拿西方的教育尤其是美国的教育来比较,以说明美国教育的优势和我国教育的不足。但近年来随着对国外教育越来越多地了解,人们对中美两国教育的基本方式、教育质量也有了不尽相同的看法。在此,笔者将通过对两国中学教育阶段使用的教材的比较,来探究和解析中美两国高中语文教育的内容与方向、教学方式及相应的教育效果的异同。
我选用的教材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课本(以下简称“粤教版《语文》”)和由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马浩岚编译的《美国语文》。
一、作品体系
粤教版《语文》必修课本共5册,每册4个单元,所选作品按内容主题和文章体裁两个系列编排。按内容主题的编排有5个单元,依次是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近经济,分别安排在每册第一单元。按文章体裁的编排有15个单元,涉及10种文体:传记、散文、古典诗歌、诗歌、文言文、科学小品、小说、议论文、新闻、戏剧。总共73课,选文79篇,包括中国古今作品65篇,占总数的82.3%;外国作品14篇,占总数的17.7%。
《美国语文》的作品编排是以美国历史发展为序的,分为六部分:文明的交会,国家的诞生,国家的发展,分裂、和解与扩展,不满、觉醒与反抗,繁荣与保护。高中学段共24课,选文41篇,均为美国作家作品。
作为阅读型教材,课文是学生眺望和探究知识的一个重要窗口,学生通过这个窗口迈进广阔的知识天地。所以,课文内容涉及的范围决定了学生瞭望世界的广度。
粤教版《语文》课文内容主题范围广,且精选了我国古今各个时期的作品,还有不少外国作品,其中美国作家的作品占近三分之一的比例。这就让学生有了广阔的视野,有利于他们吸收多元文化,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他们拥有广阔的胸怀。而《美国语文》立足于国家历史发展,仅选本土作家作品,强调本土文化的传承,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祖国历史,认同本土文化,增强爱国情感,但相对来说学生的视野有局限性。分别学习这两套教材,直接的结果可想而知:中国学生多少都能了解一些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情况,而美国学生了解其他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情况就极为有限。 粤教版《语文》所选课文数量较多,学生的阅读量明显较大。值得一提的是,粤教版《语文》除必修课本所选作品外,还专门配套了按文体选编的《传记选读》《论述文选读》等十五本选修课本。《美国语文》所选作品的数量较少,学生的阅读量相对有限,知识的吸收积累也自然受限。知名国际问题专家于时语在一篇题为《美国语文教育的质量危机和社会因素》的文章中说,美国造就了“不会读写”的下一代,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普遍下降。他指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的阅读量越来越少。
二、知识体系
粤教版《语文》的知识点主要安排在每单元的“点击链接”和每册两个单元的“推荐阅读”模块,总共用50个篇章讲解相关知识,评介作家作品。此外,还在“单元导语”、课文“注释”、文后“思考·练习”模块中零散地涉及了更多知识。
“单元导语”中一般是简单提及将要学习的文体,该知识点或在“点击链接”模块中有专门讲解,或之前在初中教材里已作过详细讲解。而课文“注释”涉及的知识量更多,介绍了近70个作家(作者),有课文关涉的相关作家、作品、写作背景,历史、文化、科学人物及其他众多知识。
《美国语文》的知识点则是安排在每一部分开篇的“历史背景”“本时期的文学”和每课的“阅读指导”“背景知识”“专题聚焦”“文学聚焦”六个模块中分别介绍,共有七类:历史知识、文学发展现象、作家及其活动与影响、写作背景、作品内容要点、文体知识、写作技巧。
尽管两套教材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不同,但大部分知识内容相同,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文学常识: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文学现象等。
2.文体知识:文学体裁、实用文体等。
3.写作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方法、写作风格等。
可以看出,两套教材都很重视让学生掌握大量的文学知识,形成厚实的文学积累,都重视让学生学习常用文体的写作,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两套教材的不同点主要有如下几点。
1.《美国语文》用专门的章节系统地介绍了国家诞生、发展的历史,粤教版《语文》是在注释中简略介绍了课文涉及的历史人物或事件。
2.《美国语文》用固定的模块和形式对相关文学知识作了系列介绍。粤教版《语文》则采用了灵活的方式,在课文“注释”“推荐阅读”“点击链接”模块进行了繁简不同的介绍,但涉及的文学知识总量远大于《美国语文》。
3.粤教版《语文》有较多的读书方法方面的知识,《美国语文》则缺少此类知识。
4.粤教版《语文》介绍了较多的词句方面的知识,《美国语文》则较少。
