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疗效观察
2016-07-28吴娜娜李梅霞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呼吸消化内科河南焦作454003
吴娜娜,张 禹,李梅霞(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呼吸消化内科,河南 焦作 454003)
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期慢阻肺疗效观察
吴娜娜,张 禹,李梅霞
(解放军第九十一中心医院呼吸消化内科,河南 焦作 454003)
[摘 要]目的:观察二陈汤联合西药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加用二陈汤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分别为(1.88±0.52)L、(1.19±0.35)L、(58.53±16.84)%,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症候总积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4+、CD4+/CD8+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CD8+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二陈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改善细胞免疫功能、肺功能及临床症状。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二陈汤;西药
目前临床上对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的治疗多以预防感染为原则,旨在提高患者免疫力。以往多采用免疫调节剂干预,但当前仅肯定了其在慢阻肺急性期的应用效果,而对稳定期患者维持效果尚未得到证实[1]。近期也有研究者表示,传统中药汤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治疗中有其较高的安全性、稳定性,可强化患者免疫功能[2]。我院用二陈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老年稳定性慢阻肺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56例,均为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观察组男18例,女10例;年龄52~84岁,平均(68.4±5.6)岁;病程5~14年,平均(7.6±0.5)年;慢阻肺分级为Ⅰ级16例、Ⅱ级12例。对照组男19例,女9例;年龄51~83岁,平均(67.9±5.4)岁;病程4~15年,平均(7.8±0.7)年;慢阻肺分级为Ⅰ级17例、Ⅱ级11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分级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要求,患者及家属均知情研究内容,自愿参与研究。
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3],处于稳定期;②符合中医肺胀诊断标准[4];③病情稳定超过2周;④年龄40~85岁。
排除标准:①合并肺结核、恶性肿瘤;②合并严重心血管疾病、肝肾疾病及造血系统疾病;③对本组用药过敏或妊娠、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药治疗。Ⅰ级慢阻肺者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200μg;慢阻肺Ⅱ级者用规律吸入沙丁胺醇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沙丁胺醇200μg,异丙托溴铵40μg,日3次。
观察组加用二陈汤。药用茯苓30g,姜半夏10g,陈皮15g,甘草10g。胸痛甚者加郁金10g,延胡索10g;苔白滑者加细辛3g,桂枝15g;痰热甚者加黄芩15g,鱼腥草30g,桑白皮15g;血瘀者加丹皮15g,赤芍15g,丹参30g,红花10g;大便干结者加瓜蒌仁10g,大黄10g;肾气亏虚者加补骨脂15g,黄芪30g。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两组均治疗4周。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等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咳嗽、咯痰、气短、胸闷、腰膝酸软等中医症候总积分的改善情况;③统计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T细胞亚群CD4+、CD8+及CD4+/CD8+等免疫指标的改善情况。
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比较 (分,±s)
组别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 (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总积分比较 (分,±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1.75±4.55 7.18±3.46对照组 22.74±6.18 14.55±5.41 t 0.682 6.072 P >0.05 <0.05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分,±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 (分,±s)
?
5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以气喘、咯痰、咳嗽、胸闷为症候特点。以慢性呼气流速降低为特点,有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特征,属炎症性疾病范畴[5],多呈渐进性、进行性发展,有较高的发病率与致残率。近年来统计研究报道显示,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明显上升。与正常健康人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较低,T淋巴细胞亚群及转化率有显著异常。研究表明,T细胞功能改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感染发病相关。
慢阻肺属中医“肺胀”、“咳嗽”、“喘证”范畴,发病与久病肾虚、痰热滞留、外邪入侵有关,痰浊、瘀血、气滞、气虚均为其重要病理因素,且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肺气壅塞、脾失健运、津液不化,脾肺两虚,津液不达,无法传输、蒸发,遂致痰浊瘀堵,气道阻塞,肺气胀满,胸闷。其病位在肺,累及脾肾两脏。而高龄者,年老体弱,下元亏虚,长久喘咳,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伤及肺肾,遂致气机不畅,气滞瘀血,发为肺胀。以瘀血、痰浊为标,痰瘀并重,夹杂水饮、气滞。治疗需遵循扶正祛邪、温阳利水、活血化瘀、宣肺降气、健脾化痰的原则。
二陈汤由茯苓、甘草、半夏、陈皮四药组成。方中茯苓健脾利湿,陈皮健脾理气、燥湿化痰,半夏化痰燥湿,甘草润肺化痰、调和诸药。《药性论》指出:“祛痰,下肺气,健脾和胃,去吐,除痰满。”有学者表示“茯苓为化痰主药,可行水行湿”。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总积分显著降低,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免疫指标比较显示,观察组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以往研究结论有其较高的符合度,进一步肯定了二陈汤在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二陈汤联合常规西药方案治疗老年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不仅可改善肺功能及中医症候,同时也可改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俊图,吴洪波.二陈汤合丹参饮加味联合西医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0例[J].中医杂志,2012,53(24):2131-2132.
[2] 丁念.参芎二陈汤联合舒利迭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4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3,26(5):24-25.
[3] 徐敏妮,刘素香.楼贝枳桔二陈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痰气交阻证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3,12(12):1573-1574,1575.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01.
[5] 张跃.二陈汤加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 (18):2813-2814.
[中图分类号]R5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2814(2016)06-0569-02
[收稿日期]2016-01-14