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中探寻,习作中衍生
2016-07-28何爱霞
何爱霞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很多学生经历了大量的阅读实践但习作水平仍旧停滞不前,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未能有效地将阅读资源转化为自身的习作能力。叶圣陶先生在《文心》一文中指出:“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以儿童小说为例,作家在素材选用、言语形式以及表达技能等方面已经达到极致。教师应该努力找寻小说阅读与习作语言之间的链接点,实现两者之间的同构共生。
一、激发联想,以小说写作滋养修辞能力生长
1.阅读中探寻
人物形象的刻画是小说创作的核心任务。儿童的思维认知偏向于直观形象,因此儿童小说的语言也必须顺应学生的心理特点,必须做到鲜明、生动。很多儿童小说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都乐于使用儿童所熟知的修辞手法。著名作家常新港在《童年时的朋友是影子》这本书中就通过鲜活的语言刻画了这样一个父亲的形象:“爸爸的那张嘴说起来就没完没了,就像过年燃放的小屁鞭,虽然不很响,但闹腾得很。”看似简单的一段文字符号,却在对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的整合中,使一个唠叨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折射出人物鲜明的个性。
2.习作中衍生
儿童小说的语言如此富有魔力,能给予读者意想不到的惊喜。面对这种独特的语言方式,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文本语言出发,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广泛的想象和深刻的体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师:对书中描写的爸爸,你感觉怎样?
生:特点很鲜明,烦人得很。
生:就和妈妈差不多,唠叨个没完。作者把他比喻成“小屁鞭”,真是太形象了。
师:其实,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你也来选择一个人物,用上这种方法来写一下吧。
于是,一个学生这样描写他的同桌:这个家伙实在是太肥了,只要一笑,全身的肥肉好像都在不停地颤动。一旦有人议论他,他就会猛然起身,快速走过去,把别人数落一番后,昂着头,英雄般地回到座位上。
二、探寻自我,以小说写作提升场面描写能力
1.阅读中探寻
场面描写是小说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的重要内容,是特定场合下关乎人物、环境以及情节的综合再现。《今天我是升旗手》一文中曾经细致描写了一个“街边小店”的场面:刚刚踢完足球的孩子、各种解渴的商品、狭窄的空间、散发着臭汗味等的各种气味……一个典型情节下的典型场面在文本语言中展现出来。这一段文字完全贴合现实生活中顽皮儿童的成长心理,将一群活泼好动的男孩子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激活自己的原始经验,在文本中寻找到自己的影子。
2.习作中衍生
在苏教版教材很多的课文中,也出现了多处的场景描写。如《虎门销烟》中主持布展的描写,《只拣儿童多处行》中孩子欢闹的场面,课文后的思考练习题也有对场面描写的要求。教师可以借助链接课内外文章,来触发学生的习作思维,强化知识与其所指以及应用情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课外阅读实践中形成相应的言语方法,并在习作过程中形成有效积淀。因此,在引导学生关注黄蓓佳的这段场面描写时,教师先从学生的认知体验入手,要求学生说说喜欢这段描写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从文字符号裹挟的意蕴中探寻自己的影子。随后,则引导学生将这一段写法与教材中课文的写法进行类比。不少学生结合了《大江保卫战》中整体、局部描写的策略,感受到这种写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所起到的作用。
三、以景体情,以小说写作唤醒环境描写意识
1.阅读中探寻
环境描写,表面上看,是人物身处的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综合。而在儿童小说中,环境描写都被赋予了特殊的意蕴,从而形成了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如曹文轩在《草房子》一文中描写了这样一个环境细节:柳枝太细弱,无法让黄雀站立,黄雀不停地拍打翅膀,减轻对枝条的压力。
描写这处环境时,主人公桑桑已经身患重病,作者借助对生活充满怀念的桑桑之眼,目睹着整个象征着生命脆弱的环境细节,映衬着人物当时孤寂、无助的内心世界,充分突显了小说创作中环境描写的独特作用。
2.习作中衍生
儿童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承载着烘托气氛、映衬心境、寄托情感的重任。在阅读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关注环境的特点以及景物的象征意义。这就要求,教师要准确探寻到环境描写的习作技巧与表达人物情感的链接点,在具体的语言文字中揣摩象征性描写的意义,从而明晰环境描写的写作特质。
师:在这个环境描写中,柳枝是怎样的?黄雀做了哪些努力呢?
生:这个柳枝很脆弱,黄雀要不停地扇动翅膀。
师:这个细节是谁看到的?作者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写这一内容呢?
生:是桑桑看到的,这正好与当时桑桑的处境相似,也许他看到了柳枝的脆弱,很有感触吧!
生:也可能是他看到黄雀的努力,告诉自己要和病魔抗争。
正是在这样的教学后,很多学生在作文时有了描写环境的意识,对环境素材的选择也能做到将其与情节发展中的人物形象相吻合,有效提升了习作内容的质地。
总而言之,运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资源触发其习作能力的提升,促进两者之间的同构共生,应该成为习作教学的一种惯有姿态。只有真正站立在儿童的立场上,学生的语言生命才能得到长久的发展。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