这些不同也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影响。《美国语文》能促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变化,较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祖国历史方面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了解祖国不断发展的文学,对相关文学知识的掌握也会较为全面、系统。粤教版《语文》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世界,这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用一种灵活、积极、开放的姿态去吸纳知识。粤教版《语文》注重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重视让学生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这将会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练习体系
两套教材安排练习内容的模块各不相同,但练习的基本内容与大方向相同,总括起来是三大类:“思考·探究·练习”、写作练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思考·探究·练习”是阅读性教材指导练习的最主要内容,两套教材均安排了大量练习题。粤教版《语文》集中安排在每课课文之后,必修1-5整套教材总共有263道题。《美国语文》将之安排在“文学与生活”“问题指南”两大模块中,而“问题指南”又下分两级多项,每项都有不少题,总共510道题。
对比两套教材的思维训练点和练习量,再结合练习的具体内容,发现二者有较多相同点。
1.特别重视让学生理解学习的基本内容,把握作品的思想观点、情感等。注重让学生在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探寻问题的根本。
2.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问题时联系自身实际,联系相关作品或人物,或结合社会现实进行思考,这有助于学生较客观地认识问题。
3.重视让学生掌握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如分析、比较、概括等。
4.重视引导学生在理解学习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欣赏、评价,发表见解,并能用具体的根据证明自己的观点。
5.都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扩大其视野,使他们的能力得以延伸。
可见,训练的大方向是一致的,但也有显著不同。
1.《美国语文》重视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更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探求精神,促使学生寻根问底,对解答的问题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粤教版《语文》也重视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时探根寻源,但更注重于让学生把握作品信息要点,理解基本内容。
2.《美国语文》非常重视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较多地引导学生根据作品内容假设自己为作者、文中人物、特定职业人,或身处作品描写的时代、场景、情境中,推断自己将会怎样思考和处理当前的事情,会有怎样的思想情感、言语行为,从而学习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处理事情。这就巧妙地引导学生利用一个特定的角度进入作品,走进作者或作品人物的内心,进行更深入的体会和理解。因此,它更强调人性的体察和社会性思考。粤教版《语文》则较多地运用分析、比较、对照等方法深入探究作品内容,更深层地挖掘作品的思想蕴含,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3.《美国语文》引导学生针对相关内容发表评论、提出观点时,特别强调“证据支持”,有些思考题要求学生“得出结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也能有效避免空谈,培养出学生的务实精神。粤教版《语文》也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作评论,摆观点,说感受,谈体会,也要求找出相关依据,但在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方面重视程度不高。
4.《美国语文》较重视训练学生用掌握的知识解决社会生活的实际问题,注重实用。粤教版《语文》也重视学生的思维拓展和能力延伸,但训练力度相对较小。
再看写作练习和综合实践活动。
粤教版《语文》的写作练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安排在“活动指引”“表达交流活动”中,共有大写作练习15~18次,综合实践活动12~15次。此外,在“思考·练习”中安排仿写、续写、扩写等小写作练习12次。大、小写作练习总共27~30次,加上综合实践活动,两项总量为42次。
《美国语文》的写作练习安排在“文学与生活”“问题指南”“作品累积”三大模块下的“日志写作”“点子库·写作”“微型写作课”中。综合实践活动安排在“文学和生活·小组活动”“点子库·项目”之中。具体有:日志写作31次,点子库·写作70次,微型写作24次,总共写作125次。综合实践活动共53次。两项总量为178次。
可见,《美国语文》的写作练习量和综合实践活动量也非常大。如此大量的练习与活动,必然会大大增强学生相应的能力。那么,学生的哪些能力能够得到增强呢?先看看练习的具体内容。以第4部分其中几课的内容为例。
◎日志写作
描述一个情况——对在那种情况中分裂的忠诚需做出不同的选择,探讨那些选择是怎样做出的。(第二课)
内战以后,罗伯特·E·李申请完全赦免他带领邦联军队对抗联邦军队的行为。如果你是一名国会议员,你是否同意投票赦免他?为什么?写一篇简短的日志来讨论你的回答。(第二课)
假设你生活在马克·吐温的那个年代,记下你对于可能吸引你的工作机会的看法。(第四课)
在一篇日志中,探讨一个从19世纪晚期到现在发生了重大变化的社会生活方面。(第六课)
