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课程化”助力学生阅读
2016-07-28刘静
刘静
我校在近几年的阅读教学中对“课外阅读课程化”进行了探索,实践证明,它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所谓“课外阅读课程化”,是指落实语文课程体系中课外阅读的要求,使之与课内阅读(指语文课本的阅读)一样,有固定的教学课时,有丰富的阅读内容,有具体的教学过程,有及时的阅读评价。之所以提“落实”两个字,是因为课外阅读不是游离于语文课程标准之外的要求,它本身就是语文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不是额外的要求,而是语文教学的分内之事。
“课外阅读”之所以要“课程化”,基于如下三点思考。一是打破时下语文课只读语文书的痼疾,保证小学生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二是小学生年龄小,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如果采用“放羊式”的课外阅读方式,放任自流,则难以落实课外阅读任务。三是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的方式,都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否则无法达到课外阅读应有的阅读效果。
一、“课外阅读课程化”的课程落实
1.拟定课程纲要
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枣庄市“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衔接育人行动”的方案要求,我校拟定了《“课外阅读课程化”校本课程实施纲要》,严格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数量规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有明确的阅读数量要求:三个学段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校本课程实施纲要》从课程总目标、学段目标、课时安排、实施意见及教学策略、课程评价、课程保障等各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校本课程实施纲要》的拟定让我们有标可依,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2.配足配齐图书
每一年,我校图书室都会精心为学生配备图书。根据《校本课程实施纲要》选定的图书目录,必读书目全部由学校为学生配备,按最大班额学生的数量需求,每种必读书目均配备给一个平行班级同时使用。各班级根据阅读进度,不定期交换阅读书目,确保每学期每名学生完成5本必读书目的阅读。对于选读书目,也以学校配备为主,现在,学校图书室共有4万多册图书供学生借阅。此外,每个班级建立一个“迷你小书吧”,让孩子给“书吧”取一个自己喜欢的名字。每学期每个学生至少带来两本书,充实班级“书吧”,进行交换阅读。班级建立图书借阅制度,选出图书管理员,让孩子自行登记借阅。通过开展“献两本看多本”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同学们的阅读资源。
二、“课外阅读课程化”的内容设计
1. 随文推荐阅读材料
随文推荐是指学了某篇课文或某册教材后,教师向学生推荐必须阅读的篇目。我校每个学生都订阅了“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在这套丛书的引领下,可以学一篇荐一篇,如教了《威尼斯小艇》,推荐学生阅读《水城威尼斯》一文,教了《家乡的桥》,推荐学生阅读《苏州的桥》一文;可以学一篇荐一本,如学了《军神》,推荐学生阅读《开国元帅的故事》,学了《病人》,推荐学生阅读秦文君的《男生贾里》或《女生贾梅》;还可以学一册荐一批,如教师结合每册教材的单元内容,在期初、期中或期末集中给学生开列一阶段或一学期的阅读书目。以每月读完一本计,小学五年起码可读一百本左右的课外书籍。有了这套丛书的引领,学生阅读的面就宽了,老师也不用再为学生费心找相关的文章了。在预习课时,还可利用主题丛书,阅读相关文章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完本篇课文后,老师就挑选“语文主题学习”丛书的几篇文章,让学生利用学到的阅读方法,或精读,或略读,加以运用,巩固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生在相关联的阅读中增强了阅读的兴趣,能力和情感都得到了提升和加深。
2. 教师自编校本教材
我校的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开始于2008年,学校组织骨干教师进行《东方诵》教材的编写,经过几年的改编和修订,按经典古诗词、国学经典、小古文分类递进编排,由低年级到高年级,开发了一套六年一贯的、具有校本特色的、序列化的小学生传统经典阅读《东方诵》系列小册子。每个小册子中包含50首脍炙人口的古典诗词。同时在古典诗词的后面,根据年级的特点选取了优秀传统文化中流传广、有生命力、便于诵读的经典文段,如一年级必诵《三字经》,二年级必背《弟子规》,三年级必背《声律启蒙》,四年级必背《千字文》,五年级必背《论语100句》,六年级必背《文言初阶》《诗经选读》《经典小说导读》等传统蒙学读物。这样一来,小学六年每个学期都有相应的经典阅读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积累精粹语言,增加人文底蕴,夯实语文基础,收到了良好的阅读效果。
3.师生共寻泛读书籍
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借阅自己喜爱的书籍,也可以在老师的帮助下选择适合阅读的书籍。书籍的来源渠道可多样化:自己购买,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家庭书架,网络阅读……每学期学生之间、班级之间可以进行图书互换,共享资源。通过阅读量的递增,逐步达到阅读质的飞跃。我们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每个年级的学生遴选了整本经典阅读书目。如一年级学生必读书目:《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外神话传说》《十万个为什么》《与鸟儿一起飞翔》《海底两万里》《汉字的故事》《安徒生童话选集》,这些书目大多是一些名家名篇,让学生从小就受到经典作品的濡染和影响,为他们打下厚重的精神底子。
三、“课外阅读课程化”的课程实施
1.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既然有了丰富的课程内容,就要落实具体的教学时间。语文课程表上的课时是固定的,不可能随意增加。唯一可行的办法是,每周从现有的语文课时中安排1-2课时用于课外阅读。当然每位教师可视教学需要灵活安排。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早读、午间等零碎时间阅读课外书我校语文教师每学期要制订一份课外阅读计划按照阅读计划上足、上好课外阅读指导课。
2.探索阅读指导课型
阅读不能呈现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我校着力研究阅读指导课型,构建符合学生特点的、对学生具有较强指导意义的课程体系。低年级注重“快乐读”,放大读书的趣味,感受读书的快乐中年级注重“静心读”,养成沉下心细致阅读的习惯,在安静阅读的过程中享受读书带给自己的“喜悦”;高年级注重“赏评读”,学会欣赏书中的人物形象,欣赏故事的跌宕起伏,感受作者写作的语言之美,在不断的思辨中寻找读书所得由此,我们探索出“低段乐读”“中段静读”“高段赏读”三位一体的阅读课型模式。同时,我们不刻意追求阅读的速度,一本书根据长短可以读一周、两周甚至更长时间。我们追求的是,在推进读书的过程中,老师们巧妙进行课前激趣,围绕话题展示阅读成果,再用话题推进阅读朝纵深发展,读后,引导学生进行读书交流,和同伴老师,和书中的人物、作者交流,从多个角度感受作品的魅力。
综上所述,“课外阅读课程化”是一种基于语文课程标准的有序教学,它与“放羊式”的课外阅读具有质的区别。学生阅读的过程不是简单的默读过程,而是读讲结合、读摘结合、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的综合学习过程。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浅阅读,也不是浮光掠影式的粗阅读,而是在读读、讲讲、抄抄、摘摘、写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比纯粹地读一本本课外书更有意义。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行走在探索的路上,我们会通过自己扎扎实实的思考与实践,让东方国际小学的孩子们在“主题与海量”两大阅读的体验中绽放出生命的精彩
作者简介:山东省枣庄市东方国际学校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