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首都基础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发展

2016-07-28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家校北京市信息化

十八大以来,北京市以新常态下的教育民生观引领教育综合改革,以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坚持集约导向,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从“管理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从“学科导向”向“学生导向”转变,从“封闭的目标管理导向”向“开放的发展导向”转变,从“互联网+”规范化招生入学管理入手,施行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创新教改,实现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与供给,不断完善和丰富信息化教学和管理服务云服务建设,实现基础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助力。建设完成不可或缺的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创新性地开发完成北京市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平台,推进百所北京市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优化北京数字学校和数字化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同时整合北京数字学校、数字图书馆、教育资源网等资源,向各区县、学校开放,稳步推广首都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十三五”即将拉开大幕,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深化“十二五”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首先,完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升与应用环境建设项目。推进北京教育信息网的升级换代与优化整合,建成教育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教育云与教育大数据支撑与服务体系,加强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服务,建设首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通过数字校园示范引领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 其次,提升教育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持续优化首都教育信息化基础网络环境,实现无线教育网络全覆盖,加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整合优化已有业务系统,建成贯通市、区(县)、衔接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集政务公开、在线互动、资源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首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数据采集分析,建设教育大数据体系,有效支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分析,继续保障各项业务系统安全平稳运行。推进信息技术融入教育教学。持续推进北京数字学校、数字化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全面构建数字化资源融通供给与常态化应用的新模式。继续推进新型教育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以在线教育服务学校特色发展,带动学校结构变革、课程变革和教师服务形态的变革。持续推进数字校园示范建设工程,深入开展“互联网+校园管理”“互联网+课堂教学”建设,推进市级云服务与学校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借助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带动全市学校信息化水平的全面提升。

政 府

政府推进“互联网+”教育行动,

优化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供给和资源配置

“互联网+”规范化招生入学管理

首都教育综合改革以创新促绿色发展为目标,一方面需要做好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例如考试方式如何适应时代要求等。另一方面,需要着眼于教育的需求侧,努力优化供给侧的服务产品。统筹协调课程设置、考试评价、招生录取等多个教育环节,拓展教师、学生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促进共学、共享、同践行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北京市已经基本实现了基础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并以服务和优化教育教学管理应用为导向,完成了北京市中小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紧密围绕学校的实际业务需求,完善学籍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评估、报送数据统计报表等功能,以期达到教育数据的一致性、规范性。

信息化应用成果——招生入学制度改革。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yjrx.bjedu.cn)于2014年5月1日起正式开通,由小学和初中入学服务系统两部分组成,对全市范围内学龄儿童进行网上信息采集,实现小学入学从信息采集到入学接收全程管理信息化,实现本市义务教育基础信息采集,与北京市中小学学籍管理云平台对接,已经成为义务教育改革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是“十二五”期间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应用成果之一。

该平台通过信息采集可以实时掌握北京市小学入学适龄儿童人口分布情况、学校入学进度,积极应对小学入学高峰,及时做好小学入学规划,确保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对于全市学龄人口的信息化管理、实现全市统筹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创新教改

基于O2O+大数据诊断+个性推送的“初中实践活动管理服务平台”。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的课程设置与北京考试评价改革结合,将从根本改变或缓解以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脱节、学生负担重的矛盾。

2015年,北京市教委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开放性科学实践课资源单位和项目,共计851个活动项目上线选课平台。不同区县、学校的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自主选课、团体预约和送课到校三种方式上课。

优质数字资源均等配置与供给

1.标准先行

参照教育部、中央电教馆相关标准;

2014年编制出台《北京数字化基础教育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并实现逐年更新完善。

2.盘活资源存量

横向整合四大市级平台现有资源,向上对接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接入“一师一优课”视频资源;

区(县)制定资源融合试点接入方案,实现市级优质资源在区(县)教学应用平台中的统一登录、一站检索、融合呈现。

3.共享服务,广泛覆盖

已完成全市8个区、53所中小学校的资源接入,共享交换格局已初见规模;

凸显了“互联网+”背景下优质教育资源统筹方式在基础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又一次革新。

4.课题牵引入校“磨资源”

以课程为主线,以“资源+平台+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反复打磨精品资源,提升教师运用资源能力,从而破解教师应用资源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信息化教学和管理云服务建设

实验校基于市区共性服务,在资源建设、校际协同、校园管理、高效管理、家校互动、教师发展、学生成长、教与学方面创新了多组教育教学模式,为推进教育改革积累了经验。

凝练实验校创新成果,提供引领性、普适性、共性服务。

北京数字学校是在信息时代背景下穿越学校边界、跨越区域界限,具有北京市特色的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新模式。

社会

社会聚力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注入新活力

信息化提供家校互动通道

为满足家长的教育服务需求,加强家校互动,北京市搭建并推广家校互动平台,同时,开展了针对家长的在线教育服务,指导家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

家校互动平台

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向家长及时推送学生在学校的课堂信息、学生课后活动信息等,提供便捷的即时沟通工具,使家长与教师之间能实时沟通、交流、分享、互动。