◎点子库·写作
1.信2.社论3.定义性文章(第一课)/1.连环画2.讣告3.分析文章(第四课)/1.日记(故事中人的最后一篇日记)2.续集3.人物分析(第五课)
◎微型写作课
医院情况的战地报告(第一课)∕调查信(第二课)∕第一手的人物传记(第三课)∕旅游宣传册(第七课)
◎点子库·项目
1.士兵的剪贴簿2.关于内战中女英雄的口头报告(第一课)/1.纪念拼贴画2.网页制作(第二课)/1.时间线2.(战场的)模型、地图(第三课)/1.多媒体报告2.插图(第四课)
从以上举例可见一斑,《美国语文》的写作练习与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精彩纷呈。练习的内容角度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宗教、科学、文化、艺术、医疗、旅游等生活的各个领域。还有较多的练习特意要求学生进行“社会研究连线”(17次)、“艺术连线”(15次)、“职业连线”(10次)等,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努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社会人,指导他们随时肩负起某一项社会责任,以一个政治家、军人、记者、医生等的身份出面,扮演一个特定的角色,完成一些特定的任务。因此,《美国语文》是在巧妙地指导学生进行立体式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生活,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让他们练就生活的本领。
粤教版《语文》指导进行的写作练习与活动项目,方向基本一致:训练相关文体的写作,开展语言交际活动,教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努力提高言语表达能力。
总之,中美两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各有优点。中国语文教育较为突出的是:1.注重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夯实语文基础,练就基本功;2.注意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给学生打开通向世界语文的门窗,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接触多元文化,注重兼收并蓄;3.牢牢抓住语文读写能力这一关键,精心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和写作技巧,不遗余力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美国语文教育较突出的是:1.立足于本土,重视祖国历史文化的传承,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对祖国与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增强爱国情感;2.致力于培养学生做一个社会人,刻意要求学生进行“社会研究连线”,千方百计指导学生扮演社会各种角色,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做事,如何获得社会的认可、取得社会成员的资格;3.注重语文的实际运用,通过大量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增强他们解决实际工作与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务实精神;4.重视对学生进行较系统的思维训练,善于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探究问题,注意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5.非常重视语文学习与科学、艺术等其他学科的沟通与融合,充分照顾到学生的自我发展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当然,也有一些实际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1.用什么评价中学语文教育质量
教育评价会影响甚至决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过程。美国对中学生能力和水平的评价是多元的,他们看重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和潜在的发展空间,所以,他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就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而我国默认的衡量标准就是高考成绩,因此,学校成为“高考加工厂”,穷尽一切办法批量加工“优质考生”,中学语文教育也只好走纸上“练”兵的路,语文素质教育很难得到落实。
2.应用能力与读写能力怎样得到平衡
美国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遍较强,但有调查发现美国中学语文教育质量堪忧,尤其是学生的读写能力普遍下降。我国学生大多具备一定的读写能力,但综合实践应用能力普遍较弱。那么,如何让学生既具有一定的读写能力,又具备较强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是两国中学语文教育需要共同思考、解决的问题。
以上是笔者的一些粗浅分析。就整个国家的中学语文教育而言,仅凭一套教材实难观其全面。管窥之见难免有失偏颇,错误之处,敬请专家同人指正。
作者简介:广东省阳江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