案例:石景山区实验小学形成联通课堂的粘性化家校沟通模式

石景山区实验小学基于“云教育互动平台”,结合了移动互联技术,将家校协同、微课社区和平板互动教室等功能集于一体。家长、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图说、语音等方式沟通学生课堂表现;教师可以针对课堂中学生的易错问题录制微课上传到平台中供学生学习;课堂上师生之间可以借助移动终端开展互动教育,并可以将互动课程生成的学生学习数据自动上传到平台中供学生、家长、管理者查看,以便更好地跟踪学生成长情况。该平台初步形成了一个联通课堂和家庭的沟通模式,强化了家校沟通的粘性。

北京市中小学健康管理家校合作系统

北京市开发了“北京市中小学健康管理家校合作系统”,并免费为学生家长提供健康服务,帮助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帮助学校、家庭就学生的健康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并对孩子的健康进行管理。

在线教育服务

依托北京数字学校,北京市面向家长推送家庭教育指导信息,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提高家教水平。 此外,在北京数字学校上还开设名师课堂和名师在线服务,使学生可以在家自主学习。

家长通过使用这些建设成果来实现家校协作、交流,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得以有效衔接与整合。

从《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情况调研(家长版)》收集到的12171份有效问卷可知,有近一半的家长(占42.1%)通过学校建设的家校互动平台与学校进行沟通,此外,还有13%的家长通过电子邮件与学校沟通。由此可见,家校互动平台已经成为家校沟通的重要途径之一。

信息化除了为家校沟通提供有效的途径之外,也为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与学业辅导提供了支持和帮助。从《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情况调研(家长版)》收集到的12171份有效问卷可知,家长在家辅导孩子时,主要的获取帮助的途径有以下5种:(1)搜索引擎;(2)专题学习网站;(3)QQ、微信等工具;(4)学校的资源平台;(5)北京市教育信息网。可见,信息技术手段是家长获取教育服务的有效途径。

从《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情况调研(家长版)》所收集到的12171份有效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家长认为教育信息化应提供关于孩子综合素质情况(体质健康、课外兴趣等)、孩子学习情况、家校交流、招生考试信息等服务。而这几类服务正是目前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着力为家长提供的服务,也是未来工作的重点之一。

多方协同信息化发展

教育信息化不仅需要国家政策推动,还需要企业及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北京市积极调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形成“政府规划引导、企业参与建设、学校购买服务”的建设机制。

“名校数字化联盟” 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注入新活力

“名校数字化联盟”依托北京四中的远程在线教学平台,利用先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云端教学资源体系共享优质教学资源,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各地学校的办学水平,加强校际互动以及师生互动,使联盟体系内的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从中获益。

案例:北京一些网校为学校提供教师培训、教学平台、资源整合等技术支持

北京一些网校对翻转课堂的实践探索已经进行了五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北京五十六中进行的翻转课堂实践中,网校为其提供教师培训、教学平台、资源整合等技术支持。网校开拓了信息化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的思路,为北京五十六中学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互联网教育公司助推“互联网+教育”模式融入日常教学

随着“互联网+教育”计划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为中小学提供优质的教学应用、平台与服务,助推中小学智慧教育进程。

案例:许多专注于K12教育的移动互联网教育公司针对学校、师生的教育教学需求,开发优质的师生互动教学应用供师生使用,助力“互联网+教育” 模式融入日常教学场景。这些教育产品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教师、学生以及资源的互动连接方式,帮助教师因材施教、改善教学,帮助学生获得精准的学习支持和服务。目前,越来越多的师生将其用于日常教学。

企业是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中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积极引导企业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将为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未 来

面向未来的首都基础教育信息化

北京市把教育始终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未来要常态化推进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十三五”期间,北京市要进一步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在更高层次上促进教育公平,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这些重要任务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教育信息化工作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

1.“互联网+教育”助力首都基础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拓展教师学生的资源观和环境观,促进共学、共享、同践行的教育过程新形态。

丰富教学资源,探索资源生成性机制

拓宽学习环境,服务学生创新性学习

2. 深化基础教育大数据分析以优化对学生的精准服务供给

让数据在为每一位教师、学生、家长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实现应用。

教师使用数据改善教学决策

探索大数据与学科深度融合策略

3.固化云服务模式推广普及泛在学习

北京市教委主导基础性的服务建设,引导共性的服务建设,个性化的服务由学校主导实现。

云服务搭建首都基础教育服务通道

云服务实现院校之间的数据联通

4. 提升多方协同机制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

创新教育信息化发展机制,积极利用社会资源,协同多方资源为师生提供体验好、质量高、个性化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供给。

顶层设计提高基础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

创新管理手段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协同创新,综合施策

此外,政策与规划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引作用。结合北京市基础教育的特点,做好顶层设计,在深入研究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引领性的北京市基础教育信息化政策与规划。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家校北京市信息化
北京市:发布《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营养源研究所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
家访是家校联系的"润滑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